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期前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胸腰段脊柱结核外科治疗中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自体植骨并前路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 91例胸腰椎结核患者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自体植骨并前路内固定治疗。结果 :91例脊柱结核患者平均随访 13月均治愈 ,无局部复发 ,植骨全部骨性融合 ,融合时间平均 3.7月 ,后突矫正角度 2 0°,治疗优良率达 95 .5 %。结论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自体植骨并前路内固定是安全和有效的 ,并在重建脊柱稳定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胸腰椎结核经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8例胸腰椎结核病人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观察治疗效果。结果28例患者全部治愈,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6~30个月无复发,植骨部位全部骨性融合,融合时间3~6个月。结论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一种有效可靠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前路病灶清除一期椎体间植骨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胸椎结核12例,经前路病灶清除一期椎体间植骨内固定。结果术后随访10~42个月,平均21.5个月,植骨全部骨性融合,后凸畸形校正满意,神经症状者得到改善,无感染及窦道形成。结论经前路彻底清除病灶一期椎体间植骨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病灶清除彻底,植髂骨可靠,内固定稳定,植骨融合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胸腰椎结核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45例胸腰椎结核患者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经平均18个月(12-26个月)的随访,45例患者脊柱结核均治愈,无局部结核复发,植骨全部骨性融合,后凸矫正角度19°,无手术并发症。结论脊柱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凸成角矫正畸形术后患者能早期离床活动,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胸椎结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2例胸椎多节段结核患者,实施前路病灶彻底清除、椎间植骨、一期前路内固定术.植骨材料选用肋骨、髂骨或充填自体骨的钛网.术后随访12-24月,观察术后局部疼痛缓解、结核复发、ASIA分级、后凸畸形矫正及胸椎稳定性情况,并对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一期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2004年12月~2007年10月该院收治胸腰椎结核患者78例,采用一期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随访1年以上,78例患者脊柱结核均治愈,无局部结核复发,植骨全部骨性融合,融合时间平均为4.6个月.术后后凸矫正角度平均22.9°,1年随访后平均丢失3.6°.结论 一期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李宏伟  马远征  陈兴  鲍达 《北京医学》2006,28(5):276-278
目的探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钛笼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的安全性及其价值.方法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钛笼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31例.结果本组患者均获得10~43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本组中30例患者均未出现椎旁脓肿或窦道形成等结核复发情况,内固定物无松动,植骨融合,平均融合时间4.5个月;后凸畸形矫正度数为31.6°±7.5°,后期校正度数丢失2.7°±1.5°.本组中仅1例9个月后手术对侧出现腰大肌脓肿,经再次病灶清除手术后,随访11个月,无复发迹象.结论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钛笼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能达到彻底清除病灶、脊柱即时稳定、促进植骨融合、校正后凸畸形的目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胸腰椎结核患者进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前强化抗痨治疗2~4周,术中彻底清除病灶,均行前路植骨内固定。术后继续抗痨治疗1~2年。结果:全部病例随访0.5~2.5年,平均1.5年,术后切口均甲级愈合。术后融合节段后凸角为(8.1±3.2)°。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经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术前要进行充分有效抗痨治疗,术中彻底清除病灶,通过植骨内固定来重建脊柱的稳定,临床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前路病灶清除联合一期后路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脊柱结核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2年7月期间的21例脊柱结核患者,术前应用四联药物抗结核并全身支持治疗14-18天,平均16天.采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一期后路内固定、植骨术.结果21例脊柱结核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随访平均12个月(5-20个月),无手术并发症,无复发.结论前路病灶清除、植骨,一期后路内固定、植骨术治疗脊柱结核,固定可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前后路联合一期手术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前后路联合一期手术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1月~2004年1月间采用后路内固定并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患者38例.后路内固定采用椎弓系统,前路病灶清除后,采用自体髂骨移植26例,肽网植骨融合12例.结果除2例伤口延迟愈合、2例瘘道形成,行二期缝合愈合外,其余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其中3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个月一36个月.平均20个月,结核无局部复发,植骨界面骨性融合时间平均3.4个月.结论一期后路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是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11.
一期前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primary anterior debridement, interbody autografting, and anterior internal fixation on the surgical management of thoracolumbar spinal tuberculosis. METHODS: Ninety-one cases of thoracolumbar spinal tuberculosis were treated with primary anterior debridement, interbody autografting, and anterior internal fixation. RESULTS: All cases were treated without any recurrence after follow-up for an average of 13 months. Spinal fusion occurred in 3.7 months on average with 20 degree of kyphosis correction achieved after surgery and 95.5% of the patients obtained good results. CONCLUSION: Primary anterior debridement, interbody autografting, and anterior internal fixation for the surgical management of thoracolumbar spinal tuberculosis are safe and effective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construction of spinal stability.  相似文献   

12.
梁涛  王建 《海南医学》2004,15(9):31-32
目的 探讨一期行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自体植骨加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 1999年 1月 -2 0 0 3年 1月行前路钛钢板系统内固定前路植骨融合的胸腰椎结核患者 10例。结果 经平均 14月的随访 ,术后 10例患者全部骨性愈合 ,愈合时间 4个月 -8个月 ,6例合并不全瘫痪患者中症状明显改善 5例 ,术后后凸畸形平均矫正 16° ,9例伤口一期愈合 ,1例术后伤口出现引流口渗液 ,经抗痨、支持等治疗后 40天愈合。结论 应用钛钢板前路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能加强脊柱稳定性 ,促进骨融合及截瘫恢复。防止后凸畸形和迟发性神经损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前路植骨融合加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的疗效。方法 胸椎结核13例,男8例,女5例;年龄19至57岁,平均33.6岁。所有患者为前路植骨融合加内固定术。结果 术后随访1至2年,所有患者均显示植骨融合,12例患者治愈,1例遗留部分神经压迫症状。结果 前路植骨融合加内固定能加强脊柱的稳定性,促进骨融合,矫正和预防畸形。  相似文献   

14.
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颈椎结核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期经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颈椎结核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本组21例,平均31岁.其中C1-2 2例,C2-3 3例,C4-5 9例,C5-6 3例,C6-7 3例,C7 T11例.所有病例均采用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其中,自体髂骨植骨内固定15例,钛网植入内固定6例;应用钢板内固定19例, Apofix1例,枕颈融合1例.所有病例术后均采用颈围或头颈胸石膏外固定3个月,抗结核治疗12~18个月.结果平均随访21个月,其中1例使用钛网植入的病例中未融合,取出钛网再次髂骨植骨内固定后愈合;其余病例结核病灶愈合,颈椎生理弧度得以恢复,术后随访未见矫正角度明显丢失;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术后3~6个月植骨融合,内固定器械无断裂,无结核病灶局部复发.结论在抗痨治疗的基础上,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颈椎结核,可恢复病椎高度、矫正后凸畸形、解除脊髓压迫、重建颈椎稳定,有利于结核病灶的愈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短节段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116例脊柱结核患者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自体肋骨或髂骨植骨、钛钢板短节段内固定治疗。结果:11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48个月,平均18个月。切口一期愈合107例,形成皮肤窦道延期愈合9例。115例均达到临床治愈,1例半年后因结核性脑膜炎死亡。42例脊柱后凸平均矫正11°。椎间植骨6个月以上均获骨性融合,植骨块无移位和吸收,11例不全截瘫者术后3-12个月完全恢复。结论:短节段脊柱结核一期行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骨植骨钛钢板短节段内固定可有效矫正后凸畸形,重建脊柱稳定性,获得骨性融合,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后路AF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治疗脊柱结核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后路AF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例脊柱结核患者,术前行异胭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左氧氟沙星等抗结核治疗2~3w后,采用后路AF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结果随访24~38个月,平均29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椎体间植骨3~6个月融合,平均4个月,后凸畸形矫正满意,无1例复发。结论后路AF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脊柱结核有利于恢复脊柱的稳定性,提高植骨融合率,矫正和预防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下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及适应证。方法对41例下腰椎结核患者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加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配合多功能引流管(UTL)引流渗血、局部注药治疗,术后随访6月-2年。结果本组41例植骨块均骨性融合,神经功能也有不同程度恢复,无局部复发病例。结论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加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术后配合UTL治疗下腰椎结核,能彻底清除结核病灶,保证脊柱的稳定性,促进植骨块的骨性融合及病灶愈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Ⅰ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2008年6月期间采用Ⅰ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胸腰椎结核病患者,分析其症状及截瘫改善、后凸畸形矫正和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3.6±1.5 a;所有患者症状均明显改善,8例合并截瘫的患者中,5例完全恢复正常。3例ASIA分级改善1~3级;植骨均在术后0.5~2 a融合,治愈率58.08%,好转率18.58%,后凸Cobb角平均矫正25.7°。结论Ⅰ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可有效治疗胸腰椎结核,并能同时矫正胸腰椎后凸畸形,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前路一期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6月~2009年6月收治46例胸腰椎结核患者,对46例胸腰椎结核患者术前和术后的临床指标和影像学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本组无术中并发症,1例患者术后1个月伤口窦道形成,其余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10个月~5年,平均27个月。患者术后1~2周症状基本缓解并下床行走,术后6~8周日常生活基本自理。术后3个月时植骨融合率50%,6个月时95%,9个月时达100%。术前Cobb角平均为34.5°,术后Cobb角平均为14.8°(与术前比较,P<0.05)。至最近一次随访,无结核病灶复发病例,内固定无断裂。结论对胸腰椎结核患者行前路一期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可彻底清除病灶防止复发,又可矫正脊柱后凸畸形,重建脊柱稳定性,早期恢复脊柱的支撑功能,并能获得良好的骨性融合,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