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药品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发生特点、临床表现和治疗,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抽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度药品不良反应报告199份,借助统计学方法进行归纳分析。结果药品不良反应涉及药品123种,其中抗感染药物36种,占药物品种数29.3%,占病例总数的18.1%;消化系统药物17种,占药物品种数13.8%,占病例总数的8.5%;心血管系统药物11种,占药物品种数8.9%,占病例总数的5.5%;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占55.8%;常见不良反应为皮肤及其附件损伤;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占0.5%。结论药品不良反应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老年患者更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有助于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统计该院2013年全年的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报告,总结其规律及特点,以促进安全、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该院2013年全年共1148份不良反应报告。结果本组1148例不良反应报告中60岁以上的患者约占52.26%,最易引发ADR的为抗菌药物(30.75%),其中头孢类所占比例最高(35.69%),给药途径中以静脉滴注引发的ADR最多(75.09%),分析结果提示最常见的受累器官为皮肤及其附件(39.20%)。结论需进一步加强我院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以期最大程度的减少ADR的发生,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某院284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DR多发于老年人群;抗感染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最为常见,占45.77%,其次为中药注射剂引起的,占17.95%,所累及的器官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为常见。结论 ADR的监测和上报工作,有利于掌握更多的药品信息,规范临床合理用药,控制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6月~2012年10月所有门诊、住院患者上报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105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引起不良反应的抗菌药物涉及8大类25个品种,其中喹诺酮类药物引起ADR比例较高(24.76%),其次是头孢菌素类(23.81%);主要累及的器官是皮肤及其附件,其次是胃肠道系统;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结论加强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减少ADR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的642例ADR报告报表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642例ADR报表中,男性比例(50.94%)高于女性(49.06%)。在年龄分布方面,<10岁的儿童和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ADR比例最高;ADR发生时间在10~30min内较多;由抗菌药物导致的ADR最多(58.88%);以静脉滴注方式引起的ADR为主(70.4%);引起不良反应例数最多的剂型是粉针剂(46.57%);涉及系统以皮肤及附件损伤最为常见(58.1%)。结论医院应重视并做好ADR的监测、分析、评价工作,以保证药物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8.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基本药物抗生素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4月上报的73例抗菌药物所致药物不良反应(ADR)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抗菌药物种类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结果引起ADR的抗菌药物6大类15个品种,其中头孢菌素类引发的ADR比例最高,静脉给药方式为引发ADR的最主要途径,ADR临床表现多为各种皮疹、瘙痒、消化系统症状。结论基层医院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抗菌药物ADR监测,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景天闯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3):157-158
目的:调查分析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上报资料,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抗菌药物ADR报告。结果160例ADR中,年龄≤18岁和≥60岁患者分别为28.75%和23.75%,19~59岁患者占47.5%。引起ADR的药品种类以β内酰胺类和喹诺酮类最多, ADR表现以皮肤和附件损害最为常见。结论应继续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和ADR监测工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规律.方法 对 172 例 ADR 报告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性别、药物类别、用药途径、临床表现等.结果 172 例 ADR 中,≥ 60 岁 42 例占 24.42%,比例最高;药物种类分析抗感染药物 89 例比例占到 51.74%、中药制剂 22例占 12.79%、心血管系统药物14例占 8.14%;静脉滴注给药引发 ADR 占 77.91%;组织系统损害以皮肤损害最多见占 50.00%,消化道损害占21.51%,神经系统损害占12.21%.结论 加强ADR 监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分析本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08-2010年科室上报的114例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14例药品不良反应中。抗感染药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其次为中药制剂,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为常见。结论应充分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及预防,合理规范使用抗生素及其他药物。 相似文献
13.
钟瑞坤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1):13-14
目的了解该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基本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该院2009-2010年上报的67例AD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7例ADR报告中,涉及药物共4类42个品种,其中抗感染药物居首位,占77.61%(52例);在给药途径上,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76.12%(51例)。ADR引起的主要临床表现以皮肤系统损害最多,占52.24%(35例)。结论必须加强ADR监测、报告、防范和处理,有效减少ADR事件,强化临床用药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本院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R)特点及其规律,为临床科学、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汇总2010~2012年本院上报的285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的年龄、性别、ADR类型及构成比、给药途径涉及药品种类和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临床表现等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85例ADR报告中,60岁以上患者居首位,占34.04%;女性患者较男性多,分别占59.30%和40.70%;引发ADR的途径以静脉滴注给药为主,占80.70%;由抗菌药引发的ADR最多,占74.04%;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占48.77%。结论医院应重视ADR的监测工作,尤其要重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关注ADR的易发人群,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药物不良反应(ADR)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药品、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对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收集的36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6例ADR报告中男性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偏高[69.4%(25/36)],且主要分布于41~60岁人群[58.3%(21/36)];静脉给药途径引起ADR的比例较高[61.1%(22/36)];ADR涉及的器官及系统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38.9%(14/36)]和全身性反应[38.9%(21/36)].结论 医院应加强ADR监测及相关知识的宣传,以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该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9年该院154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评估发生ADR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以及受累器官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中≥60岁较多占31.71%,涉及药物以抗微生物药最多占40.91%,其次是营养药占13.64%;抗微生物药中以头孢类和喹诺酮类居多,分别占33.33%和23.81%。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引起的ADR最多占88.96%;累及系统—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占44.32%,其次为全身性损害占21.62%。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对ADR的监测,最大限度地减少ADR的发生率,保证临床的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本院2009~2012年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并分析其特点和规律,提高临床医生对ADR的关注度,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指导和依据,减少ADR的发生。方法选择2009年7月~2012年6月本院上报的276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剂型、药物类别、临床表现、ADR患者的转归等几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结果276例ADR报告中,男性占60.14%;〉18岁的成年患者ADR发生率较高;口服药物的ADR发生率较其他给药途径高,占65.94%;最容易引起ADR的药物为抗结核药物,而临床表现以肝功能损害最为常见,患者转归良好。结论本院应继续加大力度监测ADR工作,确保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本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一般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Excel电子表格和手工筛选,对本院2008~2010年收集到的214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214例ADR报告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最多,占38.78%,静脉滴注引发的ADR最多,占64.61%;ADR的主要类型为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占38.32%,抗感染药物引发ADR数量最多,共38.79%。结论:医务人员应重视ADR的监测与报告,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肝病医院的药物不良反应(ADR)进行分析,促进临床安全合理地使用药物。方法收集本院肝病医院中2008年ADR报告71例,按照患者性别、年龄分布、药品种类及品种、给药途径、ADR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1例ADR报告中,抗感染药物所致ADR居首位;所致ADR的药物大多为静脉注射;涉及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最为常见,经过相应的治疗均好转或治愈。结论重视ADR的监测工作和提高ADR的报告水平,以减少ADR发生。 相似文献
20.
426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上报的426例ADR报告,对ADR病例的患者性别、年龄、涉及药物种类、ADR所累及的器官或系统等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抗感染药物引发的ADR比例最高,占53.40%;给药途径方面,静脉给药占85.63%;ADR累及的器官/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88例)最为常见;在中药制剂中,舒血宁注射液的ADR发生率最高,占43.42%;他汀类药物的ADR发生率在口服制剂申居首位,占28.33%.结论:应重视在ADR报告中发现的用药问题,并及时向临床反馈,合理选择溶媒,避免盲目联合用药,以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