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外疝是腹部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并以突出的解剖部位命名,其中以腹股沟疝发生率最高,占90%以上,股疝次之,占5%左右,较常见的腹外疝还有切口疝、脐疝和白线疝.此外,尚有腰疝等罕见疝.发生在腹股沟区的腹外疝,统称为腹股沟疝,包括有腹股沟斜疝和腹股沟直疝,以斜疝最多见.  相似文献   

2.
腹外疝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外疝是由腹腔内脏器连同腹膜壁层,经腹壁薄弱区或孔隙,向体表突出所形成.腹外疝是腹部最常见的一类疾病,其中以腹股沟疝发生率最高,占90%以上,其次是股疝占5%左右,较常见的腹外疝尚有切口疝、脐疝和白线疝.此外,尚有类别甚多的罕见疝.绝大多数腹外疝病例并无明确病因,其发生与该处腹壁正常强度减弱和腹腔内压力过高两类因素有关.依据疝内容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腹外疝尚可分为易复性疝,难复性疝、滑动性疝、嵌顿性疝、绞窄性癌.  相似文献   

3.
人体组织或器官由其正常解剖部位通过某些正常的或不正常的孔隙或缺损等薄弱区域进入邻近部位的情况统称为疝.发生于腹股沟区的腹外疝统称为腹股沟疝,有斜疝和直疝.斜疝是最常见的腹外疝,发病率约占全部腹外疝总数的75%-90%,或占腹股沟疝的85%-95%,腹股沟疝发生于男性者占大多数,男女发病率之比约为15:1,右侧比左侧多见[1] .  相似文献   

4.
腹腔内脏器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离开了原来的部位,经腹壁或盆腔壁的薄弱或缺损处向体表突出,在局部形成包块称腹外疝.腹外疝根据其发生部位分为腹股沟疝(腹股沟斜疝、腹股沟直疝)、股疝、脐疝、切口疝、白线疝等.其中以腹股沟斜疝最多见,占全部腹外疝的75%以上.减少和消除腹外疝复发,对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做护理工作,以防止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5.
腹股沟疝是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由于腹壁区域性强度减弱和腹内压力增加,导致腹腔内器官组织通过腹股沟区的薄弱部位向外突出的腹外疝.腹股沟斜疝发病率占腹外疝的90%,占腹股沟疝的95%,腹股沟疝的发生男性占多数,男女比例约为15:1,右侧多发.  相似文献   

6.
腹外疝是普通外科常见病之一,是指腹内的某个脏器或者组织离开其正常生理部位连同壁层腹膜经腹壁的薄弱点或孔隙(婴幼儿脐环、腹白线、腹股沟管、股管、直疝三角等)向体表突出于腹壁范围之外的病理产物。典型的腹外疝由疝环(疝颈)、疝囊、疝内容物和疝外被盖组成。临床最多见的腹外疝是腹股沟疝,后者又据其发生部位和突出具体途径不同可分为腹股沟斜疝(约占全部腹外疝的75%~90%)和腹股沟直疝占全部腹股沟疝的85%~95%。  相似文献   

7.
常宁 《微创医学》2004,23(2):176
股疝的发病率约占腹外疝总数的5%,仅次于腹股沟疝,多发于中年以上的经产妇女.在腹外疝中,股疝的嵌顿率最高,约占60%,其中绞窄的约占半数[1].在外科临床实际工作中,嵌顿性股疝,有时颇难以做到早期准确诊断,延误了手术治疗的最佳时间,给临床治疗效果造成严重的影响.笔者就2例嵌顿性股疝的诊治过程及体会作如下浅谈.  相似文献   

8.
腹股沟疝发生于男性者占大多数,男女发病率之比约为15:1.腹股沟斜疝是最多见的腹外疝,占全部腹外疝的75%~90%.疝囊经过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深环(内环)突出,向内、向下、向前斜行经过腹股沟管,再穿出腹股沟管浅环(皮下环),并可进入阴囊,称为腹股沟斜疝.疝囊经腹壁下动脉内侧的直疝三角区直接由后向前突出,不经过内环,也不进入阴囊,为腹股沟直疝.  相似文献   

9.
腹外疝是指腹腔内的某一脏器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经腹壁薄弱点或缺损处向体表突出而形成的包块,是最常见的外科疾病之一.各种疝多以疝环部位而命名,如腹股沟疝、股疝、脐疝、切口疝等.其中以腹股沟斜疝的发病率最高,占全部腹外疝的75%~90%.腹股沟疝以男性多见,男女发病率之比约为15:1.  相似文献   

10.
腹外疝是腹部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并以突出的解剖部位命名,其中以腹股沟疝发生率最高,占90%以上。此外,闭孔疝、腰疝及会阴疝等均为罕见疝。现将浙江省象山县中医院近年来收治的4例罕见腹外疝患者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腹股沟疝作为基层医院普通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诊断较容易 ,治疗以手术为主 ,手术方式较多 ,并在逐渐改进 ,以期使手术简单 ,并发症少 ,尤其防止复发。作者结合本科 1985~ 1996年诊治 36 5例 ,浅谈诊治体会。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1年间共有腹外疝 382例 ,其中腹股沟疝36 5例 ,占腹外疝 95 6 %。在腹股沟疝中 ,斜疝 347例 (占95 1% ) ,直疝 18例 (占 4 9% )。有腹股沟斜疝中 ,男 333例 (占 96 0 % ) ,女 14例 (占 4 0 % ) ;右侧斜疝 197例 (占5 6 0 % ) ,左侧斜疝 141例 (占 40 0 % ) ,双侧疝 9例 (占2 6 % ) ;发生绞…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治疗股疝的方法.方法 2004~2012年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普外科共收治21例股疝患者,采用传统术式治疗效果满意.结果 股疝的发病率较低,约占腹外疝4%~5%,且股疝易于嵌顿.结论 在临床上多以急性嵌顿而首次就诊,嵌顿的疝内容物常伴有坏死.  相似文献   

13.
闭孔疝是腹内腔器经闭孔管突出的疝,是临床较少见的一种腹外疝,占所有疝的0.05%~1.4%[1]。近年来,高龄、消瘦的老年女性增多,使闭孔疝的发病率呈现增长之势。由于文献不断报道,以及该病极易发生绞窄,临床上腹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急性肠梗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老年人急性肠梗阻的病因及其处理.方法 总结1998-10~2008-08收治的60例经手术证实的60岁以上的急性肠梗阻患者.结果 病因中肿瘤29例,占48.3%.肠牯连10例,占16.7%.腹外疝7例,占11.7%.肠扭转6例,占10%.其他占13.3%,术后并发症12例,占20%.死亡4例,占6.67%.结论 老年人急性肠梗阻的最常见病因为肿瘤,其次为肠粘连、腹外疝、肠扭转等;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减少术后死亡率;经结肠灌洗后再行Ⅰ期肠吻合,可有效降低肠吻合口瘘的发生,同时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常宁 《医学文选》2004,23(2):176-176
股疝的发病率约占腹外疝总数的5%,仅次于腹股沟疝,多发于中年以上的经产妇女。在腹外疝中,股疝的嵌顿率最高,约占60%,其中绞窄的约占半数。  相似文献   

16.
邵中璞 《吉林医学》2010,31(36):6753-6753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肠梗阻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原则。方法:对26例29起老年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胃肠道肿瘤9例,占34.62%;腹外疝10例,占41.67%;腹内疝1例,占4.17%;粘连4例,占16.67%;粪石2例,占8.33%。结论:老年性肠梗阻以腹外疝及胃肠道肿瘤占主要比例,临床表现与病理变化不平行。因此,对老年性肠梗阻患者一定要密切观察、谨慎鉴别,积极寻找原发病因,争取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7.
疝(hemia)指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部位,通过先天的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腹那疝可分为腹外疝和腹内疝,其中以腹外疝多见.腹外疝是由腹腔内的脏器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经腹壁薄弱点或孔隙,向体表突出所形成.典型的腹外疝由疝囊、疝内容物和疝外被膜等绀成.疝囊颈是疝囊比较狭窄的部分,又称疝门.  相似文献   

18.
特殊类型嵌顿性腹外疝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外科1960~1986年收治腹外疝958例,其中嵌顿疝217例,占22.6%。本文仅就嵌顿疝的临床特殊表现及其病理改变,谈谈本病诊治体会。临床资料本组男168例,女48例。年龄15~85岁,40岁以上156例,占71.9%。发生于右侧者159例,左侧55例,双侧疝并发单侧嵌顿者8例,1例闭孔疝,1例腹壁疝。发病诱因中有明显腹压增高者71例,占33%。具有急性肠梗阻症状者71例,有腹膜炎症状者26例。各类型腹外疝嵌顿、绞窄及坏死情况:本组斜疝713例,嵌顿158例、绞窄61例、疝内容坏死21例。股疝123例,嵌顿56例、绞窄37例、坏死24例。  相似文献   

19.
正腹股沟疝分为斜疝和直疝两种,斜疝是最多见的腹外疝,发病率约占全部腹外疝的75%~90%,腹股沟疝发生于男性者占大多数,右侧比左侧多见。我院自2011年1月~2012年12月外科住院确诊腹股沟疝患者34例。因成年人腹股沟疝病人都存在程度不同的腹股沟管前壁或后壁薄弱或缺损,只有在疝囊高位结扎后,加强或修补薄弱的腹股沟前壁或后壁,治疗方为彻底,单纯的疝囊高位结扎不足以预防  相似文献   

20.
陈小平 《九江医学》2007,22(2):30-30
腹外疝是普外科常见疾病,以腹股沟疝和切口疝的发病率居高,传统的疝修补术,有较高复发率,据统计复发率达10%~15%[1].我院自2002年6月至2005年3月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外疝86例,随访1年以上无复发,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