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 ,现将我院 1992年 1月至 1998年 12月产后出血患者 15 9例回顾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分娩总数 12 6 6 0例 ,产后出血 15 9例 ,占 1.2 6 % ,其中1992年 1月 1日至 1995年 6月 30日母婴分室阶段 (分室组 )分娩 6 5 6 7例 ,产后出血 10 8例 ,占 1.6 4% ;1995年 7月 1日至 1998年 12月 31日母婴同室阶段 (同室组 )分娩6 0 93例 ,产后出血 5 1例 ,占 0 .84%。两组年龄分别为 (2 5± 4)、(2 6± 6 )岁 ,经产妇比例、手术产率差异均无显著性。两组均为足月分娩。1.2 方法1.2 .1 诊断标准 :胎儿娩出…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母婴同室对新生儿健康发育的影响,方法:观察组285例,采用母婴同室,新生儿一出生后就和母亲皮肤相接触,24小时在一起,按需哺乳,对照组250例,实行母婴分室,定时喂奶,结果:母婴同室新生儿发病率明显低于母婴分室,结论:实行母婴同室有利于降低新生儿常见病发病率,有利于促进新生儿健康发育。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脱水热发病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林艳 《医药论坛杂志》2004,25(1):53-53,65
目的 探讨母婴同室及分娩方式不同对新生儿脱水热发病情况的影响。方法 将采用母婴同室前后新生儿脱水热发病情况及母婴同室后分娩方式不同(阴道分娩与剖宫产)的新生儿脱水热发病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母婴分离组发病率1.5%,母婴同室组发病率3.8%,母婴同室组中经阴道分娩者发病率3.3%.剖宫产者5.9%。结论 母婴同室后新生儿脱水热发病率升高,尤以剖宫产分娩者明显。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择母婴同室病人918例医院感染发病率调查分析,与母婴同室前930例住院病人医院感染调查分析,进行对照,结果表明:母婴同室与母婴异室院内感染种类基本相同。母婴同室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53%,比母婴异室医院感染发病率217%下降了64%,两者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X2=1282,P<001。两组感染部位分布均以皮肤软组织占的比例大。母婴同室组皮肤软组织构成比为507%,异室组构成比为719%,母婴同室比母婴异室下降了212%。上呼吸道感染,母婴同室组比异室组上升16%。伤口感染,母婴同室组比异室组上升28%。下呼吸道感染,母婴同室组比异室组上升26%。通过对爱婴病房院内感染监测资料分析,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医院感染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我们认为,只要加强母婴同室消毒隔离,卫生保洁措施如洗手及护理治疗环节,加强陪护探视制度,可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产后康复按摩对产妇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分娩的初产孕妇172例为研究对象,将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6例,对照组产妇予以产科产后常规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康复按摩治疗,比较两组产妇的心理状况、产后睡眠质量、产后局部疼痛、乳汁分泌及子宫复旧情况。结果观察组抑郁症发生率为1.1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93%(χ2=17.10, P<0.05)。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为(7.65±3.52)分,低于对照组的(9.56±3.27)分(t=4.56,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48 h疼痛率为19.7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05%(χ2=5.66,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4 h、72 h乳汁分泌佳者分别为62.79%、88.37%,而对照组为39.53%、61.63%,观察组产妇产后24 h、72 h乳汁分泌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χ2=9.30、16.40,均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4 h、48 h、72 h子宫复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t=3.98、3.65、3.74,均P<0.05)。结论产后康复按摩可显著降低产妇抑郁症发生率、改善睡眠、减轻疼痛、促进乳汁分泌及子宫复旧,对产妇的身心健康均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鸿娟  卢根 《贵州医药》1998,22(3):199-200
为了解实行母婴同室,母乳喂养对新生儿发病情况有无影响,现将我院实行母婴同室前后新生儿发病情况作对比分析。1临床资料1.1对象取1993年7月-1994年6月我院创建爱婴医院实行纯母乳喂养的2738例为母婴同室组,与前年同期集中于婴儿室中以牛奶喂养为主的2547例母婴分室组对照。1.2两组分娩方式,新生儿情况,见表1及表2。表1两组分娩方式、新生儿情况比较2结果2.1分娩方式:两组难产率分别为27.43%和28.66%,情况基本接近。2.2新生儿情况:两组重度窒息的发生率分别为1.门防和1.49%(才一1.仍,P>o.%);早产的发生率分别为…  相似文献   

7.
母婴同室,母乳喂养,是对单纯从生物生理学需求观点而制定的生育分娩喂养方式的突破,本文比较了母婴同室与母婴分室对产后母婴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病症,尽管由于现代围产医学的进步,而使产妇因产后出血致死得到一定控制,但因为发病急,失血多甚至休克而危及生命的现象亦有发生.为了有效地防治产后出血,提高孕产妇健康水平,现将我院184例产后出血情况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1986-01~1990-01共分娩对别例,其中产后出血者184例,发病率为34o4.出血原因:f宫收缩不良126例(68.5%);胎盘因素43例(23%);软广道损伤4例(22%;其他11例(6%).与产程的关系:本组184例,产程在24h以内者65例,占35.5%产程超过24h者119例,占64.7%.1.2…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母婴同室中蓝光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血素症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科从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我科出生的共97例患有病理性黄疸的新生儿进行母婴同室的蓝光毯治疗。观察母婴同室中蓝光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结局,蓝光毯照射的不良反应,产后母乳喂养的实施情况,为人母的角色适应情况等。结果黄疸指数恢复正常91.75%,不良反应中皮疹占3.09%、大便次数增多占2.06%、烦躁不安占1.03%。母乳喂养实施占98.96%,母亲角色适应100%,对护士满意度98%。结论床边蓝光毯治疗护理对,an新生儿高疽红血素症安全有效,利于母乳喂养,母亲角色转挟及母婴身体康复。  相似文献   

10.
我院从 1995年 1月取消新生儿室 ,实行母婴同室 ,坚持婴儿出生后即母婴接触 ,早吸吮 ,按需哺乳。现选取母婴同室与非母婴同室各 5 0例做回顾性分析 ,以探讨母婴同室对母儿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  实验组为 1995年 1月至 12月 ,我院足月分娩产妇 5 0例 ,对照组为 1994年同期非母婴同室 5 0例。两组年龄均为2 2~ 32岁 ,孕期 37~ 4 2周 ,排除高危孕妇 ,新生儿体重为2 80 0~ 4 5 0 0 g,Apgqr评分 7~ 8分。方法 :胎儿娩出处理脐带后 ,在医护人员帮助下 ,立即与母亲皮肤接触 ,并协助吸吮乳头 30分钟 ,在产房观察两小时后 ,母婴同时送回病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产后恢复仪结合常规护理措施对母婴分离产妇乳房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60例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130例)和对照组(1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乳房护理,干预组除给予常规乳房护理外,还应用产后恢复仪进行乳房护理,比较两组开始泌乳时间、泌乳量、乳房硬度。结果98.5%的干预组产妇的产后开始泌乳时间在72h内,高于对照组(79.3%)。干预组在出院时泌乳量高于对照组,且从产后第3天开始乳房硬度低于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恢复仪结合常规护理措施对产后母婴分离、产妇乳房护理的方法简便、舒适、有效、实用。  相似文献   

12.
汪萍  曹文学 《江苏医药》1996,22(11):761-762
对80例母婴同室剖宫产新生儿早期纯母乳喂养,与对照组80例新生儿进行早期生理性体重下降、体重回复及42天时体重增加、喂养方式进行观察比较。母婴同室纯母乳喂养组新生儿和对照组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率分别为8.3%、5.4%。出生9天时体重回复率分别为55.0%、36.3%。出生42天时体重增加率分别为52.5%、46.9%,母乳喂养车分别为78.5%、58.9%。提示剖宫产新生儿母婴同室早期纯母乳喂养是可行的,并为以后纯母乳喂养的成功打开基础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母婴同室及母婴分离时新生儿发病情况 ,对我院前 4年母婴分离及后 4年母婴同室共 864 2例新生儿常见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母婴分离组  1992年 10月至 1996年 10月 4年共出生正常新生儿 412 6例 (不包括出生后窒息、缺氧缺血脑病等 ) ,全部为母婴分离 ,每天定时喂母乳 4次 ,间以糖水、奶粉。男 2 0 96例 ,女 2 0 3 0例。出生体重平均 3 15 1 2± 10 2g ,胎龄平均 3 8 5 2± 1 5周。顺产 2 2 5 2例 ,占 5 3 69% ;难产 (剖宫产、产钳、胎吸等 ) 1874例 ,占 46 3 1%。1 2 母婴同室组  1996年 10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产后定时按摩对预防产后出血的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孕妇196例,将其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8例。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即予以产妇缩官素10U及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产妇定时子宫按摩。观察两组产妇产后2、24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后2h出血量为(243.21±56.32)ml,产后24h出血量为(314.28±43.51)ml;对照组产后2h出血量为(281.47±60.28)ml,产后24h出血量为(367.93±37.20)ml;两组产后2、24h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0%,低于对照组的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进行子宫按摩可明显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并能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是临床上预防产后出血十分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陈静 《中国医药指南》2014,(11):365-366
目的探讨母婴同室新生儿安然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采集我科室自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20例产后患者,将其产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观察其两组的护理临床分析。结果干预组经母婴同室的合理的护理干预直至出院新生儿均为健康的有58例,占总病例的96.66%,干预组新生儿安然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21.66%。结论经合理的护理干预,其母婴同室新生儿安然健康的人数明显提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6.
张彩萍 《海峡药学》2016,(7):207-209
目的:采用米索前列醇治疗宫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取得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对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分娩的200例宫缩乏力性的足月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随机分为仅采用缩宫素治疗的对照组(100例患者)和及时采用米索前列醇配合缩宫素治疗的观察组(100例患者),对两组研究对象第三产程平均用时、产后30min、2h、24h的出血量以及出血率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第三产程平均用时(6.07±1.57)min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第三产程平均用时(10.36±2.68)min,观察组患者产后2h出血量和产后24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出血率(5例,5.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出血率(30例,30.00%),统计学上有意义(P <0.05)。结论米索前列醇在宫缩乏力性的产后出血中临床效果明显,产妇出血量和出血率有效降低,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母婴同室与母乳喂养的概念和好处。方法对400例产妇和婴儿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一组实行母婴同室与母乳喂养;一组传统的方式喂养。结果实验组比对照组的产妇泌乳时间缩短,产后出血减少,月经复潮时间延长,子宫复旧不良的比例减少,乳腺炎的发病率降低,婴儿患各种疾病的比例下降。结论实施母婴同室与母乳喂养有利于母婴健康,应大力提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糖控制对减少妊娠期糖尿病母婴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的重要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85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J占床资料,选取其中血糖水平控制良好的4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血糖水平控制不满意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母婴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妊娠高血压、羊水过多、剖宫产、产褥感染、产后出血发生率分剐为8.9%、4.4%、35.6%、4。4%、2.2%,早产儿、巨大儿、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4.4%,11.1%、4.4%、2.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控制对减少妊娠期糖尿病母婴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母婴同室的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探讨降低母婴同室的新生儿的医院感染发病率的护理途径。方法对2005-2007年本院母婴同室的新生儿医院感染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母婴同室的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率为2.73%,其中2005年3.97%,2006年2.77%,2007年1.72%。以呼吸道感染居首位。结论限制母婴同室的探视、陪伴,加强空气消毒及护理用品的消毒,认真执行洗手制度,做好呼吸道护理及基础护理,使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率逐年下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静脉滴注葡萄糖酸钙对防治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产妇4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0例和干预组200例.对照组:按孕产妇常规处理(对产前、产时、产后予以严密监护和及时处理).干预组:除按照孕产妇常规处理外,在胎头着冠后静脉滴注葡萄糖酸钙.观察两组产妇产后2h、24h出血量和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产妇产后2h、24h出血量分别为(162.6 ±56.0)ml、(214.5±153.4) 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8.4±112.0)ml、(307.3±196.2) ml(t=3.96,4.21,均P<0.05).干预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 (4/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 (12/200)(x2=5.21,P<0.05).结论 静脉滴注葡萄糖酸钙能有效地减少产后出血量及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