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神精细胞的轴突里,发生细胞内的粒子及分子经常的流动。此流动被称为“轴突原浆的运输”,对于它的调查研究,视路提供给生理学家一个方便的实验的系统。用酶记分器及自动放射线照相术,证实在视网膜节细胞轴突内有直行的轴突原浆的流动的快相及慢相,用同样的技术表明,在外膝状体内的突触的末梢及位于视网膜内层的核周围部之间,也发生逆行的轴突原浆的流动。虽然它依赖氧化的代谢,在轴突与核周围部之间,轴突原浆的流动不需要物理的连续性;轴突的运输局部地控制在轴突之内,并由于压碎或缺血而神经纤维局部的中断引起断端双侧的小器  相似文献   

2.
眼科试题     
《眼科》2002,11(1)
1 正常老年人的晶状体A 晶状体的曲率增大 ,导致屈光力增强B 晶状体的曲率减小 ,导致屈光力降低C 非可溶性的蛋白质颗粒的减少导致屈光指数的增高D 非可溶性的蛋白质颗粒的减少导致屈光指数的下降E A和C是正确的F A和D是正确的2 下面有关晶状体上皮的叙述哪一个是正确的A 它是单层细胞B 新形成的上皮细胞向前囊迁移 ,并在此处分化成晶状体纤维C 当细胞变长 ,形状和质量增加的时候 ,就会丢失部分细胞器 ,从而减少了对糖酵解的依赖D A和B是正确的E A、B、C都是正确的3 当发生调节时A 晶状体形状的改变绝大部分发生在前…  相似文献   

3.
近半个世纪是器官移植发展的重要时期,它是与移植免疫学的发展密切相关的,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发现;HLA新的基因位点不断的发现,抗移植免疫的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以及显微外科技术突飞猛进的进步,使移植成功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课时,提高眼科学的教学质量及培养高素质的眼科人才。方法(1)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引入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2)应用多媒体优化教学过程;(3)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注重学生临床思维模式和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培养敢于创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手-脑配合能力,重视培养学生与患者沟通和交流的能力;(4)提高眼科带教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成长。结果通过多种措施的临床教学改进,有助于学生掌握眼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操作以及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目的。结论合理的教学方法培养出的学生具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临床工作技能,并具有创新意识的现代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5.
梁娟  刘伟  季健 《眼科研究》2009,27(10):931-934
青光眼是当今世界范围内不可逆盲的主要病因,同时也是导致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青光眼的症状、视功能的损害以及各种对症的治疗方式、不良反应使患者的日常生活、社会活动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使患者的心理、社会和经济等方面受到影响,极大地影响患者的健康。就青光眼患者生存质量(QOL)测评的意义及工具、影响青光眼患者QOL的因素以及如何提高他们的QOL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针对青光眼首选治疗的策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述。(1)青光眼定义的进展。(2)靶眼压的确定:①正常眼压;②靶眼压的概念;③影响靶眼压的因素;④靶眼压的确定。(3)治疗前的思考:①青光眼的类型;②治疗的安全性和局限性;③患者的依从性;④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4)青光眼的诊断和治疗证据。(5)药物与手术治疗的选择:①青光眼药物最新进展;②药物治疗的利弊;③手术治疗的利弊。  相似文献   

7.
谷氨酸对视网膜缺血的损害机制和相关治疗策略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王永强  严宏 《国际眼科杂志》2005,5(5):1006-1009
视网膜缺血损害的机制复杂,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视网膜在缺血及再灌注时谷氨酸的释放量增加,谷氨酸的兴奋性毒性作用在缺血视网膜的病理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引起缺血视网膜神经元死亡的重要因素.通过减少谷氨酸的释放,应用谷氨酸受体拮抗剂限制谷氨酸的生物活性等,可以阻止或减轻缺血视网膜的损害.虽然到目前为止临床上还未出现治疗视网膜缺血的有效药物,但对谷氨酸的损害机制和相关治疗策略的实验性研究,为治疗该疾病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当论文的主体是以人为研究对象时,作者应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所制订的伦理学标准,并提供该委员会的批准文件复印件及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复印件。  相似文献   

9.
当论文的主体是以人为研究对象时,作者应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所制订的伦理标准,并提供该委员会的批准文件复印件及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复印件。  相似文献   

10.
当论文的主体是以人为研究对象时,作者应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所制订的伦理标准,并提供该委员会的批准文件复印件及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复印件。  相似文献   

11.
过去一直认为很晚期的慢性青光眼患者的中心视力仍能幸免于害。这一结论是依据比较不敏感的Snellen表测定的中心视力和比较敏感的动、静态视野计测定的周边视力而确定的。近年来,利用新的视功能测定方法来评估病人的青光眼损害。用敏感的测定方法,诸如色视力、对比敏感度(空间和时间)、黄斑光觉敏感度,均能证实在青光眼早期即可有中心视功能的损害,有时甚至早于视野的改变。因为以上视功能大半是藉黄斑纤维介导的,故现在的认识与早先人们的认识不同,即青光眼中心视力的损害可以在病损的早期出现,而且是经常发生的现象。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和定量光觉视野的神经纤维层的研究表明,青光眼的损害可以是弥漫性累及众多的神经纤维,或局限于神经纤维层的弓形部分或者二者兼有之。色视力、对比敏感度和黄斑光觉测定似乎与神经纤维层的弥漫性损害有关。用于临床指导青光眼估价中心视功能的精确的心理物理学试验尚无定论。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来证实哪些试验更有用,哪些参数更有效,何种异常值对于诊断和估计预后有意义。然而色视力、对比敏感度和黄斑光觉的研究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青光眼是如何影响视功能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这种新型的模型眼比较各种人工晶状体(以Tecnis为代表的非球面晶状体、以Array为代表的多焦晶状体及以EPOCH为代表的传统单焦球面晶状体)植入术后的功能视力。方法:我们这种新型的模型眼是根据理论模型眼的光学特性设计而来的。该模型眼是由一个焦距为35mm的球面设计的摄影镜头、一个置于房水的人工晶状体、一个电荷耦合照相机(CCDcamera)构成,图像分析采用目前国际上标准的商业化遥感处理软件系统。结果:模型眼和人眼具有相似的调制传递函数(modula-tiontransferfrequency,MTF)。模型眼所成的像和植入人工晶状体的眼睛所成的像相似,光阑的孔径和人工晶状体的屈光度可以改变,也可将镜片置于摄影镜头之前。结论:该模型眼能够即时的给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所成的像,让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模型眼构成的图像而不是数据,并能显示出各种人工晶状体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屈光不正是视力不良最常见的原因。很大一部分病人,用光学矫正可以安全可靠地恢复有用和舒适的视觉。各种屈光学的检查,最后都归结为三个问题:是否需要戴镜?应选择什么样的镜片?矫正的效果将会如何?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题目,本文的目的只在于:一、从生理学和光学的角度,谈谈配镜的适应证;二、提出一些个别的验光处方的指导方针;三、把合理的预后原则与主观愿望的猜测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14.
单眼的多发葡萄膜的黑素细胞瘤是需要在临床上与转移瘤和转移的皮肤黑素细胞瘤加以区分的新生肿物。我们描述了1例患有小的后部脉络膜黑素细胞瘤的病例.患者在治疗后同1只眼发生了2个分离的房角的无色素肿瘤.它们既像从原发的脉络膜黑素细胞瘤转移而来,又像从未发现的全身的恶性肿瘤而来。当眼球被摘除之后,我们发现了睫状体的隐蔽的环状黑素细胞瘤已经侵及房角。  相似文献   

15.
角膜异物记录法和治疗常规的刍议:附1209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本文就6年来诊治的12096例(12364眼)角膜异物伤的临床特征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提出了简捷准确的异物定位记录法及肯定有效的治疗常规。结果表明,精确的异物定位对治疗的正确性和准确性有直接的指导意义,角膜异物伤的预后与治疗的效果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陈邦 《眼科》2005,14(Z1):15-17
凡是优秀的企业,必有自己特色的文化,比如诺基亚的"人本文化"、杜邦的"安全文化"、华为的"土狼文化"等等.卓越的企业文化能够让企业的团队有共同的、科学的价值观,让企业的员工有着统一的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人工智能(AI)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其在医疗保健领域的推广与应用,同时也促进了医疗保健技术的革新与进步,尤其是在图像识别领域发挥出了无可替代的作用。眼科疾病的诊断十分依赖图像识别,AI在眼前段疾病的诊治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如感染性角膜炎的分类、圆锥角膜的筛查、晶状体混浊程度的分级、白内障手术视频的自动分期、白内障术后屈光状态的预测、闭角型青光眼的诊断等。AI有望帮助解决目前临床存在的诸多难题,实现对疾病的早期诊治,但也存在着黑箱过程难以解释、缺少公共数据集、算法过于复杂等问题。本文概述了AI在眼前段疾病中的应用现状,分析目前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结膜滤过泡组织病理学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Brian  A.  Francis  Lee  T.  Du  Kathryn  Najafi  Raghu  Murthy  Usha  Kurumety  Narsing  Rao  Don  S.  Minckler  李航 《美国医学会眼科杂志(中文版)》2005,17(3):153-157
目的:描述并比较在修复小梁切除术和由于疏忽造成的滤过泡时得到的的结膜的组织学特征并评价抗纤维变性药物的作用。方法:我们对经过晚期滤过泡修复的28只眼的结膜标本采用常规石蜡制作的方法和光学显微镜下检查进行仔细观察:19只眼为渗漏的小梁切除术滤过泡,5只眼为无渗漏的小梁切除术滤过泡,4只眼为由于疏忽造成的滤过泡。定量分析的组织学特征包括结膜上皮的厚度,基质血管供应,鳞状组织化生,基质炎症细胞浸润和杯状细胞的密度。并且分析了手术类型,存在渗漏,先前的局部用药,应用抗纤维化药物都与组织学检查所见并置对比。结果:与由于疏忽造成的滤过泡的对照组相比,小梁切除术的滤过泡(渗漏的和无渗漏的)显示上皮的厚度(P〈0.02),杯状细胞的密度(P〈0.001)和血管供应(P〈0.001)全部降低。接受过抗纤维化药物的结膜比先前未受抗纤维化药物影响的结膜的上皮细胞层数更少(P〈0.05)。结论:小梁切除术后切除的薄的滤过泡的组织学分析证明上皮的厚度和杯状细胞的密度与由于疏忽造成的滤过泡相比均降低。与正常结膜相比,小梁切除术渗漏的和无渗漏的滤过泡均表现为局部的基质血管供应减少及其周围的基质血管供应增加  相似文献   

19.
■提出的晶体囊角膜层间成形术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有效方法。不仅考虑了晶体囊膜的形态、构造和光学方面的作用,而且也考虑了晶体囊的机能-生物化学方面的性质。其最有意义的作用是对离子和大小有机分子的通透性。晶体囊移植于角膜层间恢复了角膜通透性而使角膜的物理化学性质有改进。著者通过实验研究了晶体囊的通透性认为,透明晶体和白内障未熟期及成熟期的囊膜可以做为恢复角膜内皮和后弹力层的传送功能的成形术的植入材料,而晶体  相似文献   

20.
儿童低视力的视觉康复备受关注。视功能和功能性视力是研究视觉损失的两个重要方面。儿童低视力的早期干预得到神经生物学理论和发育理论的支持,功能性视力的评估是早期干预的关键。儿童低视力的视觉康复主要包括视功能训练、助视器的使用、改善环境及特殊教育。建立完善的低视力服务体系,以实现低视力儿童的视觉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