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娅玲  何剑峰 《眼科研究》2009,27(9):830-832
伏格特-小柳-原田病(VKH)是一种常见的全葡萄膜炎类型。如同临床表现随疾病阶段不同而发生变化一样,其各期的病理学特点在疾病不同阶段也不同。在疾病的葡萄膜炎期和复发期,病理改变主要为肉芽肿性葡萄膜炎,在慢性期则表现为非肉芽肿性葡萄膜炎并累及脉络膜血管层。就VKH在葡萄膜炎期、慢性期、复发期以及全身表现的病理学特点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葡萄膜炎患者嗜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检测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300193)李志勇杨光方文岩葡萄膜炎是临床常见病,因其反复发作,并易出现并发症,而导致很多患者视功能不同程度的障碍。葡萄膜炎患者全身免疫状态的研究报道已很多,但对嗜中性粒细胞的免疫状态的...  相似文献   

3.
张楠  卢弘 《眼科新进展》2017,(3):293-297
葡萄膜炎是一种难治的致盲性眼病.其中,非感染性葡萄膜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通常需要全身行免疫抑制治疗来防止视力丧失.环孢素A是一种选择性T细胞抑制剂,为临床应用较多的免疫抑制剂之一,对多种葡萄膜炎有明显的治疗效果.环孢素A与糖皮质激素、其他免疫抑制剂或生物制剂联合应用,可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副作用.近年来,关于环孢素A对糖皮质激素抵抗型细胞的抑制作用及环孢素A局部应用的研究显示出其在非感染性葡萄膜炎治疗中的优势及潜力.  相似文献   

4.
葡萄膜炎的免疫学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膜炎(Uveitis)是眼科常见主要致盲眼病之一.由于葡萄膜富含色素和血管,与眼球及全身组织有着广泛联系,使得葡萄膜炎表现得复杂而多样化.近年来的免疫学研究认为:葡萄膜炎与许多免疫因素有关,用免疫疗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葡萄膜炎相关抗原  相似文献   

5.
葡萄膜炎药物治疗中的问题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Yang PZ  Wang H  Zhou HY  Yu Q  Zhong H  Huang XK  Fu T  Chen L 《中华眼科杂志》2004,40(10):679-682
目的探讨葡萄膜炎临床治疗中的误区和可能原因。方法收集2000年4—10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葡萄膜炎专科就诊的154例患者(268只眼)的完整资料,归纳、分析其治疗资料,尤其是糖皮质激素的给药途径、剂量和治疗时间以及抗生素应用等方面的情况。结果154例(268只眼)患者中糖皮质激素滴眼数、结膜下或球后注射眼数及全身应用例数的使用率分别为90.3%、84.0%及92.9%,而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中静脉滴注者占85.3%。Behcet病(37例)、前葡萄膜炎(30例)及Fuchs虹膜异色性葡萄膜炎(14例)患者的既往治疗情况显示,县级、地市级和省级医院(包括省级以上医院和医学院校附属医院)的糖皮质激素应用中普遍存在着大剂量滥用或滴眼剂使用不当的现象。154例葡萄膜炎患者中抗生素滴眼数、结膜下注射眼数及全身应用例数的使用率分别为97.0%、71.6%及83.8%;仅6例(3.9%)应用了其他免疫抑制剂。结论内源性非感染性葡萄膜炎尤其是Behcet病、前葡萄膜炎及Fuchs虹膜异色性葡萄膜炎患者治疗中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的滥用和误用现象相当普遍;糖皮质激素的应用途径、剂量及治疗时间应根据葡萄膜炎的类型和严重程度等而定;非感染性葡萄膜炎不需要使用抗生素。(中华眼科杂志,2004,40:679-682)  相似文献   

6.
探讨特殊人群前葡萄膜炎的治疗方法。方法针对全身应用激素治疗受限制的特殊人群,应用散瞳、局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及热敷等局部治疗方法,对43例前葡萄膜炎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总结。结果 43例特殊人群前葡萄膜炎全部临床治愈。结论特殊人群前葡萄膜炎应用局部治疗,方法简单,疗效可靠,与全身应用激素治疗的一般葡萄膜炎病例无明显差异,能避免葡萄膜炎格式化的静脉滴注和大剂量的激素治疗误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玻璃体手术治疗顽固性葡萄膜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1年4月至2019年1月反复发作葡萄膜炎并发玻璃体视网膜病变39例(44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玻璃体手术联合局部或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术前及术后视力、炎症反应、糖皮质激素用量及手术后并发症, 并重点观察葡萄膜炎的复发情况。术后随访5~32个月。结果术后视力提高有38眼(86.36%, 38/44), 视力稳定4眼(9.09%, 4/44), 术前光感术后仍是光感2眼(4.55%, 2/44)(Z=2.45, P<0.001)。所有患者术前应用糖皮质激素, 术后仅8例合并全身综合征的患者服用维持剂量激素, 术前反复发作的葡萄膜炎均得以控制。术后葡萄膜炎发作次数明显少于术前(P<0.05)。结论玻璃体手术可改善视力, 明显减少葡萄膜炎的复发, 降低全身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使用频率, 术后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HLA-B27阳性急性前葡萄膜炎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曰忠  时冀川 《眼科》2004,13(2):100-102
目的 :探讨HLA B2 7阳性急性前葡萄膜炎的诊断及临床特征。方法 :应用磁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 74例急性前葡萄膜炎患者和 36例健康对照者血液中HLA B2 7抗原进行测定 ,并对HLA B2 7抗原阳性和阴性急性前葡萄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急性前葡萄膜炎患者 74例中 ,HLA B2 7抗原阳性 35例 ,阳性率为 4 7 30 % ;健康对照者 36例 ,阳性 3例 ,阳性率为 8 33% ;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χ2 =16 2 6 ,P <0 0 1)。HLA B2 7阳性急性前葡萄膜炎的临床特点有起病急、前房内有大量纤维渗出和细胞、角膜后沉着物呈细小、灰白色。一般为单眼发病 ,症状重于常见的特发性前葡萄膜炎 ,复发率较高。常伴有玻璃体混浊、黄斑囊样水肿和全身关节病变。结论 :HLA B2 7抗原与急性前葡萄膜炎明显相关 ,HLA B2 7相关性前葡萄膜炎的临床表现重于HLA B2 7阴性前葡萄膜炎 ,并常伴有全身脊柱关节病变。  相似文献   

9.
白塞病(BD)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慢性、复发性、全身性疾病。由BD引起的葡萄膜炎是我国常见葡萄膜炎中重要的致盲类型,目前尚无根治方法。IFN-α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细胞因子,具有较强的免疫双向调节作用。近年来IFN-α被尝试用于治疗伴有眼部葡萄膜炎的BD患者,临床研究发现IFN-α治疗能够有效控制BD葡萄膜炎病情的发展,降低复发频率,对于反复发作、常规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的BD葡萄膜炎患者,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治疗选择;但其作用的机制、长期的治疗效果,仍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观察。  相似文献   

10.
葡萄膜炎患者血糖测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膜炎患者血糖测定分析山东省蓬莱市人民医院眼科刘来富,葛孚贵山东省蓬莱市人民医院内科于春风,王涛,陈淑燕葡萄膜炎是临床常见疾患,往往伴发全身系统其它异常.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结核。类肉瘤病,结节性硬比等l’].葡萄膜炎与糖尿病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l’...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局部联合全身应用抗病毒及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病毒性前葡萄膜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11月至2015年1月在十堰市太和医院眼科中心诊断为病毒性前葡萄膜炎并接受住院治疗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共有20例病毒性前葡萄膜炎纳入本研究.2例患者在外院诊断为开角型青光眼并行小梁切除术,1例患者诊断为继发性青光眼,因眼压难以控制行前房穿刺治疗,5例患者首次我院门诊诊断为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10例诊断为虹膜睫状体炎,具体类型不清楚,仅2例患者同时伴有角膜内皮炎诊断正确.经过全身与局部抗病毒及激素对症治疗后,患者均得到治愈.治愈后1例既往有眼外伤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为0.3,2例行小梁切除术的患者最佳视力分别为0.5和0.6,其余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均≥0.8.在2~ 14个月的随访期间有13例患者(65%)病毒性前葡萄膜炎复发,并再次得到治愈.结论 病毒性前葡萄膜炎的误诊或漏诊率仍较高,应加强认识,提高诊疗水平.正确诊断病毒性前葡萄膜炎,同时局部联合全身应用抗病毒及激素药物可以有效治愈病毒性前葡萄膜炎,但复发率仍较高.  相似文献   

12.
内因性葡萄膜炎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旨在了解内因性葡萄膜炎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改变。方法 应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法(APAAP法)检测45例内因性葡萄膜炎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同期收集32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作为对照。结果 45例葡萄膜炎患者葡萄膜炎患者外周血CD3+、CD8+细胞数目下降,CD4+升高,CD4+/CD8+比值升高。不同类型的葡萄膜炎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数目改变不明显。经局部和/或全身皮质类固醇药物治疗后,部分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数目有轻度改变。结论 葡萄膜炎患者体内免疫功能异常,这也为免疫治疗的观察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3.
小管间质性肾炎-葡萄膜炎综合征是一种新发现的疾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女性。其全身表现主要有乏力、体重减轻、发热、恶心呕吐、腹痛或腰痛,眼部一般表现为双眼非肉芽肿性前葡萄膜炎,葡萄膜炎和间质性肾炎发生的时间间隔一般在1年内。实验室检查发现贫血、红细胞沉降率增高、肾功能不全、尿β2-微球蛋白升高,肾活检显示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细胞免疫可能在其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治疗以局部和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为主,预后较好,肾炎一般不复发,而葡萄膜炎易复发。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2, 18: 325-326)  相似文献   

14.
迄今,葡萄膜炎仍是治疗效果欠佳的眼病,在青年人中葡萄膜炎及其后遗症是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局部及全身广泛使用皮质激素,但葡萄膜炎的进展,尤其是黄斑纤维性变常不可避免,同时葡萄膜炎的常规治疗可能引起全身及眼内皮质激素的副作用。最近血浆置换疗法已用于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作者认为内源性葡萄膜炎发病机制可能与细胞及体液免疫反应有关。由于存在于血浆中的体液因素,例如循环中的抗原、免疫复合物及至今不明的致病因子,可通过血浆置换而去除。因此作者对10例慢性葡萄膜炎急性发作者作血浆置换  相似文献   

15.
池滢 《眼科研究》2011,29(11):1042-1045
葡萄膜炎是造成视功能损害的重要病因之一。视功能的评价手段包括视力、视野、对比敏感度、色党、视觉电生理等,其中,视力是最直观实用的手段。各种病因所引起的葡萄膜炎视力预后差异较大,炎症的严重程度、炎症部位、并发症不同,对视力的影响程度也不同。视力损害最常见于全葡萄膜炎患者,且年龄较大的全葡萄膜炎患者发生严重视力损害的风险增加,双眼葡萄膜炎患者炎症一般较重且不易控制。在各种病因中,结节病性葡萄膜炎、Behcet病、青少年类风湿性关节炎伴发葡萄膜炎者视力预后较差。葡萄膜炎的并发症也可以直接引起视功能损害,黄斑囊样水肿(CME)是葡萄膜炎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引起葡萄膜炎患者视力损害最常见的原因。葡萄膜炎患者的对比敏感度、视野、视网膜电图检查同样可以遗留异常。就葡萄膜炎的视功能预后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警惕梅毒性葡萄膜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世界各地的梅毒发病均呈上升趋势.有些患者以眼部葡萄膜炎为梅毒的首发表现,常被贻误诊治.梅毒的眼部表现多种多样,包括基质性角膜炎、前葡萄膜炎、中间葡萄膜炎、后葡萄膜炎、全葡萄膜炎及视神经病变,其中葡萄膜炎是梅毒最常见的眼部表现,可单眼或双眼发病.因此,对于病因不明的葡萄膜炎患者,眼科医师要警惕梅毒所致的葡萄膜炎,进行相关的血清学检查,一经确诊梅毒,首先除外是否合并有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随后给予及时对症、对因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前葡萄膜炎的药物治疗方法,并观察其疗效和复发情况,为规范化前葡萄膜炎的药物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48例急性前葡萄膜炎病例给予局部复方妥布霉素眼药水及复方托吡卡胺眼药水点眼,部分重症患者采用局部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3mg(0.6mL),1次/d,连用7d,对于伴有明确全身疾病病因者,加用口服激素冲击治疗3d,记录患者视力、眼压、前房反应、并发症情况,并随访1a,记录其复发情况。结果:所有病例于3d后症状体征缓解,1wk视力恢复,未发生眼局部严重并发症及全身并发症,6mo内无1例复发,1a内复发患者数为2例,复发率为4%。结论:绝大部分急性前葡萄膜炎单纯进行局部药物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而全身激素治疗仅适用于有明确全身病病因患者且病变处于活动期。  相似文献   

18.
孙利娜 《国际眼科杂志》2017,17(8):1572-1575
目的:研究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在葡萄膜炎诊疗中的临床影像学价值.方法:选取2014-04/2016-04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葡萄膜炎患者共140例244眼,其中双眼发病患者104例208眼,单眼发病患者36例36眼,患者均经过病史询问、裂隙灯、检眼镜、眼B超等检查确诊是葡萄膜炎.依据葡萄膜炎的解剖部位分成:前葡萄膜炎患者72例132眼,中间葡萄膜炎患者24例48眼,后葡萄膜炎患者28例40眼,全葡萄膜炎患者16例24眼.对以上患者行FFA与OCT检查,评估患者眼底的病变情况.结果:前葡萄膜炎的检出率为46.2%,中间葡萄膜炎的检出率为43.8%,后葡萄膜炎的检出率为45.0%,全葡萄膜炎的检出率为54.2%,前葡萄膜炎患者出现的眼底炎症性病变多位于眼底周边部,后葡萄膜炎和全葡萄膜炎患者的眼底炎症主要位于后极部位.结论:FFA客观反映了葡萄膜炎对视网膜产生的影响,帮助了解患者脉络膜、视神经和视网膜的病变程度,从而使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治疗;OCT则为患者提供了客观、直接的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儿童葡萄膜炎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视力预后以及相关的全身疾病.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方法,收集近4年间在天津市眼科医院诊治的16周岁及以下的儿童葡萄膜炎患者106例(165只眼),通过详细询问病史、眼部或全身检查,确定葡萄膜炎类型;分析其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和视力预后.结果 在106例患者中,男45例,女61例(1:1.4);平均发病年龄为(10.9±3.3)岁.急性发病18例(17.0%),慢性发病37例(34.9%),反复发作者51例(48.1%).单眼发病47例,双眼发病59例.其中前葡萄膜炎52例(49.1%),中间葡萄膜炎31例(29.2%)、全葡萄膜炎15例(14.2%)和后匍萄膜炎8例(7.5%).感染性葡萄膜炎15例(14.2%),特发性或免疫相关性炎症91例(85.8%).根据病因分类,特发性前葡萄膜炎36例(34.0%),特发性中间葡萄膜炎31例(29.2%),特发性全葡萄膜炎13例(12.3%),合并幼年型关节炎10例(9.4%)和病毒性前葡萄膜炎5例(4.7%).42例患儿58只跟(35.2%)出现眼部并发症,主要有虹膜后粘连(21.8%)、并发白内障(17.0%)、继发青光眼(9.7%)、角膜带状变性(9.7%)和黄斑囊样水肿(8.5%).末次随访矫正视力低于0.5者45只眼(27.3%),低于0.1者16只眼(9.7%).结论 前葡萄膜炎是儿童时期常见的葡萄膜炎类型,其次为中间葡萄膜炎和全葡萄膜炎,后部葡萄膜炎较少见.多数患者表现为慢性特发性炎症,感染性葡萄膜炎较少见.儿童葡萄膜炎引发的各类并发症是致盲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结节病是一种罕见的和潜在的致残儿科疾病。此病临床治疗困难,需要长期监测。我们报告了1例9岁的白人女孩的情况,就诊最初表现为双侧慢性前葡萄膜炎、白内障和继发于结节病的青光眼。在过去的2a,患者接受左布诺洛尔滴剂,局部和全身类固醇治疗,随后要求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在白内障手术后的2mo,患者葡萄膜炎以局部类固醇和低剂量甲氨蝶呤一直控制良好。她全血计数和肾功能定期监测,没有甲氨蝶呤不良影响的报告。结节病是一多系统疾病,需要眼科学家,神经学家和儿科医师多学科的投入。内科和外科治疗本病富于挑战。本例强调了低剂量甲氨蝶呤在儿童慢性葡萄膜炎治疗中的安全性和对此病及时治疗以防止显著发病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