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总结分析老年大动脉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加强对老年大动脉炎患者的综合治疗.方法 入选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就诊的60岁以上大动脉炎病例,回顾性分析其病史、临床特点.结果 26例大动脉炎患者女性22例,男性4例.发病年龄均<40岁,其中确诊年龄≤40岁者15例,41~50岁者1例,51~60岁者7例,>60岁者3例;26例患者中9例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7例合并高血压,4例合并2型糖尿病,2例合并心律失常,1例合并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表现伴高血压者21例(81%),头晕12例(46%),胸痛9例(35%),上肢无脉或脉弱者7例(27%);临床分型为头臂动脉型8例(30%),胸腹主动脉型4例(15%),广泛型11例(58%),肺动脉型3例(12%);患者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抗链球菌溶血素(ASO)升高分别为10例(50%)、6例(32%)、14例(78%);2例死亡病例均合并糖尿病,其余患者药物治疗控制病情活动性及其他疾病和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大动脉炎患者常处于疾病活动期且可能并存其他心血管疾病和危险因素,应加强对老年大动脉炎患者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2.
大动脉炎是一种少见的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其特点是大量内膜纤维化和血管狭窄。大动脉炎患者发病率低,症状不典型,无危险因素,易误诊。滑膜炎、痤疮、脓疱病、骨质增生、骨髓炎(SAPHO)综合征是一种慢性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炎,由于其罕见,故缺乏对其临床表现的全面描述。本文报告1例患有大动脉炎合并SAPHO综合征的青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达木单抗在中国多发性大动脉炎(TAK)患者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前瞻性地纳入10例难治性活动期TAK患者,对这些患者使用阿达木单抗治疗前后的临床、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指标进行对比。研究资料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比较使用Wilcoxon秩和检验,以 P<0.05为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大动脉炎(TA)合并肺动脉高压(PAH)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早期诊治的水平.方法 1987-2007年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治疗的TA患者共191例,对其中合并PAH的12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窒检查及治疗、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患者中女性10例,男性2例.年龄14~47岁,平均(27±10)岁.11例有肺血管受累的临床表现和(或)体征,7例以肺血管受累表现(活动后气短、咯血)为首发症状,其他首发表现分别为发热4例,乏力4例,四肢缺血表现(下肢间歇性跛行、上肢痛、肢体麻木)4例,头晕3例.12例患者中7例为Ⅰ+Ⅳ型、1例为Ⅱ+Ⅳ型、3例为Ⅲ+Ⅳ型、1例为Ⅳ型.10例患者有炎性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明显升高,ESR(66±56)mm/1 h.所有的患者均接受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1例行支架植入术,1例接受手术治疗.除1例因术后低心排出量死亡外,其余患者症状均好转.结论 PAH为大动脉炎累及肺血管的晚期及严重并发症,常合并有全身其他部位血管受累.早期因起病隐匿不易引起重视,应行肺血管造影、CTA或心脏超声进行早期筛查,早期治疗.治疗上除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原发病外,当血管重度狭窄时可行支架植入或血管扩张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风湿科医生对纤维肌性发育不良的认识。方法报告一例被误诊为大动脉炎的纤维肌性发育不良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16岁女性,急性起病,以高血压脑病为主要临床表现,所有免疫指标均阴性,多次查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性指标均正常,血管造影显示右肾动脉主干远段狭窄,狭窄段呈串珠样改变,证实纤维肌性发育不良的诊断。球囊扩张术后临床症状消失,血压恢复正常,随诊半年病情稳定。结论纤维肌性发育不良是一种动脉病,因其发病的性别年龄特点及病变分布与大动脉炎相似,故临床上易与大动脉炎相混淆,但纤维肌性发育不良无特异性的炎性表现,血管造影呈典型的串珠样改变,累及肾动脉时位于肾动脉主干的远段而区别于大动脉炎,风湿科医生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6.
肺动脉受累大动脉炎误诊为肺栓塞4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动脉炎(又称Takayasu动脉炎,高安动脉炎)是主要累及弹性动脉的特发性慢性炎症性疾病,以引起不同部位血管的狭窄或闭塞为主,少数患者也可呈动脉扩张或动脉瘤,可累及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以及肺动脉。肺动脉受累的大动脉炎属少见病。肺栓塞是指血栓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  相似文献   

7.
大动脉炎159例回顾性临床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大动脉炎的临床特点及男女患者之间的差别。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159例大动脉炎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本研究中男女患者比例为1:3.1;男性患者发病年龄为(32±13)岁,女性患者发病年龄为(24±9)岁(P<0.01),有13.2%的患者发病年龄>40岁,其中40岁以上发病的男性占28.2%,女性为8.3%(P<0.01)。更多的女性患者以发热等急性炎症反应起病,女性为24.2%,男性为5.1%(P<0.01),研究中女性患者处于病情活动期的占60.0%,而男性占28.2%(P<0.01),血沉、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升高的女性患者要多于男性。男女患者相比血管受累部位分型比例无差别,但女性患者出现两种以上主要并发症的比例要高于男性(P<0.05)。结论男性患者发病年龄要晚于女性,出现急性炎症反应的相对较少,病情活动性及严重程度较女性为轻,但更应注意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儿童肺结核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临床确诊的167例肺结核患儿的临床资料,综合诊断方法。结果农村病例远高于城镇。临床症状不典型,与感冒表现类似,容易误诊。影像学检查,PPD检查,血沉检查是确诊的重要手段。结论加强民族地区肺结核病传染性认知和预防知识普及,重视卡介苗接种和复种,应用综合手段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动脉炎累及肺动脉(PTA)伴肺动脉高压(PH)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1月至2018年1月间确诊为PTA的40例患者,其中伴PH患者14例(PTA+PH组),不伴PH的PTA患者26例(PTA组),分别采用 χ 2或 F...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华东大动脉炎队列(ECTA)患者及其亚组的临床特征,观察其疾病特点。方法:基于ECTA队列,收集队列中2009年1月至10月初诊大动脉炎患者资料,根据性别、年龄、疾病活动、治疗等分组,采用 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或 χ2检验对不同亚组进行比较,分析大动脉炎的临床特点。 ...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大动脉炎的孕期治疗与处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12年6月,妊娠合并大动脉炎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现大动脉炎,其中3例病情稳定,获得良好母婴结局,1例孕36w以上出现症状,大动脉炎处于活动期,进行性加重,孕36w以后剖宫产终止妊娠;4例妊娠前确诊为大动脉炎,其中3例孕前行手术或药物治疗,病情稳定后妊娠获得较好的母婴结局,1例早孕期服用激素治疗中出现胎停育,行人工负压吸引术终止妊娠。结论:①妊娠合并大动脉炎的治疗与处理需要产科、内科、血管科及麻醉科的密切合作;②孕期要尽早发现此病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加强监护,给予有效的对症治疗,并确定适当的分娩时机和分娩方式,以获得良好的母婴结局;③孕期就诊时间晚与不良妊娠结局及妊娠并发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汉族和维吾尔族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表现结合电子结肠镜及病理学检查确诊的UC患者699例,其中汉族522例,维吾尔族177例,对比汉族、维吾尔族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分布、临床表现、病变范围、病情严重程度、并发症的发生等的异同。结果维吾尔族组UC结肠镜检出率明显高于汉族组(P〈0.05)。汉族组发病年龄较维吾尔族组发病年龄大(P〈0.05),且汉族组年龄分布广泛。维吾尔族组发热、里急后重及消瘦症状明显(P〈0.05),且慢性持续型和急性爆发型患者明显多于汉族组(P〈0.01)。汉族组与维吾尔族组全结肠炎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71%vs30.51%,P〈0.05)。维吾尔族组中、重度患者明显多于汉族组(76.3%vs47.7%,P〈0.01),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汉族组(18.6%vs6.9%,P〈0.05),UC患者的ANCA阳性率61.5%明显高于汉族组35.5%(P〈0.05)。结论在新疆地区,不同民族UC患者具有不同的发病情况和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13.
1型糖尿病与大动脉炎均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两者合并存在少见。我科近来收治一年轻男性患者,因1型糖尿病住院,检查发现合并大动脉炎,本文将该患者的资料作一简要报道,并探讨两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大动脉炎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0年4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2例大动脉炎所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患者均有颈总动脉或锁骨下动脉或椎动脉及其分支的狭窄或闭塞,查弓上颅外段动脉磁共振血管造影、CT血管成像均有阳性发现.均为青中年患者,以女性为主,经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评分均为0~2分,属于脑卒中低危患者.经激素或加用小剂量免疫抑制剂治疗均有效.结论 大动脉炎致脑梗死容易漏诊.对年轻的脑卒中低危患者,特别是女性,需要明确有无大动脉炎,而弓上血管磁共振血管造影、CT血管成像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明确诊断后应早期给予激素或加用小剂量免疫抑制剂治疗.  相似文献   

15.
We report on emergency percutaneous renal artery stenting in two children who developed acute anuria due to bilateral renal artery stenosis and near-total occlusion. In both children, urine output could be reestablished following the procedure. One patient died from persistent severe cardiac failure. Emergency stenting is feasible, and may buy time for future procedures.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和汉族女性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女性患者676例,按不同民族分为两组,其中维吾尔族组343例,汉族组333例。冠脉病变程度由病变支数、部位、病变分型及Gensini总积分表示。结果 (1)两组A型病变率最高,维吾尔族低于汉族组(44.6%比64.8%),维吾尔族组B型、C型病变率(29.2%和26.2%)高于汉族组(15.0%和2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维吾尔族组三支病变(36.4%)高于汉族组(28.2%),而单支病变(36.2%)低于汉族组(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3)两组患者Gensini总积分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相同年龄段,维吾尔族组Gensini总积分均高于汉族组。结论冠脉病变程度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单支病变逐渐减少,三支病变逐渐增加。维吾尔族女性冠心病患者三支病变率高,C型病变多,冠脉病变严重程度较汉族女性重。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维汉两族患者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125例冠心病患者,其中维吾尔族59例,汉族66例;稳定性心绞痛4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5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31例、2型糖尿病患者53例、高血压病患者35例,收集患者的相关病史(年龄、人体质量指数),进行实验室检查(血脂,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等),及冠状动脉造影评价冠脉病变程度。计算ISI,并分析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ISI在两族人群中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呈负相关(汉族:r=-0.71,P=0.03,维族:r=-0.52,P=0.04),在汉族患者中与人体质量指数呈负相关,与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呈负相关(r=-0.45、-0.68、-0.55,P均〈0.05);在维吾尔族患者中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正相关(r=0.67,P〈0.01),与(HbAlc)、LDL-C、脂蛋白a呈负相关(r=-0.47、-0.35、-0.42,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参与并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及发展,控制维汉两族冠心病患者体重,降低血糖,LDL-C等水平均可减少胰岛素抵抗,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新疆维吾尔族(维族)、汉族≥50岁人群血脂水平现状,了解其是否存在民族间的差异。方法:采用分层随机多级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居住在新疆有常住户口、年龄≥50岁的维族居民2567人和汉族居民2291人,共计4858人行血脂水平现况捌查。结果:(1)新疆维、汉两民族抽样人群血清总胆固醇(TC)均值为(4.75±1.05)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为(1.38±0.37)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为(2.57±1.21)mmol/L,甘油三酯(TG)为(1.74±1.26)mmol/L;(2)维族组血清TC为(4.81±1.14)mmol/L,高于汉族组的(4.69±0.94)mmol/L(P〈0.05);维族组HDL—C为(1.36±0.39)mmol/L,低于汉族组的(1.4l±0.33)mmol/1.(P〈0.05);维族组LDL-C为(2.69±1.16)mmol/L,高于汉族组的(2.45±1.26)mmol/L(P〈0.05);维族组TG为(1.70±1.14)mmol/L,低于汉族组的(1.78±1.39)mmol/L(P〈0.05);(3)抽样人群各血脂水平(TC、HDL—C、LDL—C和TG)女性均显著高于男性(P均〈0.05);(4)高TC患病率维、汉两民族分别为33.8%和26.0%(P〈0.05),高LDL—C患病率维、汉两民族为34.1%和20.2%(P〈0.05),高TG患病率维、汉两民族为33.2%和37.9%(P〈0.05),低HDL-C患病率维、汉两民族为16.9%和6.8%(P〈0.05)。结论:新疆维、汉两民族≥50岁人群的血脂水平和血脂异常患病率存在着民族间及性别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大动脉炎临床症状、受累血管分布特征及治疗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173例大动脉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血管影像学、炎性指标及治疗随诊情况。采用f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73例患者中女性136例,男性37例,中位发病年龄23岁。81例(46.6%)患者起病有高血压,72例(41.1%)患者无脉症/脉搏不对称,50例(28.7%)患者有发热的症状;受累血管分布情况:主动脉112例(64.7%),肺动脉17例(9.8%),无名动脉33例(19.1%),颈总动脉114例(65.9%),锁骨下动脉113例(65.3%),肾动脉63例(36.2%),椎动脉21例(12.1%),腹腔干10例(5.8%)。105例(61.0%)患者红细胞沉降率( ESR)升高。合并活动性/既往结核者45例,占26.0%,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10例,占5.8%。其中105例患者接受随诊,98例(94.2%)在治疗后病情平稳,17例在激素减量过程中病情反复。结论 糖皮质激素及(或)免疫抑制剂以及血管严重狭窄或闭塞者适时联合介入与手术,可有效控制大动脉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炎性指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