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负压封闭引流(VSD)方案对烧伤早期创面修复基质金属蛋白和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对创面修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开州区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深Ⅱ度烧伤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VSD+生理盐水持续冲洗,观察组给予改良VSD+含rh-bFGF的生理盐水持续冲洗进行治疗。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不同阶段深Ⅱ度烧伤创面肉芽组织中MMP-2、MMP-9、TIMP-1、TGF-β1、VEGF、TNF-α和IL-6的含量变化,比较2组患者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总时间。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创面MMP-2、MMP-9、TIMP-1、TGF-β1、VEGF、TNF-α和IL-6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第3天,2组患者MMP-2、MMP-9表达水平均上升;而第7、14天后,2组患者MMP-2和MMP-9的表达水平逐渐下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在各时间点,观察组MMP-2和MMP-9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第3、7、14天,2组患者TIMP-1、TGF-β1和VEGF的表达水平均呈上升趋势,观察组在各时间点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患者TNF-α和IL-6的表达水平均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 0.05),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于深Ⅱ度烧伤患者,改良VSD方案能显著影响早期MMPs、TIMP、TGF-β1和VEGF的表达,减少炎症因子TNF-α、IL-6的产生,促进创面愈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和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大黄素改善深Ⅱ度烧伤感染大鼠微循环、抑制炎症反应、促进创面愈合的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大黄素组。制备大鼠深II度烧伤模型后,计算大鼠烧伤创面愈合率,检测创面组织微循环血流灌注值(MPD)、微血管密度(MVD)和创面组织含水量;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创面组织表皮生长因子(EGF)、血管内皮生成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表达;ELISA方法检测创面组织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创面皮肤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IκB和磷酸化IκB(p-IκB)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大黄素组大鼠烧伤创面愈合率增加;创面组织MPD、MVD均增加,含水量降低;创面皮肤组织EGF、VEGF和bFGF表达量增加;MMP-2、MMP-9表达量降低,IL-6、IL-1β和TNF-α水平亦降低;TLR4、NF-κB和p-IκB蛋白表达降低,IκB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阻断血管紧张素II (Ang II)及其2型受体(AT2R)对创面愈合过程的创面愈合率、上皮爬行、肉芽组织形成以及创伤局部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Ang II及AT2R影响创伤愈合的机制。方法:建立小鼠背部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模型,直径6 mm,在创面模型建立同时腹腔注射给予特异性AT2R阻断剂PD123319(每天10 mg/kg),于创面形成后第3、5、7、9、11、13和15天切取创面组织标本,采用HE染色观察PD123319对创面愈合过程中创面愈合率、上皮爬行和肉芽组织生长的影响;采用ELISA法检测PD123319对创面内与创伤愈合密切相关的表皮生长因子(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结果:对照组在创面形成后第5天和第7天的愈合率分别为(63.55±2.57)%和(80.78±4.65)%。PD123319处理组在创面形成后第5天和第7天分别为(79.89±4.56)%和(88.98±3.8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伤后第5天和第7天, 对照组创面上皮爬行距离分别为(1.22±0.15)mm和(1.93±0.17)mm,PD123319处理组创面上皮爬行距离分别为(1.65±0.12)mm和(2.36±0.18) 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伤后第5天和第7天对照组创面肉芽组织的面积分别为(9.37±0.53)mm2和(7.15±0.42)mm2,PD123319处理组创面肉芽组织面积分别为(11.51±0.98) mm2和(9.32±0.67) mm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伤后第5天和第7天,PD123319处理组创面局部EGF、 VEGF和bFGF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T2R阻滞剂PD123319能够促进创面愈合。PD123319促进创面愈合可能与其促进创面内上皮爬行、肉芽组织形成及EGF、VEGF、bFGF等生长因子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对白内障手术引发角膜内皮损伤修复的作用。方法采用超声乳化摘除30只兔子(60眼)的晶体,将其分为2组,随机分为bFGF治疗组和对照组。bFGF治疗组滴用bFGF眼用凝胶,对照组滴用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分别每天滴用3次。观察记录2组眼睛消肿的时间;在手术后不同时间,分别检测2组切口的愈合面积、角膜厚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分别取各组前房水,检测各组前房水中NO、IL-1、IL-6和TNF-α的含量。结果 bFGF治疗组的眼睛消肿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bFGF治疗加速了切口愈合速率、角膜厚度和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的恢复及前房水内NO、IL-1、IL-6和TNF-α的减少。结论 bFGF可改善白内障手术引起的角膜内皮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血必净治疗Ⅱ度烧伤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108例Ⅱ度烧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涂抹剂量300 U?cm2-1,将其涂抹于纱布(5 cm×5 cm)上并覆盖创面,每日早晚各1次)和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血必净治疗,血必净100 mL+生理盐水100 mL,稀释后静脉滴注,每天1次)各54例,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清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介素-6(Interleukin-6)、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并进行比较,对比两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第1周、第2周创面愈合率及瘢痕愈合数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IL-8、IL-6、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IL-4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血必净治疗Ⅱ度烧伤患者更有利于改善患者机体炎症状态,促进创面愈合,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针刺对创伤性脑损伤模型大鼠脑组织表皮生长因子(EGF)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 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参照Feeney自由落体冲击造模法建立创伤性脑损伤大鼠模型,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针刺组,每组10只。针刺组给予针刺治疗,每天1次,共治疗7 d。处理结束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损伤脑组织EGF和bFGF含量。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EGF表达下降(P<0.01),而bFGF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EGF和bFGF表达明显升高 (P<0.01)。结论: 针刺可促进神经再生相关生长因子EGF和bFGF的表达,这可能是针刺促进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治疗颅脑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miRNA-15b-5p对糖尿病足大鼠溃疡愈合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miRNA-15b-5p agomir组、糖尿病组和miRNA-15b-5p antagomir组。RT-qPCR检测对照组和糖尿病组大鼠创面皮肤组织miRNA-15b-5p表达;对比各组大鼠创面形成后第1、4、7、10、14天创面愈合率;TUNEL检测各组大鼠溃疡创面组织细胞凋亡情况;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IL-1β、TNF-α、IL-6和IL-18水平和ICAM-1、E-selectin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创面皮肤组织中IKKβ、IKKα、p-IKKβ、p-IKKα、NF-κB的表达水平。结果 miRNA-15b-5p在糖尿病大鼠创面组织中表达上调,miRNA-15b-5p过表达后,创面愈合速率减慢,细胞凋亡率升高,炎症因子IL-1β、TNF-α、IL-6、IL-18和黏附分子ICAM-1、E-selectin表达升高,大鼠创面组织中p-IKKβ、p-IKKα、NF-κB蛋白表达水平升高。抑制miRNA-15b-5p表达后,加快创面愈合速率,抑...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在急性重症胰腺炎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64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及对照组(生长抑素)各32例,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TNF-α和IL-6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第3天、治疗后的第7天,统计数据显示,两组间TNF-α和IL-6分别比较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NF-α均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其检测值呈下降趋势,治疗后的第7天与治疗后的第3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6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虽然其其检测值呈下降趋势,但是其却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能抑制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TNF-α的分泌,上调IL-6的表达水平,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独用药,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Xeno-ADM)对大鼠深Ⅱ度烧伤创面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IL-1)表达的影响。方法取70只6-8周健康雄性Wister大鼠于背部建立深Ⅱ度烧伤模型,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35只。治疗组大鼠烧伤创面采用Xeno-ADM覆盖包扎,对照组大鼠烧伤创面采用传统外用聚维酮碘换药包扎。按分组情况分别于伤后1、3、5、7、10、14、21 d每组各取5个大鼠,沿创缘取创面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免疫印迹等技术检测创面愈合过程中炎症介质TNF-a、IL-8、IL-1的表达水平,采用SSPS 11.0统计软件对统计学数据进行处理,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免疫组化提示:两组IL-8,TNF-a和IL-1均在第1天开始表达,第5天达高峰,第7-21天表达水平逐渐下降。其中,伤后治疗组的TNF-a、IL-8表达均低于对照组,且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1的表达在第5天到第7天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印记显示,上述检测因子在两组中的表达规律及组间差异均与免疫组化结果相一致。结论 Xeno-ADM可有效抑制创面IL-8、TNF-a的表达和促进IL-1的表达,从而减轻炎症反应,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生物材料富勒醇在小鼠皮肤创面愈合中的疗效及机制。方法 将24只6~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模型组+生理盐水组(NS组)及模型组+富勒醇组(FUL组),每组8只。FUL组在建模后腹腔注射10 mg·kg-1·d-1富勒醇7 d,NS组及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每日记录小鼠体质量,分别于治疗第3、7天对创面进行拍照并计算相应的创面愈合率。治疗后通过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创面皮肤组织愈合情况;RT-qPCR检测创缘组织TNF-α、IL-6、IL-1β 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创缘组织NF-κB、TNF-α、IL-6、IL-1β蛋白水平;ELISA检测小鼠血清TNF-α、IL-6、IL-1β及创缘组织MDA、SOD水平。结果 各组小鼠每天的体质量无明显变化(P>0.05)。第3、7天,FUL组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NS组(P<0.05);与NS组相比,干预结束时FUL组创缘组织NF-κB、IL-1β、IL-6、TNF-α及MDA水平明显下降(P<0.05),而SOD水平显著升高(P<0.05),同时血清中...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检测比较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治疗对烧伤大鼠炎症相关指标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水平变化的影响,探讨MSCs移植治疗烧伤的抑炎机制、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 取正常新生儿脐带,分离脐带华通氏胶,培养脐带MSCs.另取体质量为(200±5)g SD雄性大鼠制备烧伤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移植组,移植组在烧伤24 h后进行皮下注射MSCs移植(2×106个/只).分别于烫伤后0、1、2、3、5、7d采集血样,检测其WBC、CRP及炎症因子IFN-γ、TNF-α、IL-6、IL-10含量,并比较7、14、21、28 d时2组间创面愈合率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对照组WBC烧伤后1、2d显著升高,3d后逐渐降低,移植组仅出现轻微升高;CRP水平变化比较,对照组伤后2、3d出现较大幅度上升,移植组变化甚微;血清中的炎症因子TNF-α、IL-6和IL-10比较,对照组和移植组于伤后3、5、7d均有增高,其中对照组增高更为明显;IFN-γ比较2组间未见明显差别.MSCs移植组14、21、28 d创面愈合率及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MSCs移植治疗烧伤大鼠,能明显减少烧伤大鼠血清中WBC、CRP、TNF-α、IL-6、IL-10的含量,减轻了由细胞炎症因子介导的炎症反应,但MSCs移植并未影响IFN-γ的产生.MSCs移植可通过降低烧伤后炎症因子产生而抑制其继发性炎症反应,从而促进创面愈合及烫伤修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姜黄素(Cur)对缺血-再灌注所致小鼠深部组织压力性损伤(DTPI)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模型组(Mod)、姜黄素4和8 mg/kg干预组(Cur 4,Cur 8),每组10只。磁铁压迫法构建深部组织损伤模型,每隔48 h于创面注射姜黄素,拍照观察伤口愈合情况。HE染色观察伤口愈合病理改变,realtime PCR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VEGF-α、TGF-β、Stat3、p-Stat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伤口逐渐恶化,病理学改变明显。与模型组相比,Cur 8组伤口愈合明显加快(P<0.05);Cur 8组炎性细胞浸润减少,新生血管密度增多。Cur 8组TNF-α、IL-6的mRNA表达量均低于模型组,IL-10、VEGF-α和TGF-β表达量均高于模型组(P<0.05);Cur 8组VEGF-α、TGF-β、p-Stat3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姜黄素可减轻小鼠缺血-再灌注所致的DTPI,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反应及促进血管再生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在大鼠深度烧伤创面的表达变化及其对创面愈合的影响和机制。方法:1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实验组,每组5只,实验组大鼠建立背部皮肤深Ⅱ度烧伤模型,正常组大鼠不做任何处理,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烧伤创面ILK表达;另取45只大鼠建立背部皮肤深Ⅱ度烧伤模型后随机分为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ILK组,每组15只,阴性对照组和ILK组大鼠创面分别注射pEGFP-C1慢病毒和pEGFP-C1-ILK慢病毒,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1 d、7 d、10 d、14 d、21 d观察创面愈合情况,10 d时取创面组织,ELISA测定创面组织TNF-α、IL-1β、IL-6、IL-10表达;21 d时取创面组织,HE染色观察创面组织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创面组织自噬标志蛋白轻链蛋白3(LC3)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结果:烧伤大鼠创面组织ILK表达较正常大鼠皮肤组织显著升高(P<0.05);ILK组大鼠创面愈合率在第7、14、21天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ILK组大鼠创面组织病变坏死程度明显降低,炎症细胞浸润减少,TNF-α、IL-1β及IL-6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IL-10含量显著升高(P<0.05),LC3阳性表达平均光密度值显著降低(P<0.05),LC3-Ⅱ/Ⅰ显著降低(P<0.05),Beclin-1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p62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结论:ILK在深度烧伤大鼠创面组织表达增加,过表达ILK可减轻创面炎症反应,抑制自噬,促进烧伤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芦荟凝胶和芦荟粗多糖对大鼠烫伤创面组织中TNF-α、IL-1β及IL-8水平的影响。方法: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6)和烧伤组(n=42)。在烧伤组大鼠背部造成4个面积约为7cm2的深Ⅱ度烫伤创面,分别外敷单层纱布浸润的50g/L芦荟粗多糖膏、100g/L芦荟凝胶膏、10g/L磺胺嘧啶银(SD-Ag)霜和等渗盐水。根据创面用药的不同,烧伤组又分为芦荟粗多糖组、芦荟凝胶组、SD-Ag组、等渗盐水(NS)组,并在伤后4、12、24、48h和7、14、21d应用ELISA法测定创面组织中TNF-α、IL-1β及IL-8水平。结果:烫伤后各组创面组织中TNF-α、IL-1β及IL-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伤后12、24和48h,芦荟粗多糖组和芦荟凝胶组创面组织中TNF-α水平低于SD-Ag组和NS组(P<0.05);伤后4h,12h,7d及21d,芦荟粗多糖组和芦荟凝胶组创面组织中IL-1β水平也低于SD-Ag组和NS组(P<0.05);伤后4h,12h及14d,芦荟粗多糖组创面组织中IL-8水平低于SD-Ag组和NS组(P<0.05);而芦荟粗多糖组与芦荟凝胶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芦荟粗多糖和芦荟凝胶均能有效减少烫伤创面组织中TNF-α、IL-1β及IL-8的释放,减轻创面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mRNA的表达影响及量效关系。方法 7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对照组、(0.5、1.0、10.0)mg/kg吡咯列酮组,每组各12只。改良Feeney法制作TBI模型,假手术组只开孔不进行打击处理,治疗组按体质量分别给予(0.5、1.0、10.0)mg/kg吡咯列酮治疗,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给等量安慰剂。致伤24、48 h后,采用反转录PCR检测脑损伤部位组织PPARγ、TNF-α、IL-6的mRNA水平。结果损伤24 h后,各吡格列酮组PPARγmRNA表达量显著上调,不同剂量吡咯列酮组间PPARγmRNA表达量差异显著,有剂量依赖性;损伤后治疗组TNF-αmRNA的表达量显著下调,24 h后,与0.5 mg/kg组相比,(1.0、10.0)mg/kg吡咯列酮组TNF-α、IL-6的mRNA水平降低。结论吡格列酮上调TBI大鼠PPARγmRNA、下调TNF-α和IL-6 mRNA表达,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spalt样转录因子1(Sall1)在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损伤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小鼠腰段脊髓背角中的表达及定位。方法 6~8周龄BALB/c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假手术组和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损伤组(SNI组)。在模型建立之前的1 d及术后第3、7、 10、 14天,测定小鼠机械缩足反应阈值(MWT);分别于手术建模后3、 7、 10、 14 d,收集小鼠L4~6节段的患侧脊髓背角部分,反转录PCR检测Sall1 mRNA表达及术后7 d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测定上述4个时间点的Sall1蛋白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术后3、 7、 10、 14 d脊髓Sall1的表达定位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与对照组、假手术组相比, SNI组术后3、 7、 10、 14 d, MWT均下降;与对照组相比, SNI组Sall1 mRNA和蛋白水平在术后7、 10、 14 d均下降,术后7 d, IL-1β、 IL-6、 TNF-αmRNA水平增加;对照组、 SNI组Sall1主要定位于脊髓背角,且术后除3 d外各时间点SNI组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Sall1定位于脊髓背角,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损伤可致患侧腰段脊髓背角的Sall1表达下降, IL-1β、 IL-6、 TNF-αmRNA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牙周炎患者正畸治疗前后血清TNF-α、CRP、sICAM-1及多白介素水平变化规律。方法:选取进行正畸治疗的40例牙周炎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进行治疗的40例不伴牙周炎患者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及治疗后1 d及7 d的血清TNF-α、CRP、sICAM-1及IL-1β、IL-6、IL-8水平进行研究比较。结果:经研究发现,治疗前观察组的血清TNF-α、CRP、sICAM-1及IL-1β、IL-6、IL-8水平高于对照组,治疗后1 d有所升高,仍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有显著性差异或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但治疗后7 d两组患者血清TNF-α、CRP、sICAM-1及IL-1β、IL-6、IL-8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牙周炎患者正畸治疗患者的血清TNF-α、CRP、sICAM-1及IL-1β、IL-6、IL-8水平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但是正畸联合牙周炎治疗可大大改善其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重组人Ⅲ型胶原蛋白水凝胶治疗糖尿病合并下肢难愈性创面的效果及其对创面炎症反应的影响。 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1年6月北京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医疗部收治的糖尿病合并下肢难愈性创面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例。在实施基础抗糖尿病治疗基础上,试验组局部外敷重组人Ⅲ型胶原蛋白水凝胶,对照组给予常规清创换药治疗,比较2组创面愈合率及创面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 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创面面积均较治疗前缩小,试验组患者治疗后7、14 d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34.00±2.53)%、(73.90±13.00)%,明显高于对照组(23.30±3.89)%、(48.30±6.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30、2.640,P<0.05);治疗后14 d,2组患者创面中TNF-α、IL-1β、IL-6、MMP-9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患者创面中TNF-α、IL-1β、IL-6、MMP-9的含量[(87.60±8.78)、(71.70±10.30)、(79.80±13.60)、(11.27±2.45)ng/L]均分别低于对照组[(111.60±9.86)、(81.10±8.03)、(96.90±14.50)、(15.05±2.82)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740、-2.260、-2.720、3.200,P<0.05)。 结论局部应用重组人Ⅲ型胶原蛋白水凝胶治疗糖尿病合并下肢难愈性创面,可有效提高创面愈合率,降低创面炎症反应,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Th22细胞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ITP初诊组、治疗后完全反应(CR)组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Th22细胞所占比例.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分别检测各组外周血中IL-22、TGF-β、TNF-α、IL-6的表达水平.用半定量RT-PCR分别检测各组外周血中IL-22 mRNA的表达水平.并逐层分析比较.结果:ITP初诊组和治疗后组Th22细胞比例、外周血中IL-22、TNF-α、IL-6的表达水平以及IL-22mRN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组Th22细胞比例、IL-22、TNF-α、IL-6、IL-22 mRNA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初诊组(P<0.05);ITP初诊组和治疗后组TGF-β水平分别为(3.27±1.02)ng/L、(5.41±1.69)ng/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9.65±2.78) ng/L(P<0.01),且初诊组TGF-β的水平低于治疗后组(P<0.05).结论:ITP患者体内Th22细胞数量增加、TNF-α、IL-6的表达升高、TGF-β的表达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