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振刚  冯湛  梁文杰 《中国医药指南》2014,(17):280-280,282
目的探讨减少患者行胸腹主动脉CTA检查时对比剂用量的可行性。方法 80例临床拟行胸腹主动脉CTA的患者运用盲选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使用胸腹主动脉CTA对比剂剂量90 mL。实验组对比剂注射量为50 mL并以同等速率注射40 mL生理盐水。两组患者注射速率均使用5.0 mL/s。对得到的扫描数据进行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建(VR)。观察两组患者主动脉及其各分支充盈程度,并测量每个患者主动脉弓、T7水平胸主动脉、L2水平腹主动脉CT值。结果两组患者胸腹主动脉及其各分支均能较清晰的显示。显示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动脉内的对比剂浓度均维持在较高水平,但对照组明显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注射侧锁骨下静脉有明显对比剂残留,实验组未见明显对比剂残留。结论在胸腹主动脉CTA中使用低剂量对比剂联合生理盐水可以在满足临床诊断要求的情况下保证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低剂量对比剂血管成像在骨盆骨折损伤检查的可行性.方法 于患者知情前提下遵从其对比剂剂量选择方案,将66例骨盆骨折损伤分为低剂量组(n=36)和高剂量组(n=30),两组均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影像学图像质量及相同层面的髂内动脉的CT值.结果 ①低剂量组患者影像学图像质量评分为(2.5±0.4)分,同高剂量组(2.6±0.3)相比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两名医师对两组患者血管显影图像质量评分具有较好的一致性;②低剂量组左侧髂内动脉CT值同高剂量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低剂量对比剂血管成像在骨盆骨折损伤检查临床中运用,同高剂量对比剂使用效果相当,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256层螺旋CT后门控成像技术,探讨超低浓度碘对比剂270 mgI/ml在冠脉成像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行冠状动脉CTA后门控成像技术检查的患者,将其分为A、B、C、D 4组,每组30例。采用不同浓度对比剂,A组(碘浓度270 mgI/ml,0.8 ml/kg,体重小于60 kg), B组(碘浓度300 mgI/ml,1 ml/kg),C组(碘浓度320 mgI/ml,1 ml/kg),D组(碘浓度350 mgI/ml,1 ml/kg),比较4组间图像质量评分、节段可评价比率、节段优良率及碘用量等。结果120例行冠脉CTA检查的患者中,4组一般资料比较,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MI及心率小于B、C、D组(P>0.05)。4组图像的节段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质量评分、节段可评价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较B组碘用量降低了28.0%,较C组降低了32.5%,较D组降低了38.3%。结论采用低浓度对比剂冠脉CTA是可行的,获得的图像能满足影像诊断要求,同时可明显降低碘用量,该技术可以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正>多层螺旋CT腹部血管成像已经广泛用于临床实践中,它是采用短时间内向动脉内注入一定量的对比剂,并在达到峰浓度时进行CT扫描的一项技术。但是,进入人体内的对比剂量较大时,可能影响肝肾功能,且较大的注射量存在对比剂外渗的隐患。如何在不影响动脉内对比剂峰浓度的前提下,减少对比剂使用量及注射量,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320层容积CT在检查锁骨下动脉CTA对比剂用量。方法选择进行CTA检查的可疑锁骨下动脉狭窄患者157例,随机抽取87例,根据不同给药速度随机分为4组,即70mL组20例,50mL组22例,35mL组25例,20mL组18例,给药部位均统一为上肢健侧静脉给药以研究不同给药量对于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除25mL组外,70mL、50mL、35mL均能取得清晰、锐利的图像。结论 320层CT的超宽探测器使锁骨下动脉CTA检查的对比剂用量比传统螺旋CT明显减少到35mL,有效降低了对比剂肾病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7.
<正>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artery embolism,PE)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为各种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而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其误诊率、漏诊率和死亡率高,且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确诊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CT肺动脉成像(CT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以其安全、无创、快速、特异性较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比剂注射个体化在头颈部CTA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CT室进行头颈部CTA检查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施定量注射的作为定量组,采用个体化对比机注射的为个体化组,统计两组对比剂的用量和比较三条动脉CT值、及图像质量,分析对比剂注射个体化方案的可行性。结果对比剂注射个体化方法能显著降低头臂静脉伪影。提高颈动脉和椎动脉起始段的显示,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个体化组动脉强化更加接近370HU。结论对比剂注射个体化方案在头颈部CTA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尿路梗阻患者应用低辐射及低剂量对比剂多层螺旋CT泌尿造影(MSCTU)的实际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尿路梗阻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将这些患者按照CT扫描管电流不同以及注射造影剂的不同分为两组,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在两组患者实施CT扫描结束后,选择常规组图像为标准来对低剂量组的成像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低剂量组患者在输尿管上段、肾脏横断面图像及全泌尿系统MIP、VR图像评分分别为(20.88±2.43)、(19.98±2.13)、(18.01±1.01)、(19.95±3.09),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剂量组其输尿管中下段横断面图像、膀胱横断面图像和MPR及CRP图像相评分分别为(25.46±1.56)、(22.13±1.45)、(24.97±1.98)、(23.87±4.23),与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尿路梗阻的临床诊断中,CT管低电流和低剂量的对比剂MSCTU对患者中上段输尿管、肾集合系统梗阻以及全尿路梗塞均能做出相对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螺旋CT应用低剂量高浓度碘普罗胺对比剂肺动脉血管成像的可行性.方法 50例肺部CT血管成像(CTA) 分为2组,A组:采用碘普罗胺300 mgI/ml对比剂剂量为80 ml、生理盐水20 ml;B组:采用碘普罗胺370 mgI/ml对比剂剂量为50 ml、生理盐水20 ml.注射速率均为4 ml/s.根据原始图像和最大强度投影(MIP)像,评价两组病例肺动脉及其分支的显示程度;并测量动脉内对比剂的浓度.结果 两组病例均清晰显示肺动脉及其小动脉分支,两组动脉内的对比剂浓度虽然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但存在显著性差异, B组明显高于A组.肺动脉及其分支显示程度评分,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B组明显优于A组.结论 螺旋CT肺动脉血管成像使用碘普罗胺高浓度、低剂量对比剂可以满足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我国肺部疾病越来越多,特别是肺癌的发病率逐年提高。世界卫生组织指出21世纪肺癌仍为研究重点之一。支气管肺癌的半数以上是周围型肺癌。在肺癌的综合影  相似文献   

12.
<正>目前,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作为诊断、复查头颈部血管病变的一种无创、准确、便捷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但使用对比剂可能导致毒副反应发生,其发生率与对比剂量、注射速度和注射方式有关,因此,可否使用较少的对比剂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已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旨在探讨256层螺旋CT行头颈CT血管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使用小剂量对比剂行头颈部动脉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CE-MRA0的可行性。方法 100例临床怀疑颅颈部血管病变的患者分成A、B两组,使用1.5T磁共振扫描仪行颅颈部动脉3D CE-MRA,A/B组使用剂量分别为0.15mmol/kg和0.30mmol/kg,比较两组患者图像最大密度投影(MIP)图像质量及原始增强图像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的信号强度(SI)、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结果由两位医师在不知临床资料和对比剂用量的情况下共同评价MIP图像质量,发现A、B两组的MIP图像质量均符合诊断要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静脉污染比B组略轻,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显示分支血管的级数略低于B组,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颈总动脉的SI、SNR、CNR及颈内动脉的S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颈内动脉SNR、CNR及大脑中动脉的SI、SNR、CNR均略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1.5T磁共振仪行头颈部3D CE-MRA,使用0.15mmol/kg的钆对比剂可以获得良好的图像质量并满足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肺部病变复查中作用。方法选择52例肺部疾病患者且需要多次复查者,同时行常规剂量(160 mAs)和局部低剂量(20 mAs,其他参数与常规剂量相同)两种扫描,将两次得到的图像进行病灶的客观征象比较,并在复查时仅行局部低剂量扫描,所得图像与前次局部低剂量扫描所得图像对比以观察疗效。非肺癌患者临床痊愈时行常规剂量和局部低剂量两种扫描,或低剂量扫描发现病灶消失后立即行常规剂量扫描,并做对比。结果两种扫描方式发现病灶的数量、大小和病灶的钙化、空洞、支气管气相及边缘的一些征象显示无明显差异;同时受检者所受的X线辐射剂量明显下降。结论低剂量CT肺部扫描是非常有价值的技术,可以广泛的应用于肺部病变复查当中。  相似文献   

15.
阳明  徐开燕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6):2405-2406
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在颌面外伤中的应用,评估其图像质量.方法:对21例受检者在行常规剂量(160 mAs)螺旋CT扫描后,在骨折区行低剂量(30 mAs)螺旋CT扫描;由2名医师盲法评价图像质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低剂量螺旋CT骨窗图像质量与常规剂量螺旋CT图像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可以满足诊断需要.结论: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颌面外伤中的应用是可行的,可以保证图像质量并有效地保护病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合理选择螺旋CT胃部疾病扫描口服对比剂。方法 26例胃部疾病患者进行了52次胃部CT专一检查,口服水对比剂进行轴位扫描,口服阳性对比剂经螺旋CT容积扫描后分别采用CT仿真内窥镜(CTVE)、表面遮盖法(SSD)、多平面重建(MPR)及容积重建(VR)技术进行胃部三维成像,所获得图像与胃镜和/或手术结果对照,比较水及阳性对比剂对轴位图像和三维重建图像的影响。结果 26例患者中检出各种病灶共34个,结果与胃镜或手术结果一致。口服水对比剂及阳性对比剂均能满意地充盈胃腔(26/26),在轴位图像胃壁结构显示上单纯口服水对比剂效果好(25/26),且对周围图像无影响(伪影0/26)。口服阳性对比剂能更成功地进行胃三维重建及仿真内窥镜的检查(26/26)。结论 水及阳性对比剂联合使用,在胃部螺旋CT扫描成像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不同对比剂注射方案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在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需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患者病例60例,将其分成甲乙丙三组,分别在成像过程中应用不同对比剂注射方案,并对比分析患者冠状动脉成像情况。结果经统计得知,三组患者左前降支的CT值及左心室壁的显示情况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P<0.05),然对于冠状动脉左主干、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的CT值、右心室均匀性显示方面,各组差异无意义(P>0.05)。结论采取不同的对比剂注射方案会对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结果产生显著影响,值得临床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18.
螺旋CT的应用为胃肠道病变检查增添了新的手段。这种手段能否清晰、准确、立体直观地显示胃壁、胃腔结构,对比剂的选择非常重要。对胃CT检查前的准备、对比剂的选择,进行分组对比研究,以找出理想方法。在患者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使用口服发泡剂产气使胃充盈,能更清楚显示胃壁、胃腔结构及扫描后处理进行MPR重建,从多角度、多方向、立体直观地观察病变有利于病变的检出,尤其适用于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5年1~12月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3356例体检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剂量组(1678例)和常规剂量组(1678例),对比两组的疾病检出率、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结果 常规剂量组共检出疾病479例,检出率为28.54%,低剂量组共检出疾病478例,检出率为28.49%,两组的疾病检查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图片质量均达到诊断要求,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的CTDIvol、DLP均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P<0.05)。结论 低剂量CT扫描既能满足诊断要求,又可减少辐射照射剂量,避免不必要的损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GEspeed AI螺旋CT常规剂量扫描与低剂量扫描技术,对临床应用中低剂量眼眶CT扫描技术的实用性及可行性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7月~2013年9月收治的行GEspeed AI螺旋CT检查的4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扫描时,采用2%水法用于诊断。结果乙组和丙组的DLP显著较甲组低,且丙组和乙组的TDlvol降至甲组的30.0%和50.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眼眶GEspeed AI低剂量扫描可降低患儿辐射剂量,还能够确保图像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