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颞浅筋膜瓣翻转覆盖Medpor耳支架Ⅰ期全耳再造术在烧伤后全耳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和操作要点。方法 以Medpor为耳廓支架,掀起颞浅筋膜瓣,翻转包裹Medpor耳支架,筋膜表面游离植皮行Ⅰ期全耳再造术,共修复15例烧伤后全耳廓缺损患者。结果 15例患者再造耳廓外形满意。结论 颞浅筋膜瓣翻转包裹Medpor支架Ⅰ期全耳再造,具有手术时间短,操作步骤少,患者损伤小以及术后耳廓形态满意等优点,是一种适合于修复烧伤后全耳廓缺损畸形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颞顶筋膜瓣、耳后筋膜瓣两瓣(简称:耳后联合筋膜瓣)包裹Medpor支架行先天性小耳畸形全耳再造术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手术分为两期:I期采用颞浅动静脉顶支为血管蒂的岛状筋膜瓣,植入残耳乳突区耳后剥离的皮下腔穴,然后植入皮肤扩张器与耳后筋膜皮瓣进行同期同步扩张;II期取出扩张器,将扩张耳后联合筋膜皮瓣包裹Medpor支架行全耳廓再造术。结果:38例患者中,经6个月~3年的随访,再造耳形态结构稳定,颜色与周围皮肤相近,微细结构清晰,颅耳角良好与健耳对称。结论:该方法既可解决覆盖支架的难题,又将手术并发症减少到最低限度,避免支架外露。是目前较为理想的全耳廓再造术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Medpor外耳再造术皮肤覆盖方案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本文通过比较几种不同的支架外皮肤覆盖方案,探索一种手术效果稳定可靠的合成材料支架外耳再造方法。方法:48例先天性小耳畸形,应用Medpor支架行全外耳再造术,支架外软组织覆盖材料分别为单纯乳突区扩张皮肤1例、颞顶筋膜瓣加植皮25例、乳突区扩张皮瓣加颞顶筋膜瓣22例,观察比较应用不同覆盖材料耳再造后支架外露发生率、再造外耳外形轮廓、表面皮肤颜色质地。结果:临床应用48例,随访1至6年,应用单纯乳突区扩张皮瓣覆盖者1年内耳支架完全外露;应用颞顶筋膜瓣加植皮者再造耳廓外形及轮廓优良,但大部分病例再造耳廓皮瓣不同程度色素异常;应用乳突区扩张皮瓣及颞顶筋膜瓣联合覆盖者再造外耳形态及轮廓均优良,且表面皮瓣颜色质地与周围皮肤和对侧外耳皮肤一致,美容效果最佳。结论:应用乳突区扩张后皮瓣及颞顶筋膜瓣双层组织瓣的软组织覆盖方案可以满足Medpor再造外耳的外形、轮廓及皮色的需求,是一项安全稳定的手术方案,综合效果优于颞顶筋膜瓣加植皮方案,而单纯应用乳突区扩张皮瓣的方案不适用于Medpor外耳再造术。因此推荐在选用Medpor耳支架行全外耳再造治疗Ⅲ度先天性小耳畸形时,优先选用颞顶筋膜瓣联合乳突区扩张皮瓣的软组织覆盖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外耳再造术后出现皮瓣坏死、软骨支架外露后,应用颞浅血管为蒂的颞浅筋膜瓣联合中厚皮片植皮的方法进行修复的效果.方法 沿颞部发际内行垂直切口,以颞浅血管为蒂,沿颞肌筋膜表面剥离,形成颞浅筋膜瓣,向下旋转包裹支架外露部位,筋膜瓣表面行游离中厚皮片移植,术后给予抗感染治疗3d.结果 10例患者术后伤口均愈合良好,无支架外露、皮片坏死现象.随访3~12个月,其再造耳耳轮、对耳轮、三角窝等表面结构清晰,有明显的立体形态,不显臃肿,效果满意.结论 对外耳再造术后出现软骨支架外露,利用颞浅筋膜瓣联合游离移植中厚皮片法可获得较满意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先天性小耳畸形全耳廓再造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30例先天性小耳畸形行全耳廓再造术,手术分两期,I期:设计颞顶筋膜瓣转移于残耳乳突区筋膜层下,与耳后筋膜皮瓣进行同期扩张;II期:将扩张耳后联合双层筋膜皮瓣转移包裹Medpor支架,行耳廓再造术。全程实施心理疏导,围手术期进行细致观察和护理。结果:本组再造全耳廓均I期愈合,无皮瓣坏死、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再造耳廓形态良好,微细结构清晰,无一例支架外露。结论:扩张耳后双层筋膜皮瓣覆盖Medpor支架行全耳廓再造术,全程实施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正确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乳突筋膜皮瓣在临床外耳再造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利用乳突筋膜瓣进行外耳再造的可行性。方法:在耳后乳突区设计一个以耳后动脉为蒂的扇形乳突筋膜瓣,用于术中包裹耳支架,行外耳再造术。结果:应用本方法行外耳再造术500例,其中自体肋软骨支架外耳再造483例,Medpor支架外耳再造17例,皮瓣成活良好,外耳形态逼真。结论:应用以耳后动脉为蒂的乳突筋膜瓣替代以颞浅动脉为蒂的颞浅筋膜瓣行外耳再造术,操作简单,再造外耳不臃肿、形态逼真,是外耳再造术中筋膜瓣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扩张皮瓣联合Medpor耳支架行全耳再造术,使耳再造成形逼真,立体感强,手术时间缩短,减少创伤,探讨如何防治Medpor耳支架外露。方法:先在耳缺损区埋置扩张器,定期注水,扩张两个月后,取出扩张器。将Medpor耳支架依照健侧耳廓为模型进行雕刻,塑形后,置入耳缺损区扩张皮瓣后面(耳后乳突区),耳支架后缘用颞浅筋膜瓣及耳后筋膜瓣包埋,植皮,全耳再造成功。结果:共完成此手术8例(男6例,女2例),耳成形良好,手术效果满意,扩张皮瓣覆盖组织与Medpor耳支架贴合紧密,且外形显现良好,耳廓形态逼真。其中仅1例耳支架后方绿豆大小外露,经局部修复痊愈。结论:扩张皮瓣联合Medpro耳支架全耳再造术,形态逼真,立体感强,耳廓形态稳定,远期不易变形,与使用肋软骨支架相比,无切取肋软骨之苦,且手术时间明显缩短。不足:MedPor耳支架价格昂贵,弹性较差,易外露。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采用颞顶筋膜瓣与耳后筋膜皮瓣(简称:耳后联合双层筋膜瓣),Medpor支架行先天性小耳畸形全耳再造术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颞顶支为血管蒂的岛状筋膜瓣移转至残耳乳突区耳后,与耳后乳突区筋膜皮瓣同期同步进行扩张,然后将扩张的耳后联合双层筋膜皮瓣包裹Medpor支架行全耳廓再造。结果:本组患者中经3个月~3年的随访,再造耳皮肤颜色与耳周缘面部相接近,微细结构清晰,颅耳角与健耳对称,形态结构好。结论:耳后联合双层筋膜瓣+Medpor支架行全耳廓再造,既能有效避免支架外露和传统手术供区胸壁畸形,又能避免切取自体肋软骨增加的创伤及痛苦。再造耳皮肤颜色与正常肤色相似,形态满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颞浅筋膜瓣结合头皮刃厚皮片游离移植修复耳廓再造术后软骨支架外露的疗效。方法:9例行Nagata法耳廓再造术的患者,一期术后出现皮瓣缺血、坏死、软骨支架外露,清除坏死组织,切除失去活力的软骨,行颞浅筋膜瓣结合头皮刃厚皮片移植修复。结果:9例移植皮片全部成活,稍有色素沉着,再造耳廓形态逼真,轮廓清晰,效果满意。结论:颞浅筋膜瓣结合头皮刃厚皮片移植术是Nagata法耳廓再造过程中发生软骨支架外露后的一种较好的补救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廓再造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廓再造术经验,对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等进行总结。结果:我科于2009年1月~2012年10月,采用“耳后扩张皮瓣加自体肋软骨立体支架法”行耳廓再造术98例,经过6个月~3年随访,发现再造耳形态逼真,位置、大小与健侧基本一致;皮肤颜色与面部接近;支架无吸收及变形;再造耳廓的立体形态良好、外形自然;颅耳角与对侧相似,耳后瘢痕不明显。结论:采用“耳后扩张皮瓣加自体肋软骨立体支架法”行耳廓再造术,并发症少、外形逼真,是理想的先天性小耳畸形再造方法,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颞顶筋膜瓣与扩张皮瓣联合覆盖Medpor支架外耳再造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颞顶筋膜瓣与扩张皮瓣联合覆盖Medpor支架再造外耳的效果。方法手术分两期进行:一期手术在乳突区置入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并定时注水扩张;第二期手术将扩张器取出并形成蒂在前的扩张皮瓣、掀起以颞浅血管为蒂的颞顶筋膜瓣,应用颞顶筋膜瓣和乳突区扩张皮瓣双重由里至外覆盖Medpor耳支架完成耳廓再造。结果临床应用22例,随访半年至2年半,无耳支架外露发生,再造的耳廓外形逼真,轮廓分明,肤色与周围正常皮肤一致。结论应用乳突区扩张皮瓣及颞顶筋膜瓣双层组织瓣包被Medpor耳支架,可以提高Medpor耳支架置入的安全性,避免发生外露,又不影响支架外形和轮廓的显现,再造耳表面皮肤的色泽与周围皮肤一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先天性膀胱外翻的修复,探讨腹直肌前鞘—腹外斜肌腱膜瓣及肌蒂阔筋膜张肌肌皮瓣在修复膀胱外翻中的应用。方法应用腹直肌前鞘—腹外斜肌腱膜形成的前鞘—腱膜瓣加局部皮瓣或同侧肌蒂阔筋膜张肌肌皮瓣修复先天性膀胱外翻及腹壁缺损,局部皮瓣修复尿道上裂,肌皮瓣的应用面积最大为10cm×8cm。结果临床应用12例,膀胱外翻及腹壁的修复均达到了良好效果,膀胱括约肌功能基本恢复,二次尿道紧缩后12例均能控制排尿。肌蒂阔筋膜张肌肌皮瓣部分坏死2例,游离植皮后痊愈。结论选择性地应用腹直肌前鞘及腹外斜肌腱膜形成前鞘—腱膜瓣加强腹壁,局部皮瓣转移或应用同侧肌蒂阔筋膜张肌肌皮瓣转移修复腹壁缺损能有效地修复先天性膀胱外翻,恢复膀胱颈部括约肌的连续性及尿道紧缩,能达到自主控制排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枕动脉岛状筋膜瓣修复再造耳支架外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邝勇  王标  李江 《中国美容医学》2002,11(4):333-334
目的:介绍一种修复再造耳支架外露的有效方法。方法:2000年12月至2001年12月,采用枕动脉岛状筋膜瓣+游离皮片移植修复再造耳支架外露6例7耳。结果:6例7耳枕动脉岛状筋膜瓣全部成活,无一例发生坏死及支架再露,再造耳支架外露修复外形满意。结论:枕动脉岛状筋膜瓣+游离皮片移植是修复再造耳支架外露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二期法"行耳廓再造术的临床应用。方法第1期手术:切取右侧第6~8肋软骨,制成具有三层结构的自体肋软骨支架;应用"双瓣"技术,以残耳根部为蒂,将后方乳突区无毛发的皮肤掀起,形成皮瓣,耳后筋膜瓣的范围扩大至发际线内3.5~4 cm,呈半圆形。将肋软骨支架移植于"双瓣"之间,进行耳廓再造。第2期:利用剩余的残耳组织,重建耳轮脚、耳屏和耳甲腔等耳廓亚解剖结构。将残耳上半部制成"V"形耳轮脚皮瓣;将中部残耳组织制成半圆形耳屏皮瓣。同时将上半部残耳软骨雕刻成圆锥状,与再造耳的耳轮末端缝合固定,耳轮脚皮瓣转位覆盖,形成耳轮脚;将中部残耳软骨修剪成半圆形,用耳屏皮瓣包裹再造耳屏。切除耳甲内多余组织,进行加深,创面植皮覆盖。结果 2007年至2010年,采用"二期法"实施耳廓再造71例。经过0.5~3年随访观察,再造耳位置适当,大小与健侧基本一致;皮肤颜色与面部接近,随时间延长皮肤感觉逐渐恢复;支架无吸收及变形,再造耳廓的立体结构良好、外形自然;颅耳角与对侧相似,耳后瘢痕不明显。结论 "二期法"耳廓再造术简便易行,并发症少,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颞浅筋膜蒂耳后扩张皮瓣全耳再造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使再造耳轮廓清晰、耳轮缘无毛发生长 ,又可同期处理残耳的全耳再造方法。方法 应用经皮肤扩张的颞蒂耳后筋膜皮瓣 ,向前上方旋转包裹整个耳支架进行全耳再造。结果  1999年 2月至 2 0 0 0年 10月共完成全耳再造 18例 ,术后随访期平均 9个月 ,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颞蒂耳后筋膜皮瓣厚薄适中 ,无发区皮肤面积较大 ,应用该皮瓣再造的耳廓肤色均匀一致 ,耳轮缘无毛发 ,外耳轮及耳甲腔等细微结构清晰 ,颅耳角保持较稳定 ,其不失为一种较为理想的全耳再造方法 ,尤其适用于发际较低者及耳上部组织残缺较多者的全耳再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扩张法外耳再造术,应用于外耳再造术后外形不佳的患者。方法从2010年7月至2012年4月,共收治7例外耳再造术后外形不佳患者。手术分为两期:一期取出耳支架,同时行扩张器置入术。二期取出扩张器,植入耳支架。结果 7例全部成功,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6~30个月,再造耳凹凸感明显,耳廓亚单位表达清晰。结论扩张两期法修复形态不佳的再造耳,安全、稳定、创伤少,可以再造出外形良好的耳廓。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介绍应用两个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叠加埋置的方法进行全耳廓再造的临床经验。方法 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27例小耳畸形患者实施该方法。一期手术在患侧乳突区埋置肾形皮肤软组织扩张器80 mL(或100 mL) 和50 mL 各一个,将体积大的扩张器叠加放置在体积小的扩张器之上,术后定期交替扩张器注水3~6月。二期手术全部采用Medpor人工耳廓支架,取出扩张器,将扩张的皮瓣直接包裹支架,负压维持耳廓成形。结果 随访时间4~50月,27例再造的耳廓外形位置良好,皮肤质地与周围皮肤相近,颅耳沟稳定无回缩,扩张皮瓣无坏死。2例患者因伤口裂开发生耳廓支架外露(7.4%),进行一次修补手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乳突区叠加埋置两个扩张器全耳廓再造术,避免了植皮,不再使用耳后筋膜瓣和颞筋膜瓣,手术过程简单化,缩短了手术时间,部分再造耳廓亚单位欠清晰,但总体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比较两种扩张筋膜皮瓣(简称:A组单纯耳后扩张皮瓣;B组,耳后联合双层筋膜皮瓣)包裹支架行全耳廓再造术的临床方法和效果。方法:对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均采用Medpor为支架,分别行两种皮瓣方式覆盖支架。A组:30例行耳后乳突区单纯扩张皮瓣包裹支架;B组:38例行耳后双层联合筋膜皮瓣包裹支架行全耳再造术。结果:A组30例患者中,出现血肿者2例,出现皮肤破溃假体外露1例,经局部换药皮瓣转移后创面痊愈。B组联合双层扩张耳后筋膜皮瓣38例患者中,术后耳部轮廓清晰,再造耳轮,对耳轮、耳甲腔等精细结构显现。供区无需植皮,色差及瘢痕均不显。结论:两种方法比较均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其中耳后联合双层筋膜皮瓣法更能显现再造耳的微细结构,避免假体外露,为临床首选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