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研究在常温下阻断肝门入脉血流,肠粘膜屏障结构和功能损害的动物模型及损伤机理。方法 采用兔做动物模型,常温无菌条件下机械性阻断肝十二指肠韧带,造成入肝血流阻断,肠道淤血,缺血、缺氧;观察血流阻断后15’,20’,30’,60’的门静脉血内毒素、细菌移位、肠粘膜的病理变化。结果(1)缺血、缺氧是肠粘膜屏障功能损害的直接因素。(2)肠粘膜屏障损害程度随血流阻断时间延长逐渐加重;发现实验组动物门静脉血内毒素值和细菌移位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病理改变更明显。结论 肠道是体内最大的贮菌库,一旦肠粘膜屏障结构和功能损害将引起全身多器官多系统的损伤。加强对肠粘膜屏障损害的研究和保护对指导临床工作有益无弊。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在常温下阻断肝门入肝血流,肠粘膜屏障结构和功能损害的动物模型及损伤机理。方法采用兔做计物模型,常温无菌条件下机械性阻断肝十二指肠韧带,造成凡肝血流阻断,肠道淤血,缺血、缺氧;观察血流阻断后15′,20′,30′,60′的门静脉血内毒素、细菌移位、肠粘膜的病理变化。结果(1)缺血、缺氧是肠粘膜屏障功能损害的直接因素。(2)肠粘膜屏障损害程度随血流阻断时问延长逐渐加重;发现实验组动物门静脉血内毒素值和细菌移位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病理改变更明显。结论肠道是体内最大的贮菌库,一旦肠粘膜屏障结构和功能损害将引起全身多器官多系统的损伤。加强对肠粘膜屏障损害的研究和保护对指导临床工作有益无弊。  相似文献   

3.
谷氨酰胺颗粒对创伤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服用谷氨酰胺 (glutamine ,GLN)颗粒对创伤、烧伤及大手术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 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法 ,将受试患者分为谷氨酰胺组和安慰剂 (甘氨酸 )对照组 (P组 ) ,每组 6 0例 ,两组患者采用等氮、等热卡的营养支持。谷氨酰胺组口服或管饲谷氨酰胺 0 .5g·kg-1·d-1,P组使用同等剂量的安慰剂 ,疗程为 7d。比较各组患者用药前后血浆谷氨酰胺浓度、肠黏膜屏障功能、肝、肾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用药前两组患者血浆谷氨酰胺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值 ,肠黏膜通透性明显增高。与P组相比 ,谷氨酰胺组患者用药 7d后血浆谷氨酰胺浓度 [(5 92 .5 0± 185 .2 3) μmol/L]明显高于P组 [(4 0 7.4 1± 190 .2 2 )μmol/L) ],增幅达4 5 .4 % (P <0 .0 1)。谷氨酰胺组患者肠黏膜通透性明显改善 ,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性 [(1.2 2± 0 .4 5 )U/ml]、内毒素含量 [(0 .2 1± 0 .0 9)U/ml]、乳果糖 /甘露醇比值 (0 .11± 0 .0 7)明显低于P组 [分别为 (2 .2 7± 1.90 )U/ml、(0 .2 7± 0 .0 9)U/ml和 0 .2 3± 0 .13],降幅分别为 4 6 .3%、2 2 .2 %和 5 2 .2 % (P <0 .0 5~ 0 .0 1)。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少数患者出现轻微不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谷氨酰胺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TBI)后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 54只雄性Wistar成年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组,6只)、TBI组(T组,24只)及脑损伤后谷氨酰胺治疗组(G组,24只),T组和G组按TBI后检测时间分为1,3,5,7 d组,每组6只大鼠,应用组织病理切片和电镜观察肠黏膜结构的变化,并以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谷氨酰胺能减轻TBI后肠黏膜的病理损害,使细胞凋亡减少.结论 谷氨酰胺对TBI后肠黏膜屏障损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6.
空间失重环境可引起人体体液头向转移、肌肉萎缩、骨丢失、消化道功能紊乱等一系列生理适应性变化.完整的肠黏膜屏障在抵御外源性抗原入侵机体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近年来失重/模拟失重对肠黏膜屏障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失重/模拟失重对肠道黏液、肠黏膜上皮屏障、组织形态和通透性造成影响;在肠黏膜免疫功能方面,失重/模拟失重影响免疫...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创伤性脑损伤(TBI)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变化.方法 将我院2009年6月~2010年12月收治的50例TBI患者根据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轻度(n=18),中度(n=18),重度(n=14)3组;30例健康成年体检者为对照组,观察比较其伤后3、12、24小时和72小时血浆二胺氧化酶(DA...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鼠不同程度创伤性脑损伤(TBI)后肠黏膜屏障(IMB)的应激性变化。方法健康清洁级Sprague-Dawley大鼠78只,随机分为无脑损伤的对照组(n=6)和轻、中、重度TBI组,再分别按伤后3、12、24、72h时间点分为4个亚组(n=6)。参照Feeney’s方法建立轻、中、重度TBI模型,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肠黏膜组织形态变化并检测血浆D-乳酸(D-LAC)、门静脉血内毒素(ET)水平、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轻度TBI组伤后24h肠黏膜损伤指数(MDI)、D-LAC、ET水平、DAO活性均升高(P<0.05),伤后72h均回落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重度TBI组伤后3h MDI、D-LAC、ET水平、DAO活性均明显升高(P<0.01),至伤后72h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中度TBI组上述指标介于轻、重度TBI组之间。结论大鼠不同程度TBI后发生不同程度肠黏膜结构损伤和屏障功能障碍。轻度TBI伤后24h出现一过性肠黏膜结构损伤和屏障功能障碍。中、重度TBI肠黏膜结构损伤和屏障功能障碍发生早并持续至伤后72h。  相似文献   

9.
乳果糖对白细胞介素-18介导肠黏膜屏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果糖对烫伤大鼠肠道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8 mRNA(IL-18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致30%体表面积Ⅲ度烫伤,随机分成烫伤对照组(C组)及乳果糖预防组(L组).采用逆转录PCR技术检测肠组织中IL-18 mRNA水平;以分光光度法检测小肠组织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取回盲部肠系膜淋巴结(MLN)及全血检测细菌含量.结果伤后C组肠组织中IL-18 mRNA表达较伤前增强(P<0.01),并显著高于L组(P<0.05);L组在伤后8、16、24 h小肠DAO活性高于C组(P<0.05),但L组伤后24 h内血培养的细菌阳性率及MLN细菌数量均低于C组(P<0.05).结论烧伤早期肠道IL-18 mRNA表达明显过度,致肠黏膜屏障遭受损害,细菌/内毒素移位增加,而预先应用乳果糖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肠黏膜屏障,减少细菌/内毒素移位.  相似文献   

10.
肝硬化内源性感染是临床上常见并且较为棘手的问题之一,也是肝硬化患者病情恶化的重要因素,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和肠源性内毒素血症[1],严重的可以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虽然引起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确切机制仍不十分清楚,但是有证据表明肠道细菌移位(bacterial trans-location,BT)是其主要的来源[2]。小肠细菌过度生长、肠黏膜屏障受损以及宿主免疫防御功能缺陷可以造成BT[3],其中如果宿主防御机制未受损,即使肠中细菌过度生长或肠屏障通透性增高,也不会发生BT[4],可见宿主免疫防御机制的重要性。肝硬化时存在全身系统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在持续肝门阻断时保留肝动脉血液供应的安全性及其对肝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设立对照组(SO组)、完全肝门阻断组(OPT组)和保留肝动脉持续阻断门静脉组(OPV组),通过测量3组肝断面出血量、安全时限、对肝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对肝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以及病理学改变来评价肝门阻断时保留肝动脉血供对肝细胞的保护程度.结果 OPT组和OPV组相比肝断面出血量无统计学差异,耐受肝门阻断的安全时限OPV组为110 min,比OPT组平均延长20 min,复流后1 h和复流24 h,OPT组和OPV组的ALT、AST和MDA值对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Na+-K+ATP酶的活性复流后1 h,OPT组和OPV组对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复流后24 h,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理组织学OPV组肝细胞损伤程度明显较OPT组轻.结论 在持续肝门阻断时保留肝动脉血液供应可以减轻对肝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延长由于阻断肝门血流而引起的肝细胞能量衰减时间,使大鼠能够耐受更长时间的持续阻断,且不会增加肝断面的失血量,是值得推广的肝门阻断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ln)对入肝血流阻断后肠道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120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1组)、对照组(2组)和实验组(3组)。每组40只。2组和3组采用Pringle's法进行入肝血流阻断,持续35分钟,在阻断前3组大鼠腹腔注射Gln(300m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4ml),每天2次,连续5天。每组随机抽取10只大鼠分别于阻断前及再灌注后2、4、24小时,测定肠组织丙二醛(MDA)含量,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门静脉内毒素水平。光镜观察并测定肠黏膜厚度、肠绒毛高度。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再灌注后24小时肠道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mRNA的表达。结果与1组相比,再灌注后2、3组MDA含量、TNF-α及内毒素水平增高(P〈0.05),而肠黏膜厚度、肠绒毛高度下降(P〈0.05)。与2组相比,再灌注后3组MDA含量、TNF-α及内毒素水平降低(P〈0.05),而肠黏膜厚度、肠绒毛高度明显增加(P〈0.05)。再灌注后24小时,与2组相比,1、3组HMGB1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Gln能够抑制人肝血流阻断后内毒素移位、炎性因子释放及肠道HMGB1mRNA的表达,具有减轻肠道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腹腔海水浸泡对大鼠肠粘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腹部开放伤后海水浸泡对机体肠粘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7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NC组 ,n=6 )、手术对照组 (A组 ,n=18)、腹部海水浸泡组 (B组 ,n=18)、腹腔生理盐水浸泡组 (C组 ,n=18)及腹腔海水浸泡组 (D组 ,n=18)。观察各组动物处理前、处理后即刻、6 h、12 h血浆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 (TNF)、肠通透性 (血浆 D-乳酸 )及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的变化。结果  A、B及 C组切开腹部致伤前及致伤后即刻、6 h、12 h血浆内毒素、TNF及 D-乳酸的含量变化均无显著性 (与NC组比较 P值均 >0 .0 5 )。而 D组海水浸泡后血浆内毒素、TNF及 D-乳酸含量均出现显著升高 (与NC、A、B、C组比较 P值均 <0 .0 5 ) ,浸泡结束后即刻血浆内毒素、TNF及 D-乳酸的含量分别为 (2 4 3.5± 85 .8) EU/L、(7.18± 1.2 0 ) ng/L、(49.2± 7.9) μmol/L,浸泡后 12 h测得值分别增至 (6 13.1±116 .4 ) EU/L、(10 .2 3± 0 .98) ng/L、(14 0 .7± 19.5 ) μmol/L。病理学检查出现小肠充血、淋巴细胞浸润及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破坏等改变。结论 腹腔海水浸泡引起机体肠粘膜屏障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大鼠严重烧伤后胃粘膜细胞胞液中糖皮质激素受体变化对胃粘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观察大鼠严重烧伤后不同时期胃粘膜细胞胞液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动态变化及胃粘膜电位差变化。结果 严重烧伤后 3小时 ,大鼠胃粘膜组织皮质醇含量明显升高 ,1 2小时达高峰 ,而胃粘膜细胞胞浆内糖皮质激素受体的最大结合容量 (R0 )显著下降 ,平衡解离常数 (KD值 )明显增大 ,伤后 1 2小时、2 4小时胃粘膜电位差显著下降。结论 糖皮质激素受体水平降低可能是严重烧伤后急性胃粘膜屏障功能受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过度训练对大鼠小肠粘膜机械屏障的影响及谷氨酰胺的干预作用和机制。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过度训练组(HT)、谷氨酰胺干预组(HT+Gln)。两HT组大鼠进行每周6次、共9周的力竭性跑台运动。HT+Gln组大鼠在运动前按1.5 g/kgBW剂量补充谷氨酰胺。9周后,末次运动训练后第二天晨取材,通过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安静时小肠粘膜组织结构,并测定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内毒素含量以及小肠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HT组大鼠小肠绒毛水肿增粗,数目明显减少,绒毛间隙变大,绒毛高度显著缩短,部分粘膜上皮细胞出现肿胀、变性,甚至坏死等病理性变化。且血浆DAO活性和内毒素含量显著升高,小肠组织SOD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2)HT+Gln组大鼠小肠粘膜形态结构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与HT组相比,HT+Gln组血浆DAO活性和内毒素含量显著降低,小肠组织MDA含量显著下降,SOD活性虽有所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过度训练可使肠道清除自由基能力下降,氧自由基生成增加,从而导致小肠粘膜萎缩和损伤,破坏小肠粘膜屏障,引起小肠粘膜通透性增加,引起"内毒素易位"。补充Gln可以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有效缓解过度训练大鼠肠道粘膜的损伤,降低小肠粘膜通透性,对保护小肠粘膜的屏障功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应用血浆D-乳酸水平评价腹部外科手术后肠道屏障功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评价腹部外科手术后肠道屏障功能,探讨腹部外科手术后患者肠道屏障损伤的规律。方法 将63例患者按不 同标准分组:胃肠手术组和非胃肠手术组;大手术组和中等手术组;术后发生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组和未发生SIRS组。术 前和术后2、24、48h采集外周血,采用分光光度法和酶联法测定血浆D- 乳酸和内毒素(LPS)水平,不同组别间进行对比,同时将D- 乳 酸及LPS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SIRS组术后2h血浆D 乳酸即开始升高,在术后24h达到高峰并维持至48h,术后各时间点 D -乳酸水平与无SIR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手术组血浆D -乳酸水平与中等手术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 0.01)。胃肠手术组与非胃肠手术组术后各时间点血浆D -乳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浆D -乳酸水平与LPS 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91,P<0.01)。结论 血浆D- 乳酸可作为临床腹部外科手术所致肠黏膜屏障损伤、肠道细菌移位、肠源性内 毒素血症形成的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模拟高原环境暴露下大鼠肠黏膜屏障的损伤及谷氨酰胺(Gln)的保护作用,探讨高原肠黏膜屏障损伤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关系。方法 3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平原对照组(C组)、高原缺氧组(H组)和Gln保护组(HG组),每组10只。H和HG组动物在模拟海拔7000m的低压舱内生存72h,C组在平原环境下生存72h。观察各组大鼠小肠黏膜组织病理改变、肠上皮细胞凋亡、肠道细菌移位情况,并应用邻联二回香胺显色剂法检测血清和小肠黏膜二胺氧化酶(DAO)的活性,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血清丙二醛(MDA)的含量,酶法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一氧化氮(NO)、Gln的含量。结果 H、HG组大鼠肠黏膜损伤严重,紧密连接间隙增宽,硝酸镧示踪法可见镧颗粒进入上皮细胞紧密连接间隙内以及基底膜外侧周围组织间隙或细胞内。H组肠系膜淋巴结和脾脏有细菌移位,移位细菌数为0.47±0.83CFU/g;HG组各器官移位细菌明显减少,细菌移位数为0.22±0.42CFU/g(P<0.05)。原位末端标记切口平移双标记法(TUNEL法)检测显示,H组肠上皮细胞凋亡细胞数增多,凋亡指数为16.2%±2.2%;与H组比较,HG组肠黏膜损伤明显减轻,肠上皮细胞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凋亡指数为13.3%±4.6%(P<0.05)。与C组血清内毒素(0.032±0.003kEU/L)、血清DAO(0.861±0.359kU/L)、血清Gln(3.083±0.186mmol/L),小肠DAO(0.516±0.062kU/L)、小肠Gln(0.573±0.032mmol/L)比较,H组血清内毒素(0.277±0.053kEU/L)和DAO(3.533±0.584kU/L)水平显著增高,血清Gln(1.472±0.079mmol/L)及小肠DAO(0.325±0.0533kU/L)、Gln(0.377±0.010mmol/L)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H组比较,HG组血清内毒素(0.113±0.015kEU/L)和DAO(1.810±0.450kU/L)水平显著降低,血清Gln(1.951±0.070mmol/L)及小肠DAO(0.431±0.049kU/L)、Gln(0.448±0.021mmol/L)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结论高原缺氧能引起严重的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促进细菌和内毒素移位,引发全身炎症反应,是高原MODS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Gln对高原肠黏膜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降低肠黏膜通透性,减少细菌移位,减轻全身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8.
乌司他丁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肠黏膜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linastafin,UTI)对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肠黏膜免疫屏障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小肠缺血45min再灌注模型,治疗组于再灌注5min内尾静脉缓慢注射UTI。于再灌注后2h用免疫放射法测定血清、肠黏膜组织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的含量;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r)测定Peyer's淋巴结(pp)、上皮内淋巴细胞(IEL)和固有层淋巴细胞(LPL)增殖活力。结果:肠IR后血清和肠黏膜中sIgA含量下降,淋巴细胞增殖活性下降(P〈0.01);不同剂量的UTI治疗组均能逆转IR后sIgA含量下降和淋巴细胞增殖活性下降,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而不同剂量UTI治疗组间各项指标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乌司他丁(UTI)可参与调节肠道相关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肠道免疫屏障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小肠屏障功能监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目的 通过对创伤后小肠屏障功能几种监测方法的对比分析,试图找到一种适合临床推广的快速敏感的监测方法。方法 北京地区雄性成年山羊32只,随机分为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组(H组,n=6),创伤内毒素血症组(E组,n=6)和创伤失血再灌注复合内毒素组(M组,n=20),模拟临床创伤、缺血再灌注(I/R)、感染脓毒症的实验模型。同时监测二胺氧化酶(DAO)、肠粘膜下pH((pHi)和尿乳果糖/甘露醇比值,并参照血浆内毒素(LPS)、TNF和病理形态学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创伤和失血性休克后当日血浆DAO活性可呈一过性升高,M组在输入内毒素后再度升高呈双峰型,H组术后第一天开始DAO渐趋下降,E组自手术当日开始逐渐升高。M组L/M较E组增显著;创伤、休克末和输内毒素后小肠pHi持续降低。血浆DAO的变化与L/M和肠粘膜pHi的变化呈高度相关(r=0.951和-0.553,P<0.01-0.05),三种肠功能指标与 浆LPS和TNF的变化高度相关,并与病理形态学变化相一致。结论 创伤缺血再灌流,单纯输内毒素均可导致肠屏障功能损伤,这种损伤是短暂和可逆的;创伤缺血再灌注流复合内毒素血症对肠屏障功能的损伤程度明显加重;DAO活性、L/M和肠pHi均能敏感地反映出创伤肠屏障功能损伤程度和逆转情况,但以DAO法更快速敏感,且能反应出肠上皮修复情况,又不平加病人痛苦,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