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五味消毒饮加味治疗脓疱疮82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脓疱疮中医为“黄水疮”,又名脓疮,又叫脓窝疮.黄水疮是因脾肺湿热与外邪相加所致。易生于肌肤状如“脓疱样”,结痴,流黄水,浸淫成片,瘙痒,灼痛为主表现的皮肤病。自1998年-2004年5月,笔者运用五味消毒饮加味口服及外用药物治疗,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郑怡真  吴冬梅  刘倩  余江  徐萍  汪敏华 《中国医药》2011,6(12):1543-1545
目的 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与宫颈癌中医证型分布及演变规律.方法 对149例CIN及宫颈癌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探讨证型与年龄分布关系及不同病理阶段证型演变规律.结果 149例CIN患者主要证型依次为湿热蕴毒型[57例(38.3%)]、外染毒邪型[43例(28.9%)]、肝经湿热型[29例(19.5%)]、阴虚夹湿型[ 17例(11.4%)]、脾肾阳虚型[3例(2.0%)].不同证型组间的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4).CIN Ⅰ多见外染毒邪型[20/29( 69.0%)],其次为湿热蕴毒型[9/29(31.0%)];CINⅡ、CINⅢ以湿热蕴毒型为主[CINⅡ:15/29( 51.7%;CINⅢ:16/30(53.3%)];宫颈癌以湿热蕴毒型、阴虚夹湿型为主[均17/61(27.9%)].证型在不同病理阶段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染毒邪型与湿热蕴毒型病理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虚夹湿型与肝经湿热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虚夹湿型、肝经湿热型分别与湿热蕴毒型、外染毒邪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IN及宫颈癌的中医证型以湿热蕴毒型为多,随着病变的进展,由外染毒邪、湿热蕴毒-肝经湿热、阴虚夹湿-脾肾阳虚发生演变.  相似文献   

3.
湿温证治     
湿温是夏秋季节常见病,中医多以清热解毒,芳香化浊,淡渗化湿治之,关键在于肺肃清热。肺经受邪,水液往往因之发生障碍。肺主一身之气,通调水道,肺气化则脾湿自化,其兼邪随之亦化。常用三仁汤加减治湿初起、开肺清利湿热。表证明显者,应调整肺气的宣降功能;热重者,邪多在胃、脾,脾主湿胃主燥,胃经受邪多从热化,应以苦清为主,通常用王氏连林饮。湿温化燥化火,从病理来说,寒郁久化火,湿郁久化热,但无论湿热轻重,蕴结时久,他燥化火而耗伤津液,或成脏腑之燥结,病邪传入营血,就不拘泥于通常湿温治疗的禁忌。湿温比燥多兼少…  相似文献   

4.
黄疸多因时气疫毒、湿热、寒湿之邪侵袭,或酒食不节,劳倦内伤,以致肝胆脾胃功能失调,寒湿阻遏、湿热蕴蒸以及气机郁滞,肝失疏泄,胆液渗溢于肌肤,而发为黄疸。关于阳黄的治疗,从《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中可清楚地体现出辨证施治的特点。例如:对于阳黄中湿热偏盛者用茵陈蒿汤,热盛里实者用大黄硝石汤,对于湿盛于热者用茵陈五苓散,主要是辨别湿热的轻重.给后世治疗黄疸以很大的启示。本人结合多年临床经验,现将黄疸病的中医辨证论治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带状疱疹,祖国医学称“缠腰火丹”、“甑带疱”。发病突然,进展迅速,水疱沿神经呈带状分布,伴有剧烈灼热样刺痛,有的伴有发热恶寒,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其病因,可因情志内伤,导致心肝二经火邪炽盛,脾经湿热内蕴;外感毒邪,以至火邪湿毒凝结肌肤,发为本病。现代医学认为,病毒感染侵袭神经而发病。笔者认为病因是一个“毒”字,西医以抗病毒为主,中医以清热解毒为先,根据中医理论“热毒炽盛,毒盛伤阴”以至阳盛热胀,气机不通,不通则痛。笔者自1995年以来用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带状疱疹,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  相似文献   

6.
带状疱疹是一种在皮肤上出现成簇水疱,痛如火燎的急性疮疹性皮肤病。多发于春秋两季,多见于青壮年。该病多由于肝气郁结,久而化火妄动,脾经湿热内蕴,外溢皮肤而生,偶因兼感毒邪。以致湿热火毒蕴积肌肤而生病。护理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7.
该病为病毒感染所致,特点为数个簇集水疱群,排成带状,沿神经分布为单侧性,伴有神经痛。中医称之“缠腰火丹、蛇串疮、蜘蛛疮“俗称”串腰龙。因情志内伤,火邪积盛,湿热内蕴,外受毒邪,以致火邪湿热凝结肌肤发为本病。棉花灸法治疗带状疱疹,文献报道较少,现将我院自1978年~1988年12月采用此法治疗带状疱疹96例,临床效果显著,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96例中男52例、女44例。年龄16~30岁9例、31~40岁45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文献常有报道。我院于1996年2月~1997年2月,对收住院的2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干扰素治疗,其中对资料较为完整的12例作一临床分析。一、临床资料12例中,男性6例,女性6例;年龄最大58岁,最小24岁,平均34.3岁,其中20~30岁年龄组7例。病程最长48个月,最短6个月,平均13.7个月。人院前患者在院外均接受过保肝药物治疗,而肝功能未能恢复正常。临床表现:出现食欲不振占66.6%(8/12),恶心占33.3%(4/12),呕吐占25%(3/12),厌油腻占16.6%(2/12),乏力占75%(9/12),腹胀占58…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结节性红斑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歌 《医药论坛杂志》2007,28(24):115-116
结节性红斑是发生于下肢的红色或紫红色炎性结节性皮肤病.其好发于青年女性,以春秋季发病者为多.本病相当于中医的"湿毒流注"、"瓜藤缠".中医辨证多属湿热夹瘀,蕴结肌肤所致.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此疾病,取得较好疗效.现将2002年10月-2006年10月治疗的46例,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中药治疗烧伤常用有膏剂、粉剂、贴剂等,其配方不一,都认为具有止痛、消炎、去腐生肌和促进上皮生长的功效。如创面选用得当,并强化全身治疗,可达到良好的效果。近几年我科先后收治外院和私人诊所用各种烧伤中药膏治疗烫伤、烧伤40余例,现将深度烧伤创面30例患者使用情况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3岁~60岁,成人22例,小儿8例。烧伤面积为3%~40%,深亚度~孤度,病程3~8周不等。创面用药情况见附表。入院时创面为增生老化水肿的肉芽,上面有大量脓性分泌物、脓痴以及残留焦痴,尤其是大面积深度烧伤,创…  相似文献   

11.
通过2则医案,介绍张士卿教授运用不同方药治疗小儿湿疹的经验.张教授认为小儿湿疹多由脾失健运、湿热内蕴、血虚风燥,又兼受风邪所致.内外两邪相搏,风湿热邪浸淫血脉,使之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郁于肌肤腠理之间,故皮疹色红瘙痒,干燥起皮或津水流溢.临证时分为干性和湿性湿疹2种类型,分别以清热利湿、祛风止痒和养血润燥、祛风止痒为主要治则.干性湿疹选用四物汤加减治疗,取其养血润燥、祛风止痒之意;湿性湿疹选用四妙丸加减治疗,取其清利湿热、祛风止痒、燥湿健脾之意.  相似文献   

12.
顺铂白介素-2治疗恶性胸腔积液5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顺铂、白介素-2胸腔注入对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 取我院近几年来经病理证实的恶性胸腔积液51例病人。尽量抽取胸腔积液后注入DDP80~100mg,白介素-2100万U、6542 10mg、地塞米松10mg,1周1次,用至胸水不增或消失为止。结果 51例患者中CR25例占49%、PR20例占39%、总有效率88%,毒副反应轻,病人可耐受。结论 顺铂、白介素-2胸腔注入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可靠,毒副反应轻,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银翘散加减治疗水痘1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痘的病因病机主要是当人体正气虚弱时,感受时邪病毒,犯于肺卫,蕴积肺脾;风热时邪与湿热相搏,发于肌肤,而生痘疹。笔者用银翘散加减治疗水痘120例,结果全部治愈。疗程最长9天,最短3天,平均4.6天。  相似文献   

14.
精索静脉曲张是泌尿外科男性青壮年患者的常见病,其发病率为11.6,左侧占98~99%。男性不育症中,精索静脉曲张发生率占15~20%。目前治疗精索静脓曲张的手术方式较多,我院自86年来采用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加腹壁下静脉转流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共六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肛周湿疹是一种常见的发生于肛门周围皮肤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风,湿,热邪客于肌肤;或血虚生风,化燥伤阴,肌肤失养;或脏腑蕴毒,浊气下降,尿粪浸渍;或饮食失节,脾失健运,内蕴湿热所致[3]。自2010年起,我们联合应用本院中草药止痒制剂局部熏洗和应用复方曲安奈德膏局部外涂治疗肛周湿疹,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采取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鑫 《中国医药指南》2010,8(9):101-102
<正>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急性炎症性神经性皮肤病。以集簇性小水疱沿周围神经单侧分布,伴明显神经痛为特征。相当于中医"缠腰火丹"、"蜘蛛疮"、"蛇窜疮",中医认为多因肝郁脾虚,湿毒内蕴,外溢肌肤而致,或因感染毒邪而成[1],治疗尚无特效疗法与药物。我们以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40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1992年以来,治疗45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引起的跛行,经随访观察,预后良好,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45例中,男36例,女9例,男:女=4:1;年龄8个月~1岁9例,~3岁24例,~5岁12例。发病季节:3~5月20例(占44.4%),6~8月6例(占13.3%),9~11月16例(占35.6%),12月~翌年2月3例(占6.7%)。二、临床表现45例中,有28例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同时出现跛行;17例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1~2周发病。患儿晨起时发现单侧下肢乏力,行走时跛行轻,跑时明显,年龄小的患儿多不伴哭闹或诉肢痛。本组发热25例,T38~4…  相似文献   

18.
自1994年12月至1997年1月,经手术治疗乳房纤维腺瘤126例,效果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126例均为女性。①年龄:17~49岁,平均25岁,其中17-20岁5例,占39%;20-25岁102例,占809%;25-35岁门例,占13.5%;35-49岁2例,占l石%;②部位;外上象限97例,占769%;内上象限10例,占79%;外下象限10例,占7.9%;内下象限9例,占7.3%;③大小:直径<2Cm48例,占381%;>ZCm而<5Cm69例,占54.7%;>SCing例,占72o/o2诊治方法术前通过询问病史,查体,穿刺细胞学检查,尽可能明确诊断.治疗均采用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9.
我所于1995年3月~10月,在本县8个乡镇妇科病普查工作中发现绝经后子宫出血408例,为探讨其出血原因,现分析如下。一般资料本组408例,年龄43~78岁。绝经至子宫出血的时间为绝经期限,绝经期限最短1年,最长30年。其中绝经1~5年247例,6~10年61例,11~15年42例,16~20年31例,ZI~25年16例,25年以上11例。全部病例行常规妇科检查并经分段诊断性刮宫(诊刮)或/和宫颈活检,病理检验诊断。结果本组408例绝经后子宫出血分段诊刮或/和宫颈活检病理检验结果增生期子宫内膜84例,占20.6%;分泌期子宫内膜11例,占2.7%;子宫内膜增…  相似文献   

20.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具有特征性皮损的慢性易于复发的皮肤病。祖国医学谓之“白庀”或“松皮癣”。中医认为乃血热毒盛、外感风邪而搏于肌肤,或毒热未清,久之耗伤营阴、肌肤失荣而罹病。自1983年以来,笔者应用中药治疗银屑病30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资料 30例均系门诊病人。男17例,女13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65岁,其中17~25岁者18例,35~65岁者12例。病程最长者35年,最短者5个月。初发者12例,复发者18例。无明显原因发病者25例,受潮湿后发病者3例,有家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