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内普遍将手术切口分为清洁切口、可能污染切口、污染切口3类,而国外一般沿用的是美国A ltem ier 4类区分法:清洁切口、清洁-污染切口、污染切口、脏或已感染的切口,其中清洁-污染切口、污染切口相当于国内可能污染切口。加拿大学者Cruse对62 939例手术的切口感染率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A ltem ier 4类区分法,清洁切口感染率为1·5%,清洁-污染切口感染率约为7·7%,污染切口感染率约为15·2%,脏或已感染的切口感染率约为40%〔1〕。我院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连续857例普外科手术,仅2例阑尾穿孔者发生切口感染,切口感染率低,Ⅲ类手术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2.
切口感染一直是外科医生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近数十年来,尽管通过大量临床及实验研究,对感染的认识巳逐步深化,各种预防切口感染的方法亦广泛采用,但切口感染率并无明显下降,1967年美国统计各种手术1,880万例,术后切口感染率为7.4%。Cruse报告4万多例手术,切口感染率为5.1%。影响切口感染发生发展的因素可归纳为三类:细菌因素、机体防御因素及医源性因素。细菌因素一、切口污染情况及感染率手术切口根据是否污染分为4类:①清洁切口。手术未进入胃肠管,术中未遇到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情况的监测,寻找可能造成感染的相关因素,以期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感染,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率。方法查看手术患者病程记录及手术相关危险因素记录,填写《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调查表》;了解患者全身情况及手术部位情况。结果 2011年7月1日~2012年6月30日住院患者中,10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SSI)。其中,清洁切口手术感染率0.37%、清洁—污染切口手术感染率0.40%、污染切口手术感染率4.88%、感染切口手术感染率7.14%。污染切口手术感染率与感染切口手术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SI的发生与手术切口类型、手术危险指数等危险因素有关。降低SSI的发生率,不仅要评估患者自身的危险因素,还应提高医生对手术患者情况和特点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控制手术切口感染的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选择手术时间、切口类型、ASA麻醉评分等3项感染危险因素作为手术患者感染危险指数比较的依据,进行手术切口感染专率调查分析.结果 手术切口感染率为3.6%.随着危险指数增高,感染率随之升高(P<0.01);污染手术切口感染率明显高于清洁手术(P<0.01);麻醉评分等级高的手术切口感染率高于评分等级低的(P<0.05);手术时间延长,切口感染率上升,但统计学无差异(P>0.05);调整感染专率高于科室平均水平(6%)的主刀医生有3名.结论 开展手术医师切口感染专率调查,针对危险因素进行监测与控制,可降低手术后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5.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监测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响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确定监测手术类别,填写统一的表格,由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对手术患者切口进行观察,并在出院后1个月进行电话回访,了解手术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共调查1200例手术患者,其中55例手术部位发生感染,感染率为4.58%.不同手术类别相同危险指数的手术以结、直肠切除术和胆道手术的感染率最高(χ2=53.09,P=0.001).同一类别手术,危险指数越高手术部位感染率越高(χ2=6.13,P=0.044).切口类型级别高者手术部位感染率也高,清洁及清洁-污染类型手术在出院后发生手术部感染的概率高于其他切口类型手术.结论 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与危险指数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术中切口局部注射抗生素对预防急性化脓性阑尾切除术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将接受急性化脓性阑尾切除术的患者按术中是否接受切口局部注射抗生素并排除其他干扰因素随机分为治疗组113例和对照组111例,治疗组除术中行切口局部注射抗生素外,其他治疗同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切口感染率为5.31%,对照组切口感染率为13.5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切口局部注射抗生素能有效降低急性化脓性阑尾切除术术后切口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急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寻找有效预防阑尾炎切口感染的措施.方法选2011年1月-2012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150例.发生切口感染者为A组,未发生切口感染者为B组.结果150例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者22例,感染率为14.67%.结论急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主要与病理分型、是否行术中切口保护、切口大小、是否术前使用抗生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及裂开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腹手术本身即为一种创伤,处理不当可造成手术切切口感染、裂开等愈合障碍,其发生率是衡量医疗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1 腹部手术切口感染 文献报道的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率悬殊甚大,这与统计单位的医疗条件、技术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有关.造成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决定因素是细菌污染切口的程度和患者的机体抵抗力.  相似文献   

9.
阑尾炎切除术后切口感染550例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春喜 《华夏医学》2005,18(6):984-985
目的:通过对阑尾炎切除术切口感染因素调查分析,以求为减少阑尾炎手术后切口感染提供借鉴.方法:统计阑尾炎切除手术550例,分析阑尾病理类型、手术操作时间、手术中切口污染、手术后腹腔切口冲洗以及合并慢性疾病对切口感染率的影响.结果:阑尾炎的病理类型与切口感染有关,坏疽性、穿孔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率较高;切口污染切口感染率增高;与甲哨唑、双氧水腹腔创口冲洗有关,未冲洗感染率明显增高;与合并慢性病(糖尿病、甲亢等)有关.结论:坏疽穿孔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手术超过1h、切口污染、腹腔切口未冲洗是引起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外在因素,阑尾炎合并慢性病,抵抗力下降是引起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内在因素,引起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因素归纳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只有提高自身抵抗力,消除或降低外在因素,切口感染率才会下降.  相似文献   

10.
切口感染,是腹部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本文对1987年至1994年收治的783例腹部手术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情况进行了分析。以便了解和掌握有关感染的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发生提供依据。临床资料与方法783例患者中切口感染93例,感染率11.9%手术切口分为无菌I、可能污染刀、污染对三类。结果不同手术部位的感染率列表(1)各种因素对切口感染的影响列表(2)讨论感染因素:本文结果表明各部位切口感染率高低与该部位细菌多少,肥胖、营养状态、手术时间、手术切口大小等因素均有关系。营养不良.肥胖是院内感染的因素之一。肥胖者一般…  相似文献   

11.
切口感染至今仍是最常见的手术并发症之一。Cruse 按国际研究会分类法,统计 Foothills 医院8年切口感染率,无菌切口1.8%,清洁~污染切口9.1%,污染切口18.4%,污秽切口41.8%,总感染率为5.1%。张肇达按我国多数医院分类法,统计200例病人的切口感染率,Ⅰ类(无菌切口)2.2%,Ⅱ类(污染切口)14.74%,Ⅲ类(感染切口)40%,总感染率为11%。切口感染不但增加病人的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加重经济负担,而且可形成窦道,经久不愈,重者可导致手术失败或致残,甚至威胁生命,故预防切口感染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为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其切口感染率较高,尤其阑尾穿孔并发弥漫性腹膜炎时,切口感染率高达30%。而切口感染是外科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大宗病例总结显示术后切口感染原因,认为切口感染与多种因素相关。患者内在因素有高龄、体质肥胖、患有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恶性肿瘤等疾病;医疗侵入性因素有消毒不严导致皮肤上的细菌侵入切口,内在感染源污染切口如胃溃疡穿孔腹膜炎,手术时间长增加污染机会。化脓性阑尾炎属Ⅲ类切口,感染发生机率高。术后切口感染率高达30%。现对我院2000年1月~2008年12月,9年间手术治疗的化脓性阑尾炎105例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防治体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监测骨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率.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选择4项感染危险因素作为每组主刀医生手术患者感染危险指数比较的依据,对每例手术患者进行危险因素指数评价,并进行手术医生感染专率统计.结果 493例骨科手术患者中,发生手术切口感染21例,切口感染率4.26%.急诊手术与择期手术切口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非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明显高于清洁手术,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意义(P<0.01);全麻手术切口感染率明显高于非全麻手术,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意义(P<0.05);手术时间延长,切口感染率明显上升,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意义(P<0.01).手术切口感染率随危险等级升高而升高.结论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专率的监测是将监测和控制结合起来,大大降低了术后切口感染率,此目标性监测是降低切口感染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留置导尿于医院泌尿系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及总结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44例留置尿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导尿术,观察组实行导尿术后进行护理操作.观察组统计当天、第3天、第7天、第10天、第13天患者的感染情况来进行比较;根据患者不同年龄段感染细菌的例数比较;统计细菌的种类.结果 尿液中培养检查出尿路感染的细菌种类不同;留置导尿的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观察组的感染率(31.0%)显著低于对照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年纪越大,感染例数越多.结论 正确使用抗菌药物和采取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感染率,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应更注重无菌操作、局部清洁以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15.
一、临床情况:我院自1972~1983年对选择性胃次全切除手术后患者不使用预防性抗生素500例。术后切口感染6例,感染率1.2%;局限性肺炎8例,发生率1.6%。同期选择性胃次全切除术后患者使用预防性抗生素82例(常规给予青、链霉素肌注),术后切口感染2例,感染率2.4%;局限性肺炎2例,发生率2.4%。两组统计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二、讨论: 1.选择性胃次全切除术属于清洁/污染切口。其感染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内源性细菌感染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胃内常见的细菌有粪链球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等。这些混合菌丛常受食物、胃酸浓度、胃肠道生理和病理变化而改变。尤其是胃酸的浓度,直接影响细菌的存在和数量。Giamella检查了400余份空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切口部位感染病原菌特点及术后感染影响因素情况进行分析探究.方法 选取152例结直肠癌患者,对其术后切口部位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分离病原菌并进行细菌鉴定.分析患者术后切口部位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术后感染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152例患者中,30例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为19.74%;共检出62株病原菌,排前三位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29株(46.77%);金黄色葡萄球菌9株(14.52%);表皮葡萄球菌6株(9.68%).合并肥胖的结直肠癌患者,其术后切口部位感染率(42.25%)明显高于正常体质量结直肠癌患者(13.58%);合并糖尿病的结直肠癌患者,其切口感染率(46.15%)明显高于未合并糖尿病患者(17.76%);Dukes分期不同患者,其术后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切口部位感染与自身肥胖程度、是否有糖尿病及Dukes分期等密切相关,应于术前做好自我监测,及时采取对应治疗方案,以减少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骨科儿童术后手术切口感染的特点,分析影响患儿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探索合理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在某儿童医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儿童583例。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感染相关因素如病原菌、用药差别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583例骨科患儿术后发生切口感染者29例,感染率为4.97%。切口类型、手术部位、基础疾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抗生素清洗切口、围术期用药、手术种类、手术参观人数、手术室类型、手术时间及清创时间等因素与患儿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有关(P0.05)。其中切口污染程度越高,手术感染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276,P0.05)。发生切口感染者以感染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占58.62%,其次分别为革兰氏阳性菌(37.93%)和真菌(3.45%)。结论某儿童医院骨科患儿术后切口感染发病率较高,根据引起感染的相关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减少骨科患儿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找出预防的有效方法。方法对632例阑尾炎手术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632例阑尾炎手术患者中有27例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4.3%,多种因素可致切口感染。结论阑尾炎手术后切口感染与本身的病理类型有关,更与围手术期处理和手术操作是否恰当有关,全面考虑局部和全身因素,采取多种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是避免切口感染的根本。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2000年至2005年共实施骨科手术569例,其中清洁无菌手术487例,含人工股骨头置换32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78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1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切开矫形复位术46例、腰椎间盘探查髓核摘除及椎管狭窄切开探查术137例、其他各类骨科清洁、无菌手术193例。其中切口浅层感染5例、深部组织感染1例、切口周围组织压疮4例。经积极抗感染及采取综合医疗护理措施均痊愈。术后切口感染可直接来源于伤口的细菌、手术过程中的污染或由其他部位的感染灶通过血源扩散而致。原因虽然很多,但术中切口污染是1个主要原因。针对上述诸多因素我院手术室在围手术期加强了如下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外科手术中抗生素预防性使用及经济学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奚益群  董恒进 《上海医学》2000,23(7):441-443
术后感染是外科手术病人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住院天数延长、住院费用上升的主要原因。据文献报道:Cruse分析10万次手术,清洁切口和污染切口的术后感染率分别为1.4%和6.3%,而Bailey报道包括随访后的切口感染率为9%,国内也有类似报道,感染率在10.97%[1]。而正确合理地应用抗生素则是降低术后感染率,缩短住院天数,减轻病人痛苦,降低医疗费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为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带来了希望。Burke[2]首次以动物实验为此提供了科学依据。在过去的20多年中,许多临床试验也证实了外科围手术期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