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宇霞 《吉林医学》2012,33(20):4308-4309
目的:探讨子宫大部分切除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57例子宫腺肌症的患者采用子宫大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子宫全切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的激素水平情况与术前情况的对照(E2、FSH、LH)。结果:术前两组E2、FSH、L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期间,有关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后观察组6个月和12个月激素水平状况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6个月和12个月E2、FSH、LH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子宫大部分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症可以使患者术后的激素水平维持正常状态,不影响生活质量,采用传统的子宫全切术则术后患者激素水平有所降低,一定程度上影响生活质量,因此,可以采用子宫大部分切除术代替传统的子宫全切术治疗子宫腺肌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子宫次全切术与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疗效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分2组分别采取子宫次全切术(对照组)、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研究组)治疗,随访半年,对两种术式的疗效及其对卵巢功能的影响作出评价。结果: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痛经次数、月经量、子宫体积逐渐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前痛经次数、月经量、子宫体积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6个月对照组痛经次数、月经量、子宫体积均高于研究组相应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 FSH、LH、E2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两组 FSH、LH、E2水平在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子宫腺肌症,二者短期内均对卵巢功能无影响,但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的效果要比子宫次全切术更胜一筹,但其远期效果还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子宫切除手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46岁的未绝经子宫肌瘤患者根据术式分成2组:子宫次全切除术组(Ⅰ组)及子宫全切除术组(Ⅱ组),分别在术前和术后3,6个月进行随访,测定血清雌二醇(E2)、孕酮(P)、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结果 Ⅰ组及Ⅱ组的E2水平术后6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SH,LH及P水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40岁患者E2水平术后6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全切除术及子宫次全切除术均可影响卵巢的内分泌功能,尤其对>40岁患者有明显影响,且半年内即可发生.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5):55-57+71
目的 探讨依托孕烯植入剂与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育龄期妇女子宫腺肌症的疗效及对内分泌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 年1 月~2019 年1 月我院门诊就诊并诊断为子宫腺肌症的育龄期妇女40 例,将其分为观察组(依托孕烯植入剂,n=17)和对照组(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n=23),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痛经、月经量、子宫体积及妇科内分泌(FSH、LH、E2)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为95.6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月经量均明显减少,观察组月经减少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子宫体积均有缩小,治疗后6 个月缩小最明显,但治疗后观察组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SH、LH、E2 水平较治疗前均略有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托孕烯植入剂治疗育龄期妇女子宫腺肌症后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治疗效果与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相近,并对FSH、LH、E2 水平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寻找子宫腺肌症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 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住院明确诊断为子宫腺肌症的患者78例,在月经干净后3~7 d,取4F cobra导管,经皮股动脉穿刺上行至子宫动脉,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2个月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定期随访评估患者术后痛经的程度、月经量、盆腔B超监测子宫的大小及子宫内膜厚度、血清CA125的水平和卵巢功能的变化。 结果 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后第3、9、12个月痛经评分、PBAC评分、子宫内膜厚度、CA125和子宫的大小与子宫动脉栓塞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曼月乐环后子宫体积大小与放置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后有少部分患者出现少量阴道出血,但无一例出现环下移或脱落。在子宫动脉栓塞术前及术后2个月和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后第3、12个月监测血清性激素水平,各阶段血清FSH、LH、E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未提示有卵巢储备功能减退。 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症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不影响卵巢功能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刘晓芳  何佳  何敏  张炼 《重庆医学》2013,(29):3552-3554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与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是否影响绝经前女性卵巢功能。方法将6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HIFU组(30例)和手术组(30例)。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6、12个月卵巢激素水平变化(主要包括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并随访HIFU组月经经期、经量、瘤体大小及再孕情况。结果术前两组间E2、FSH和L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FU组术后6、12个月FSH、LH、E2无明显变化,与术前各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术后6、12个月FSH、LH升高,E2降低,与术前相比各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FU治疗绝经前子宫肌瘤患者对其卵巢功能无明显影响,手术切除子宫后可能影响女性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子宫三角形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子宫三角形切除术30例为观察组,同期采用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患者30例作对照组;术前准备相同,前者于子宫体肌层注射含垂体后叶素0.9%氯化钠液减少出血,切除两侧子宫角内侧1 cm及子宫峡部组成的三角形区域,缝合创面.结果:观察组无1例原发病复发,性生活质量不受影响,术后病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术前、术后3月、术后6月血清FSH、LH、E2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月、术后6月血清FSH、LH含量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2含量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三角形切除术术后恢复好,对卵巢功能影响小,保障了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接受UAE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资料并跟踪观察18个月。结果:①在痛经程度、子宫体积大小、血红蛋白和月经量变化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血清CA125术后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血清FSH、LH、E2水平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AE治疗子宫腺肌病可改善临床症状,对卵巢功能无明显影响,同时可动态监测血清CA125水平来观察疗效;在UAE治疗中选择KMG颗粒和明胶海绵颗粒作为栓塞剂,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更广泛的用于子宫腺肌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子宫良性疾病行子宫切除术中同时行双侧输卵管切除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1例子宫良性疾病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予以单一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予以子宫切除术+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各卵巢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LH、FSH水平均高于术前,E2水平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92%(2/51),低于对照组的18.00%(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切除术中同时行双侧输卵管切除,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对患者卵巢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10.
子宫切除对卵巢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敏  温娜  李彦 《四川医学》2010,31(1):23-25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行全子宫切除与次全子宫切除术后卵巢近期功能变化。方法我院妇科病区2006年1~2月行子宫切除的子宫肌瘤患者54例,其中全子宫切除患者22例,次全子宫切除患者32例。比较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的性激素LH、FSH、E2值。结果全子宫切除组和次全子宫切除组患者各术前、术后性激素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和术后6个月LH、FSH、E2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子宫切除组和次全子宫切除组患者之间相比,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LH、FSH、E2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切除患者术后1个月卵巢功能有所减退,术后6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两种手术方式对卵巢功能近期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用海藻酸钠微球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7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于术后1、3、6个月观察患者的月经量、痛经程度、子宫大小及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 I)的变化以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结果术后1、3、6个月随访观察,患者痛经评分明显减少、月经经期明显减短、月经量明显减少,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子宫体积明显缩小,R I明显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内分泌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近期疗效显著,能明显减轻痛经、月经周期和出血量,对内分泌无影响,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子宫肌瘤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子宫肌瘤患者,其中行全子宫切除术(保留双侧附件)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4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于术前、术后3个月和6个月检测所有患者的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以及黄体生成素(LH)水平,并分别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前、术后FSH、E2、L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术后FSH、LH水平高于术前,E2水平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FSH、LH水平低于对照组,E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剔除术较全子宫切除术对患者卵巢功能影响较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先行子宫动脉上行支血流阻断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 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子宫肌瘤患者119例随机分为2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术组(试验组) 64例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组(对照组)55例,比较2组术前,术后2个月、6个月、1年和2年血清雌二醇(serum estrodiol,E2)、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和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的水平,观察性激素及卵巢体积的变化.结果 术后2个月试验组FSH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1年、2年FSH水平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各个时间点的E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术后卵巢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阻断子宫动脉上行支的血流辅助治疗安全有效,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是暂时的、可逆的,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中心体切除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hin-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因子宫腺肌病选择腹腔镜下子宫中心体切除术的35例患者作为研究组,随机选取同期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子宫腺肌病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其中行腹腔镜下子宫中心体切除术患者,术后给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hin-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即诺雷得治疗6个月。2组患者术后均随访6~12个月,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痛经改善情况、术后性生活质量、围绝经期症状及性激素水平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长,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组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4);2组术后痛经较术前均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研究组术后月经量较术前明显减少(P=0.000),术后子宫大小较术前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研究组术后性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研究组术前和术后1年的雌激素(estradiol,E2)、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6,P=0.253);而对照组术后E2水平低于术前,术后FSH水平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术后满意度调查,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腹腔镜下子宫中心体切除术联合诺雷得治疗子宫腺肌病,改善了临床症状,满足了患者保留子宫的意愿,避免了子宫全切术造成的不良影响,术后患者恢复好及满意度较高,是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腺疾病患者值得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对子宫腺肌症患者月经及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8月-2014年2月在遵义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子宫腺肌症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口服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采用宫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记录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月经情况和卵巢功能,以及两组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平均年龄、平均病程、子宫体积及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月经期、月经周期及痛经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月经期及月经周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痛经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月经期、月经周期及痛经程度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血清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FSH和LH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可以改善子宫腺肌症患者的月经情况,减轻其痛经程度,对卵巢功能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对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2014~2016年于笔者医院就诊的55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排除UAE禁忌证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后均在月经干净3~7天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随访24个月,记录患者子宫体积.病灶体积.血红蛋白.FSH.LH.E2及CA125变化情况。结果 55例患者均成功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均未见严重感染.闭经等并发症,术后24个月患者子宫体积及病灶体积均较术前明显缩小,贫血程度得到缓解,CA125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SH.LH及E2水平较术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AE治疗子宫腺肌病安全.有效,能很好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保留患者的子宫,且对患者的卵巢功能无影响或影响甚小,是一种微创.临床疗效肯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殷艳  韦业平  黄燕  麦虹 《广西医学》2015,(2):198-200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妇女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和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对卵巢功能、围绝经期症状的影响。方法将80例子宫良性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全切除术加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对照组40例仅行全子宫切除术。两组均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血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及围绝经期症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各时间点E2、FSH、L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E2水平随着时间延长而降低(P<0.05);FSH、LH水平随着时间延长而升高(P<0.05)。两组患者术后1、3、6、12个月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绝经期子宫良性病患者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加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或单纯施行全子宫切除术对患者的卵巢功能和围绝经期症状的影响相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子宫大部分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57例子宫腺肌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子宫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术后随访观察患者的月经、痛经以及雌激素(E2)改变情况。结果: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3~6个月的随访,15~60d恢复月经,平均(26.8±3.4)d ,术后月经量较治疗前有显著增多,术后痛经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性生活恢复到术前状态。术后雌激素 E2水平为(362.7±47.5)pmol/L ,显著低于治疗前的(514.9±63.3)pmol/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子宫大部分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症临床疗效确切,对于保持女性生殖系统的完整及自然状态,维护女性正常性生活、卵巢功能及心理健康具有重大的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后对生殖内分泌激素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3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125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采用的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A组共41例,采用子宫肌瘤挖除术治疗;B组共41例,采用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C组共43例,采用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检测FSH、LH、E2、P;Vmax、Vmin、RI、PI,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术后6个月的E2水平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的E2水平低于术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FSH、LH、E2、P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E2水平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的Vmax及Vmin明显低于术前,RI及PI值明显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子宫肌瘤挖除术治疗对卵巢功能影响不明显,采用全子宫切除术及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均会对子宫肌瘤患者的卵巢血供及内分泌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联合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对绝经前期患者血清抗缪勒管激素(AMH)和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琼海市人民医院妇科接受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168例子宫良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其临床资料,保留双侧输卵管者设为对照组,切除双侧输卵管者设为观察组,每组各84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又按年龄分为 ≥45岁组和<45岁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情况、黄体生成素(LH)、卵泡雌激素(FSH)、雌二醇(E2)、AMH、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率、输卵管病变以及盆腔包裹性积液发生率。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3、6个月LH、FSH均明显高于术前,E2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但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3、6个月LH、FSH、E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5岁观察组术后1、3、6个月AMH水平均明显低于<45岁对照组(P<0.05) ;≥45岁观察组术后1、3、6个月AMH水平与≥45岁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3、6个月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卵管病变发生率、盆腔包裹性积液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联合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可预防绝经前期子宫良性疾病患者盆腔包裹性积液的发生,与单纯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对患者的卵巢功能、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率的影响相似,但在不同年龄组对患者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有所不同,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及卵巢状况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