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大肠癌COX-2、bcl-2和caspase-3基因的表达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田慧军  王笛乐 《广西医学》2005,27(12):1917-1920
目的探讨COX.2、bcl-2和caspase-3基因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28例大肠癌和10例正常黏膜中COX-2、bcl-2和caspase-3表达,应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在大肠癌及正常粘膜中COX-2的阳性表达分别为82、1%和0.0%,bcl-2的阳性表达分别为75.0%和20.0%,两者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黏膜(P〈0.01)。caspase-3的阳性表达分别为46.4%和90.0%,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显著低于正常黏膜(P〈0.01)。COX-2、bcl-2和caspase-3均与大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无相关性(P〉0.05)。COX-2及bcl-2表达与凋亡指数显著负相关(分别为r=-0、563,P〈0.05;r=-0.578,P〈0.01)。caspase-3与凋亡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0、714,P〈0.01)。大肠癌高、中、低分化各组间及不同Dukes分期(A、B期和C、D期)各相间凋亡指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大肠癌中COX-2、bcl-2表达增强,细胞凋亡受抑制而caspase-3表达下降,其促凋亡作用减弱,它们参与了肿瘤发生发展的共同通道,在大肠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鼻咽癌患者组织及血清中的表达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收集鼻咽癌患者66例,同时收集慢性鼻炎60例及健康人30例,应用免疫组化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3组人群的鼻黏膜组织及血清中EGFR的含量,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相关性探讨。结果鼻咽癌组、慢性鼻炎组及健康对照组 COX-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9%、73.3%、43.3%, EGFR 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8%、78.3%、50%,两种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鼻咽癌患者血清COX-2、EGFR水平均高于健康人( P=0.022,P=0.017)血清中表达水平;COX-2、EGFR的表达与鼻咽癌临床分期有关,并且两者在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558,P=0.021)。结论 COX-2、EGFR在鼻咽癌组织及血清中均有较高表达,表达情况与临床分期显著相关,并且二者表达情况呈正相关性,COX-2及EGFR在鼻咽癌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COX-2蛋白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OX-2(cyclooxygenase-2)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应用免疫组化方法(nac)和蛋白印迹方法(WesternBlot)检测47例鼻咽癌组织(其中用IHC33例,Western Blotl 4例)及24例鼻咽部炎症组织中COX-2蛋白的表达。结果COX-2蛋白在鼻咽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81.8%(27/33),在鼻咽炎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25%(3/12),两者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WesternBlot结果显示,在两种组织中COX-2蛋白表达的相对值分别为1.258±0.034和0.487±0.076,在鼻咽癌组表达显著增高(P=0.000)。结论COX-2蛋白的高度表达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有望成为鼻咽癌化疗的重要药物。  相似文献   

4.
韦良宏  林瑶光 《广东医学》2006,27(10):1474-1475
目的研究COX-2。BFGF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和相互作用,以及它们与大肠癌Dukes分期,淋巴站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49例手术切除的大肠癌及20例大肠增生性息肉组织中的COX-2,BFGF表达。结果COX-2,BFGF在大肠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9.2%,69.3%,而增生性息肉的表达率分别为30.0%,40.0%、COX-2,BFGF在大肠癌组织与增生性息肉中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大肠癌组织中COX-2,BFCF表这二者间有关联(P〈0.05)。结论大肠癌组织中的COX-2,BFGF表达水平增高.参与了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与大肠癌的预后有关。在大肠癌组织中的二者表达具有关联.提示它们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协同作用.共同促进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特异AT序列结合蛋白1(SATB1)及环氧化酶-2(COX-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0例胃癌组织及30例癌旁组织中SATB1、COX-2的表达。结果SATB1、COX-2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6.67%和46.67%,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0和10%,2种蛋白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胃癌组织中SATB1、COX-2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TNM分期及是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2种蛋白的表达均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胃癌组织中SATB1与COX-2的表达呈正相关(r=0.52,P〈0.05)。结论SATB1和COX-2基因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和转移有关,二者具有协同作用。联合检测SATB1和COX-2蛋白的表达,有利于评估胃癌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KAI—1和MMP-9在鼻咽癌组织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KAI-1和MMP-9在23例慢性鼻咽炎、62例鼻咽癌组织(其中38例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表达情况。结果KAI-1和MMP-9在鼻咽癌组织阳性率分别为56.5%、75.8%,两者在慢性鼻咽炎的阳性率分别为100%、1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转移组KAI-1的阳性表达明显低于非转移组,阳性率分别为39.5%、83.3%(P〈0.05)。鼻咽癌转移组MMP-9表达明显高于非转移组,阳性率分别为89.4%、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淋巴结转移组中KAI-1和MMP-9表达无相关(P〉O.05)。结论KAI-1和MMP-9在鼻咽癌组织中异常表达,联合检测有助于进一步阐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7.
刘金峰  李盛  李伟 《现代医学》2013,(10):732-735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环氧化酶-2(COX-2)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分别检测IGF-1、COX-2在30例正常组织、30例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组织和70例恶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正常组织、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组织及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IGF-1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0、3.33%和6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疋。=51.68,P〈0.01);在正常组织、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组织及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0、6.67%和5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矿=36.45,P〈0.01)。IGF-1的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远处脏器转移、FIGO分期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年龄、组织学类型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2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脏器转移、FIGO分期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肿瘤大小、年龄、组织学类型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F-1表达与COX-2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64,P〈0.01)。结论:IGF-1、COX-2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呈现过表达,检测两者的表达可在-定程度上反映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陈东峰  赵峰 《实用全科医学》2009,7(4):363-364,377
目的探讨人直肠癌中环氧化酶-2(COX-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形态表达特点及其与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直肠癌组织46例,正常直肠组织12例,分别应用COX-2单克隆抗体和MMP-2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COX-2、MMP-2的表达水平,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COX-2在直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3.04%,在正常直肠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2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表达程度与直肠癌的临床分期和转移有关(P〈0.05),而与其组织学类型及分级无关(P〉0.05)。MMP.2在直肠癌中的表达率为67.39%,在正常直肠组织中表达率为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表达程度与直肠癌的分级、临床分期和转移有关(P〈0.05),与其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结论COX-2、MMP-2在直肠癌组织中均呈过表达,其表达程度具有相关性。COX-2、MMP.2的表达与直肠癌的发生、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p14^ARF、mdm2、p53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预后等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化法检测58例鼻咽癌组织和20例慢性鼻咽炎症组织中p14^ARF、mdm2、p53表达情况。结果(1)p14^ARF、mdm2、p53在鼻咽癌组织和慢性鼻咽炎症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1.0%、41.4%、65.5%和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鼻咽癌组织中p14^ARF、mdm2、p53三者表达之间均无相关性;(3)p14^ARF、mdm2、p53表达与鼻咽癌淋巴结转移、分期、性别、年龄无关;(4)Kaplan—Meier分析方法显示鼻咽癌组织中mdm2表达与生存时间相关(P〈0.05);p14^ARF、p53表达与生存时间无关。结论p14^ARF、mdm2、p53可能参与了鼻咽癌的发生;mdm2表达可作为预测鼻咽癌放疗预后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大肠癌中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和环氧合酶(COX-2)的表达,探讨Survivin、COX-2在大肠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收集60例大肠癌标本及其病例资料,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urvivin、COX-2在大肠癌标本中的表述情况。结果:①大肠癌中Survivin、COX-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67%、80.00%,明显高于癌旁正常大肠组织(P〈0.01);②Survivin、COX-2的表达与大肠癌的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③Survivin、COX-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r=0.333)。结论:Survivin、COX-2可能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二者与大肠癌的临床病理参数密切相关,二者联合检测对大肠癌的诊断预后有-定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7(matrix metalloproteinase-7;MMP-7)蛋白在人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大肠癌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COX-2及MMP-7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大肠癌组织中COX-2蛋白表达阳性率87.5%(35/40),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25%(10/40)(P〈0.01);大肠癌组织MMP-7蛋白表达阳性率85%(34/40),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35%(14/40)(P〈0.01);COX-2阳性表达组中MMP-7阳性率为91.4%(32/35),COX-2阴性表达组中MMP-7阳性率为40%(2/5),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X-2蛋白可能通过促进MMP-7的表达从而共同促进了大肠癌的生长及转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对宫颈癌组织和正常宫颈组织中的COX-2蛋白的表达状况进行检测。结果:COX-2蛋白在20例正常组织中不表达,在55例宫颈癌组织中,COX-2阳性表达28例,阳性率为50.9%。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率与正常组织比较有差异(P<0.05)。COX-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2蛋白的表达量与宫颈癌的分化程度和局部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X-2蛋白的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可作为预后评估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李佽  陈志英 《四川医学》2013,(8):1102-1104
目的探讨NF-κB与COX-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并分析两者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NF-κB、COX-2在103例大肠癌及正常大肠粘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①NF-κB蛋白在大肠癌中的阳性率为66.02%(68/103),在正常组织中的阳性率为22.33%(23/103),两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F-κB在癌组织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COX-2蛋白在大肠癌中的阳性率为45.63%(47/103),在正常组织中的阳性率为10.68%(11/103),两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2在癌组织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②NF-κB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分化程度有关(P〈0.01),NF-κB及COX-2与性别、年龄等临床病理参数无关;③COX-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及分化程度有关(P〈0.01)。④NF-κB与COX-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11.2457,P〈0.01)。结论 NF-κB和COX-2的异常表达可能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两者在肿瘤的恶性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4.
VEGFC、NF-κBp65及Survivin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检测VEGF-C、NF-κBp65及Survivin在鼻咽癌组织(实验组)及鼻咽部慢性炎症组织(对照组)中的表达,探讨它们在鼻咽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VEGF-C、NF-κBp65及Survivin在57例鼻咽癌和20例对照组中的表达情况,并观察其与鼻咽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VEGF-C、NF-κBp65及Survivin在鼻咽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68%、61.40%、68.42%,而在对照组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0.00%、30.00%、20.0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C、NF-κBp65及Survivin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NF κBp65的表达与VEGF-C及Survivin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VEGF-C与Survivin的表达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NF-κBp65可能通过上调VEGF-C及Survivin的表达促进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及颈部淋巴结转移;VEGF-C和Survivin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中存在着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Survivin、Caspase-3表达对鼻咽癌发生、发展及放疗后复发的影响,并研究两者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1例放疗后复发鼻咽癌、30例鼻咽非角化型鳞癌、30例鼻咽粘膜慢性炎标本中Survivin及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 Survivin、Caspase-3表达的阳性率,鼻咽粘膜慢性炎分别为23.33%和96.67%,在鼻咽非角化型鳞癌中分别为73.33%和16.67%,在放疗后复发鼻咽癌分别为83.87%、22.58%,两者在三组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鼻咽非角化型鳞癌组与放疗后复发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放疗后复发鼻咽癌中,Survivin与Caspase-3的表达有显著负相关性(r=-0.398,P〈0.05)。结论 Survivin的激活以及Caspase-3的失活参与了鼻咽癌的发生发展过程,Survivin在胞核的阳性表达可能与放射抗性相关。  相似文献   

16.
Survivin mRNA在鼻咽癌中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鼻咽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及肿瘤细胞凋亡情况。方法应用原位杂交和原位末端标记技术对64例鼻咽癌和30例慢性鼻咽炎鼻咽部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和细胞凋亡进行检测,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鼻咽癌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为65.6%,慢性鼻咽炎鼻咽部组织阳性表达率为33.3%,差异有极度统计学意义(P〈0.01);在Survivin阳性表达和阴性表达的组织中,细胞凋亡指数分别是(0.63±0.36)和(1.58±0.44),Survivin阳性表达者明显低于Survivin阴性表达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鼻咽炎鼻咽部组织中细胞凋亡指数为1.32+0.36,与NPCSurvivin阳性表达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Survivin表达引起的凋亡抑制可能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COX-2和MMP-2、MMP-7的表达与胃癌组织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P法对胃癌组织及周边正常胃黏膜中的COX-2、MMP-2和MMP-7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COX-2和MMP-2、MMP-7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明显高于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P〈0.05);COX-2和MMP-2、MMP-7表达的阳性率与肿瘤组织浸润深度、组织学分化程度、胃癌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均有明显相关性(P〈0.05);胃癌组织中的COX-2分别和MMP-2、MMP-7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性(均P〈0.01)。结论 COX-2、MMP-2及MMP-7的表达与胃癌组织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可作为反映胃癌组织侵袭转移及判断预后的生物学指标。且COX-2与MMP-2及MMP-7之间的表达强度呈正相关,提示3者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及COX-2蛋白在散发性大肠癌(sporadic colorectal carcinoma,S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60例SCC标本中的癌组织hMLH1、hMSH2和COX-2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1)hMLH1、hMSH2在60例SCC组织中的阳性率为76.7%、51.7%,均较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hMLH1、hMSH2左半结肠癌阳性率为92.0%、68.0%,右半结肠癌阳性率为65.7%、40.0%,两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淋巴结转移组中hMLH1和hMSH2蛋白阳性率分别为53.3%和26.7%,较无淋巴结转移组84.4%和60.0%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COX-2蛋白在60例SCC组织中的阳性率为73.3%,较正常组阳性率(25.0%)有显著性差异(P〈0.05);COX-2蛋白淋巴结转移组中阳性率(93.3%)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浸润黏膜层及肌层阳性率(55.0%)低于浆膜层表达率8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COX-2低表达的病例中hMLH1和hMSH2表达缺失。结论:hMLH1、hMSH2与COX-2蛋白通过不同的途径参与SCC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