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水平与早发冠心病的关系。方法:以196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年龄≤55岁)为研究对象,按照冠脉造影结果分为早发冠心病组(76例)和正常对照组(120例),检测两组血清胆红素水平,分析其与冠脉病变程度关系。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早发冠心病组总胆红素[TBIL,(14.65±5.49)μmol/L比(12.78±4.35)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3.83±2.12)μmol/L比(3.11±1.83)μmol/L]、间接胆红素[IBIL,(11.53±4.83)μmol/L比(9.07±4.16)μmol/L]均明显降低(P均〈0.05)。随胆红素水平降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多支病变组TBIL水平明显低于单支、双支病变组[(10.20±2.41)μmol/L比(13.81±4.38)μmol/L,(12.98±4.53)/μmol/L];IBIL水平明显低于单支病变组[(7.24±2.73)μmol/L比(10.30±3.36)μmol/L],P〈0.05~〈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BIL与冠心病危险性呈负相关(r=-0.476,P〈0.01)。结论:低血清胆红素可能是早发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胆红素可以预测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清胆红素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关系。方法:记录60例代谢综合征(MS)患者体重、身高、血压,测定血糖、血脂、血清胆红素。根据颈动脉IMT值,分为内膜正常组(18例)、内膜增厚组(22例)、斑块组(20例),并对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与内膜正常组和内膜增厚组比较,MS患者斑块组总胆红素[TBIL,(17.99±6.15)μmol/L比(14.10±6.24)μmol/L比(10.59±5.86)μmol/L]、间接胆红素[IBIL,(13.17±5.13)μmol/L比(9.78±5.18)μmol/L比(6.79±5.10)μmol/L]明显降低(P〈0.05~0.01),且内膜增厚组TBIL、IBIL明显低于内膜正常组(P〈0.05)。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越重,血清胆红素水平越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以血清胆红素与尿酸联合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方法:经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258例(冠心病组),选择同期经过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88例为对照组。冠心病组又分为单支病变组(86例)、双支病变组(89例)和多支病变组(83例)三个亚组,检测各组血尿酸、胆红素及血脂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总胆红素[(21.43±5.67)μmol/L比(15.51±7.61)μmol/L]、间接胆红素[(19.20±5.37)μmol/L比(12.94±5.63)μmol/L]水平明显降低(P〈O.05),血清尿酸[(301.55士78.36)μmol/L比(359.73±97.67)μmol/L]、总胆固醇[(4.01±0.74)mmol/L比(5.07±1.87)mmol/L]、甘油三酯[(1.86±1.07)mmol/L比(2.03±2.41)mmol/L]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42±0.56)mmol/L比(3.14±1.21)mmol/L]水平明显升高(P〈0.05~〈0.01),且冠心病各亚组上述指标水平与对照组均有类似显著差异(P〈0.05~〈0.01)。结论:血清尿酸水平的升高和/或胆红素水平的降低与冠心病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干酪乳杆菌代田株(Lactobacillus casei strain Shirota,LcS)对RFP和INH联合用药所致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72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LcS低、中、高剂量组,双环醇组,每组12只。模型组,LcS低、中、高剂量组及双环醇组大鼠每天灌胃RFP(50mg/kg)和INH(50mg/kg),2h后LcS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灌胃10×10^8、20×10^8、40×10^8菌落形成单位(CFU)/kg的LcS,持续28d。正常对照组大鼠灌胃0.9%生理盐水(20ml/kg),双环醇组大鼠灌胃7.5mg/kg双环醇,每天1次,持续28d。检测大鼠肝脏指数、肝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血清谷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血清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等,并进行比较。结果RFP和INH给药28d后,模型组大鼠肝脏系数升高到(3.14±0.15)%,肝匀浆中MDA和SOD分别达到(4.52±0.52)nmol/mg蛋白和(72.51±11.05)U/mg蛋白;血清ALT和ALP分别达到(65.45±20.10)U/L和(322.79±61.73)U/L,TBA、TBIL、DBIL、IBIL分别达到(91.34±16.93)μmol/L、(7.82±2.53)μmol/L、(4.70±1.29)/μmol/L和(3.69±0.54)μmol/L。LcS补充后,与模型组相比,LcS高剂量组大鼠肝脏系数降低到(2.88±0.12)%;LcS低、中、高剂量组大鼠MDA含量明显下降,分别达到(2.94±0.48)nmol/mg蛋白、(2.82±0.36)nmol/mg蛋白和(2.62±0.28)nmol/mg蛋白;SOD活性明显增强,分别达到(84.60±8.50)U/mg蛋白、(86.28±5.52)U/mg蛋白和(2.62±0.28)U/mg蛋白。与模型组相比,LcS高剂量组的ALT、ALP均降低,分别为(49.92±15.32)U/L和(280.70±54.32)U/L;LcS低、中、高剂量组的TBA水平分别降低到(67.63±18.95)μmol/L、(55.32士19.17)μmlol/L和(52.92±23.00)μmol/L;LcS中、高剂量组的DBIL和IBIL水平也明显降低,其中DBIL分别降低到(3.64±1.68)μmol/L和(2.92±0.86)μmol/L,IBIL分别降低到(3.21±0.22)μmol/L和(3.12±0.42)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模型组相比,双环醇组大鼠的血清TBA、TBIL、DBIL、IBIL水平分别降低到(64.49±22.41)μmol/L、(6.33±1.46)μmol/L、(3.54土1.21)μmol/L和(3.01±0.36)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干酪乳杆菌能减轻RFP和INH联合所致的大鼠肝损伤。  相似文献   

5.
2型糖尿病患者预估肾小球滤过率与血清胆红素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预估肾小球滤过率(eGFR)与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1年11月至2012年9月于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糖尿病肾病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523例为研究对象,按eGFR分为肾小球高滤过组(133例)、肾功能正常组(194例)、肾功能轻度下降组(125例)、肾功能中重度下降组(71例).比较各组TBIL、DBIL、IBIL水平,并行相关因素分析,多组计量资料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 肾小球高滤过组各胆红素水平较肾功能正常组水平均明显下降[分别为TBIL:(10.9±4.0)比(12.5 ±4.5)μmol/L、DBIL:(3.8±1.6)比(4.4±1.7) μmol/L、IBIL:(7.1 ±2.8)比(8.0±3.1)μmol/L,均P<0.05].肾功能中重度下降组TBIL、DBIL、IBIL水平较其他3组均明显下降(F=15.296、15.024、11.609,均P<0.05).在eGFR< 130 ml/min的人群中,eGFR的相关分析结果提示:eGFR与年龄、病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r=-0.307、-0.203、-0.149、-0.111,均P<0.05),与TBIL、DBIL、IBIL呈正相关(r=0.291、0.275、0.254,均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与肾小球滤过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糖尿病足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方法选取62例糖尿病足患者(观察1组)、62例2型糖尿病无足部病变患者(观察2组)和98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三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结果观察1组、观察2组、对照组血清TBIL分别为(11.50±4.86)、(13.52±4.90)、(18.07±8.31)μmol/L,血清DBIL分别为(4.33±3.25)、(4.29±1.52)、(4.79±2.26)μmol/L,血清IBIL分别为(7.19±3.36)、(9.24±4.05)、(13.28±6.85)μmol/L,三组间血清TBIL、IBIL比较,P均<0.05。观察1组与观察2组Hb A1c≤8%者TBIL分别为(12.40±2.64)、(13.93±5.74)μmol/L,血糖控制不佳者(Hb A1c>8%)TBIL分别为(10.37±1.01)、(13.28±3.52)μmol/L,观察1组Hb A1c≤8%者TBIL与Hb A1c>8%者比较,P<0.05;观察1组Hb A1c≤8%者TBIL与观察2组比较,P均<0.05。结论糖尿病足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尤其是血糖控制不佳者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更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随机选择2014-07至2016-03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患者568例,经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患者438例(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患者130例(非冠心病组);冠心病组患者中单支病变者166例、双支病变者150例和三支病变者122例,以Gensini积分中位数34分为界分为低分者和高分者各219例。依据总胆红素(TBIL)水平是否大于17.1μmol/L分为TBIL正常组(n=426)和TBIL升高组(n=142)。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包括生化全套、血常规)、彩色多普勒及冠脉造影检查结果。比较各组之间TBIL、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和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的差异。结果:(1)与非冠心病组相比,冠心病组患者TBIL、DBIL和IBIL水平显著降低(P0.05),高胆红素血症(HBI)的检出率有下降趋势;TBIL升高组的冠心病检出率也有下降趋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冠心病组患者病变累及的冠脉支数越多、Gensini积分越高,TBIL、DBIL和IBIL水平越低(P0.05),且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TBIL、DBIL、IBIL水平均与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呈正相关(r=0.390,r=0.283,r=0.426,P均0.05)。(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BIL和IBIL水平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呈负相关(B=-3.766,B=-2.705,P0.05)。(4)TBIL、DBIL、IBIL水平均与冠心病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呈负相关(r=-0.617,r=-0.473,r=-0.580,P均0.05)。结论: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且不依赖胆红素存在的形式,低胆红素水平可能是冠心病发生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血清胆红素水平以及胆红素与血脂的综合指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96例于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心肌损伤标志物、心电图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简称“冠造”)时机分为因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诊冠造组及临床疑似或确诊冠心病行择期冠造组。测定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直接胆红素(DBIL)及计算TC/(HDL—C+TBIL)、LDL—C/(HDL—C+TBIL)比值。按照GENSINI评分评价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结果急诊冠造组患者TBIL水平明显高于择期冠造组中Gensini积分〉35分患者(P〈0.05)。近期未服用过降脂药物的择期冠造组患者,Gensini积分第一、二、三4分位组血清TC/(HDL—C+TBIL)及LDL—C/(HDL—C+TBIL)比值明显低于第四4分位组(P〈0.05)。而第一、二、三4分位组之间血清TC/(HDL—C+TBIL)及LDL—C/(HDL—C+TBIL)比值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C,ensini积分与TC/(HDL—C+TBIL)的相关性(r=0.539,P〈0.001)及Gensini积分与LDL—C/(HDL—C+TBIL)的相关性(r=0.488,P〈0.001)均高于传统血脂指标与狭窄积分的相关性: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TBIL反馈性升高。TC/(HDL—C+TBIL)、LDL—C/(HDL—C+TBIL)与冠状动脉狭窄评分的相关性高于传统血脂指标与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关系。方法收集110例2型糖尿病(T2DM)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DPN组)、220例单纯T2DM患者(DM组)和健康体检者278名(Con组)的血清胆红素等临床资料,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DPN的危险因素。对间接胆红素(IBIL)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结果(1)低血清INL、病程长、LDLC升高是DPN的危险因素。(2)协方差分析表明,控制尿白蛋白(UA1b)等因素后,DPN组的INL水平[(9.7±0.6)μmol/L]仍然明显低于DM组[(12.0±0.6)μmol/L]和Con组[(11.4±0.3)μmol/L]。结论低血清IBIL与DPN密切相关,是DPN发病相关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徐长钰 《山东医药》2009,49(43):60-6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胆红素(BIL)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对120例T2DM患者(观察组)和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BIL[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检测。结果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GHbA1c)增高者(60例)TBIL和IBIL水平明显低于GHbA1c正常者(60例)和对照组(P均〈0.05),DBIL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结论T2DM患者胆红素水平降低可加重病情;应采取相应措施维持胆红素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冠脉狭窄程度与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对26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行冠脉造影并测定血清胆红素水平。依据冠脉造影结果,患者被分为正常对照组(68例)和冠心病组(196例),其中冠心病组又分为轻度组(66例)、中度组(64例)和重度组(66例)。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冠心病轻、中、重组间血清总胆红素[(20.52±6.12)μmol/L比(18.07±5.81)μmol/L比(14.22±5.19)μmol/L比(15.63±6.30)μmol/L]、间接胆红素[(18.80±5.21)μmol/L比(15.46±6.71)μmol/L比(11.63±3.42)μmol/L比(13.37±4.35)μmol/L]水平显著下降(P〈0.05~〈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清总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评分呈明显负相关(其偏相关系数分别为-8.976、-2.492,P〈0.05)。结论:胆红素水平与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严重程度有密切相关,血清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可作为临床预测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和病变范围的一个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维汉两族患者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125例冠心病患者,其中维吾尔族59例,汉族66例;稳定性心绞痛4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5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31例、2型糖尿病患者53例、高血压病患者35例,收集患者的相关病史(年龄、人体质量指数),进行实验室检查(血脂,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等),及冠状动脉造影评价冠脉病变程度。计算ISI,并分析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ISI在两族人群中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呈负相关(汉族:r=-0.71,P=0.03,维族:r=-0.52,P=0.04),在汉族患者中与人体质量指数呈负相关,与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呈负相关(r=-0.45、-0.68、-0.55,P均〈0.05);在维吾尔族患者中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正相关(r=0.67,P〈0.01),与(HbAlc)、LDL-C、脂蛋白a呈负相关(r=-0.47、-0.35、-0.42,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参与并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及发展,控制维汉两族冠心病患者体重,降低血糖,LDL-C等水平均可减少胰岛素抵抗,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背景分析世居高原地区藏族、汉族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P)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红细胞相关指标及胆红素有助于了解世居高原人群CSFP特点及发病机制。目的比较世居高原地区藏族、汉族CSFP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红细胞相关指标及胆红素的差异。方法选取2014-2016年在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干部保健科行冠状动脉造影并确诊为CSFP的患者222例,其中藏族患者93例(藏族组),汉族患者129例(汉族组)。比较两组患者及不同海拔高度藏族、汉族CSFP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和D-二聚体(D-Dimer)]、红细胞相关指标[包括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及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胆红素[包括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及间接胆红素(IBiL)]。结果 (1)两组患者RBC、Hb、HCT、DBiL LC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组患者PT短于藏族组,D-Dimer低于藏族组,MCV、TBiL、IBiL高于藏族组,RDW小于藏族组(P<0.05)。(2)不同海拔高度藏族CSFP患者D-Dimer、MCV、TBiL、DBiL、IBi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海拔高度较高的藏族CSFP患者PT长于海拔高度较低者,RDW高于海拔高度较低者,RBC、Hb、HCT高于海拔高度较低和中等者(P<0.05)。(3)不同海拔高度汉族CSFP患者PT、D-dimer、MCV、RDW、TBiL、DBi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海拔高度中等和较高的汉族CSFP患者RBC、Hb、HCT高于海拔高度较低者,海拔高度较高的汉族CSFP患者RBC、Hb、HCT及IBiL高于海拔高度中等者(P<0.05)。结论世居高原地区藏族、汉族CSFP患者PT、D-Dimer、MCV、RDW、TBiL、IBiL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与汉族高血压伴冠心病(CHD)患者的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00例维吾尔族与汉族高血压患者行选择性冠脉造影确诊为CHD的病历资料,对其冠脉病变特点加以对比研究;冠脉病变程度用病变部位、支数、分型及病变Gensini总积分表示。结果:维吾尔族组左回旋支病变发生率高于汉族组(59.5%∶46.0%,P<0.05),单支病变发生率明显低于汉族组(28.9%∶37.9%,P<0.05),而3支病变发生率显著高于汉族组(44.3%∶25.6%,P<0.05);维吾尔族组A型病变发生率明显低于汉族组(40.9%∶62.1%,P<0.05),而C型病变发生率显著高于汉族组(32.6%∶15.2%,P<0.05);维吾尔族组Gensini总积分高于汉族组[(43.1±33.0)∶(28.6±25.9),P<0.05]。结论:维吾尔族高血压伴CHD患者以3支病变率高,C型病变居多,冠脉病变程度较汉族患者严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和汉族女性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女性患者676例,按不同民族分为两组,其中维吾尔族组343例,汉族组333例。冠脉病变程度由病变支数、部位、病变分型及Gensini总积分表示。结果 (1)两组A型病变率最高,维吾尔族低于汉族组(44.6%比64.8%),维吾尔族组B型、C型病变率(29.2%和26.2%)高于汉族组(15.0%和2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维吾尔族组三支病变(36.4%)高于汉族组(28.2%),而单支病变(36.2%)低于汉族组(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3)两组患者Gensini总积分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相同年龄段,维吾尔族组Gensini总积分均高于汉族组。结论冠脉病变程度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单支病变逐渐减少,三支病变逐渐增加。维吾尔族女性冠心病患者三支病变率高,C型病变多,冠脉病变严重程度较汉族女性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单核细胞百分比在维吾尔族冠心病(CHD)患者诊断中的意义及其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101例拟诊为CHD的维吾尔族患者,按冠脉造影(CAG)结果分为:冠心病(CHD)组(51例)和正常对照组(50例);冠心病组进一步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  相似文献   

17.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与血脂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与血清脂质水平的意义。方法:测定97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及48例正常老年对照组的血清总胆红素(TB)、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 A1)、载脂蛋白B(ApoB100)、脂蛋白(a)[Lp(a)]水平并分析之。结果: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TB含量显著低于同龄正常对照组(P〈0.05);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TG、L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HDL-C水平却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TC、ApoAⅠ、ApoB及Lp(a)水平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老年人低血清胆红素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血清胆红素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血清胆红素与冠心病的发病关系。方法 :将入选 2 19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 ,依据造影结果分为两组 :主要冠状动脉狭窄≥ 5 0 %为冠心病组 ,共 12 6例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为对照组 ,共 93例 ,两组均采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总胆红素 ,比较两组间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变化。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且胆红素浓度与冠心病发病呈负相关。结论 :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可能是导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新疆维族与汉族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差异。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8月住院的维族(212例)和汉族(270例) ACS患者,共482例,按ACS分型又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234例)、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166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82例),对各组患者行冠脉造影,检测其 NT-proBN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①冠脉造影结果提示维族ACS患者以冠状动脉多支病变为主,明显高于汉族ACS患者(61.32%比40.00%);②维族ACS患者的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汉族患者[UAP :383.2(210.3-739.5) pg/ml比168.5(70.6-272.5) pg/ml ,STEMI:1209.5(908-3214) pg/ml 比618.5(231.7-1387) pg/ml、 NSTEMI :1066(928-3448.25) pg/ml比446.7(252.21-831.92) pg/ml];③维族不同冠脉病变患者的 NT-proBNP水平均显著高于相应的汉族患者[单支:557.1(125-1956.2) pg/ml比221.7(20-2851) pg/ml ,双支:610.5(174.4-5679.1) pg/ml比421.2(75.2-3401.5) pg/ml ,多支:812.3(154.8-6832.5) pg/ml比648.2(142.4-3850) pg/ml], P<0.05-<0.01。结论:维族ACS患者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汉族患者,可能与遗传、生活习惯、危险因素控制、疾病早期诊治、出院后治疗依从性有关,对于评估患者病情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新疆巴州地区汉族人群脂蛋白(a)[Lp(a)]与冠心病(CHD)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在巴州人民医院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的汉族CHD患者443例;对照组452例,为同期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阴性或其他检查排除冠心病者。检测所有纳入对象静脉血清Lp(a)值及其他生物化学指标,探讨高Lp(a)血症及其他因素与CHD的关系,以及Lp(a)血症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 CHD组高Lp(a)血症的患病率为23.02%,高于对照组(15.04%),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血Lp(a)水平与对照组有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了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作用后发现,高Lp(a)血症是CHD的独立危险因素(OR=1.675,95%CI:1.184~3.115;P=0.009)。CHD组中随着病变支数的增加,高Lp(a)血症的患病率也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6);血Lp(a)水平也随之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本研究人群高Lp(a)血症是CH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高Lp(a)血症的患病率及血Lp(a)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性,可作为CHD发病及严重程度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