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经股内侧肌下入路与髌旁入路对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8-01—2018-12采用经股内侧肌下入路和内侧髌旁入路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45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经股内侧肌下入路组与内侧髌旁入路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初次行直腿抬高动作及屈曲至90°的时间,以及术后疼痛VAS评分、膝关节HSS功能评分。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至少3年。经股内侧肌下入路组手术时间比内侧髌旁入路长,但切口长度比内侧髌旁入路组短,两组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经股内侧肌下入路组术后首次行直腿抬高及屈曲90°均较内侧髌旁入路组早(P<0.05)。两组均无血管神经损伤、感染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经股内侧肌下入路组术后第1天疼痛VAS评分低于内侧髌旁入路组(P<0.05),但是两组术后1、3个月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股内侧肌下入路组术后1个月膝关节HSS功能评分高于内侧髌旁入路组(P<0.05),但是两组术后3个月、3年膝关节HSS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小切口股内侧肌入路与小切口髌骨内侧旁入路行微创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早期疗效。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07年3月,共51例(51膝)被随机分为经股内侧肌组26例和髌骨内侧旁组2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疾病诊断以及术前关节活动度和功能评分方面均匹配(P〉0.05)。假体均采用GenesisⅡ后稳定型设计,骨水泥固定,手术均采用微创器械,术毕采用“鸡尾酒”镇痛剂注射。平均随访15个月(10-23个月)。结果两组均无神经、血管损伤,以及感染、切口皮肤牵拉性坏死等并发症。两组在切口长度,术后引流管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下降量,VAS评分,杜冷丁和西乐葆追加量,关节活动范围,总体功能评分以及X线片上的假体力线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外侧支持带松解率,直腿抬高时间和起始下地行走时间方面,经股内侧肌组显著优于髌骨内侧旁组,在手术时间方面,髌骨内侧旁组显著短于经股内侧肌组。结论经小切口股内侧肌入路在术中显露满意度方面不如髌骨内侧旁入路,但在股四头肌功能恢复和髌股轨迹的改善方面显著优于髌骨内侧旁入路。而这两个入路在手术创伤严重度、术后总体功能恢复以及假体固定力线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股内侧肌下方入路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早期疗效。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方法,比较分析经股内侧肌下方入路和经典内侧髌旁入路行TKA治疗60例64膝原发性骨关节炎患者。其中经股内侧肌下方入路32例33膝,经典内侧髌旁入路28例31膝,随访时间超过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伤口引流量,术后2周、6周及3个月时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以及膝关节功能。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经股内侧肌下方入路组伤口引流量200.2 m l,较经典内侧髌旁入路组340.6 m l明显减少。两组患者术后直腿抬高时间分别是2.8 d和5.2 d(t=-10.0208,P=0.0000),术后2周时两组患者关节活动度分别为97.2°和83.8°(t=2.5657,P=0.0128),疼痛程度经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分别为3.2分和4.6分(t=-0.6545,P=0.00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术后6周、3个月时两组患者关节活动度(6周:t=0.2274,P=0.8209;3个月:t=0.6411,P=0.5239)、疼痛程度(6周:t=-0.6146,P=0.5423;3个月:t=-1.1358,P=0.2606)和关节功能(6周:t=0.3937,P=0.6955;3个月:t=1.0541,P=0.2960)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经典内侧髌旁入路相比,经股内侧肌下方入路行TKA具有术后出血少,术后早期膝关节功能恢复快等优点,其远期疗效和经典入路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两种入路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行TKA治疗的10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照手术入路不同分为经内侧髌旁入路组(51例)和经股内侧肌下入路组(49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膝关节活动度。采用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5(3.52±0.38)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个月膝关节HSS评分、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屈曲活动度:经股内侧肌下入路组均明显大于经内侧髌旁入路组(P<0.05)。结论 与经内侧髌旁入路相比,经股内侧肌下入路行TKA治疗膝骨关节炎具有早期膝关节功能好的优势,且不会延长手术时间及增加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评价经股内侧肌下入路行膝关节置换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OVID/Medline和中国万方数据库。全面收集有关股内侧肌下入路对比传统内侧髌旁入路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按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风险偏倚评估工具对文献的方法学偏倚进行评价,提取文献数据并使用Rev Man 5.3.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3篇文献,其中12篇随机对照研究,1篇半随机对照研究,共1 246例膝关节。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术后直腿抬高时间、早期KSS功能评分方面股内侧肌入路优于传统内侧髌旁入路,但在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膝关节活动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内侧髌旁入路相比,经股内侧肌入路行全膝关节置换在术后早期KSS功能评分及直腿抬高时间上有优势,但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膝关节活动度及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研究全膝关节置换术不同手术入路方式对髌股关节并发症及髌骨内外倾运动的影响。方法将我院骨关节科于2011年1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40例首次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骨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髌旁内侧入路(medial parapatellar approach,MPA)组和股内侧肌下入路(subvastus approach,SVA)组,每组各20例。MPA组采用髌旁内侧入路方式行全膝关节置换术,SVA组采用股内侧肌下入路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种手术入路方式对髌股关节并发症和髌骨内外倾运动的影响。结果 MPA组置换时间较SVA组显著减少,但前者切口长度和下床活动时间均远高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和置换后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1年和术后2年KSS评分和髌骨倾斜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MPA组KSS评分和胫骨关节屈30°时髌骨倾斜角差异显著(P0.05);MP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SVA为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内侧肌下入路全膝关节置换术较髌旁内侧入路方式对患者的伤害性刺激小,前者术后短期膝关节功能和髌骨倾斜角明显优于后者,但中远期疗效和并发症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改良股四头肌成形术治疗膝关节僵直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作者采用自行设计的改良股四头肌成形术治疗13例膝关节伸直位僵直病人,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本手术特点:(1)舍弃切口髌前段;(2)切断纤维化的股中间肌与股直肌之间的粘连及连接,但不切除股中间肌;(3)向远端松解推移髌上滑膜囊;(4)通过髌旁皮下隧道在滑膜外沿髌骨和髌韧带纵行切开膝内外侧髌支持带;(5)通过髌上囊内侧3cm切口在不完全开放膝关节的情况下松解髌股关节粘连。术前平均伸屈膝关节0°49°,术后平均随访16个月,平均伸屈膝关节可达0°110°,未见继发血肿感染。髌前皮肤坏死及伸膝无力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髌上囊重建及髌旁支持带成形治疗创伤后膝关节僵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联合成形术治疗创伤后膝关节僵直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膝关节前内侧切口,切开股直肌与股内外侧肌之间的腱性部分,切开两侧髌旁支持带,进行松解,屈曲膝关节手法松解胫股间及后关节囊粘连,切取股骨髁上筋膜脂肪垫,翻转缝合重建髌上囊.再将髌旁支持带分成深、浅两层,将浅层向前翻转缝合完成髌旁支持带成形,膝关节屈曲可达120~140°.[结果]本组42例患者,平均随访18个月,平均膝关节屈曲度由术前的35°增至115°,平均增加85°,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结论]髌上囊重建与髌旁支持带成形是治疗创伤后膝关节僵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评价经小切口股内侧肌入路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疗效及安全行。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和CBM等数据库,并行手工检索,全面搜索关于经小切口股内侧肌入路及髌骨旁入路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对比研究。由两名评价员独立筛选及纳入研究、提取数据资料及行方法学质量评估,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本研究的试验文献11篇,其中小切口股内侧肌入路组395例,传统髌骨旁入路组372例。两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出血量、术后6周及3个月KSS临床与功能评分、手术时间、假体力线等方面未发现统计学差异。术后膝关节屈曲活动度、切口长度等方面,小切口股内侧肌入路组表现优于传统髌骨旁入路组。结论现有证据表明,小切口股内侧肌入路同髌骨旁入路对比,在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假体力线、术后KSS评分、出血量以及术后关节屈曲活动度方面效果相似。但小切口股内侧肌入路行全膝关节置换切口更小,且能获得更快的膝关节功能恢复速度。受纳入研究质量的限制,上述结果还有待开展更多高质量的临床试验来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0.
全膝关节置换术已成为晚期膝关节疾病有效治疗方式之一。目前临床常用的髌骨内侧旁入路对伸膝装置影响较大,患者术后恢复较慢。股内侧肌下缘关节囊入路符合人体解剖特点,但术中难以清楚暴露术野而较少采用。股内侧肌入路结合两者优点,具有术后疼痛较轻、加快术后功能恢复、不影响伸膝装置及术中较易暴露关节等优势,近年引起广泛关注。该文就全膝关节置换术常用手术方式及其临床疗效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经股内侧肌下入路与内侧髌旁入路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髌股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因膝关节退行性疾病行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80例,按照膝关节置换手术入路分为股内侧肌下入路(subvastus approach, SVA)组和内侧髌旁入路(medial parapatellar approach, MPA)组各40例。SVA组男11例,女29例;年龄55~77岁,平均(66.03±5.01)岁。MPA组男13例,女27例;年龄56~75岁,平均(65.78±4.42)岁。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在Laurin位下分别拍摄屈膝30°及60°膝关节轴位片,通过测量髌骨位移距离及髌骨倾斜角评估髌骨侧向位移及倾斜程度。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情况、术后直腿抬高时间、术后不同时间点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 ROM)、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Lonner髌股评分、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SVA组术后1个月屈膝30°时髌骨位移距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髌旁内侧入路直视下复位并多向张力带固定治疗严重髌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46例严重髌骨粉碎性骨折采用髌旁内侧入路直视下复位并多向张力带固定治疗.结果 46例获得6~36个月的随访,骨折复位良好,内固定可靠,按王亦璁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优30例,良13例,可3例,优良率93.4%.结论 对严重髌骨粉碎性骨折采用髌旁内侧入路直视下复位并多向张力带固定治疗,骨折复位良好,内固定可靠,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内侧髌旁入路与外侧髌旁入路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膝外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1—2017-12行TKA治疗的53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膝外翻畸形,其中24例采用外侧髌旁入路(外侧组),29例采用内侧髌旁入路(内侧组)。结果 5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4(6~36)个月。内侧组2例出现足背皮肤感觉减退,积极康复锻炼后症状明显改善;1例膝关节内侧不稳,予以支具保护后症状改善。外侧组1例残存膝关节不稳,行肌肉锻炼后症状明显改善。外侧组膝关节HSS评分、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内侧组,疼痛VAS评分低于内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2组股胫关节外翻角、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侧髌旁入路TKA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膝外翻畸形能够有效重塑下肢力线、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同时可最大程度减小损伤和减轻疼痛,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不干扰股四头肌(QS)和经股内侧肌入路进行微创全膝置换术(MIS—TKA)的早期临床和影像学结果。方法从2005年9月至2006年9月,采用不干扰股四头肌和经股内侧肌入路分别完成33例和46例微创全膝置换术,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关节屈曲活动度、VAS(visual analog scale)疼痛评分,支持带松解率和直腿抬高时间;采用膝关节协会TKA放射线评估表评估假体位置和力线等。结果手术时间不干扰股四头肌组明显比经股内侧肌组长(P〈0.01)。而失血量,VAS评分,关节屈曲度和直腿抬高时间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胫骨假体内移不干扰股四头肌组为5例,而经股内侧肌组为1例,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股骨外移两组分别为3例和4例,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胫股角和假体的对线指标两组间无差异。不干扰股四头肌组发生有症状的深静脉血栓为3例,经股内侧肌微创组为4例。两组都未发现皮肤坏死,深部感染,和神经血管损伤的并发症。结论不干扰股四头肌和经股内侧肌入路微创全膝置换早期功能恢复和早期结果没有差异。不干扰股四头肌入路要注意后外侧角的暴露,经股内侧肌入路要限制股内侧肌劈裂的长度和方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髌下入路与半伸膝位外侧髌旁入路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胫骨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分为髌下入路组(30例,行髌下入路髓内钉固定)和髌旁入路组(30例,行半伸膝位外侧髌旁入路髓内钉固定)。记录两组手术情况,比较两组手术疗效。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4~20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髌旁入路组短(少)于髌下入路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中透视次数、术中二次移位及术后膝前痛例数髌旁入路组明显少于髌下入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骨折愈合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末次随访时Lysholm膝关节评分髌旁入路组明显高于髌下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未发生切口深部感染、皮肤坏死、骨髓炎及内固定失效等严重并发症。髌下入路组1例发生切口浅表感染,经加强换药术后3周切口愈合。结论 髌下入路与半伸膝位外侧髌旁入路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骨折均效果良好,但半伸膝位外侧髌旁入路可减少术中透视次数及二次移位发生,降低术后膝前痛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小切口股内侧与髌旁内侧入路行全膝置换术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经小切口股内侧肌入路行TKA的优点并与传统髌旁内侧入路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自2002年5月~2006年5月共收治行TKA56例60膝,其中采用小切口股内侧肌入路和传统髌旁内侧人路各28例30膝.分别对术后切口长度、疼痛度、引流出血量、手术前后Hb减少量、直腿抬高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假体力线对位、术后6、12周、1年的活动度(ROM)及术后1年HSS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5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1~1.5年(平均13.2个月).两组除各有1例胫骨假体对位不良外,其余均获得准确的力线对位.微创组,平均切口11.3 cm,VAS评分平均2.76分,平均引流出血量96.8 ml、术后Hb平均减少25.5 g,直腿抬高平均3.8 d,术后平均住院8.6 d,术后6、12周的ROM分别为107°、117°;传统组,平均切口20.6 cm,VAS评分平均3.8分,平均引流出血量276.3 ml、术后Hb平均减少32.5 g,直腿抬高平均5.8 d,术后平均住院12.1 d,术后6、12周的ROM分别为98°、108°.以上各观察指标的手术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分析显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微创组术后1年的ROM及HSS评分为121°和95分相对于传统组的118°和94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经微创中股入路行全膝置换术,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快,早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与辅助小切口联合松解治疗膝关节僵直性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自2001年3月~2003年10月,采用关节镜直视下松解膝关节粘连僵直25例,男21例,女4例;年龄22~47岁,平均33.7岁;左膝10例,右膝15例;病程3个月~4年,平均12.1月;术前屈曲角度最大70°,最小0°,平均36.2°;伸直角度最大0°,最小-30°,平均-20.6°。髌腱旁内侧或外侧入路,在关节内彻底松解后功能仍不能达到满意者,另取髌旁外侧小切口,分别采取肌外膜切断、股中间肌部分切断、髂胫束切断、股中间肌切除等方法,增加屈曲角度。术后CPM功能锻炼,辅以玻璃酸钠注射。[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2.5个月(6~35个月),屈曲角度平均为107°(95~135°),较术前平均改善70°。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从术前的平均46分(33~61分)恢复至随访时的90分(80~100分)。无1例出现伤口感染及神经损伤。[结论]关节镜下与小切口切开联合松解,可以将关节内、外粘连的问题较彻底解决,同时保留了关节囊的完整,利于功能恢复,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肩峰下前外侧小切口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73例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肩前内侧组36例和肩峰下前外侧组37例,肩前内侧组采取三角肌胸大肌间隙手术入路,肩峰下前外侧组采用经肩峰下前外侧小切口入路,根据术中手术情况和术后相应的关节功能评估判断手术效果。结果肩峰下前外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切口长度均显著低于肩前内侧组(P0.05),术后Neer评分和Constant-Werley评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肩峰下前外侧小切口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术中损伤小、功能恢复时间短等优点,术后关节功能恢复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改良股肌下入路微创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中重度骨关节炎的可行性及早期临床效果,并与传统髌旁入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进行比较。方法 90例初次行全膝关节置换,内翻畸形≥10°的膝关节中重度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改良股肌下入路组(SMOC组)和传统髌旁入路组(髌旁组),每组45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外侧支持带松解率、术中出血量、术后2 d血红蛋白含量、术后引流量、输血率、股四头肌肌力恢复时间、镇痛药物使用情况,术后24 h及6周VAS评分,以及术后6 d、3周、6周和6月HSS评分及膝关节被动活动度(ROM)。结果 90例患者平均随访13(9~19)月。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X线检查显示假体位置及下肢力线良好,无感染、假体松动移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皮肤愈合问题等并发症发生。与传统髌旁组相比,SMOC组切口更短,术后引流量少,辅助镇痛药的使用率更低(P 0. 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 05)。SMOC组中无一例需使用外侧支持带松解以平衡髌股轨迹,而髌旁组12例(26. 67%)需松解外侧支持带(P 0. 01)。SMOC组股四头肌肌力恢复更迅速,术后无输血病例,术后2d Hb含量较高(P 0. 01)。两组术后24 h及6周膝关节VAS评分,术后6 d、3周和6周膝关节ROM和HSS评分比较,SMOC组均优于传统髌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但至术后6月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 05)。结论采用改良股肌下入路微创全膝置换术可有效治疗中重度骨关节炎,无需松解髌外侧支持带,近期康复效果优于传统髌旁入路。  相似文献   

20.
保留股内侧肌止点的微创技术结合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僵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松解治疗膝关节僵直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26例膝关节纤维性僵直,采用髌骨外上方小切口,用剪刀松解髌股关节、内外侧支持带与股骨间、股中间肌与股骨间,以及髌下脂肪垫与股骨髁之间的粘连,在髌骨外侧1 cm处切开髌外侧支持带及用剪刀在股内侧肌止点内侧切开髌骨内侧支持带,再在关节镜下清理关节内断裂及残留的粘连束带和髁间凹瘢痕组织并止血,结合徒手推拿松解.[结果] 随访8~32个月,平均19个月,膝关节活动度从术前平均32°增至113°,平均提高81°.无皮肤坏死、创口裂开、肌腱断裂、骨折等并发症.[结论] 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松解治疗膝关节纤维性僵直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康复快.保留股内侧肌止点对保留伸膝力量、维持膝关节稳定、膝关节功能恢复及减少皮肤坏死等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