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一、乳房渗水王××,女,47岁,工人.索体壮实,于20岁结婚.正产8胎,男女各4均健壮.每次产后,乳汁充盈,未有乳腺疾病史.近年来,月经周期正常,经期亦可,惟经色鲜红,量多,于1978年4月初,突见右乳头上方,晕白交界处的毛窍中,渗出白色带粘水液,局部不红不肿,不痛不痒.经中西医多法医治年余,均无效验.2年来,仅以消毒纱布盖敷于上,  相似文献   

2.
血府逐痰汤为临床上治疗胸中血府血瘀证之常用方。笔者用该方加减治疗幻视、经期咳嗽等有血瘀见症者常获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
祖父闵笃诚(1900~1985年),名方炳,享年八十五岁。初习医于晚清名医壶天翁先生,后经汉口国医考试委员会考核,名列榜首。行医于汉口、武昌、汉川、仙桃等地六十多年,凡遇疑难杂证,随笔记录,所遗医案甚多。余随祖父习医之时,搜集整理了几本医案,现摘录其中二则,以飨读者。虚肿案刘某,男,42岁,干部。1971年8月2日就诊。时值盛夏六月,周身及肾囊浮肿,他医投以实脾饮,略收微效。医者有虑,前往家中与祖父商议。祖父说:“服药已效,何待再商。”该医说:“两手脉俱沉微,惟左尺  相似文献   

4.
(一)四肢沉重定时发作症(痰湿阻络) 申某某,男,41岁。干部。1986年12月9日初诊。患定时性四肢沉重,不能动弹月余,每于夜间2~5时发作。肢体不病,神志清楚,白天能正常工作。伴头昏日眩,失眠多梦。既往无类似病史及癔病史。经某地区医院多方检查,未能确诊而延中医诊治。证见舌淡有齿痕、苔白腻,脉弦  相似文献   

5.
1三叉神经痛 刘某某,男,60岁,左侧头疼已有12年之久,经某医院诊断为"三叉神经痛".发作时痛如刀割无法忍受,昼夜不得安枕,左侧面颊不能触摸,不能张嘴,每逢感冒咳嗽,疼痛更加剧烈.检查:左侧头部血管怒张,口眼稍有歪斜,语言失利,血压正常.苔薄黄,质偏红,有瘀滞,此乃久病营血偏衰,厥阳偏亢,肝阳化风,瘀阻经脉致使左侧面颊不通则痛,治以平肝熄风,活血止痛.  相似文献   

6.
一、鹤膝风患者黎××,男,三十二岁,汉川县人,于一九七八年五月十三日就诊。症状:两膝肿大酸胀重痛,屈伸不利,步履艰难二年余,曾在当地和武汉经多方医治罔效,患者面色(白光)白,形体瘦弱,两胫枯细,双膝独大,肤色如常,双足趾及大拇指关节亦肿痛变形,胃纳不馨,大便溏薄,舌淡红,苔白腻,口淡,六脉沉细濡缓,血沉65mm/小时、抗“O”1600单位,脉症合参,为感寒之邪,流注关节,痰浊内凝,经脉痹阻,拟温经散寒通阳渗湿,豁痰通络为法.  相似文献   

7.
<正> 1 肝硬变(膨胀) 史某,男,48岁,工人。1994年6月21日入院治疗。既往有肝炎史,该患者5年前,曾在大庆市某医院诊断为:肝硬变失代偿期。并在天津、武汉等地住院治疗,效果均不理想。近2个月病势日重,现症:腹部胀大如鼓,全身浮肿,面目、皮肤发黄,不思饮食,心烦口苦,口渴不欲饮,大便溏垢,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体温38℃,脉搏120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3.3/10.7kPa,神志清,全身皮肤、巩膜黄染,肝掌,颈部胸前可见蜘蛛痣6枚。肝肋下1.0cm,质中等硬度。肝区触痛(+),腹部膨隆,腹围90cm以上,腹壁静脉曲张。叩诊腹部有移动性浊音。B超示:肝硬变合并大量腹水。血常规:WBC4.2×10~9/L,T,  相似文献   

8.
一、蛔厥案高××,女,4岁.1988年7月份患儿出水痘,痊愈后,经常心烦,以腹痛为主耍闹不止,尤其在三餐进食时,即喊腹痛.更奇怪的是进甜食后腹痛哭闹更甚,伴有呕吐,数周之后,患儿面黄肌瘦,外貌呈营养不良状态,患儿家长甚急,先后去市内几家医院,结果诊断不一,服用治胃药及驱虫灵等均未见效.本人曾数次目睹其患儿发作时状,查其腹部,脐周围痛,胃脘部拒按,别  相似文献   

9.
怪证二则     
【咽中虫行】陈×,女,37岁。1987年夏,因野外劳动时见一死猫腐烂生蛆,随即呕恶数次,皮肤骚痒,起鸡皮疙瘩,回家后自觉咽中有蛆虫蠕动,作痒难忍,肤痒搔之不停。经某医院西药治疗一周罔效,后来我院治疗。余诊患者面容憔悴,脘闷呕恶,嗳气纳少,神疲乏力,皮肤有过敏疹片、摸之碍手,舌苔淡薄,脉象浮数。法拟化痰理气,辟秽止痒。法半夏、陈皮、鸡内金各9克,藿香、降真香、荆芥、薄荷各6克,生姜4片。煎服3剂  相似文献   

10.
汗证二则     
刘×,男,50岁。素嗜酒,盗汗,尤以上半身为重,色不黄,前医多投益气养血固摄之品罔效。诊见精神好,无倦怠,舌红,苔黄厚,脉弦紧。遂拟疏泄肝胆之品治之。黄连、甘草各8克,地骨皮15克,青蒿、云苓各20克,竹茹、法夏、枳壳、陈皮各10克,大枣五枚。水  相似文献   

11.
急证二则     
<正> 一、化脓性脑膜炎黄某,男,45岁,1977年5月30日入院。患者2天前发热(39.2℃)、恶寒、鼻塞、流涕、关节酸痛,自服银翘解毒丸无效,来门诊治疗。经注射复方安基比林针,口服APC后,发热暂退。翌日又出现高热(39.4℃)、口渴、剧烈头痛、呕吐、烦躁不安、胡言乱语、四肢抽搐等症状而急诊入院。体检:体温40℃,呼吸26次/分,脉博144次/分,血压110/70毫米汞柱。烦渴,头痛,呕吐,神志昏迷,颈项强直,双侧瞳  相似文献   

12.
奔豚证二则     
奔豚汤由甘草、川芎、当归、半夏、黄芩、葛根、白芍、生姜、甘李根白皮组成,《金匮》中讲:“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笔者临床实践中凡有气从少腹上冲咽喉或冲胸自觉症状即用此方治疗,往往解  相似文献   

13.
疑证二则     
(一)寒凝肝脉郭某,男,61岁。退休干部。1982年5月18日来诊。诉3月前罹一“怪疾”,多处求治不效。其证自觉右季肋至右少腹沿输尿管体表投影走向呈线状阵发性掣痛,下控阴囊,外阴拘急,一日数发,时作时止,伴小溲频数清长。发作时,必须将右少腹腹皮揪起并旋扭按压,方得稍缓,休止时一如常人。诊其脉小弦,舌质舌苔正常,触其少腹阴囊无压痛。究其起因,病由早春某日洗澡受凉得之,显系外寒客于肝脉所致。法当温经散寒。拟暖肝煎化裁:党参15克吴萸6克乌药12克肉桂6克干姜6克益智仁10克白芍12克小茴6克青皮10克,3剂。药未尽剂,宿恙悉除。按:本证殊属少见,与前人所述“缩  相似文献   

14.
邱明义,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邱师多年致力于中医经典《伤寒论》的研究,深得经方之精髓;临证四十余载,勤究古书,博采众长,对各种疑难杂症深有研究,尤擅长脾胃,肾病的治疗,其临床疗效显著。现撷取其验案二则,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5.
杨昉 《四川中医》2010,(12):43-44
本文讨论了《灵枢.周痹》"九者,经巽之理"及《素问.六节藏象论》"形藏四,神藏五"两条经文。通过对比分析提出《素问.痹论》与《灵枢.周痹》本当为一篇,《周痹》中提出的痹病治疗法则应当引起研究者的重视。通过对"四海"、"四气街"、"五十九热腧"的对比分析,提出"形藏四"应当指头、胸、胃、冲脉四部分。  相似文献   

16.
<正> 铅中毒口舌糜烂胥某,男,40岁。1984年4月11日初诊。诉:1981年9月因慢性轻度铅中毒而入院治疗3月。嗣后,口、舌出现糜烂,其中溃疡面为芝麻大或绿豆大十余处。稍进硬物、热食及辛辣之品即剧痛难忍,殊为所苦。并经年大便不调,时秘时稀,交替而作,便秘时数日一行,便稀时一日数行,便呈糊状。因终日苦病急而心烦,失眠,头晕厌食。经多方诊治弗  相似文献   

17.
小儿心悸二则山东中医学院附院(250011)郝君生例1孙某,女,3岁,1990年11月2日就诊。胸闷气短1月余。常伴腹满,动则心慌乏力。素日困倦太息,口泛涎沫,大便初硬后溏。曾服乙氨碘呋酮、复脉汤加减等药,效果不明显。刻诊:体胖面丰,舌淡苔白厚,脉结...  相似文献   

18.
黄土汤出自《金医要略·惊悸吐哑下血胸满疲血病篇》:"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应用本方化裁,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卓著,余随吾师王焕生临证将其应用于结肠炎出血及慢性腹泻仍效如俘鼓。  相似文献   

19.
<正> 肝炎蒲××,男,42岁,1979年6月9日初诊。患者自1977年患肝炎至今,虽经长期服药及住院治疗,均未治愈。病势迁延,形肉赢瘦。现证:四肢无力,心跳气短,纳呆嗳气,右胁闷痛,腹胀肠鸣,矢气多,大便稀,日行二、三次,舌边尖红苔白,脉弦细而数。肝功:转氨酶254单位,麝絮+++,麝浊13单位。脉证兼参,辨证  相似文献   

20.
施克州 《光明中医》2006,21(11):41-41
1一味之差悟得失 2000年仲春,余年近花甲,临证中遇一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者,患者胸背皮损已愈2日,仍昼夜疼痛,夜不能寐,数日来虽口服和肛门给药以止痛,仍不得效,前来我处求诊,余以复元活血汤减大黄,合活络效灵丹加黄芩、蛇舌草、板蓝根、生米仁等清热解毒之品,3剂.孰料药后疼痛依然,余思此症,药证合拍,今缘何不效耶?诊时去大黄,因大便日2~3次,故减之;加黄芩30g,以泄肺热,力主上焦撤邪,臆断定可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