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IL-24基因转染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抑制和促凋亡作用.方法 利用脂质体将穿梭质粒pDC316-hIL-24-EGFP瞬时转染至乳腺癌MDA-MB-231细胞,通过RT-PCR检测转染后hIL-24基因mRNA的转录,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IL-24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的抑制,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变化,Hoechst 33258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IL-24基因可在MDA-MB-231细胞中成功转录及表达.IL-2可上调MDA-MB-231细胞中caspase-3蛋白表达.IL-24基因的表达使得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出现增殖抑制.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MDA-MB-231细胞DNA合成受到抑制,细胞周期主要抑制在G2/M期.Hoechst 33258染色显示IL-24基因转染后MDA-MB-231细胞出现凋亡.结论 IL-24基因转染乳腺癌MDA-MB-231细胞后可能通过上调caspase-3的表达而抑制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 探讨IL-24基因转染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抑制和促凋亡作用。方法 利用脂质体将穿梭质粒pDC316-hIL-24-EGFP瞬时转染至乳腺癌MDA-MB-231细胞,通过RT-PCR检测转染后hIL-24基因mRNA的转录,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IL-24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的抑制,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变化,Hoechst 33258染色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IL-24基因可在MDA-MB-231细胞中成功转录及表达。IL-24可上调MDA-MB-231细胞中Caspase-3蛋白表达。IL-24基因的表达使得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出现增殖抑制。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MDA-MB-231细胞DNA 合成受到抑制,细胞周期主要抑制在G2/M期。Hoechst 33258染色显示IL-24基因转染后MDA-MB-231细胞出现凋亡。结论IL-24基因转染乳腺癌MDA-MB-231细胞后能够抑制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其机制之一可能是上调Caspase-3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上调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6(IGFBP-6)基因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细胞周期和凋 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转染IGFBP-6 过表达质粒,实时荧光定量PCR 法验证转染效率;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IGFBP-6 后的细胞周期的改变及凋亡的情况;免疫印迹检测增殖细胞核抗 原(PCNA)、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凋亡相关蛋白Bcl-2 和Bax 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IGFBP-6 转染 MDA-MB-231细胞后,IGFBP-6 的mRNA水平明显上调;PCNA、细胞周期蛋白D1 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细胞 G1/S 期阻滞;凋亡细胞增多。结论:IGFBP-6 可以显著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EZH2对MDA-MB-231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调节能力。方法 通过质粒转染的方法过表达和沉默MDA-MB-231三阴性乳腺癌细胞中的EZH2;通过MTT分析EZH2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检测分析EZH2对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影响;通过Transwell分析EZH2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EZH2的过表达能够促进MDA-MB-231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增加处于分裂期细胞的比例,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细胞侵袭;EZH2的沉默能够抑制MDA-MB-231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减少处于分裂期细胞的比例,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细胞侵袭。结论 EZH2具有调节MDA-MB-231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周期、凋亡和侵袭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增殖抑制基因(HSG)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简称231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构建HSG全长真核表达载体,通过脂质体瞬时转染法使其在231细胞中高表达,通过MTT比色实验检查肿瘤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Matrigel穿膜实验检测肿瘤细胞体外侵袭能力和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并应用GST-pulldown法检测HSG高表达对乳腺癌细胞Ras蛋白活性的影响.结果 将构建好的重组人HSG真核表达质粒pcDNA3-MYC-HSG转染至231细胞中,MTT比色实验结果显示HSG的过表达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Matrigel侵袭实验显示转染HSG的肿瘤细胞的穿膜细胞数(HSG/231组,78.5个±5.8个)与转染空载体组(vector/231组,131.1个±14.5个)相比明显减少.流式细胞分析结果显示转染HSG/231组细胞出现了G_0/G_1期阻滞(56.3%±2.3%),且凋亡细胞的百分比与对照组(vector/231组为50.4%±1.9%)相比有所增加.Ras蛋白活性检测发现转染HSG/231组的乳腺癌细胞Ras蛋白活性明显下降.结论 HSG表达上调可抑制高侵袭性231细胞的体外增殖和侵袭能力,使其出现G_0/G_1期细胞周期阻滞,并可促进细胞凋亡.HSG对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细胞Ras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非受体型蛋白酪氨酸激酶Syk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乳腺癌细胞,使其在乳腺癌细胞中稳定表达,为进一步探讨Syk抑制肿瘤细胞侵袭转移的具体机制奠定基础。方法:构建syk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D/V5.His-TOPO/syk,以脂质体介导法转染Syk表达缺失的MDA-MB-231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syk基因稳定表达的MDA-MB-231/syk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和RT-PCR技术检测转染细胞MMP-9的表达变化,用体外迁移和侵袭力实验测定转染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构建了syk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D/V5.His.TOPO/syk,并在MDA-MB-231细胞中获得稳定表达。与野生型MDA.MB-231细胞相比,MDA-MB-231/syk细胞表达MMP-9的水平明显降低(P〈0.01),并且该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也明显降低(P〈0.01)。结论:候选抑癌基因syk通过脂质体可有效转染MDA-MB-231细胞,MDA-MB-231/syk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降低,这为进一步研究Syk在体内的抑瘤作用和乳腺癌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外源性RNA干扰技术,敲低MDA-MB-231乳腺癌细胞中软骨同源蛋白1(CART1)基因的表达,研究CART1基因沉默后对MDA-MB-231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人工合成的针对CART1基因的siRNA,用转染试剂RNAi MAX将CART1-siRNA转染MDA-MB-231细胞。实时定量PCR检测转染后CART1 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后CART1蛋白水平,TranswellTM侵袭实验检测MDA-MB-231细胞侵袭、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 CART1-siRNA能有效沉默CART1在MDA-MB-231细胞中的表达,CART1沉默后MDA-MB-231细胞侵袭和增殖能力明显下降,S期细胞的比率增高而G2/M细胞比率减少。结论下调MDA-MB-231细胞CART1的表达,可降低其侵袭和增殖能力、诱导S期阻滞。  相似文献   

8.
Wang Z  Liu Q  Chen Q  Zhu R  Zhu HG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6,35(6):333-338
目的探讨NDRG1基因与乳腺癌转移的关系及其转染对乳腺癌细胞株增殖及侵袭力的影响。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即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RT-PCR)检测10例新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27例石蜡包埋乳腺癌组织中NDRG1蛋白和mRNA的表达。脂质体介导NDRG1基因瞬时转染高侵袭高转移性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用5-溴-2-脱氧尿苷(BrdU)掺入法、流式细胞术观察NDRG1基因转染后对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细胞体外侵袭实验和迁移实验观察转染后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NDRG1蛋白和mRNA表达分别为:无转移的乳腺癌组织阳性率为100%(14/14)和0·82±0·14,而有转移的乳腺癌组织中为69·2%(9/13)和0·17±0·11,均明显降低;对两株细胞的检测中,高侵袭高转移的MDA-MB-231细胞株中NDRG1mRNA的表达水平(0·14±0·02)明显低于低侵袭低转移的MCF7细胞株(1·51±0·11)。NDRG1基因瞬时转染MDA-MB-231细胞后,与未转染组和pEGFP-N3组相比,pEGFP-NDRG1-N3转染组中,细胞BrdU掺入率降低,细胞周期G0/G1期比例增高,S期比例明显减低;同时细胞体外侵袭能力下降,而体外迁移能力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NDRG1基因的表达与乳腺癌的转移呈负相关关系,提示该基因可望成为早期预测乳腺癌转移的分子生物学标记物之一;NDRG1基因通过脂质体转染高侵袭高转移性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株,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降低其侵袭能力,提示其可作为一个候选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并有望成为乳腺癌基因治疗的新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将ZIP10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MCF-7细胞,研究ZIP10过表达对乳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经双酶切后凝胶电泳鉴定ZIP10基因表达载体pEGFP-N1-ZIP10,利用脂质体转染法将pEGFP-N1-ZIP10及其相应空载体分别转染乳腺癌细胞MDA-MB-231(ER-)及MCF-7(ER+).RT-PCR检测乳腺癌细胞中MMP-2、MMP-9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细胞中ZIP10蛋白质的表达水平,MTT法观察转染pEGFP-N1-ZIP10前后乳腺癌细胞增殖活性,Transwell实验观察转染pEGFP-N1-ZIP10前后乳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乳腺癌MCF-7和MDA-MB-231细胞瞬时转染成功后,MMP-2、MMP-9的mRNA 水平没有显著差异,MTT检测结果显示,pEGFP-N1-ZIP10转染乳腺癌细胞后对其增殖活性没有明显影响;Transwell肿瘤细胞侵袭实验显示,ZIP10过表达可显著增加乳腺癌细胞的侵袭能力.结论:ZIP10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乳腺癌细胞系MCF-7和MDA-MB-231使ZIP10过表达,对细胞增殖活性没有明显影响,但可明显增加肿瘤细胞的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钙网蛋白(calreticulin,CRT)对乳腺癌干细胞增殖、侵袭和凋亡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选技术从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中分离出乳腺癌干细胞。稳定转染重组质粒pGPU6/CRT(shRNA-CRT),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乳腺癌干细胞CRT蛋白的表达,MTT法和transwell法分别检测pGPU6/CRT对乳腺癌干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AnnexinⅤ-FITC/PI双染法检测pGPU6/CRT对乳腺癌干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从MDA-MB-231细胞系中成功分选出乳腺癌干细胞;pGPU6/CRT转染乳腺癌干细胞后,CRT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下调的CRT表达能够显著抑制乳腺癌干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同时诱导乳腺癌干细胞凋亡。结论下调CRT能够抑制乳腺癌干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并促进干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因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表达NOGGIN方法以NOGGIN重组腺病毒感染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划痕修复实验及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检测其运动和侵袭能力,定量RT-PCR和总蛋白Western blot检测CXCR4和MMP1的表达。结果过表达NOGGIN基因的MDA-MB-231细胞增殖能力增强(P<0.05);细胞划痕愈合延迟;NOGGIN组穿膜细胞数为79±4,显著低于空病毒组的135±7(P<0.05)。过表达NOGGIN后,细胞中CXCR4和MMP1的表达下调(P<0.05)。结论 NOGGIN蛋白可抑制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运动和迁移。其机制可能与下调CXCR4和MMP1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稳定抑制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调节蛋白激酶 1(SGK1)表达的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观察SGK1基因沉默对人乳腺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构建针对SGK1的shRNA干扰质粒pGen-3-siSGK1和阴性对照质粒pGen-3-control。转染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经G418筛选得到稳定抑制SGK1表达的乳腺癌细胞模型;实时定量PCR、免疫荧光以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shRNA干扰组、阴性对照组及未转染组细胞中SGK1的表达;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细胞体外生长能力;体外浸润实验、细胞迁移实验检测各组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结果 成功构建针对SGK1基因的shRNA干扰质粒,建立了稳定抑制SGK1表达的乳腺癌细胞模型;与阴性对照组和未转染组相比,肿瘤细胞中SGK1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0.01);SGK1基因沉默后,人乳腺癌细胞的生长能力、浸润和迁移能力均明显降低(P <0.05)。实验中还发现抑制SGK1基因表达之后,β-catenin的含量也出现明显下降。结论 抑制SGK1基因的表达可以显著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生长,并降低其侵袭转移的能力,其中β-catenin参与了SGK1基因的抑制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非受体蛋白酪氨酸激酶Syk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乳腺癌细胞,使其在细胞中稳定表达,以研究Syk对人乳腺癌细胞MHC-Ⅰ类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以RTPCR法从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468扩增出syk编码序列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D/V5-His-TOPO中.对重组质粒进行酶切、PCR及测序鉴定后,以脂质体介导法转染Syk缺失的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经G418筛选,构建syk基因稳定表达的细胞株,通过Western blot、RT-PCR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乳腺癌细胞Syk、MHC-Ⅰ及ICAM-Ⅰ的表达.结果:构建了hsyk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D/V5-His-TOPO/hsyk,并在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中获得稳定表达.表达Syk的MDA-MB-231细胞同时可以高表达MHC-Ⅰ和ICAM-Ⅰ.结论:成功地构建了syk真核表达载体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为进一步的肿瘤免疫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将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RI)转染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中,探讨RI对细胞凋亡和侵袭的影响。方法:(1)应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分别将重组表达载体pLNCX-RI和空载体pLNCX导入MDA-MB-231细胞,G418筛选阳性克隆并扩增传代。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RI表达。(2)流式细胞术、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分别观察RI对乳腺癌细胞凋亡、侵袭的影响。(3)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Surviv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aspase-3蛋白的活化情况,初步探讨RI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的相关机制。(4)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CD24mRNA和蛋白的表达,初步探讨RI抑制细胞侵袭的机制。结果:(1)成功构建表达外源性RI的亚克隆细胞系MDA-MB-231/pLNCX-RI。(2)与未转染的MDA-MB-231细胞及转染空载体的MDA-MB-231/pLNCX细胞相比,MDA-MB-231/pLNCX-RI细胞凋亡率增加(P<0.01);细胞穿膜数减少(P<0.01);Surviv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下降(P<0.01),且能活化Caspase-3;CD24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亦下降(P<0.01)。结论:(1)外源性RI基因在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的稳定表达可以通过抑制Survivin的表达和激活Caspase-3促进细胞凋亡,并能通过抑制CD24表达降低细胞侵袭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icroRNA-31(miR-31)靶向调控Dock1对乳腺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通过qRT-PCR、Western blot检测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与乳腺癌细胞中miR-31、Dock1的表达情况;将含有miR-31的过表达质粒或Dock1的敲除质粒转入乳腺癌细胞MDA-MB-231中并检测转染效率;用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中Dock1的表达变化; 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转染及共转染后各组细胞的侵袭能力的变化; 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及共转染后各组细胞中EMT标志物的表达情况。结果:MCF-7细胞中miR-31的表达明显高于MDA-MB-231细胞,但两组都低于其在MCF-10A中的表达。转染对照及过表达质粒后,MDA-MB-231细胞中miR-31的表达较正常组与对照组明显上调,Dock1表达明显下调。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显示,MDA-MB-231/miR-31组相比于MDA-MB-231/NC组穿过基底膜的细胞数明显减少,而与MDA-MB-231/miR-31+con组相比无明显差距; MDA-MB-231/miR-31+Dock1组与MDA-MB-231/miR-31+con组相比穿过基底膜的细胞数明显增多。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DA-MB-231/miR-31和MDA-MB-231/miR-31+con细胞相比于MDA-MB-231/NC细胞中E-cadherin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在MDA-MB-231/miR-31+Dock1细胞中E-cadherin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与MDA-MB-231/NC细胞相比,MDA-MB-231/miR-31和MDA-MB-231/miR-31+con细胞中Vimentin表达水平明显下调,MDA-MB-231/miR-31+Dock1细胞中Vimentin的表达水平几乎无变化。结论:miR-31可以靶向调控Dock1来抑制乳腺癌的上皮-间质转化,进而抑制乳腺癌的侵袭与转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 EGFP-N1-NANOGP8真核表达载体及pshRNA-NANOGP8干扰质粒转染人胃癌SGC-7901细胞后,对细胞增殖、周期、凋亡、迁移、侵袭的影响。方法构建p EGFP-NI-NANOGP8真核表达载体及针对人NANOGP8基因的干扰质粒pshRNA-NANOGP8,进行酶切、测序鉴定。将测序正确的质粒在脂质体的介导下转染入SGC-7901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反转录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其表达情况,CCK-8法检测SGC-7901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胃癌细胞周期变化和凋亡情况,TranswellTM实验验证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成功构建出p EGEP-N1-NANOGP8及pshRNA-NANOGP8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染胃癌细胞后,能观察到GFP的表达;反转录PCR结果显示p EGEP-N1-NANOGP8转染组高表达NANOGP8 mRNA,而pshRNA-NANOGP8转染组NANOGP8 mRNA低表达。NANOGP8高表达组能促进肿瘤细胞增殖,促使细胞进入S期,迁移侵袭能力明显增强。而低表达组细胞增殖受抑制,细胞周期停留在G0/G1期,迁移、侵袭能力受抑制。结论逆基因NANOGP8的转录表达,与胃癌的增殖、细胞周期、凋亡、迁移、侵袭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缺氧条件下沉默人胚胎软骨发育基因1 (differentiated embryonic chondrocyte gene 1,DEC1)的表达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分别检测不同培养条件(常氧和缺氧)下MDA-MB-231细胞中DEC1基因的表达情况;设计、合成靶向抑制DEC1基因的小干扰RNA (small interfering RNA, siRNA),通过脂质体转染入缺氧条件下的MDA-MB-231细胞中,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法验证细胞转染效率,CCK-8法、Transwell和划痕实验分别检测沉默DEC1基因表达对MDA-MB-231细胞活力、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此外,采用Western blot法分析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Smad3信号通路关键分子的表达。结果:在缺氧条件下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DEC1表达显著增高(P0.05),沉默DEC1表达后,MDA-MB-231细胞的活力、侵袭和迁移能力显著下降(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缺氧条件下,沉默DEC1后磷酸化Smad3 (phosphorylated Smad3, p-Smad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缺氧条件下,沉默DEC1基因表达可能通过阻断TGF-β/Smad3信号通路进而抑制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活力、侵袭及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8.
HIV-1 Vpr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和致凋亡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的vpr基因和不同变异株对宿主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以及其致细胞周期变化和致细胞凋亡机制的两者间的可能关系.方法 将14个带有不同变异位点的中国感染者HIV-1 upr片段分别连入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质粒.将这些重组质粒电转染Jurkat细胞,并设立保守株vpr基因转染细胞、突变株vpr-Fs基因转染细胞、空载体转染细胞和未转染细胞作为对照.经G418选择培养及RT-PCR检测目的基因转染成功后,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被转染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凋亡.结果 流式细胞仪检测上述14个带有不同变异位点的HIV-1 vpr基因片段的Jurkat细胞,发现转染保守片段HIV-1 vpr的Jurkat细胞,其细胞周期出现G_2期阻滞和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但转染vpr C端截断的vpr-Fs片段的细胞、空载体peDNA3.1(+)转染细胞和未转染的Jurkat细胞无此现象.转染了,HIV-1 vpr基因序列相对应的Vpr蛋白中含有70V、85P、86G、94G突变的片段,较vpr保守片段其致感染细胞G_2期阻滞和凋亡的能力明显下降,且Vpr蛋白的AE亚型致细胞周期阻滞和致凋亡能力较其他亚型普遍为低.初步发现vpr诱导G2期阻滞百分比越高其所致凋亡率越高.结论 HIV-I vpr基因有明显的致感染细胞G_2周期阻滞和致细胞凋亡的作用,但vpr C端截断的vpr-Fs片段无此功能.首次发现中国感染者HIV-1 vpr基因表达蛋白的70V、85P、86G、94G位点突变能使其致感染细胞G_2期阻滞和凋亡的能力下降,Vpr的AE亚型致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能力较其他亚型普遍为低.对14个变异片段的分析显示vpr诱导G_2期阻滞的程度与其致凋亡水平可能相关,提示两者的发生机制可能有一定的关联.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HIV-1致病机制和探索可能的基因干预措施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布托啡诺对乳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以及潜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布托啡诺对MDA-MB-231细胞存活率影响;根据实验要求分为对照组、布托啡诺组、布托啡诺+pcDNA3.1组、布托啡诺+pcDNA3.1-JAG1组;EDU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集落形成能力;RT-qPCR检测JAG1、Notch1 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JAG1、Notch1、Ki67、MMP2、cleaved-Caspase3蛋白水平。结果 选取10μmol/L布托啡诺处理细胞进行后续实验;与对照组相比,布托啡诺组MDA-MB-231细胞EDU阳性细胞率、迁移数量、侵袭数量、克隆集落数、JAG1、Notch1mRNA水平、JAG1、Notch1、Ki67、MMP2蛋白水平显著性降低,凋亡率、cleaved-Caspase3蛋白水平显著性升高(P<0.05)。与布托啡诺+pcDNA3.1组相比,布托啡诺+pcDNA3.1-JAG1组MD...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观察pGenesil-1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MTA1)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和MCF-7细胞MTA1基因的沉默效应,了解其对ERα表达及浸润能力的影响.方法 设计合成并构建重组质粒pGenesil-1MTA1,将该质粒分别转染MDA-MB-231和MCF-7细胞,荧光显微镜评估转染效率,RT-PCR检测MTA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 mRNA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检测ERα和MMP-9表达,Western blot检测ERα蛋白表达,用Boyden小室体外侵袭实验检测转染前后两株细胞侵袭力的变化.结果 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Genesil-1MTA1,并成功转染入MDA-MB-231和MCF-7细胞(平均转染效率分别为82.5%和78.2%).两株细胞MTA1 mRNA表达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分别为80.2%和58.7%).经干扰MTA1基因后MDA-MB-231细胞ERα蛋白表达得到逆转,呈阳性表达;MMP-9 mRNA表达下降;细胞体外侵袭力减弱(侵袭指数为27.2%±2.1%),与干扰前(76.3%±2.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CF-7细胞转染重组质粒并干扰MTA1基因后,ERα蛋白、MMP-9 mRNA表达和体外侵袭能力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质粒pGenesil-1MTA1能有效抑制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和MCF-7细胞MTA1基因表达,ERa在MDA-MB-231细胞得到逆转,表达阳性,其高侵袭能力减弱,使干扰肿瘤转移靶基因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