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永颖 《山东医药》2007,47(18):64-64
对26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在产科基础抢救同时,实施肝素疗法、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机械通气等,效果良好.26例中因多脏器功能衰竭(MOF)死亡4例.认为重要脏器功能的保护在产科DIC急救中有重要意义,而肝素、CRRT、机械通气的早期应用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2.
王伟  范玉红 《山东医药》2004,44(21):18-18
2002年6月至2002年11月,我院共收治4例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产妇,其中3例为外院转入。现将抢救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产科较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已引起产科医师的普遍重视.本文报告2例重度妊高征,胎盘早剥并发DIC夺抢救成功,并复习文献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周荣国 《山东医药》2011,51(7):100-101
目的探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早期诊断及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31例产科DIC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均有明确的产科DIC诱发因素(重症妊娠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等);主要临床表现为分娩过程中出现大出血,且血液不凝。经积极治疗原发病,切断内、外源性促凝物质来源,应用肝素,补充血液制品等,抢救成功27例,23例切除子宫;4例因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结论重视对DIC主要诱因的防治,及早、合理使用肝素是提高DIC治愈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6.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15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亚林  彭湘萍 《山东医药》2009,49(43):102-102
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病情危重,病死率高。现回顾性分析15例产科急性DIC患者的临床诊治情况,旨在提高其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7.
8.
孔秀莲 《山东医药》2006,46(10):56-57
回顾性分析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认为早期诊断是提高产科DIC治愈率的关键。临床治疗时应及时去除病因.合理使用肝素.并注重防治多脏器功能衰竭及严重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成分输血在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中的作用。方法:将35例产科DIC患者分为2组,输成分血组、输全血组。对治疗前后进行血液学指标检验,对检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成分输血组和输全血组患者治疗后血液学检查HGB、HCT、PLT、PT、APTT、D-D等9项指标与输血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成分输血组的PT、TT、D-D指标结果改变优于输全血组(P〈0.05,P〈0.01)。结论:成分输血在治疗产科DIC的患者较输注全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11.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发病急骤、来势凶险,是产妇的急重症。现将我院在2008年2月—2009年9月收治的7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产妇的急救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李桂娟 《山东医药》2007,47(23):109-109
2004年1月~2006年12月,我们共收治产科DIC患者11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同期收治的产科DIC患者11例,年龄26~32岁,平均27.5岁;初产妇9例,经产妇2例;经阴分娩4例,剖宫产7例;妊高征3例,胎盘早剥3例,产后出血2例,死胎引产1例,子宫破裂1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相似文献   

13.
林路 《山东医药》2005,45(33):75-75
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我院收治妊娠晚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10例。现总结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0例DIC患者,年龄为20~35岁。初产妇4例,经产妇6例;20~27孕周2例,28~36孕周2例,37孕周以上6例。双胎、死胎并胎盘早剥1例,羊水栓塞4例,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胎盘早剥5例。7例有不同程度阴道流血不凝,5例切口及针眼出血。实验室检查:血小板<100×109/L4例、<60×109/L3例,血红蛋白<60g/L3例、60~80g/L4例,3P试验(+)7例。凝血酶原时间延长3s以上6例,纤维蛋白原<1.5g/L4例。治疗及结果:1例双胎、死胎并胎盘早剥并发DIC患者入院后即行剖宫…  相似文献   

14.
张惠 《山东医药》2008,48(5):14
2003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共收治30例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30例产科DIC患者,年龄21~38 岁,平均27.6岁;孕周28~43周,平均37.5周;初产妇10例,经产妇20例.  相似文献   

15.
1 病例摘要 患者,女,23岁,农民。因发热10d.无尿、阴道流血3d.于2005年11月23日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感染科。患者于入院前10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2℃。伴头痛、腰痛.偶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于发热第3天出现腹痛、腹胀伴少尿.24h尿量不足500ml.就诊于巴彦县医院.以“流行性出血热(HEF)”收入院。经抗病毒、利尿、护肝及对症治疗,患者体温逐渐下降,但皮肤出血点逐渐增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出血是急性白血病主要表现之一,引起出血的原因有多种,尤其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后果严重,现对我院1988年以来15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以提高对该症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7.
陈洪霞  逄秀云  王桂英 《山东医药》2001,41(14):F003-F003
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一种疫源性疾病,病情复杂多 变,特别是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DIC)死亡率极高,护理质量 好坏与本病的转归关系密切。4年来,我院共收治HFRS并发DIC患者15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15例患者均符合1986年全国HFRS专题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其中男11例,女4例,年龄16~55岁。按全国统一分型标准分为中型3例,重型8例,危重型4例。表现皮肤粘膜、内脏出血12例,休克13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4例,呼吸衰竭12例。死亡6例,治愈9例。 护理体会:①DIC的…  相似文献   

18.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获得性的,以高凝状态、出血综合征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慢性DIC的病程可长达数月至数年,症状较轻,多见于恶性肿瘤、死胎综合征或巨大血管瘤。由于持续、低度的血管内凝血启动,体内调节机制可充分代偿,多不至于引起严重临床症状。如有慢性出血的表现,则称为纤溶亢进为主的DIC。相应的DIC实验室检查多为轻度异常,如血小板轻度减少,纤维蛋白原定量、APTT、PT可在正常范围或轻度减低,  相似文献   

19.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并以全身凝血系统过度激活,血小板、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大量消耗,继发纤溶系统亢进,出现广泛出血和全身微血管内血栓形成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众多DIC的诱发疾病中,脓毒血症位居首位,感染与机体内凝血机制失衡互为影响,使疾病的病理生理愈加复杂,出现较高致死率。本文就由脓毒血症诱发DIC的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及治疗进展,做一论述。  相似文献   

20.
殷宝莉 《山东医药》2003,43(15):55-56
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起病急、进展快 ,严重威胁母婴生命安全。若能早期诊断、恰当处理 ,可显著改善预后。1995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 ,我院曾收治产科DIC 9例 ,成功抢救 8例 ,死亡 1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年龄 2 3 3 7岁。初产妇 5例 ,经产妇4例。均发生在妊娠晚期 ,产前发病 2例 ,产后发病 7例。本组 9例均按 1989年全国血液病学会制定的DIC诊断标准确诊 :①存在易引起DIC的病因 ,②有多发性出血倾向 ,末梢循环衰竭或微血管栓塞等表现 ,③实验室凝血功能检查有三项以上异常。本组DIC产生原因与治疗转归详见表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