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脑膜瘤占颅内肿瘤的 5 %~ 2 0 % ,占成人鞍区肿瘤的第二位 ,有 10 %~ 13%脑膜瘤起源于鞍区 ,本文对 4 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鞍区脑膜瘤进行总结分析 ,进一步认识其MRI信号变化及各种征象 ,以提高鉴别诊断能力。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收集 1998年 9月至 2 0 0 3年 2月间 ,共 4 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鞍区脑膜瘤。男 19例 ,女 2 6例 ;年龄2 1~ 6 5岁 ,平均 4 3岁。有头痛症状者 19例 ,视力下降者 9例 ,头痛并视力下降者 2 0例 ,停经 3例 ,多饮多尿 2例 ,面瘫者 6例 ,单侧听力下降者 4例。1 2 成像方法 使用PHILIPSOUT LOOK …  相似文献   

2.
孙道东  江功远  尹波 《安徽医药》2013,17(5):776-778
目的探讨鞍区脑膜瘤的磁共振征象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手术切除和病理证实的鞍区脑膜瘤,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观察其影像学表现。结果 27例患者中女性21例,男性6例。位于鞍旁10例,鞍上17例。27例肿瘤在T1WI上均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呈等或略高信号;25例边界较清晰,2例边界欠清晰;增强后24呈明显均匀强化,3例呈不均匀强化;24例见脑膜尾征。结论鞍区脑膜瘤的MRI表现较具特征性,MRI在该病的术前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鞍区生殖细胞瘤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特征及临床特点,以提高在临床工作中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鞍区生殖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均行MRI的T1WI、T2WI、DWI、增强序列扫描。结果鞍区生殖细胞瘤呈较均质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等或稍高信号, DWI为高信号,增强呈较均匀强化;鞍区生殖细胞瘤均有垂体柄增粗达15 mm以上和垂体后叶正常短T1高信号消失;根据肿瘤发生的部位及侵犯范围不同分为3类:垂体柄增粗病灶、V形或Y形病灶、不规则形肿块,所占比例分别为2/12(16.7%)、6/12(50.0%)、4/12(33.3%);1例鞍区生殖细胞瘤沿穹窿播散;12例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中枢性尿崩症。结论 MRI软组织分辨率高,并能多方位成像,可以清晰显示肿瘤形态、信号特点、累及范围及播散灶,再结合患者的性别、年龄及临床表现,有助于颅内生殖细胞瘤诊断。  相似文献   

4.
《临床医药实践》2018,(2):110-113
目的:探讨鞍区囊性病变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经手术或临床随访确诊的鞍区囊性病变,包括垂体腺瘤30例,Rathke囊肿18例,囊性颅咽管瘤5例,垂体脓肿2例,空炮蝶鞍5例,鞍旁囊性听神经瘤、蝶鞍动脉瘤各1例,所有病例均行磁共振(MRI)扫描。结果:垂体腺瘤以囊实性为主,不均匀强化,部分囊液因高蛋白或出血呈T1WI高信号;Rathke囊肿呈单囊,多位于鞍上,无强化,垂体受压变形;空炮蝶鞍垂体呈线样受压改变;囊性颅咽管囊壁伴钙化,囊内信号混杂,垂体受压变形但均可显示;垂体脓肿常累及整个垂体,边界不清,见液平面,呈环状强化;动脉瘤血管检查可见病变与相应动脉相连;囊性听神经瘤位于鞍旁,内耳道扩大。结论:根据鞍区囊性病变的MRI影像特征及临床表现多可做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MRI诊断鞍区生殖细胞瘤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RI对鞍区生殖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20例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鞍区生殖细胞瘤患者,对其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20例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其MRI表现为:①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等或稍高信号,肿瘤邻近脑质无水肿;②Gd-DTPA增强扫描肿瘤呈不均匀或均匀明显强化。结论MRI的多轴位成像及Gd-DTPA应用有助于鞍区生殖细胞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患者性别和肿瘤部位具有一定特点,在多数情况下是可以做出术前诊断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经手术高病理证实的50例鞍区肿瘤的临床表现及MRI表现,分别对垂体瘤,颅咽管瘤,鞍区脑膜瘤及鞍区生殖细胞瘤的形态特征,生长方式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及肿瘤组织成份进行研究,以提高MRI对鞍区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36例经病理证实的鞍区病变的影像学表现,探讨MRI对该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鞍区病变36例,其中垂体瘤22例,脑膜瘤4例,颅咽管瘤4例,脊索瘤2例,表皮样囊肿2例,垂体脓肿1例,脑囊虫1例。全部经MRI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鞍区病变MRI图像上也有各自的形态特征、信号特点;各种肿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及局部侵犯方向、范围也各有不同,多为等T1等或长T2信号,增强扫描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结论 MRI的多序列、多方位成像能够显示鞍区各种肿瘤的影像学特征,并能为该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鞍区占位性病变的临床、影像诊断(CT、MR)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鞍区占位性病变临床、影像诊断表现(CT和MR)(病灶部位、大小、形态、密度或信号特点及强化方式等)。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垂体瘤21例,其中垂体大腺瘤16例,垂体微腺瘤5例;颅咽管瘤10例;Rathke’s囊肿5例;脑膜瘤4例;脊索瘤2例;不同病变在生长部位、生长方式及影像学表现各有特点,术前正确诊断38例,4例诊断错误,主要原因是病灶较大,定位、定性较为困难。结论 CT发现病灶内钙化有优势,MR显示病灶的范围、血管及周围组织解剖关系优于CT,CT和MR检查相结合,有利于鞍区病变的定位和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9.
10.
杨波 《现代临床医学》2018,44(5):363-364
探究CT与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对鞍区肿瘤的诊断价值。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230例鞍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CT和MRI检查。以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CT和MRI对鞍区肿瘤的诊断符合率。 CT与MRI对垂体瘤和脑膜瘤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对颅咽管瘤诊断符合率为84.00%、胶质瘤诊断符合率为90.48%,CT对颅咽管瘤诊断符合率为58.00%、胶质瘤诊断符合率为45.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鞍区肿瘤实施CT和MRI诊断均有较高的价值,与CT检查相比,MRI对颅咽管瘤、胶质瘤的诊断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在诊断颅内鞍区肿瘤中采取MRI诊断和CT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且分析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纳入且收治的50例颅内鞍区肿瘤患者涉及的数据资料,均开展MRI诊断和CT诊断,将手术结果作为对比依据,比较MRI诊断和CT诊断颅内鞍区肿瘤患者的符合率。结果经MRI诊断颅内鞍区肿瘤患者符合率98.00%显著高于CT诊断符合率64.00%,统计学呈现数据参比意义(P <0.05)。结论将MRI诊断和CT诊断应用在颅内鞍区肿瘤诊断中均可获得一定效果,但MRI诊断的优势更显著。  相似文献   

12.
鞍区肿瘤MRI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绍卿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6):116-117
目的探讨鞍区肿瘤MRI影像学特征,评价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2月至2008年6月收治鞍区肿瘤患者63例MRI影像资料,总结不同类型MRI影像学特点。结果全部63例患者中垂体腺瘤19例,颅咽管瘤11例,脑膜瘤10例,生殖细胞瘤7例,胶质瘤5例,表皮样囊肿4例,脊索瘤3例,畸胎瘤2例,蛛网膜囊肿2例;MRI诊断准确率为96.8%,1例患者颅咽管癌误诊为垂体腺瘤,1例患者囊变垂体腺瘤误诊为脑膜瘤;不同类型鞍区肿瘤组织起源,好发部位及临床特点,同时MRI影像学表现也有各自特征。结论鞍区肿瘤MRI影像清晰,无伪影干扰,能够明确肿瘤位置及周围毗邻关系,对于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作为鞍区肿瘤首选影像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3.
垂体后叶面积与年龄变化的MRI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满  魏少波  蔡幼铨  梁艳  邓淑凤  王捷 《河北医药》2002,24(10):780-781
目的 研究垂体后叶面积的改变与年龄的变化关系。方法 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SIGNA1.5T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于T1W正中矢状位测量垂体后叶的前后径和高径。结果 男性在10岁以内数值最大(17.11mm^2),女性在10-19岁之间数值最大(20.00mm^2)。60岁以后垂体后叶面积最小,男性为11.93mm^2。女性为9.27mm^2。结论 男、女在40岁以前垂体后叶面积与年龄无明显关系。40岁以后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4.
<正>鞍区属于颅内肿瘤较常见发病部位,因组织的起源差异,此部位肿瘤具特定生长形式,但考虑鞍区范围较小,和周边组织关系较复杂,增加临床诊断难度;伴随医学影像技术发展,MRI和CT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中,但两者实际价值存在争议~([1-3])。为此,该文对2014年6月—2017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确诊的颅内鞍区肿瘤64例患者资料采用CT及MRI辅助加以分析,以寻找更可靠诊断方法,现  相似文献   

15.
李恩春  刘敏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2):2355-2357
目的:评价成人正常鞍区脑膜的MRI表现。方法:选择因突发听力丧失,或因健康体检而行头颅MRI平扫和增强检查者共29例,分别观察记录这29例的正中矢状面图像中平扫T1WI、T2WI和增强T1WI硬脑膜的显示情况。结果:MRI平扫T1WI在鞍底下后方见到硬脑膜者5例(17.24%)、T2W1仅7例(24.14%)在鞍隔显示硬脑膜,增强后硬脑膜分别于筛板处显示3例(10.34%),蝶骨面见到8例(27.59%),交叉沟与鞍结节25例(86.21%),鞍隔25例(86.21%),鞍底29例(100%)。结论:本研究显示了成人正常鞍区脑膜的MRI表现,这在对鞍区病变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34例鞍区肿瘤的MR影像学表现及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鞍区占位性病变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鞍区肿瘤的MRI及临床表现,其中包括垂体大腺瘤10例,颅咽管瘤11例,脑膜瘤6例,表皮样囊肿2例,生殖细胞瘤3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2例。结果多数鞍区肿瘤都有其特定的发病部位及较典型的MRI表现。结论MRI对于鞍区占位性病变的定位与定性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Alzheimer病的颞叶钩间距的MRI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丽莎  张雪宁  王纪佐  姚小梅 《天津医药》2002,30(4):216-217,F002
目的:评价颞叶钩间距测量对诊断Alzheimer病(AD)的价值。方法:对14名可能的AD患者和20名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正常者为对照组,进行MRI扫描,测量两组颞叶钩间距,并全部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检查。结果:AD组 MRI测量的颞叶钩间距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大,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钩间距与AD的认知功能损害显著相关。结论:颞叶钩间距的测量有助于AD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垂体Rathke囊肿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分析三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Rathke囊肿的CT表现.结果三例Rathke囊肿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楚,三例均位于鞍上池内,三例均行平扫和增强,薄层2MM扫描.三例均有囊壁的强化,囊内无强化.结论垂体Rathke囊肿表现为鞍区的囊性占位病变,囊壁的强化,囊内无强化,结合其他影象学表现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观察并探讨鞍区肿瘤MRI影像学特征、临床价值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选取我院2006年3月至2011年4月收治经外科手术或病理检查确诊为鞍区肿瘤患者102例MRI影像学资料,归纳总结不同鞍区肿瘤类型MRI影像学特征,寻找鉴别诊断关键.结果 本组102例患者中经外科手术或病理检查确诊垂体腺瘤30例,三叉神经瘤15例,脑膜瘤22例,颅咽管瘤12例,胶质瘤10例,生殖细胞瘤7例,脊索瘤2例,畸胎瘤2例,表皮样囊肿1例,蛛网膜囊肿1例;MRI诊断与外科手术或病理检查确诊符合率为96.1%(98/102).不同类型鞍区肿瘤具有不同好发年龄、部位、影像学表现特点等.结论 MRI诊断鞍区肿瘤临床确诊符合率高,能够清晰显示肿瘤区域及周围毗邻影像学特征,可广泛用于鞍区肿瘤临床诊断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