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的常见病 ,发病率逐年上升 ,临床早期误诊率可达 70 %〔1〕 ,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其病因尚不明确 ,该病的诊断治疗均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对我院1991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收治的 187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87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 ,单纯内膜异位症 95例 ,合并腺肌病 5 9例 ,合并子宫肌瘤 2 9例 ,合并其他疾病 4例。1.1  年龄 :年龄最小 19岁 ,最大 5 8岁 ,平均年龄 37.87岁。其中 30~ 5 0岁 15 8例 ,占 84 .4 9% ;单纯内膜异位症组平均年龄 34.34岁 ,合并腺肌症组平均年龄…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的常见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临床早期误诊率可达70%,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其病因尚不明确,该病的诊断治疗均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对我院1991年1月~2000年12月收治的187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3.
井水  陈维珍 《工企医刊》1996,9(4):56-56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良性浸润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加,为了探讨其发病的原因,进一步提高诊断和治疗,减少于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现将我们从1980年1月~1995年1月两家医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351例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 ,国内外文献报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明显上升 ,因而日益受到重视。我院妇科于 1995~1996年 2年中收治的经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者 88例 ,经临床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88例年龄 2 1~ 52岁 ,平均发病年龄 35 8岁。其中 <30岁 14例 ,30岁~ 58例 (6 6 0 % ) ,4 1岁~ 52岁16例。既往有妇科手术史者 73例。其中人工流产史4 6例 (人流 1次 2 7例 ,2次 11例 ,3次 7例 ,4次 1例 ) ,上环 12例 ,剖宫产 9例 ,行一侧附件切除 6例。统计人流、上环及剖宫产宫腔操作手术史者 6 7例 ,占总数 76 %。临床症状包括痛经 4 0例 (45 5% )…  相似文献   

5.
验交流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面以外的疾病,近几年由于诊断技术的提高,其检出率不断增多,已成为妇科常见病。1990年1月至1994年12月我院经妇科手术证实子宫内膜异位症共220例,占同期妇科手术的18%。其中已婚不孕72例,占33%;以往有各类妇产科手术史者129例,占58%。现将在我院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异位症220例进行临床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1990年1月至1994年12月妇科手术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共220例,占同期妇科手术1200例的18%。最小18岁…  相似文献   

6.
邸北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6):2929-2929
子宫内膜异位症系妇科常风病之一,但由于本病发病广泛,且临床症状与体征变化多端,因此在诊治上有一定的困难.虽然子宫内膜异位症在组织学上是良性的,但它有浸润组织的特性,如同癌症一样,它可毁坏卵巢,使输卵管、膀胱、肠管纤维化,导致管腔变形.造成功能失调,影响患者劳动力.因此,必须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才能消除症状和保持器官的功能.现就我院194例子宫内膜异位手术后资料对诊断和处理作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7.
陈永梅  朱坤仪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3):1752-1753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发病率、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和术式的选择。方法:对本院2004年1月~2006年12月妇科住院32例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主要症状为盆腔包块、进行性痛经、腹痛和不孕,多伴有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和盆腔粘连。结论:无临床症状者可通过妇科检查早发现,妇科门诊就诊者多有症状,经妇科检查及超声辅助检查可协助诊断,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1·25%(26/32)。手术根据患者的年龄、症状程度、病变轻重,婚姻和妊娠要求及过去的治疗情况综合分析,做到治疗个体化。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都是较好的方法,其选择要依照病情、患者的意愿和医者自己的经验而定。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异位症近年来发病率明显上升,在生殖期年龄妇女中的发病率达10%~15%,而晚期患者因其病变范围大,盆腔粘连严重,增加了手术难度,故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时彻底地清除病灶,减少复发,防止术后并发症。 一、临床资料与方法 1997年12月至1999年11月,我院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直肠受累患者124例,按美国  相似文献   

9.
子宫内膜异位症1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冉雪莲  李再学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8):3958-3959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流行病学特点,研究内异症的诊断方法,探讨发病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内异症患者的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和诊断。结果:20~40岁是内异症的好发年龄。卵巢是内异症的好发部位。慢性盆腔疼痛、不孕、盆腔包块是主要表现。B超是常用的辅助检查方法。最后的确诊依赖手术后的病理检查。结论:临床上遇到生育年龄出现盆腔疼痛、不孕、盆腔包块及月经失调者均应考虑内异症的可能性,B超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我院收治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56例,根据患者的年龄、病变范围、有无生育要求及是否并发子宫病变,而选择手术方案:(1)保守手术;(2)半根治手术;(3)根治手术.除根治手术外,行保守手术及半根治手术者,术后服用孕三烯酮6~24个月及米非司酮6个月.结果 随访了42例,随访率为75%,其中33例服孕三烯酮,2例服米非司酮,7例因经济原因及其它原因未服用孕三烯酮,其中5例在1年内复发,其余服药者1例在1年内复发,规律用药者复发率5%,未规律用药者复发率73%.结论 将手术与药物联合起来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以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生育期妇女的常见病,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妇科腹部手术病例资料中,内膜异位症病例约占8%~30%。内膜异位症虽然是良性病变,但有恶性行为,具有增生、侵润、扩散等特点。目前关于内膜异位症的基础研究已进入分子水平,而临床诊断仍以症状体征为主。 一、临床资料方法 1994年5月~1997年10月我院内膜异位症  相似文献   

12.
韩新  冯淑静  吴富菊  孙波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6):5241-5241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妇科疾病,也是发生盆腔疼痛和痛经的青少年最常见的病因.同时,因其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对其早期诊断也存在一定的难度.  相似文献   

13.
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手术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关系。方法:选自1994年2月-2004年2月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共51例。通过手术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关系及术后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时间来判定,均有病理诊断为依托。结果:10年间共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62例,占同期妇产科手术981例的6.32%,其中既往有妇产科手术史者51例,占同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82.2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与妇产科手术率的增加成正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是降低本病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体以外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该病的发病率近年有明显增高趋势,是目前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1]。本文收集了本科收治的10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症状、诊断及治疗进行初步探讨。1资料与方法统计自2000-01~2003-01,本科共收治经过手术和病理确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0例,年龄22~50(平均37·8)岁。45岁以下76例,占76%;未婚2例,未孕12例;有人流史的67例,占67%;有一胎生育史的74例,占74%,有二胎及二胎以上生育史的16例,占16%。放置宫内节育器者68例,占68%;进行性痛经6个月以上者49例,占49%…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防。方法对14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盆腔痛、痛经和不孕患者进行电话随访2~3年。86结果 144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联防队员患者中盆腔痛占54.5%,痛经占34.5%,不孕占37.5%,术后盆腔痛症状缓解率75.2%,痛经症状缓解率50.5%,妊娠率63.5%。结论掌握EM的临床特点,确诊后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是缓解盆腔痛、痛经,提高不孕者妊娠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3月该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40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愈出院。术后随访6个月~1年,无复发病例,其中3例不孕患者治愈后怀孕。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各异,应综合分析患者临床表现、体征,借助先进的辅助诊断方法,以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7.
张海燕  刘静  李光 《工企医刊》2003,16(4):24-24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近年明显增高,是目前常见妇科疾病之一,异位的子宫内膜可出现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多数位于盆腔内,以侵犯卵巢者最常见,而出现在宫颈、阴道、外阴及腹壁较少见。现将我院10年期间收治的12例剖宫产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资料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2例病人,年龄为23岁~35岁,平均年龄29岁。均在外院行剖宫产手术,术后发病潜伏期最短6个月,最长5年,不同程度出现腹壁切口处逐渐增大的触痛  相似文献   

18.
我院1993年1月~2002年5月,收治手术后经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异位症(EM)598例,其中腹壁EM 8例、会阴EM 10例,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年龄26~48岁,平均35.1岁。其中会阴侧切伤口EM 10例,首发症状距会阴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理形态特征。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及会诊的14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复查与分析。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以41~50岁为发病高峰,占51.72%。我们收集资料中,最小者为20岁,最大者为63岁。其病变部位以子宫肌壁内为最多,占62.75%。笔者资料中还可见到有卵巢、输卵管、会阴、腹壁皮肤及盆腔淋巴结等部位。其病理特征,异位的子宫内膜大都显示正常之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形成较大囊肿者,其囊壁可见异物肉芽肿组织,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等。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产科较为常见的多发病,也是病理科较常遇到的瘤样病变,诊断较易,主要是与转移性高分化腺癌进行区别。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诊断治疗及复发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云南玉溪市人民医院1994~2004年收治的14例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复发情况。结果: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占同期内膜异位症的4.02%,我院的会阴内异症发生率1.47/万。14例患者均经阴道分娩并有会阴側切伤或会阴撕裂伤,有2例病灶累及肛门阔约肌;发病潜伏期随患者年龄增大而延长(P<0.005)。会阴内异症完整切除9例,随诊6~84月,无复发。结论:根据典型的病史、临床表现与妇科检查,可以对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作出诊断,手术治疗是首选治疗方法,术中正确处理及术后假绝经治疗有利于伤口恢复和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