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无偿献血中的作用。方法通过严密观察,根据献血反应判断标准对献血者出现献血反应,进行对症处理和必要的心理护理。结果心理护理直接影响献血者的情绪及血液质量。结论针对性心理护理可以减少或有效处置献血反应,保护献血者,使他们建立信心,再次参加无偿献血。  相似文献   

2.
张晓林 《医学文选》2005,24(5):796-797
无偿献血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输血事业中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是中国输血事业发展的总方向。输血是现代医学十分重要的一种手段,血液质量的好坏与献血者有着直接的关系。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由于存在体检、化验不符合献血要求,使得献血者有可能出现自卑、紧张、恐惧、忧虑等心理。因此,切实做好无偿献血者的心理护理,让献血者解除对献血的恐惧和顾虑,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采血过程的顺利进行,是血站采血护理工作者的职责。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无偿献血者的护理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在本血库无偿献血的127例无偿献血者,对其进行心理护理,而后分析其SAS评分、护理满意度、不良献血反应发生.结果:127名无偿献血者SAS评分为(31.3±4.2)分、护理满意度为≥95%、无不良献血反应发生.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无偿献血者的焦虑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 ,临床用血大部分来自无偿献血。因此 ,血站、中心血库的服务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 ,形成了无偿献血服务护理体系 ,以保障无偿献血公民的正当权益。我县中心血库在开展无偿献血工作中对 5 84 0名献血者的心理进行了解和分析 ,发现约有 11%的献血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心理。通过护理指导 ,绝大多数献血者都解除了紧张恐惧心理。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 84 0人均是无偿献血者 ,其中男 382 1人 ,女 2 0 19人 ;年龄 18~ 5 5周岁。其中 6 5 5人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心理。从事的职业…  相似文献   

5.
目前,无偿献血者中初次献血者约占85%,他们大都来自大专院校的学生、现役军人、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还有各阶层市民。由于文化素质的差异,他们对献血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和心理障碍,笔者通过观察献血者不同的心理状态,总结出几点对献血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初次无偿献血者的心理护理,稳定献血者情绪,降低或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无偿献血者的献血积极性。方法:对193例初次无偿献血者的统计分析,针对不同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的给予适时适当的心理护理。结果:通过实施心理护理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献血者心理障碍,降低了因紧张等诱发的献血不良反应,保证了献血者身心健康。结论:心理护理是完成无偿献血的关键,是确保献血者身心健康和提高护理质量的有力保证,尤其对初次无偿献血者更有必要。  相似文献   

7.
刘红凤 《农垦医学》2005,27(6):478-479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旋以来,公民无偿献血意识增强,不少人主动踏上献血车,捐献自己宝贵的血液,救治了因各种疾病、外伤、休克等病人的生命。为了做好无偿献血工作,必须要求每个工作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精湛的操作技术和技能,特别是开展优质服务和做好献血员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从2002年9月。2005年6月随机抽取符合各项献血标准的献血者4050例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的心理护理,明显减少了献血不良反应,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手术治疗患者,由于对手术和麻醉不了解,存在不同程度的疑虑和恐惧心理。因此,过去单纯的手术室护理模式,应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护理人员通过接触患者,深入了解其心理状态,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以使患者安全顺利地度过手术关。我室2005年10月至今对手术患者实施  相似文献   

9.
建立固定的无偿献血队伍,促进无偿献血工作持续性发展,在紧急输血时确保充足的血源,为临床提供高效安全的血液及血液制品,是我们每位血站医护人员工作的目标.然而因献血过程中缺少沟通,心理护理不到位会直接影响到固定献血队伍持续发展,既影响采血质量又影响了其下次及周围人的献血.医护人员应重视对献血公民的心理护理,针对不同的个体,进行疏导,依靠医护人员的知识,精湛的采血技术,亲和力的外表,专业性的宣教来取得无偿献血者的良好信任.因此,在献血的全过程中,做好接待工作,运用心理学分析献血者的心理变化,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策,使其在献血的全过程中感到安全而愉悦.从而成为定期献血员,最终建立一支定期固定的无偿献血者队伍.  相似文献   

10.
<正> 随着护理模式的逐渐改变,护理工作已不再是单纯的配合治疗和执行医嘱,而是既重视机体功能,又考虑心理状态,把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理论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对病人进行整体护理,在这一过程中,心理护理正日益得到应有的重视,成为人们普遍公认的辅之于医疗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如何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是广大医务工作者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下面就自己的临床实践谈几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1.
禚瑞杰 《中外医疗》2008,27(24):119-119
目的 满足无偿献血者心理需求,提高无偿献血服务工作质量,提供优质高效的人性化服务,扩大无偿献血队伍.方法 分析献血者在采血前、中、后期的心理变化,做好心理护理,提供全方位服务.结果 采血模式的转变,由政府指令性献血到街头自愿无偿献血,献血反应减少到最低.结论 心理护理在无偿献血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使无偿献血事业呈现良性持续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献血者心理活动特点及护理.方法 观察心理护理对献血者心理活动的影响.结果 心理护理在无偿献血过程中对保护献血者健康、预防献血反应,保证血液质量起着药物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结论 确保献血者身心健康,有效促进无偿献血事业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汉中市地处陕南秦巴山区,辖10县1区,人口372万。本市无偿献血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从2001年开始,经过4a的努力,无偿献血从当初的不到20%发展到目前的98%。为了更好的保证无偿献血发展势头,我们对街头无偿献血者及过街群众进行了心理调查分析,先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15.
<正> 门诊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反映医院的窗口,门诊病人流动性大,他们对医院的评价比较客观。护士在门诊的护理工作中必须充分利用所学知识,深入细致地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促进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的发展,从而赢得病人的信赖,提高医院的声誉。1 门诊病人的心理概况1.1 焦虑和恐惧心理 由于病人面对陌生的医院环境,而且护士在执行治疗过程中,难免会给患者带来痛苦,以及在  相似文献   

16.
颈椎损伤是外伤引起脊柱骨折致脊髓损伤引起的严重病症,其病程长、恢复慢.常致高位截瘫,生活不能自理.此类患者虽四肢瘫痪,但头脑清醒,思维清晰,情绪波动较大.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改变及医学科学的发展,心理护理在临床工作中尤为重要,不但影响疾病的痊愈,还能起到药物所不能达到的作用.我院自1998年10月~2008年5月共收治颈椎损伤患者58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护士素质与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淑霞 《包头医学》2004,28(1):37-38
目的:使心理护理在临床整体护理中起到重要作用,更好地使护士素质与心理护理联系起来.方法:通过护理人员的心理护理如采用疏导、安慰、解释、暗示等手段结果:给予患者心理上的安慰,促进病人的健康.结论:心理护理实施于临床,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增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