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阿城区肾综合症出血热(EHF)患者发病情况,为流行性出血热(EHF)诊治和制定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我们对2009-2011年流行性出血热(EHF)疑似病例标本进行了流行性出血热(EHF) IgM抗体检测.方法 收集2009-2011阿城区流行性出血热(EHF)病例标本共42份,其中流行性出血热IgM抗体阳性13份,阳性率为26.2%;流行性出血热(EHF)IgM抗体阳性主要集中人群以男性青壮年农民为主,年龄19-40岁.流行性出血热(EHF)IgM抗体阳性男11例,占0.33%;女2例,占0.22%.发病时间分布春、夏季节(3月份-7月份)均有病发生.流行高峰出现在6月份,0.62占%.  相似文献   

2.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属于病毒性出血热中的肾综合征出血热,为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充血、出血、休克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3.
袁保荣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9):158-159
流行性出血热(EHF)属于病毒性出血热中的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我院于2008年10月收治1例危重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入院即出现休克、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在对症、  相似文献   

4.
吴杰  刘凤霞  王倩 《吉林医学》2011,(4):804-805
<正>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是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一种类型,该型出血较其他类型多见而严重,常是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流行性出血热(EHF)属于病毒性出血热中的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为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1]。我科于2006年11月18日收治1例M3合并流行性出血热患者,通过及时合  相似文献   

5.
孔民  刘峰 《医学动物防制》1997,13(4):237-237
<正>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以鼠类为传播媒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症状重、病情复杂多变。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出血及肾脏损害。常并发心脏损害引起各种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6.
流行性出血热(EHF)属于病毒性出血热中的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为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回顾1992年至1999年我们采用大剂量病毒唑加联合抗过敏疗法对50例流行性出血热(HER)患者进行了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以发热、出血和肾功能损害等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感染疾病。传统的常规检验,血小板降低,尿蛋白阳性,出现异形淋巴细胞,但不能明确诊断。采用ELISA法测定EHF患者血清中特异IgM抗体取得满意结果。 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8.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在我国又称为流行性出血热(EHF),是汉坦病毒感染人体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鼠为主要的传染源,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衰竭为主要表现,广泛流行,我国疫情最重[1].  相似文献   

9.
任成俭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2,15(12):1422-1422
<正> 以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流行性出血热(EHF)在临床上比较少见,我院曾因EHF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而误诊为急性阑尾炎10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又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一组以发热、出血及肾脏损害为其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疾病.本文通过对69例HFRS患者的尿蛋白、血肌酐、血小板数量和血小板体积的测定,以探讨HFRS患者肾损害与血小板参数间的关系,为HFRS病情的监测和预后的判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又称流行性出血热(EHF),是汉坦病毒(HV)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广泛性损害,临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肾损害为主要表现.我国为重疫区(1).其并发症多见于消化道出血、脑水肿、ARDS、心衰肺水肿等,现报告合并有重型肝炎病1例.  相似文献   

12.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不同血清型出血热病毒引起的一组疾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出血,肾损。目前至少有35个以地理学,病理生理学或流行病学为基础的命名。例如流行性出血热(EHF),朝鲜出血热(KHF)流行性肾病(NE),出血性肾病肾炎,地方性良性肾病,鼠病毒性肾病(muroid virus nephrothy)等,1982年WHO会议统一命名为HFRS,我国仍习惯沿用EHF之称,本文就国外近几年来肾  相似文献   

13.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一种以发热、出血、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症状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为了解EHF患者病后免疫的持续时间,对EHF重流行区的129名EHF病后患者血清特异性抗体进行了检测。 (一)材料与方法 1.血清来源:血清来自我市EHF重疫区嵊县、新昌两县。经临床确诊,病后1~12年的EHF病例,共129份。 2.R_3株黑线姬鼠肺抗原片:由浙江省防疫站出血热研究室提供。  相似文献   

14.
流行性出血热 (epidemichemorrhagicfcver ,EHF)是一组以发热、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传染病 ,它的病原体是汉坦病毒 (Hantavirus)。关于病毒性出血热的分类 ,尚无统一认识。目前世界各国或地区所发现的出血热均有两个特征 :一是病析体均为病毒 ,并具有传染性 :二是以高热 ,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为60岁以上45例老年人流行性出血热(EHF)与60岁以下的 EHF 进行了对比临床分析,发现老年人 EHF 的临床症状不典型,与对照组比较,消化道出血、低血压体克期、少尿期多见。并发症以肺部感染及室性早搏较多,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6.
近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研究现状、问题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肾综合征出血热 (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是一个集合名称 ,包括流行性出血热 (Epidmeic hemorrhagic fever,EHF)、出血性肾病肾炎 (Hemorrhagic nephroso-nephritis,HNN)、朝鲜出血热 (Korean hemorrhagic fever,KHF )、流行性肾病 (Nehpropathiaepidemica,NE)、流行性肾炎 (Epidemic nephritis,EN)、鼠病毒肾病 (Gajdusek,1 982 )和汉坦病毒肾病(Nephropathia hentaanvius,NHV) .肾综合征出血热在我国又称流行性出血热(EHF) ,是由病毒引起 ,以鼠为主要传染源 ,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  相似文献   

17.
<正>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以发热中毒、充血出血和肾脏损害为特征,但在疾病早期可有多种表现形式。我院自1964年发现本市第一例EHF以来,共收治40例。本组病人均以1981年全国“流行性出血热防治专案”为诊断、分型依据,现将其临床表现及误诊情况分析如下。临床表现一、发热及中毒症状发热是EHF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本组4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其中36例是以发热为主要症状而就诊的。大多数病人常伴有“三痛”等全身中毒症状。本组病人中有头痛者30例(75%),  相似文献   

18.
王萍 《海南医学》2012,23(7):91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是由汉坦病毒引起以鼠类为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急性病毒性传播疾病,亦称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上以发热、低血压、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为特征[1]。由于EHF是泛嗜性感染,导致全身多脏器损害,发病特点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比较复杂,病情多变,部分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据各地报道,EHF误诊率比较高。就我院2011年发现1例EHF,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是临床常见病,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一组以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三大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传染病。由于本病病变广泛,受累器官较多,临床表现多样,导致流行性出血热在早期极易被误诊田,所以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成为本病预后良好的关键。我院1999~2007年1月收治的患者,  相似文献   

20.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一种病毒性急性传染病,亦是由几种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据报道在我区的桂林、柳州等地均从病人及健康人血清和疫区鼠肺中查出流行性出血热抗体和病毒抗原,初步证实了我区存在流行性出血热.为了弄清百色市鼠类EHF传染源携带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