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乳腺Paget''s病诊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乳腺Paget‘s病的临床、病理、预后,使该病的诊治进一步合理化。方法:结合术后随访,回顾分析我院1956~1999年病理证实的Paget‘s病56例。结果:56例患者平均年龄61.5(29~76)岁;在明确诊断前,病程6月以上者20例,占35.7%;临床可触及乳房肿块者40例(71.4%),未触及肿块者16例(28.6%),临床可触及乳房肿块者有较高的浸润性癌发生率,且和淋巴结、病理分级等预后因素密切相关;56例患者根治术30例,改良根治术16例,单纯切除术10例,应用辅助化疗者29例,应用辅助内分泌治疗者21例,术后放疗7例。平均随访46.5(12~120)月,临床可触及乳房肿块者及未触及肿块者总生存率分别为67.5%、81.3%,log-rank检验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3)。结论:乳腺Paget’s病较易引起患者忽视或临床误诊,应重视该病的临床表现作到早期诊断;乳腺Paget’s病有较高的浸润性癌发生率,特别对于临床可触及乳房肿块者应采取以全乳切除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慎行保乳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Paget病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减少临床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70年1月~2004年1月收治的16例乳腺Paget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湿疹样变合并乳腺肿块者4例,并腋窝淋巴结肿大者5例。术前细胞学诊断准确率39%(5/13),乳腺病理活检准确率100%(11/11)。行根治术7例,改良根治术9例。结论细胞学诊断乳腺Paget病价值有限,病理活检是乳腺Paget病确诊的首选方法。手术是治疗乳腺Paget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乳腺Paget病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石岚  黄韬 《实用癌症杂志》2006,21(4):403-404,408
目的 分析乳腺Paget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使该病的诊治更趋合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1970年1月至2000年1月的35例乳腺Paget病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中有乳头、乳晕区糜烂等湿疹样表现者30例,伴乳腺肿块22例,合并其他类型乳腺癌者32例;伴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11例.18例行乳癌根治术,13例行改良根治术,4例行乳房单纯切除术.未及肿块者5年生存率90.9%(10/11),合并肿块者5年生存率44.4%(8/18).结论 乳腺Paget病多有典型的临床表现,但易误诊,对乳头乳晕区有湿疹样表现者均要考虑本病的可能,常规的钼靶检查有助于发现隐匿病灶;单纯的Paget病愈后良好,可行乳房单纯切除;合并其他类型的乳腺癌者预后较差,应常规行乳房单纯切除+同侧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并行相应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Paget’s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6例乳腺Paget’s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患者术前均行乳腺钼靶摄片,14例发现乳头乳晕区皮肤增厚、钙化、肿块或肿大的淋巴结。术后病理示15例合并乳腺实质内肿瘤,ER阳性2例,占12.50%;PR阳性1例,占6.25%;C-erbB-2强阳性14例,占87.50%。结论:乳腺Paget’s病常合并乳腺实质内肿瘤,乳腺钼靶摄片可以较为准确的发现乳房内病变。多数乳腺Paget’s病癌组织ER、PR阴性,C-erbB-2强阳性,这对于该病的辅助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乳腺与乳腺外Paget''''s病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比较乳腺与乳腺外Paget’s病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总结1980年~2004年黑龙江省医院及哈尔滨市第五医院外科收治的47例乳腺Paget’s病与37例乳腺外Paget’s病临床、病理资料,就其病理与临床特征等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乳腺和乳腺外Paget’s病组织学形态相同。乳腺Paget’s病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50.1岁;而乳腺外Paget’s病男性32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66.1岁。乳腺Paget’s病中45例合并乳腺癌(11例导管内癌;34例浸润性导管癌,其中21例有腋窝淋巴结转移性浸润性导管癌);乳腺外Paget’s病中,女性外阴5例(3例上皮内Paget’s病;2例伴低分化腺癌,其中1例淋巴结传移);其余患者均为男性,阴囊和(或)阴茎30例(17例上皮内Papet’s病,6例为浸润性Paget’s病,7例伴低分化腺癌,其中1例淋巴结转移);阴囊合并腋窝1例,伴阴囊处低分化腺癌,可见瘤栓,并腹壁皮下转移;上眼睑1例,伴低分化腺癌。结论乳腺和乳腺外Paget’s病之间临床病理特征有许多相同和不同之处,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有关乳腺Paget's病的发生机制,临床特点,治疗原则及预后情况,使该病的诊治更趋合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2008年收治的48例乳腺Paget's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患者中位年龄56.5岁,以乳头乳晕糜烂结痂为唯一症状者24例,合并乳头溢液者11例,伴有乳头回缩或消失者5例,合并瘙瘁者3例,单纯肿物者2例,乳头糜烂伴肿物者3例.38例患者合并有乳腺癌.其中合并导管内癌34例,合并浸润性导管癌4例,单纯Paget's病10例.38例行乳腺癌根治术,7例行全乳+低腋窝淋巴结清扫术,1例行单纯乳腺切除术,2例未手术,其中ER、PR阳性7例,HER-2阳性19例.结论:大多数乳腺Paget's病伴有导管内癌或浸润性导管癌,有乳腺肿块的患者合并浸润性导管癌的可能性更大,预后更差,且浸润性癌多伴有ER、PR阴性,HER-2阳性,预示预后较差,因而治疗应更为积极.  相似文献   

7.
乳头Paget病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头Paget病临床特点、组织发生伴发病理亚型、性激素受体表达状况等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了 2 1例乳头Paget病患者临床病理资料 ,光镜下重阅分析其病理学特征 ,并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R、PR水平。结果 :2 1例乳头Paget病中 17例临床触及肿块 ,4例未触及肿块 ,全部伴乳腺导管癌 ,前者伴发浸润性导管癌 14例、早期浸润性导管癌 3例 ,后者全部为导管内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率47 6% ( 10 /2 1)。组织学亚型与淋巴结状态关系密切 ,P <0 0 5。ER阳性率2 3 8% ( 5 /2 1) ,PR阳性率 2 8 6%( 6/2 1) ,ER、PR同时阳性 2 3 8% ( 5 /2 1)。性激素受体水平与淋巴结状态关系密切 ,P <0 0 5 ,而与伴发组织学类型无关 ,P >0 0 5。结论 :本组乳头Paget病均伴发乳腺导管癌 ,伴乳腺肿块者均为浸润性导管癌 ,淋巴结转移率高 ,ER、PR低水平表达。  相似文献   

8.
5例乳腺Paget病诊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性分析5例乳腺Paget病的临床资料。对乳头糜烂经久不愈患者应首先考虑Paget病。该病治疗应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术建议行改良根治术,术后根据病检再作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9.
乳腺Paget病6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乳腺Paget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70年11月~2001年11月收治的61例乳腺Paget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行乳房病变刮片细胞学检查24例,准确率为75.0%(18/24);行切取活检18例,准确率为100.0%(18/18).61例患者行根治性手术43例(根治术15例、改良根治术28例),乳房单纯切除术18例.进行根治性手术的43例患者中,乳房可触及肿块者25例,病理检查有腋下淋巴结转移者16例,转移率为64.0%;而乳房未触及肿块者18例,有腋下淋巴结转移4例,转移率为22.2%.61例患者经过8~240个月随访(中位随访期为62个月),局部复发9例,远处转移12例,5年生存率为79.5%,10年生存率为51.9%.结论尽早行乳房病变细胞学和病理学检查是确诊乳腺Paget病的最佳方法.乳腺肿物是影响乳腺Paget病预后的不良因素,对合并乳腺肿块的患者应该行根治性切除术,未发现肿块的患者可以行乳房单纯切除术.  相似文献   

10.
乳腺导管内癌52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院1972~1996年间共收治乳腺导管内癌52例,约占同期乳腺癌1-6%,现就其临床特征和疗效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临床表现:52例患者,年龄32~74岁,中位年龄46岁。病期1个月至6年,中位时间为9个月,其中20例1年以上。自觉症状为乳腺肿块32例,乳头排液14例,乳腺肿块伴乳头溢液4例,2例为乳腺钼靶片检查异常。乳腺肿块最小0-5cm,最大4cm;乳间溢液多为浆液性或血性;有3例腋淋巴结可能为转移。(2)治疗:手术方式选择:扩大根治术31例,根治术9例,改良根治术18例,单纯乳房…  相似文献   

11.
乳头湿疹样癌(Popt氏病)是乳腺癌中相对比较少见的一种特殊类型。本院自1986年一1998年间共收治15例,现介绍如下。方法一般资料:本组15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5岁一67岁,中位年龄46岁。病程2个月一5年,平均明个月。右侧乳房病变11例,左侧4例。16床表现:以乳头乳是部位皮肤出现湿疹样改变为主者11例,其中1例乳头乳是糜烂破坏缺损。以乳头溢液为主要症状2例,以乳头乳晕处肿块为主者2例。主要伴有症状为:乳头乳是处皮肤搔痒6例,刺痛3例,乳头内陷3例。术前辅助检查:局部糜烂面刮徐片8例,5例找到Pagat氏细胞,其余阴性。乳头溢液…  相似文献   

12.
乳头Paget’s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临床上比较少见。我院从1980年1月~1988年1月共收治11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11例中,10例女性,1例男性。年龄43~78岁,平均60.5岁。左乳5例,右乳6例。病程1个月~4年,其中9例在1年以上。有生育者10例,月经规律者8例。 2.症状与体征:乳头及乳晕部均有糜烂5例,糜烂仅局限于乳头6例。其主要症状为乳头皮肤搔痒、糜烂、破溃、结痂、脱屑,有的伴有灼痛和乳头回缩。有2例乳头部分缺如,2  相似文献   

13.
我院于1990年1月至1995年12月共收治乳房肿块312例。年龄16~84岁,中位年龄39岁。良性疾病者16~60岁,中位年龄33岁,乳腺癌患者28~84岁,中位年龄50岁。全组男女比例为1:51。良恶性比为7.9:1。临床表现右侧128例,左侧184例,肿块小于2cm者160例,2cm~5cm者145例,大于scm者7例,伴乳房疼痛者98例,乳头注液12例。单个肿块294例,多发18例。病理分类乳腺纤维济瘤137例,占43.9%,乳腺囊性增生病118例,占37.8%,乳头状瘤9例,占2.9%,乳腺慢性炎症7例,占2.2%,男性乳腺增生5例,占1.6%,脂肪坏死1例,占0.3%,乳腺癌35例,…  相似文献   

14.
例1,女,76岁,右乳肿块16年。体检:右乳外上触及一个4cm×2cm肿块,质硬,边界尚清,右腋南可触及一约l·scm’肿大淋巴结。根治术后病理为右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癌灶旁见广泛的导管上皮增生,部分表现为不典型增生。例2,丈,60岁,左乳肿块10年,伴乳头溢液。体检:左乳腺外上可触及一6cm×3cm大肿块,质硬。诊断为左乳腺癌,并行根治术,病理为左乳腺浸润性导管瘤,癌灶旁见多处导管上皮不同程度的增生,有的呈导管原位癌的表现。例3,女,44岁,右乳肿块7年,近来增大较快。体检:右乳外上可触及一约7cm×4cm肿物,质硬,考虑为乳腺癌…  相似文献   

15.
本院自1975年元月至1983年12月共收治乳腺癌84例,其中Paget病4例,占4.76%。本文就其诊断、病理及预后加以讨论。临床资料一、皆女性,年龄48~60岁,平均53.8岁;病程时间2~8年,平均4.2年。二、病变部位:先发生于乳头上3例,均左侧;乳腺先发生肿块1例,亦为左乳腺。  相似文献   

16.
乳房 Paget 病又名湿疹样癌,是一种较少见的特殊类型的乳腺癌。现将10例提出报告。临床资料本组10例占同期乳房病变的0.48%,乳腺癌的1.03%。男1例,女9例。年龄26~69岁,平均50.3岁。经湖6例,绝经期3例。病程4个月~5年,平均2年半。乳头湿疹、结痂7例,局部溃疡及糜烂4例,搔痒3例,溢液8例,乳头凹陷2例。左侧3例,右侧7例。乳房内肿块6例,其中2例瘤体直径在2cm以上。右腋下淋巴结转移者1例。乳房内未触及肿块者4例,其中3例经多次切片观察乳房内缺乏Paget病与乳癌在解剖学上相关的证据。讨论据文献报道,乳房Paget病占女性乳腺癌的1~4.1%,平均2.5%,国内Paget病发生率平均1.8%。  相似文献   

17.
<正>乳头腺瘤(nipple adenoma)是一种少见的发生于乳头部位的乳腺良性肿瘤,发病率不足乳腺良性肿瘤的1%~([1]),临床上常有乳头红肿、糜烂、渗出、反复结痂等症状,易被误诊为Paget病~([2])。病理学上该瘤也被称为乳头导管腺瘤、乳头部乳头状腺瘤、糜烂性腺瘤病、旺炽性乳头状瘤病和乳头部乳头状瘤病等,是一种发生于乳腺集合管及其周围导管的良性上皮增生~([3])。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2016年3月20日  相似文献   

18.
乳腺派杰氏病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研究分析乳腺派杰氏病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5例经病理诊断的乳腺派杰氏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中有乳头和/或乳晕区糜烂、出血等湿疹样表现者40例(其中伴乳头下方肿块11例);单纯表现为乳头下肿块5例;伴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13例.本组25例作根治术,20例作改良根治术.派杰氏病不伴深部肿块者的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95.5%和78.6%,而伴有深部肿块者的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53.8%和36.4%,两者的5年和10年的生存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其P值分别为<0.01和<0.05);无乳头下方浸润者的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100%和88.9%,而有乳头下方浸润者的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69.6%和43.8%,前者亦优于后者(P<0.05);腋窝淋巴结阴性者的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92.0%和76.5%,而阳性者则分别为50.0%和25.0%,前者同样优于后者(P<0.05).结论:乳腺派杰氏病多数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凡有湿疹样表现者均要考虑本病的可能性;本病预后的关键在于早期治疗.不伴深部肿块、没有深部浸润和腋淋巴结阴性者的手术治疗有很好效果,伴有肿块、有深部浸润和腋淋巴结阳性者的预后差,且均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乳腺囊性乳头状瘤较少见,临床常误诊为乳腺癌。我院1953—1988年共收治5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5例均为女性。年龄21—60岁,中位50岁。2例未婚,1例已婚未育,2例已婚并有生育哺乳史。病期最短1个月,最长23年。 忠者均以乳腺肿块就诊,左乳腺4例,右乳腺1例。肿块位乳腺中部内侧及外侧各1例,外上2例,累及整个乳腺1例。肿块直径2.5cm—9cm,平均5.2cm。肿块多质硬、活动、边界不清,仅1例质软,囊性,有波动,且表面皮肤发红。合并乳头凹陷2例,乳头溢液2例(血性及浆液性各1例)。 5例中3例行乳腺X片摄影,考虑为乳腺癌、  相似文献   

20.
男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1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易铁男 《中国肿瘤临床》2003,30(10):734-734
男性乳腺癌临床上较为少见,而双侧原发性乳腺癌更为罕见,现报道1例。患者,男性,64岁,1994年5月发现左侧乳头上方一直径为1.5cm肿块,质硬,无疼痛及乳头溢液,以“男性乳腺增生症”给予对症治疗。3个月后再次就诊,发现左乳肿块较前增大为2cm×3cm×2.5cm,边界尚清楚,且发现右侧乳晕下可触及一2cm×1.5cm×2cm的肿块,均无乳腺皮肤改变,双侧腋窝、锁骨上窝均未触及肿大淋巴结,于1994年9月13日行双侧乳腺肿块切除并病理检查,证实为双侧乳腺癌,而行双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组织学诊断:双侧浸润性导管癌,腋窝淋巴结阴性,ER(+),PR(+)。该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