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取穴:主穴:郄门。配穴:足三里、内关。2.操作手法:单针不灸,针七分,用较强刺激,留针15分钟。一般在针刺主穴后2—3分钟即疼痛消  相似文献   

2.
“内关”穴为手厥阴心包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脉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与实验研究价值。虽然关于“内关”穴的文献研究较多但却缺少针对“内关”穴针刺层次的文献整理。由于穴位具有层次性解剖、层次性针感的特征,这也必然导致穴位各层次的适应病证存在差异,故针刺施术也具有层次性。本文对“内关”穴的层次性研究进行了初步的文献整理,总结了“内关”穴各层次的特点及主治差异,为腧穴特异性研究提供文献依据与思路。  相似文献   

3.
<正> 自76年以来,我们应用长针透穴针刺治疗顽固神经性呕吐26例,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针刺方法:用5寸长毫针从下脘穴刺入皮肤,沿皮下向上经建里、中脘、上脘直透到巨阙穴,得气后轻轻向下拉针(病人有下坠样针感,但不退针)10分钟后开始留针,待针感消失后拔针。同时配足三里、内关。每日针刺1次,10次为一疗程。  相似文献   

4.
淋巴管炎是因外伤化脓菌“链球菌、葡萄球菌”从破损的皮肤浸入淋巴管而引起的急性炎症。疖肿感染电常并发此症。中医称为“红丝疔”。我们在临床上遇到五例因对抗生素过敏,而单用针刺治疗获得满意的疗效,介绍如下: 一般资料男性5人,女性1人。26岁至50岁3人,50岁至70岁2人。发病部位均为上肢,经二次治疗,疗效达100%。治疗方法处方:灵台、内关、阿是穴“沿着红线两端刺”,伴有高烧者加大椎、合谷、内庭。针刺方法:先刺灵台穴、大椎穴(用园针不留针),然后针刺内关、合谷、内庭,最后沿着红线两端针尖相对,再横刺阿是穴,留针三十分钟。方解:灵台、大椎是督脉穴,灵台  相似文献   

5.
本文观察针刺“内关”穴对机体处于低血压和高血压不同机能状态下产生的作用,并对“内关”产生针效途径进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电针“内关”可使体克兔的血压升高,高血压兔的血压下降;静脉注射阿托品,“内关”穴仍有降压作用.静脉注射心得安,“内关”穴的升压作用被阻断,二者提示电针“内关”穴似产生了交感样作用,这可能与交感缩血管中枢紧张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笔者采用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膈肌痉挛)20例,均1次而愈。治疗方法:针刺双侧内关、足三里穴,平补平泻法,留针40分钟,每日一次。  相似文献   

7.
刘兆祥,男,77岁。因患胃癌于1973年8月31日行胃全切除术;9月6日因腹膜炎再行手术,术后呃逆不止,用药无效,于9月13日13时请余会诊,行针刺治疗。体针取足三里、内关、气海、公孙,并配用额中透印堂、天突。足三里、内关各双穴分别按正负电极予以电针中等刺激量;气海行补法留针20分钟,余穴不留针。耳针取胃、神门,皮质下穴,留针20分钟。头针取胸腔区,以180~200次/分频率,捻转1分钟,间隔5分钟,约20分钟出针。待15时复诊,呃逆症状消失,未再复发。足见针灸疗法,在某些条件下确有超越药物治疗的绝妙功效。  相似文献   

8.
最近我们采用针刺“内关透三阳络”的方法治疗手术中发生恶心、呕吐的病人共42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介绍于下。一、针刺方法经常规消毒后,用3寸毫针在内关穴快速刺入皮内,然后以45°角向三阳络穴捻转进针2~3寸,以获得满意的针感,并在三阳络穴处能摸到针尖(针尖不穿透皮肤)为准则。一般可留针5~10分钟。  相似文献   

9.
以乌头碱造成家兔实验性心律失常模型,针刺“内关”穴观察对心律失常恢复时间的影响。在肯定针刺“内关”疗效的基础上用 EDTA 溶液络合掉心包经曲泽穴处的 Ca~(2+),观察对针刺“内关”治疗心律失常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络合掉“曲泽”穴处的 Ca~(2+)后,针刺“内关”治疗家兔实验性心律失常的效应不复存在。提示 Ca~(2+)可能是针效产生的关键性因素之一,Ca~(2+)可能参与了经络活动。  相似文献   

10.
针刺疗法主穴:阳纲、胆俞、肝俞、巨阙、足三里、公孙。配穴:不容、日月、章门、期门、内关、中脘。每次主穴3~4穴,配穴2~3穴。手法:强刺激(泻法),留针时间30~60分钟。每日针一次,只针1~3次即能退虫,疼痛消失。  相似文献   

11.
浙江中医学院针灸研究室和浙江省中医院针灸科自1977年开始,用针刺治疗心律失常46例。针刺主穴:内关、神门;配穴:夹脊胸4~5(或厥阴俞、心俞)、列缺。每次选用1~2穴,交替使用。失眠者加安眠穴,高血压者加三阴交、太冲。针刺以补法为主(弱中刺激),留针5~15分钟。虚实夹杂者,用补泻结合刺法,留针时短促地加强刺激几次。针6~8次为一疗程,疗程前后均用心电图检查作为诊断与判明疗效的客观指标。结果:心律失常属于激动起源失常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研究快速性心律失常大鼠心肌细胞中cAMP含量的变化,揭示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发病机理,阐述针刺“内关”穴的调节作用机制。[方法]以舌下静脉注射0.002%的乌头碱(1mL/kg)复制快速性心律失常大鼠模型,用电针“内关”穴对实验大鼠治疗,以模型空白组和电针非经非穴为对照组,用放射免疫法测定cAMP含量。[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cAMP含量明显升高,“内关”穴组与模型组相比cAMP含量明显降低。[结论]快速性心律失常与心肌细胞中cAMP含量有关;针刺“内关”穴通过调节大鼠心肌细胞中cAMP含量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频率针刺内关穴对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middle cerebral artery obstruction,MCAo)大鼠脑血流量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参照Zea-longa线栓法复制MCAo模型。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4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非针刺组、非穴组、内关组,后两者又按60次/分钟、120次/分钟、180次/分钟各分3组。针刺每次行针5秒钟,每天2次,共3天。观察指标为脑血流量、软脑膜微循环管径和脑组织微血管数。结果:针刺内关穴比非穴能明显提高MCAo模型大鼠脑血流量,扩张软脑膜微循环管径,增加脑组织微血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内关120次/分钟组、180次/分钟组与60次/分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内关穴能提高MCAo大鼠局部脑血流量且其提高脑血流量作用可能与扩张软脑膜微循管径,增加脑组织微血管数有关。与非穴相比,针刺内关对MCAo大鼠脑血流量的影响作用具有特异性且与不同针刺频率有关,在行针时间为5秒前提下,120次/分钟、180次/分钟比60次/分钟频率针刺更能提高其脑血流量。  相似文献   

14.
“内关”为治疗心脏疾患的要穴,本文旨在通过针刺“内关”穴治疗30例冠心病患者,观察其针治前后心功能检查有关指标的改变,为该穴对心功能具有调整作用提供客观依据,并对其机理作一初步探索。另设15例药物治疗对照组,以资佐证。一般资料 1.针刺组共30例,均为按全国统一诊断  相似文献   

15.
针刺养老穴治疗扭伤性腰痛4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扭伤性腰痛是一种常见疾病。笔者用针刺养老穴治疗43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介绍如下。一、针刺方法:选手太阳小肠经之“养老”穴。进针呈50(?)角,针尖斜向肘的方向,深度6分~1寸,得气后行针1分钟,3~5分钟行针1次,一般留针30分钟。先针患侧,效果不满意时可针双侧。二、治疗效果:本组43例,其中38例针后5~10分钟症状完全消失,活动自如;其他5例针后症状明显减轻,仅有轻度不适,活动基本不受限制,针刺3次而愈。  相似文献   

16.
<正> 诱发心包经感传或针刺心包经“内关”穴对心血管疾患有一定疗效,对失血性休克的状态有所改善,可使血压有一定程度的上升,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平稳,这早已为临床治疗所证实,但其机制尚不清楚。本实验通过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观察:(1)电针刺激“内关”穴和对照“足三里”穴;(2)静脉推注心得安后,针刺“内关”穴;(3)模仿经络感传阻滞法在“内关”穴上方施加一定压强的机械压迫并针刺“内关”穴;(4)切断两侧臂丛神经针刺“内关”穴等对血压的影响及其传出传入途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针刺巨阙穴治疗中风失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治疗方法:巨阙穴为主,辅以内关(双),人中穴。针法:用泻法。针巨阙穴时要在患者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针尖逆任脉循行方向,深度2~3寸,吸气时食指向前捻并用力上提,行针1分钏后出针。内关、人中用提插泻法,行针2分钟出针。每日针刺1次,6次为1个疗程。笔者自1982年始至今共收治本病127例,男78例,  相似文献   

18.
我们在纤维胃镜检查中应用针刺取代检查前用药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导如下:对象及方法对象:无选择地对50例非急症胃病患者应用针刺取代纤维胃镜检查前用药。男性30例,女性20例。其中20~29岁8例,30~39岁13例,40~49岁16例,50~59岁11例,60~69岁2例。方法:检查时病人取常规左侧卧位,因此选左侧内关、公孙,右侧合谷、足三里四穴进行针刺。针刺得气后留针,并接上G6805电针治疗仪,以连续弱刺激诱导10~15分钟后,起掉左侧内关、公孙两穴的针,右侧两穴依然持续刺激,同时开始插镜,直至检查结束再起掉右侧两穴的针。所用纤维胃镜为  相似文献   

19.
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针刺内关、列缺两穴有戒酒的功效。后又对11例欲戒酒者进行针刺观察,结果疗效肯定。有的针1~2次便达到了戒酒目的。治疗方法:针刺内关,用平补平泻法;列缺,用迎随补泻法。留针30分钟。验案举例:邵某,男,28岁,个体饭店业主。每日3餐必饮酒,嗜酒如狂,日饮洒量在2斤左右。经介绍来我院针刺1次后,饮酒量大  相似文献   

20.
周胜和 《光明中医》2004,19(2):30-30
腰背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原合穴的理论针刺腰背痛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介绍如下。1 针刺方法根据腰背痛的位置查是何脏腑之俞穴 ,如痛在手三阴背俞 ,针其手三阳经的原穴 ;如痛在手三阳背俞 ,针其下合穴 ;如痛在足三阴、足三阳背俞 ,皆针其阳经的合穴。例如 :肺俞疼痛针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合谷” ,如痛在肝胆经背俞则针胆经合穴”阳陵泉” ,大肠俞疼痛针上巨虚……余皆类推。其针刺手法用平补手泻法为宜 ,以达调和之机 ,留针 3 0~ 5 0分钟左右 ,每10分钟捻转行针一次。2 理论探讨《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曰 :“荥输治外经 ,合治内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