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男,24岁,未婚,高血压5个月,左上腹部隐痛并肿块逐渐增大2月,伴有头昏头痛两下肢无力夜间多尿于1981年3月25日入院。体检:血压170/11,头颈部无异常发现,心尖部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腹部稍隆起,肝肋下2cm,质软,无触痛。脾未扪及,左上腹肋缘下可扪及6×10cm肿块,质较硬,表面光滑无压痛,肿块随呼吸活动按压肿块与血压无关。血、尿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36岁,1989年12月26日入院。主诉:腹部发现包块一个多月。胃区不适已有10多年史,近一个多月中上腹部疼痛,自己扪及一包块,无恶心、呕吐,无黑便,也无发热。门诊拟上中腹部包块入院。体检:消瘦,贫血,巩膜未见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T36.5℃,P86次/分,BP15/9kPa。腹部软,中上腹部可扪及3×4×4cm 大小之包块,质硬无压痛,也无分叶,未听到杂音,可轻度推移。肝脾未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GF 检查:十二指肠下水平部占位性病变。取材  相似文献   

3.
患儿男,3.5岁,住院号154881。1982年8月11日入院。患儿于两个月前开始低热,口渴多饮,多尿,进行性消瘦,背部逐渐后凸。体检:体温38.5℃,体重8kg,精神萎糜。胸、背皮肤有散在性红色小丘疹。颅骨有一鸽蛋大的隆起、质软。轻度突眼。心肺无异常。肝肋下1cm、剑突下3cm可扪及。胸呈后凸畸形。实验室检查:RBC310万/mm~3,Hb8.0g%,WBC6500/mm~3,酸性粒细胞100/mm~3,网织细胞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67岁,十六年前发现颈部有一小的肿块,不适,未治疗过。近几年来,自觉肿块逐渐增大;今年起肿块增大显著、并感胸闷、呼吸不畅及吞咽梗阻感,有时肿块处有疼痛感;但无发冷发烧,心悸多食多饮及性情改变症状。于1985年11月29日入院,以往无局部外伤史及高血压史。检查:体温、脉搏、呼吸均正常,血压150/76mmHg,颈部见两侧甲状腺肿大,左侧甲状腺及峡部可扪及约6×4厘米大小的包块,质软,囊性感,表面光滑,右侧甲状腺可扪及约3×3厘米包块、质软、光滑、边界清,有触痛,可随吞咽动作上下移  相似文献   

5.
患者74岁。腹痛2月,加剧2天,发现腹部包块1天入院。查体:腹部可扪及一包块,上界至耻上二横指,有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叩诊无移动性浊音。妇科检查:老年性外阴阴道,宫颈小,光滑,子宫已萎缩,子宫上方可扪及一20cm×25cm×26cm大包块,质中,稍活动,有压痛。双附件区扪及不清。B超提示腹腔有一20cm×25cm×26cm大液性暗区,其内有细小  相似文献   

6.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31岁,因周身骨痛6年,突发右大腿肿痛,活动受限1天,于2009年12月17日收住入院,家中无类似病史,4年前因"胃出血"于外院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手术顺利,术后恶心、呕吐等症状反复,此后转诊于当地多家医院,症状均无明显改善;入院查体:T 36.2℃,P 87次/分,R 18次/分,BP 140/85mmHg,神清言明,颈软,右颈部可扪及一肿物,约3.0cm×2.0cm大小,质中,无触痛,表面光滑,可随吞咽上、下活动,心肺无明显异常,右大腿上段肿胀,呈向外成角畸形,股骨上段压痛,可及骨擦感,反常活动,右下肢纵向叩击痛阳性.  相似文献   

7.
<正> 患者,女,6岁。主因右上腹痛2天,发现肿块1天入院。查体:右上腹隆起,可扪及一肿物,约8×7×7cm,质硬,轻压痛,边界清,活动差。随呼吸活动不明显,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可同及,心肺无异常。Hb9%,WBC19200/mm~3,N88%。L12%。尿常规除管型(++)外,其余各项均正常。尿素氮4mg%。B超:示右肾区可见一5.1×4.5cm的高密度回声区,边缘完整。静脉肾盂造影:右肾区有直径12cm大小肿物阴影。右侧输尿管推压向外侧,呈弧形征,右肾下极肾盂轻度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31岁,因外伤后发现左上腹包块,检查:一般情况好,血压120/80mmHg。脉搏:72次/分。腹平软未见浅静脉曲张,左上腹可扪及8×6.5cm圆形肿物,表面光滑,无明显压痛。无波动,未闻异常血管杂音,质中等硬,不活动,腹水征(-),曾怀疑脾包膜下血肿,观察治疗两周未见明显变化,亦无其它不适主诉,上消化道造影未见异常。B型超声波检查肿物与临近脏器不连,相当胰尾处有7.5×6 cm均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 ,2 3岁。因高热、皮肤巩膜深度黄染 ,伴上腹部不适 1周 ,于 1999年 11月 15日疑为“黄疸型肝炎”收住我科。查体 :T 39 4℃ ,P 96次 /次 ,R19次 /分 ,BP11/ 8 3kPa ,急性热病容 ,检查合作、皮肤巩膜深度黄染 ,腹部及四肢可见散在大小不等的皮疹 ,鼻衄 ,牙龈出血。心肺 ( - ) ,胸骨无压痛 ,腹软。肝肋下可扪及 4cm ,剑突下5 2cm ,光滑 ,边缘清楚 ,质软。脾脏肋下可扪及5 6cm。腹水征阳性。双下肢凹陷性浮肿。化验室资料 :WBC 2 0× 10 9/L ,Lym 4 8 9% ,Gran 39 0 % ,RBC 2 12× 10 12 /L ,HGB 79…  相似文献   

10.
新型隐球菌病是亚急性或慢性深部真菌病。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和肺脏,也可侵犯皮肤、粘膜、骨髓和其它脏器。临床表现和结核感染十分相似,容易误诊。现将我科收治的两例报告如下。例1,男,6岁,因乏力消瘦2月、不规则发热45天、腹部包块半月入院。查体:38℃,P9(?)次/分,R45次/分,体重15(?)g,营养差。全身浅表淋巴结如黄豆、蚕豆大小,光滑、活动、无压痛。右肺呼吸音稍减低,未闻罗音,心律齐、心音低钝,未闻杂音。腹膨隆,肝肋下5cm、剑下10cm 扪及质中等硬、边缘锐,脾肋下4cm 扪及。实验室检查:Hb10g,WBC15400/mm~3,N3(?)%,L30%;B35%;胸片示两肺门影增大,边  相似文献   

11.
最近我们发生1例黄疸性质的错误判断,为吸取教训,特介绍如下。患儿男性,6个月。因发热20天、眼黄10天入院。入院时体温38.5℃,巩膜轻度黄染。肝于右肋下8cm、剑下6cm 可扪及,质中、边缘钝而光滑。脾于左肋下2cm 可扪及,质软。无腹水征。肺部有湿性啰音。胸部 X 线片示肺部炎性改变。肝功能:黄疸指数  相似文献   

12.
B超诊断腘窝囊肿2例福州市第二医院B超室林云例1,患者女性,43岁。以发现左窝肿块7个月就诊。体检:一般情况好。左胭窝外下方可扪及似鸡蛋大小肿块,质软、无压痛。右侧窝无异常。B超检查:左窝部可探及3.6×5.4cm境界清晰椭圆型壁光滑的无回声区,其后...  相似文献   

13.
1病例报告 患者钟××,女,4 2岁.因发现腹部包块,伴尿急半年入院,查生命体征平稳,神清,心肺正常,腹稍膨,整个下腹至脐上一指可扪及一巨大包块,质稍硬.妇检:宫颈未暴露,后穹窿展平,双合诊未扪及宫颈位置,子宫增大如孕5个月,质硬表面光滑、活动一般、无压痛.B超:瘤体超过视野窗.  相似文献   

14.
1临床资料患者男,51岁,于1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左侧大腿上内侧包块,当时无伴发热,无疼痛,无盗汗,无消瘦,无活动受限,无跛行,无二便异常,当时未引起重视,今自觉不适,遂以左侧大腿内收肌包块来我院就诊。专科检查:脊柱无畸形,无压痛,无叩击痛,骨盆挤压、分离试验(-),左大腿上内侧可扪及约10cm×4cm×3cm包块,质硬,与内收肌粘连明显,无压痛,无波动感,表面光滑,左侧髋活动未见明显受限,左下肢远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44岁,因健康普查时发现“盆腔包块”,于1990年4月18日入院。追问病史,患者自1989年下半年始感下腹部逐渐增大,并有坠胀感。10年前曾作“右侧附件肿块”切除术。查体:体温37.1℃,脉搏80次,呼吸20次,血压17.3/10.6kPa.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下腹部隆起,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肝肋下2cm,剑突下4cm,质软.无压痛,脾未及。于下腹可及一约25×15cm、不规则、可以活动包块,质中等,压痛不明显。腹部叩诊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存在。妇科检查:子宫体中位,正常大小,位于包块后下方,活动欠佳.双侧附件扪不清,穹窿部不饱满.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36岁。因颈部逐渐肿大5年,伴声音嘶哑、面部浮肿、畏寒、食欲减退2年,症状加重6个月于1987年11月来院检查。体检:行动及表情迟钝,浮肿贫血貌,皮肤发凉、干燥、脱屑。两侧甲状腺轮廓清楚,明显肿大,尤左叶甚,甲状腺表面不光滑,质坚硬,无压痛,在叶中上极扪及约3.0×2.8cm之肿块,质硬,不随吞咽上下活动,周围淋巴结不肿大。心肺正常。腹软,肝脾未及。实验室检查:Hb9.8g/dl,WBC4400/mm~3,ESR23mm/小时。24小时吸~(131)I率为6.4%;血清TT_3<0.5ng/ml(正常0.9~2.2),TT_4<2ug/dl(正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性,19岁。因“左下肢间断疼痛半年,双下肢活动不灵3d”入住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有家族性神经纤维瘤病史。查体:左腹部肌紧张,可扪及肿物约成人拳头大小,表面光滑,质地较硬,活动度差,无压痛,腹部皮肤感觉可,腹壁上、中、下反射(++、++、+)。双下肢无张力状态,仰卧位可见双足下垂,肌肉松弛,右下肢弥漫性感觉减退轻度,  相似文献   

18.
患者,49岁,孕2产1,因经量增多伴经期下腹痛2年,周期缩短伴乏力3个月,于1998年5月8日入院。既往月经规律,无痛经。患者高血压病12年,服药控制。入院查体:T:36C,BP:24/14kPa,心肺正常,腹平软,肝脾未扪及,无移动性浊音。妇科检查:外阴、阴道及宫颈无异常发现,子宫前位,增大如孕8周大小,质中,光滑,活动,表面无明显突起,无压痛,双附件未见明显包块,无压痛。  相似文献   

19.
朱礼昆  翟淑娟 《云南医药》2003,24(4):F003-F003
患者 ,男性 ,5 3岁。因双侧耳垂下无痛渐增性包块十年余到我科就诊。自诉十年前偶然发现双侧耳垂下均有一蚕豆大小肿块 ,无痛 ,也无其它不适。曾在外院就诊 ,诊断为“腮腺炎”。口服抗生素两周后未见效 ,也未继续做任何治疗。直至肿物逐渐增大 ,到我科就诊 ,以“双侧腮腺区包块”收住。入院后全身一般检查无特殊 ;专科检查 :左侧耳垂前可扪及 4cm× 4cm× 3cm大小包块 ,质中、不活动、界限清楚、无压痛、表面结节感 ;右侧耳垂下可扪及 2cm× 2cm大小包块 ,中等硬、活动、界清、无压痛、表面光滑。无面瘫表现。超声诊断提示 :双侧腮腺区稍低…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36岁。已婚。镇江市人。因尿道旁肿块二年余。于1984年4月10日入院。患者于二年前妇检时发现尿道口后壁与阴道前壁间有一肿块。无红肿及疼痛不适。体检:神清。检查合作,头颅正常。心肺(一),腹平软,肝脾未扪及,肛门外生殖器外观无异常。阴道前壁与尿道口前后壁间可触及球形肿块,约2.0×1.5cm大小,表面光滑,质中等。边界清楚。可活动,压痛(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