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C2椎弓根空心拉力螺钉技术治疗Hangma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近期采用C2椎弓根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术治疗2例Hangman骨折的治疗经验。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60 min,失血量为200 ml,术后卧床时间1天,未发现术后并发症,神经功能正常。结论C2椎弓根拉力螺钉技术可使Hangman骨折获得良好的复位,骨块间加压可即刻恢复脊柱的稳定性,手术创伤小,可在适当保护下早期下地活动,且较少影响上颈椎的功能,是治疗Hangman骨折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Hangman骨折是指颈部枢椎峡部承受暴力作用下发生的骨折,常伴有周围韧带和椎间盘损伤,继而出现枢椎不稳定或脱位[1,2]。2002年7月以来,我院收治4例,采用颈2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经皮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Hangman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经皮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Hangman骨折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经皮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Ⅰ、Ⅱ型及ⅡA型Hangman骨折患者7例,术前Ⅰ型患者单纯颈围固定,Ⅱ型及ⅡA型患者经颅骨牵引复查X线复位满意后手术,手术所有操作均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完成。[结果]本纽病例中1例螺钉误入椎管后于次日行螺钉方向校正术,其余6例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8~36月,平均18月,7例患者均骨性愈合,神经功能恢复正常,颈椎活动范围接近正常。[结论]经皮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内固定简单,对患者的生理破坏少,创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是治疗Ⅰ型、Ⅱ型及UA型Hangman骨折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Hangman骨折,为涉及枢椎椎己根、峡部、关节突的骨折,往往伴有椎间盘和前、后纵韧带的损伤[1],占颈椎骨折的4%~7%[2].枢椎骨折的23~27%[3].由于上颈椎宽大大的椎管空间及骨折本身自减压的病理机制,TSA较少合并脊髓损伤[4].  相似文献   

5.
1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现状 椎弓根是整个椎体最为坚强的骨性部分,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是迄今为止最可靠的脊柱后路内固定技术。由于腰椎椎弓根较为宽大且解剖恒定,成为最早应用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的节段,此技术已为广大骨科医生尤其是脊柱外科医生所熟知。胸椎椎弓根容积尤其是宽度较小,应用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要求较高,但随着CT三维重建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新的小直径椎弓根螺钉的出现,胸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也在不断成熟与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应用C2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Hangma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6例Hangman骨折患者.根据Levine-Edwards的分型标准,Ⅰ型骨折6例,Ⅱ型骨折8例,Ⅱa型骨折2例,术前经Halo-vest架牵引获得解剖复位.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满意的l临床疗效,骨折在术后3个月均达骨愈合,无明显的颈椎功能受限.结论 椎弓根螺钉技术可使Hangman骨折获得良好的复位和固定,是治疗Hangman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后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经验.方法:对83例胸腰椎骨折脱位,在C型臂透视下行后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结果: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61例骨折椎体高度全部恢复,19例基本恢复,3例过度撑开;随访6个半月~9年,使用Dick内固定器的4例有5枚螺钉断裂,1例1枚松动,无脱出:63例不全瘫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41例恢复至E级.结论:该手术入路简捷,使骨折脱位脊柱的“三柱”贯通一体,复位满意,固定可靠,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后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后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经验.方法对83例胸腰椎骨折脱位,在C型臂透视下行后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结果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61例骨折椎体高度全部恢复,19例基本恢复,3例过度撑开;随访6个半月~9年,使用Dick内固定器的4例有5枚螺钉断裂,1例1枚松动,无脱出;63例不全瘫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41例恢复至E级.结论该手术入路简捷,使骨折脱位脊柱的"三柱"贯通一体,复位满意,固定可靠,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爆裂骨折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对2008年6月~2011年12月收治的30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一般内固定术式对腰椎爆裂骨折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椎体高度、Cobb角(后凸畸形)和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1年随访,死亡率为零,内固定失败为零,两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良好,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爆裂骨折情况良好,且矫正后矫形良好,可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微创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价值,优缺点和手术技巧.方法:胸腰段椎体骨折手术患者41例,无神经损伤症状,不需行椎板切除减压;手术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加例,传统后正中入路21例,均进行随访.结果:手术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与传统后路手术相比,椎旁肌间隙入路手术具有操作简单,置钉容易,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明显减低了手术创伤导致的椎旁肌的退变和术后腰背痛的发生率,符合微创理念.  相似文献   

12.
Roy-Cami1le 1886年报告了他二十余年对椎弓根螺钉钢板的研究,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已证实了这种手术方法的优点。自1987年4月至1988年3月我们共进行了8例这种类型的手术,均取得良好的效果,初步  相似文献   

13.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使用单向长尾椎弓根螺钉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选择26例伤后1周内无明显脊髓神经损伤的Altas A、B、C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使用单向长尾椎弓根螺钉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并经椎弓根行伤椎植骨。手术前、后通过X线片及CT扫描测量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及椎管矢状径,并进行比较。术后12个月复查X线片,比较伤椎前缘高度及Cobb角的变化。结果 2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1周复查X线片和CT扫描,伤椎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及椎管矢状径分别为(95.1±4.7)%、(3.2±2.3)°及(89.7±6.5)%,与术前的(57.5±11.9)%、(14.7±5.9)°及(67.8±10.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11例患者于术后12个月复查X线片,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分别为(94.7±4.4)%、(4.0±3.1)°,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椎管侵占率由术前的(32.2±10.3)%降至术后的(10.3±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部位及不同类型骨折术后的椎体前缘高度改善率、Cobb角改善率及椎管矢状径改善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对Altas A、B、C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采用单向长尾椎弓根螺钉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手术安全可靠,疗效满意,但操作技术要求高,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4.
应用椎弓根螺钉脊柱内固定,临床治疗20例胸腰椎不稳定型骨折和/或骨折脱位伴神经损伤患者,其中爆裂型骨折11例,骨折脱位9例,损伤椎体间成角按CObb氏法术前平均为23°,术后5.5°;椎体高度术前平均49%,移位26%,术后分别为80%和4.5%;有显著性差异。随访3~25月,17例神经损伤患者按Frankle法评价,3例A级无变化,余14例均提高1-2级,14例于6个月内骨折愈合,疗效满意。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具有短节段、三柱固定的特点,操作简单,固定可靠等优点,适应于各种类型的胸腰椎骨折脱位。  相似文献   

15.
脊柱损伤是急诊常见损伤之一,胸腰段椎体骨折较其他椎体损伤多见,约占脊柱损伤的56%。该骨折常破坏脊柱的前柱、中柱,甚至后柱,导致脊柱不稳、椎体压缩、椎管变形、脊柱后凸畸形和不同程度的脊髓神经损伤。我院自2002年5月至2007年6月使用AF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59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我院1999年2月~2004年3月共收治胸腰椎骨折患者167例,其中行椎弓根钉内固定134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苗巍 《中国医药导刊》2013,(6):1086+1088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65例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治疗经验,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本组65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及椎管矢状径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临床疗效确切,且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能够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方法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Abumiu和Jeanneret等分别报告用颈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成功的治疗颈椎损伤,时至今日已有13年的时间。但由于颈椎的复杂解剖结构和置钉时的高危险性令许多医生望而却步,使目前临床应用受到了很大限制,尚未能普遍应用。但是由于其独特的三维稳定性,较单纯前路或后路其他固定方式更坚强。它不仅有良好的骨折复位和畸形矫正能力,而且还能对伤椎的侧弯和旋转进行有效控制。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对它们进行更广泛的研究。本文就椎弓根的应用解剖学基础,椎弓根螺钉的生物力学、置钉技术、适用范围、手术的安全规范操作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椎弓根加压螺钉固定技术治疗颈2双侧椎弓骨折(Hangman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5月至2005年2月应用颈后路经颈2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Hangman骨折6例,观察术后固定效果、植骨融合率及颈椎活动度.结果:6例病人术中术后均无神经及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术后上颈椎即刻获得稳定,经5~18个月随访,全部病人均获得骨性愈合,螺钉无松动、退出及断裂,颈椎活动基本恢复正常.结论:颈2椎弓根加压螺钉固定技术是治疗Hangman骨折的安全有效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20.
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亚辉 《中原医刊》2007,34(20):51-52
椎弓根螺钉(PS)是脊柱外科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是脊柱生物力学研究的产物.人类曾用铁丝、钩棒等胸椎后路固定器械矫正脊柱畸形、维持脊柱稳定,并获得极大成功。但理论上讲,这些器械需涉及更多青段,通过至少一个完整的软组织,并用间接生物力学固定。椎弓根是脊柱最坚固的结构,叮经受侧弯应力、旋转应力和伸屈应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