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肝组织活检早期护理干预对肝活检检查完成率的影响。方法:对19例拟行肝组织活检患者在术前准备、早期护理、健康宣教、术中配合、术后护理等环节进行护理干预,以配合肝组织活检穿刺操作。结果:19例拟行肝组织活检患者仅12例完成肝活检,完成率63.3%;近3年早期护理干预后肝活检完成率提高到90%。结论:术前早期护理干预。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对消除患者及家属顾虑十分重要;术中配合医生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基础和前提;术后提高护理观察能力判定和实时监测,是减少并发症、降低肝穿刺危险性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乙型肝炎免疫损伤机理,应用双桥PAP法检查了215例肝活检组织内HBsAg和162例肝活检组织内HBcAg。观察到急性肝炎肝组织内有较高的HBV抗原检出率,肝组织内HBV抗原不能及时  相似文献   

3.
肝组织活检是对各种肝脏疾病的性质判定及严重程度评估的金标准。近年来肝活检术在肝病患者诊治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相关研究报道颇多,表明其对肝损害病因判定、占位性病变性质判定等诸多方面有重要意义,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从携带者到早期肝硬化的诊断以及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判定有重要作用。该文将介绍肝组织活检的方法与安全性以及肝损害病因判定,重点介绍肝组织活检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用抗HCV NS3的单克隆抗体检测慢笥丙型肝炎肝活检组织中的HCV抗原,并观察HCV抗原在肝组织中的分布及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间接免疫荧光法。HCV抗原分布于肝细胞核,胞浆及肝细胞中,慢性乙型肝炎肝活检组织,胎肝组织及胃活检组织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术对肝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在实时超声显像引导下,对38例肝占位的患者经皮穿刺活检,进行细胞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37例穿刺成功,1例因取材组织少致活检失败,术后未发生出血、继发感染等并发症。结论B超引导肝穿刺活检术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安全高效的肝占位性病变诊检技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采用美国Cook公司LABS 200肝内穿刺活检针套装行经颈静脉肝穿刺活检术(TJLB)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利用影像学技术对5只小型猪行TJLB活检术,在术中密切观察穿刺路径,并进行肝脏组织活检样本的采集。结果 5只小型猪行TJLB术均成功地采集了肝脏组织的活检样本,且无相关并发症,均取得足够多的肝组织,可以进行相关病理学的分析。结论采用Cook公司LABS 200肝内穿刺活检针套装在小型猪上行TJLB术安全可行,为临床进一步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在肝纤维化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0例慢性肝病患者,予以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测量肝组织的硬度,再进行超声引导下肝组织穿刺活检,评估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诊断肝纤维化的准确性。结果: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测量肝脏弹性系数后、通过肝穿刺病理结果对照显示:肝脏的硬度与肝组织的纤维化程度是密切相关的,甚至优于肝穿刺活检结果。结论: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可以作为早期诊断肝纤维化的一个首选方法,在诊断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方面与肝组织活检病理结果有着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肝博士》2006,(2):63-64
传统的肝纤维化诊断方法是通过进行“肝活组织病理组织学检查”(简称肝活检),以及参照2000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标准来确定。肝活检一直成为诊断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金标准”。但由于肝活检的有创性和潜在风  相似文献   

9.
肝组织活检在肝脏疾病的诊断和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常规应用的经皮、经被膜肝穿活检技术並非没有危险,且有大量腹水及出血倾向等禁忌症。在这种情况下,经颈静脉入路肝活检则是一种理想的替代和补充。 本文报告六只狗的经颈静脉肝穿活检实验研究和265例经颈静脉肝穿活检的临床应用结果。  相似文献   

10.
蔡大川 《肝博士》2010,(1):14-15
<正>诊断肝纤维化的手段可分为二大类:第一类是有创性检查,即肝穿刺组织学活检,简称"肝穿"。第二类是非创伤性诊断。A最有效的"金标准"——肝穿刺组织学活检肝穿刺组织学活检,简称"肝穿"。说得直白一些,就是在肝脏上打一针,取得一点肝组织,然后由病  相似文献   

11.
早期肝纤维化的诊断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肝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诊断早期肝纤维化的金标准,但肝脏活检为有创性检查,不能反复进行,且获取组织的代表性有限.临床评估对肝纤维化的诊断有所帮助,但没有特异性;实验室检查项目虽多,但尚不能准确反映肝纤维化程度;影像学检查中CT、MRI在诊断早期肝纤维化方面尚在探索阶段;常规彩超对早期肝纤维化的诊断亦缺乏满意的敏感度,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诊断肝纤维化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就临床评估、实验室检查、肝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对诊断肝纤维化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张弘 《开卷有益》2021,(2):29-30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早期肝纤维化的诊断和评估,能够为临床诊治和预后判断提供更好的依据. 一、肝活检组织病理学诊断及评估 肝活检是目前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肝组织损害程度以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来表示.目前,有多种肝组织病理学评分系统用于肝纤维化的诊断和评估,常用的有Knodell、Scheuer、METAVIR和Ishak等评分系统.  相似文献   

13.
周冬青 《中外医疗》2009,28(24):60-60
目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血清ALT水平与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对204例住院乙肝患者,肝穿活检,行HE染色,光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特征。活检前1个月内检测血清ALT水平,取其最高值。结果在所有观察病例,血清ALT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肝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病理学改变。但ALT水平不随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程度的增加而升高(P〉0.05)。结论血清ALT水平与肝组织病理学改变不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SREBPs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探讨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s)在NAFLD病理变化中的作用.方法 经肝组织活检确诊的NAFLD患者和非活动性的HBV感染者(ASC)并不伴有脂肪肝患者各20例,采用一次性活检针经皮肝活检方法获取肝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肝组织中SREBPs的表达情况,并检测两组患者的血脂(TG、CHO)、空腹血糖(FSG)和血清酶谱(AST、ALT和GGT)及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结果 ①与ASC组比较,NAFLD组肝组织呈弥漫性轻、中、重度肝细胞脂肪变性,肝组织SREBPs表达明显增加,②NAFLD组血清ALT、AST、TG、CHO、FSG 、FINS水平升高,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SREBPs在NAFLD患者肝组织中的过度表达可能导致了肝组织的脂肪变,加剧了其炎症活动及纤维化程度.通过干预肝组织SREBPs的过度表达可能是预防和治疗NAFLD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97例肝穿活检对病毒性肝炎的诊断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民娇 《广西医学》2001,23(5):1070-1071
目的:应用肝组织活检评价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诊断。方法:采用快速肝穿活检,肝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病理诊断与临床诊断总符合率53.6%,急肝、慢性轻度、中度、重度的符合率分别为56.25%、44.44%、55.56%和75%。结论:病理诊断与临床诊断符合率低与当地HBV感染后无症状携带率高,病情隐匿有关。为明确诊断,对肝穿无禁忌症者应进行肝活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脏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 在超声引导下,用Bard活检枪及18G活检针经皮对142例患者肝脏进行穿刺取肝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根据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计算影像学诊断的符合率,总结操作经验及分析不良反应.结果 142例患者均穿刺成功,获取肝组织302块.无出血、胆汁漏及气胸等严重并发症发生.36例肝细胞癌和9例肝内胆管癌手术后病理与活检病理结果一致.活检前影像学诊断总符合率为61.3% (87/142),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1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安全有效、适应证广、结果可靠,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脏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在超声引导下,用Bard活检枪及18G活检针经皮对142例患者肝脏进行穿刺取肝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根据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计算影像学诊断的符合率,总结操作经验及分析不良反应。结果 142例患者均穿刺成功,获取肝组织302块。无出血、胆汁漏及气胸等严重并发症发生。36例肝细胞癌和9例肝内胆管癌手术后病理与活检病理结果一致。活检前影像学诊断总符合率为61.3%(87/142),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1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安全有效、适应证广、结果可靠,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袁平戈 《肝博士》2007,(2):24-28
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以下简称肝活检术)是采取肝组织标本的一种简易手段,肝脏活体组织检查包括通过肝脏穿刺、腹腔镜及外科剖腹术采取的肝脏活体组织标本。虽后二者采取标本准确,但需进行腹腔镜检查及有外科手术机会方可取得活检标本,因而临床上常用肝脏穿刺活体组织检杳。  相似文献   

19.
何彩玲 《实用新医学》2006,7(10):1044-1044
肝穿刺活检术是在局部麻醉下利用肝活检针或活检枪穿刺肝脏抽取少量肝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检验的一种操作技术,具有适应症广、损伤小、操作简单和应用广泛等特点。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对573例慢性肝炎患进行了肝穿活检术,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用肝穿刺的方法采集不同病日不同临床类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肝活检组织,应用直接荧光及免疫酶学和ABC染色方法,从肝活检组织中检测到特异性的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即汉坦病毒抗原颗粒,并经特异性阻断试验得到证实;通过电镜检测发现在肝细胞核膜外胞浆内、肿胀的粗面内质网空泡内、小血管内皮细胞及微绒毛处可见到汉坦病毒颗粒和颗粒状包涵体;同时用细胞培养的方法从肝活检组织中分离到能稳定传代的汉坦病毒;由此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