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改进新型HPLC法测定愈酚喷托异丙嗪颗粒中愈创木酚磺酸钾、盐酸异丙嗪和枸橼酸喷托维林的含量。方法 采用Welch Ultimate C18色谱柱(250 mm×4.6 mm, 5μm),流动相为乙醇-磷酸盐缓冲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40℃,检测波长218 nm。结果 各组分与相邻峰的分离度符合要求,愈创木酚磺酸钾、盐酸异丙嗪和枸橼酸喷托维林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17.90~1886.42、5.02~80.37、10.05~160.77μg·mL-1(r分别为0.9994、0.9999、0.9997),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99.0%、100.6%(n=6)。结论 所用方法安全、环保、准确,可用于测定愈酚喷托异丙嗪颗粒中愈创木酚磺酸钾、盐酸异丙嗪和枸橼酸喷托维林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正>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儿科最常见的疾病,下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占住院患者的第一位,病原复杂,仍然是引起世界范围内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位原因,由于小儿呼吸系统发育尚未成熟,机体抗病力差,故小儿容易患下呼吸道感染,随着祖国医学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医药制剂应用到儿科疾病中,利用中西结合互补使许多儿科病取得满意效果。笔者采用小儿咳喘灵颗粒佐治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取得很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小儿麻甘颗粒佐治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小儿麻甘颗粒佐治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统计我科2006年1月-2007年1月住院治疗的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13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给予抗炎、抗病毒、补液、纠酸、吸氧、止咳、平喘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小儿麻甘颗粒。结果治疗组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未出现不良反应。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3%、83.0%,有显著性差异(χ2=4.29,P<0.05)。结论小儿麻甘颗粒佐治下呼吸道感染,使用安全,可缩短疗程,增加疗效,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抗感染药学》2018,(1):46-49
目的:分析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抽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1 119例患者痰标本检验资料,分析其痰标本细菌培养及其药敏试验结果。结果:1 119例患儿痰标本中分离出279株病原菌,其阳性率为24.93%;其中革兰阴性菌245株占87.81%,革兰阳性菌17株占6.09%和真菌17株占6.09%;革兰阴性菌中检出的致病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89株占36.33%、肺炎克雷伯菌87株占35.51%和铜绿假单胞菌14株占5.71%;而革兰阳性菌中检出的致病菌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6株占35.29%、肺炎链球菌5株占29.41%;真菌中检出17株主要致病菌依次为白假丝酵母菌9株占52.94%、光滑念珠菌5株占29.41%和其他3株占17.65%;革兰阳性菌对氨苄西林、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等药物的耐药率为最低;而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吡肟、头孢他定、美罗培南等药物的耐药率为最低。结论:革兰阴性菌是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原菌;当细菌培养报告未出结果时,可结合痰涂片革兰染色结果确定细菌形态,根据革兰阳性菌与阴性菌的药敏结果针对性地选用抗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5.
小儿下呼吸道感染为常见临床感染性疾患,多由衣原体、病毒、军团菌、细菌和支原体等微生物感染造成,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急性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我院收治小儿下呼吸道感染76例患儿,对其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复可托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43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脾氨肽口服冻干粉(复可托)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87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复可托,对照组给予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复可托是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的有效而又易于被小儿接受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本地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采用天地人微生物分析系统,对2008年1月至2010年5月在益阳市中心医院儿科治疗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痰培养所分离的菌株进行鉴定分析。结果 2175份痰液中分离出病原菌698株(32.09%),其中革兰阴性杆菌490株(70.20%),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145株(20.77%),大肠埃希菌138株(19.77%)和铜绿假单胞菌68株(9.46%);革兰阳性球菌158株(22.64%),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54株(7.74%)和表皮葡萄球菌51株(7.31%);真菌50株(7.16%)。肺炎克雷伯菌与大肠埃希菌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24.14%和21.74%;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检出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占14.81%。美洛培南对革兰阴性杆菌具高度敏感性,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结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并呈多重耐药趋势,美洛培南对革兰阴性杆菌具良好敏感性,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球菌具高度敏感性,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选取本院儿科于2011年6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100例小儿呼吸道感染的患儿,根据对患儿痰液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00例患儿中分离出190株病原菌,其中有革兰阳性球菌35株,具体是金黄色葡萄球菌8株,表皮葡萄球菌6株;革兰阴性杆菌50株,具体有肺炎克雷伯菌20株,大肠埃希菌18株,铜绿假单胞菌12株;真菌15株,肺炎性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对于氨苄西林和头孢类抗菌药物有一定程度的耐受性,对于氨苄西林的耐药性较高,对关洛培南的耐药性较低。结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主要是革兰阴性菌,在针对症状用药时需进行药敏检查,合理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9.
黄昌洪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1):1646-1646
目的:观察澳特斯小儿止咳露辅助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随机分为澳特斯小儿止咳露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咳嗽、咳痰、喘息、气促、紫绀、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和平均住院日差异有显著性(P〈0.01),不良反应轻微。结论:澳特斯小儿止咳露辅助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用中美上海施贵宝(SQuiBB)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头孢拉定A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毛细支气管炎共23例,选同期住院且病情相同患儿21例,以青霉素。氨苄青霉素联合用药治疗作对照组,其结果头孢拉定A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对重症肺炎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1.
氨溴特罗辅助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氨溴特罗辅助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0例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随机分为氨溴特罗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咳嗽、咳痰、喘息、气促、紫绀、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日差异有显著性(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氨溴特罗辅助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喜炎平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喜炎平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将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按照序贯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治疗组采用喜炎平治疗,并与常规给予抗感染及吸氧、平喘、退热、止咳等对症治疗的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对照组患儿中有4例出现稀便,而治疗组中有2例出现稀便,但两组患儿停药后症状自行消失,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耐受性好。结论:在合理抗感染及对症治疗的同时,加用喜炎平治疗,可促进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炎症消散,加速患儿症状的消失,提高肺部感染的控制率,促进患儿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下呼吸道感染婴幼儿雾化吸入治疗不规范的影响因素及防护对策.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8月在某三甲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532例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对患儿雾化吸入治疗过程进行观察,对不规范雾化吸入治疗的患儿家长进行访谈,了解其影响因素.结果 42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不规范完成雾化吸入,占80.1%.不规范雾化吸入的表现为:不遵从执行时间(51.5%)、不规范使用雾化器(20.9%)、不了解雾化体位(43.6%)、不了解雾化时间(66.2%)、不执行雾化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80.1%).结论 临床护理人员应加强患儿雾化吸入的规范化管理,对患儿家属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及雾化全过程护理是提高患儿雾化吸入治疗规范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RRTI)罹患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率特点.方法:回顾收集同期收治的RRTI和非RRTI罹患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者为RRTI组和非RRTI组(每组各150例),对比2组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差异.结果...  相似文献   

15.
郑秀霞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9):2895-2896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对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荧光法定量法检测60例呼吸系统感染患儿PCT,同时与患儿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进行比较.结果 细菌感染组PCT阳性率显著高于非细菌感染组(P<0.01).细菌感染组中PCT阳性率与CRP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于WBC阳性率(P<0.05);非细菌感染组中PCT阳性率明显低于CRP和WBC阳性率(均P<0.01).结论 在儿童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疾病中,PCT对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优于WBC及CRP等传统炎症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大同地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5种常见病毒感染状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血清中5种病毒[腺病毒(ADV)、柯萨奇病毒(CBV)、巨细胞病毒(CM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单纯疱疹病毒(HSV)]特异性抗体IgM。结果 367例急性下呼道感染患儿血清中,检出病毒IgM阳性例数为217例(59.1%),其中单一病毒IgM阳性149例(40.6%),≥2种病毒IgM阳性68例(18.5%),ADV、CMV、RSV为主要病毒病原体;男性患儿病毒IgM阳性率为54.1%,女性患儿为57.8%,男、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P>0.05);病毒IgM阳性率最高的年龄段为6个月~1岁,阳性率为63.5%,2~3岁次之,阳性率为57.5%;气温较低的冬春季节以RSV感染为主,随着气温的升高则以ADV感染为主;以毛细支气管炎病毒检出率最高(58.1%),其次是支气管肺炎(57.9%),大叶性肺炎最低(19.2%)。结论该院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毒检出率较高,且有季节及病种的规律性。应重视病毒病原学检测,及早明确感染病原,以利于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提高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小儿下呼吸道感染中的抗生素合理应用情况。方法 2011年8月-2013年11月选择在我院儿科进行诊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200例,取痰液进行病原菌的分离与药敏分析。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120例,检出率为60.0%。其中革兰阴性杆菌80株,占66.7%;革兰阳性菌40例,占33.3%。肺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和亚胺培南的敏感率为100.0%,对庆大霉素的敏感率为85.0%,对头孢噻肟的敏感率为95.0%,对青霉素和红霉素的敏感率不超过50.0%。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率为72.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为70.0%,对头孢呋辛敏感率为35.0%,对亚胺培南敏感率为100.0%,对庆大霉素敏感率为46.0%。结论细菌感染仍是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要积极根据药敏情况进行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构成及药物敏感情况,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46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痰培养阳性者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培养阳性菌中革兰阴性杆菌37株,革兰阳性球菌9株;阳性率前三位致病菌分别为肺炎克雷伯杆菌(14株)、大肠埃希菌(8株)、D群非肠球菌(5株);肺炎克雷伯杆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复方新诺明敏感,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亚胺培南敏感。结论: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构成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治疗前的痰培养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医药科学》2016,(19):182-185
目的分析及探索血清降钙素原在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科室2013年10月~2015年10月间接收的患下呼吸道感染的100例患儿,将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参照组共有50例患儿,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共有50例患儿,先对患儿进行血清降钙素原检查,再根据检查结果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治疗完毕后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比较分析,详细记录两组患儿用药后的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抗生素用药时间、抗生素花费及住院天数。结果与参照组患儿相比,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更高,抗生素用药时间、住院天数显著更短,抗生素花费显著更少(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的发热消失时间与咳嗽消失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指导下用药能够有效提高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疗效,且有效减少其抗生素用药及住院时间,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