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焕琼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1,(6):69
目的探讨综合ICU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综合ICU62例院感病例临床资料。结果综合ICU院感发病率高,与多种不同因素有关,侵入性操作、空气消毒不全、滥用抗生素为重要感染因素。结论引起综合ICU院感发病率高,既有患者自身因素,也有医源性因素。治疗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防为主,尽量减少医源性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某院ICU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某院2014—2018年ICU住院患者的细菌耐药性进行回顾性数据分析。结果病原菌的标本来源以痰液为主,其次是外周血、尿液。检出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分离的革兰阴性菌中以大肠埃希菌居首,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和肺炎链球菌为主。检测出的革兰阴性菌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有较高的耐药性。三种革兰阳性菌的药敏结果对很多常见抗生素完全耐药,但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等糖肽类抗生素仍敏感。结论ICU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多数细菌已产生多重耐药性,致病菌耐药性较高,应加强临床ICU患者的综合管理以降低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ICU是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的创建对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据文献记载,ICU内医院感染率为10%以上,因此,控制ICU内感染显得十分重要。其感染分为两大类二即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按其感染部位又可分为:下呼吸感染、泌尿系感染、腹部感染、伤口感染和血源性感染等。人住ICU的病人大多病情复杂,且都是危重病人,其机体抵抗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极易发生感染,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和相当程度的经济损耗。如何控制和预防ICU内感染问题,应引起广大医护人员的重视。我们采取了以下几点措施,对感染的控…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综合性ICU病原菌构成及细菌耐药性情况,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ICU 2006年12月~2008年1月所分离的病原菌菌株及其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ICU中病原菌以G-菌为主,占55.0%,其次为G+菌占32.9%,真菌占12.1%.在细菌感染中.(G-菌占62.7%,G+菌占37.3%.G-菌以肺炎克雷伯氏杆菌最多,占23.7%.G+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36.8%.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VRS)和耐万古霉索肠球菌(VRE).真菌以白色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为主,分别为36.0%和32.0%,真菌耐药率较低.结论:不同ICU病原菌流行病学和药敏可有不同,必须根据本地最新病原菌流行病学和耐药性经验性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5.
6.
蔺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1999,28(5):386-387
目前 ,医院内感染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 ,外科ICU患者院内感染率更高 〔1〕,为降低其感染率 ,提高外科重危病人抢救治疗的成功率 ,本文进行了分析并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调查对象为我院外科 ICU1997年 1月 1日— 1998年 12月 3 1日出院患者 ,且入院前或入院 4 8h内无感染病例。 14 8例中男性 96例 ,女性 5 2例 ,年龄 2 3岁~ 85岁。1.2 方法1.2 .1 院内感染的确定 :住 ICU 4 8h后感染者为院内感染 ,不足 4 8h者为院外感染。1.2 .2 感染及其部位的确定 :病史、症状、体征及胸部 X光片 ,同时必须具备病原学诊… 相似文献
7.
ICU院内感染分析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院内感染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获得的感染 ,它不仅包括在住院期间出现症状的感染 ,也包括出院后发病的感染。院内感染不仅造成患者住院日延长 ,病情恶化 ,甚至会导致死亡 ,同时还会造成大量人力和财力的浪费。ICU集中全院重危患者 ,由于病情危重 ,机体的免疫机能受抑制 ,抵御感染能力降低 ,患者接受较多的治疗和监护措施 ,大量应用抗菌素 ,产生耐药菌的机会也多 ,因此 ,ICU是医院感染高危病区 ,外科系统和ICU内 5 0 %的死亡者与医院内感染有关 [1 ] ,控制和预防 ICU医院获得性感染显得十分重要。1 ICU感染的分类及主要因素根据感染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强化ICU环境卫生对医院感染控制的效果。方法通过多种措施改进ICU环境卫生状况并结合调查方法,将环境卫生改善前后3次与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ICU内微生物检测结果显示,医护人员手和物体表面均是混合污染条件致病菌的载体,从ICU环境、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检出细菌多为芽孢、革兰阳性等非致病菌,但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沙雷氏菌和肠球菌等条件致病菌亦广泛存在。医院感染与环境监测结果表明,3次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逐次增加(P<0.05),病房感染率也是逐次降低(P<0.05),说明强化干预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结论 ICU感染率与环境监测合格率不存在相关关系,但这只说明环境卫生效果监测不是评价医院感染管理的主要关注指标,二者不是无关的,单纯通过环境消毒效果监测进行医院感染管理并不能完全控制住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通过护理干预降低ICU医院感染率的对策。方法护理干预组的护理人员强化院内感染知识培训,加强病房管理、基础护理,合理应用抗生素等护理措施。结果常规护理医院感染19例,感染率7.2%;护理干预组医院感染12例,感染率4.6%,两组之间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降低医院院内感染率,ICU院内感染是可以防止的。 相似文献
10.
洗手依从性对ICU医院感染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提高洗手依从性对ICU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2008年奉院ICU医院感染率及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率为干预前组,2009年采取干预措施来提高洗手依从性后监测医院感染率及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率为干预后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经过一年的洗手干预措施后,本院ICU医护人员手卫生监测合格率由2008年的41.7%上升到2009年的87.5%,医院感染率从20.6%下降9.5%。结论提高洗手依从性,可有效降低ICU医院感染率,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降低中心ICU医院感染中的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提高中心ICU危重病人的救治成功率。方法:对我院中心ICU2000年6月-2002年3月共收治的486例住院病人的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调查并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感染人数为186例,中心ICU病房感染率明显高于其它病区,总感染率为38.4%,其中以呼吸系统感染最常见,感染率为59.1%,其次是泌尿系统感染率为17.7%,其它为9.6%,经统计学处理,感染与吸氧、吸氮无统计学意义,而感染与病人应用呼吸机和气管切开等治疗操作关系密切,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降低中心ICU病人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发生在护理方面必须做到:做好空气、物体和工作人员手的消毒;吸氧管和吸氧装置的应用;吸痰管、呼吸机及其管道的管理;严格消毒隔离制度是关键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实施预防与控制干预措施对ICU医院感染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监测的方法 ,对本院2013年7月1日~2014年6月30日收住ICU的395例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2014年1月开始实施预防与控制干预措施,将2013年7月1日~12月31日184例ICU患者目标性监测结果作为干预前,2014年1月1日~2014年6月30日211例ICU患者目标性监测结果作为干预后。比较干预前、后ICU医院感染发病率的变化。结果 干预前、后:ICU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由12.50%下降至6.16%,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7,P<0.05),调整例次感染发病率由3.75%下降至1.91%,次日感染发病率由19.67‰下降至12.54‰,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感染发病率由12.18‰下降至8.25‰,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发病率由5.81‰下降至0‰,泌尿道插管相关泌尿道感染(CAUTI)发病率由3.48‰下降至3.12‰。结论 持续开展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有针对性的制定ICU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干预措施并实施,能有效的降低ICU医院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实施预防与控制干预措施对ICU医院感染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监测的方法 ,对本院2013年7月1日~2014年6月30日收住ICU的395例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2014年1月开始实施预防与控制干预措施,将2013年7月1日~12月31日184例ICU患者目标性监测结果作为干预前,2014年1月1日~2014年6月30日211例ICU患者目标性监测结果作为干预后。比较干预前、后ICU医院感染发病率的变化。结果 干预前、后:ICU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由12.50%下降至6.16%,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7,P<0.05),调整例次感染发病率由3.75%下降至1.91%,次日感染发病率由19.67‰下降至12.54‰,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感染发病率由12.18‰下降至8.25‰,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发病率由5.81‰下降至0‰,泌尿道插管相关泌尿道感染(CAUTI)发病率由3.48‰下降至3.12‰。结论 持续开展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有针对性的制定ICU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干预措施并实施,能有效的降低ICU医院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实施预防与控制干预措施对ICU医院感染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监测的方法 ,对本院2013年7月1日~2014年6月30日收住ICU的395例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2014年1月开始实施预防与控制干预措施,将2013年7月1日~12月31日184例ICU患者目标性监测结果作为干预前,2014年1月1日~2014年6月30日211例ICU患者目标性监测结果作为干预后。比较干预前、后ICU医院感染发病率的变化。结果 干预前、后:ICU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由12.50%下降至6.16%,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7,P<0.05),调整例次感染发病率由3.75%下降至1.91%,次日感染发病率由19.67‰下降至12.54‰,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感染发病率由12.18‰下降至8.25‰,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发病率由5.81‰下降至0‰,泌尿道插管相关泌尿道感染(CAUTI)发病率由3.48‰下降至3.12‰。结论 持续开展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有针对性的制定ICU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干预措施并实施,能有效的降低ICU医院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二级综合医院ICU住院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4年1月-2016年12月某二级综合医院ICU住院患者送检的临床标本中分离病原菌的构成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病原菌36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0.5%,革兰阳性菌占23.6%,真菌占15.9%.感染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假丝酵母菌及屎肠球菌为主,分别占17.8%、12.1%、11.2%、11.0%、7.7%、6.6%及5.8%.病原菌对抗菌药物耐药严重,肺炎克伯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较低;鲍曼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除头孢他啶和多黏菌素外,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头孢吡肟耐药率在50.0%左右,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60.0%;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耐药率为0.0%,对青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四环素、红霉素及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在80.0%以上,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占82.1%,屎肠球菌对高浓度庆大霉素耐药率为71.2%,对高浓度链霉素耐药率为57.1%.真菌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伏立康唑均出现少量耐药株,对氟康唑、伊曲康唑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 二级综合医院ICU患者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且以多重耐药菌株感染多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严重,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6.
ICU是医院危重患者集中的区域,也是医院感染高发区。医院领导及管理部门应重视ICU的感染管理。对ICU医护人员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严格监督检查,使每位医护人员养成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的良好习惯,严格执行控感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注重细节管理,合理应用抗生素,最大程度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了解二级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感染特点、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为控制医院感染及临床选用抗菌药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入住我院综合ICU患者送检的各类标本中分离出的病原菌,并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进行病原菌耐药性分析。结果分离出病原菌105株,标本来源中痰液阳性标本居首位,占65.8%;病原菌仍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52.3%,革兰阳性球菌占32.3%,真菌占总构成比15.2%;结论 ICU为医院感染高发科室,病原菌仍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革兰阳性菌及真菌感染有上升趋势,坚持细菌耐药性监测,合理应用抗菌素,加强管理与制度执行,对ICU患者感染的防控、诊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ICU的创建和完善对危重患者的抢救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患者自身抵抗和保护能力均低,加上患者接受有创监护、广谱抗菌素治疗等,ICU患者医院感染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为了了解我院ICU的医院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提出感染控制措施,进行前瞻性监测。现将2007年2月~2008年2月ICU目标监测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院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医院感染病例中病原菌分布和耐药状况,指导临床医师合理选用抗菌素。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2008年7月至2011年12月收住的ICU病人进行医院感染监测,分析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结果 3年多来,我院重症监护病房共收治患者306例,发生医院感染54例次,例次感染率为17.64%。分离医院感染病原菌86株,其中前五位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7株,溶血性链球菌16株,肺炎克雷伯菌菌12株,铜绿假单胞菌9株,大肠埃希菌7株。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严重耐药和多重耐药。结论 ICU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主要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其次是真菌和革兰氏阴性球菌。ICU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多重耐药程度较严重,加强ICU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菌株的监测,保护有限的抗生素资源,避免耐药菌在医院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