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输液中不溶性微粒和异物及其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燕 《黑龙江医药》2009,22(4):542-543
目的:分析引起临床输液微粒污染的各种相关因素,制定预防措施,以达到预防或减少输液中微粒污染。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结合临床工作经验,分析影响输液微粒污染的各种影响因素。结果:临床使用过程引起输液微粒污染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操作因素、输液因素、输液器具、药物因素、pH值、输液溶媒选择等。针对引起输液微粒污染的各种途径,可制定微粒污染的预防措施。结论:输液微粒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是引起临床输液反应的主要原因。同时也可引起血管栓塞、静脉炎、肺内肿、血小板减少、过敏反应。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输液微粒污染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秋香 《海峡药学》2010,22(3):26-27
目的分析临床输液微粒污染的各种相关因素,制定预防措施,以达到预防或减少输液微粒污染。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结合本院实际,分析输液微粒污染的成因。结果输液微粒污染的因素主要有:大输液本身的因素、药物因素、操作因素、输液器具、环境及空气微粒污染等。针对输液微粒污染的各种途径,可制定微粒污染的预防措施。结论输液微粒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是引起临床输液反应的主要原因,微粒可引起血管栓塞、静脉炎、肺肉芽肿、血小板减少、过敏反应等。  相似文献   

3.
马旭东  陈炜  杜光 《医药导报》2015,(2):279-281
目的探讨与分析滥用静脉输液的危害,提出加强输液安全管理及防范措施。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结合临床实际,分析影响静脉输液的安全因素及其原因,并总结加强输液安全管理的对策。结果引起静脉输液的风险因素主要有输液微粒污染、输液并发症、以输液为载体带来的问题和交叉感染四方面。临床应加强对医护人员及患者的宣传教育,减少输液微粒污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建立安全输液规范制度,以保证输液的安全。结论滥用静脉输液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建议医生和患者理性看待输液,谨慎选择输液,同时加强输液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4.
随着输液疗法在现代医疗中的广泛应用,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危害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已成为目前临床护理的重要课题之一。 据有关护理研究报道,液体在使用过程中被污染主要有4个环节,即器具、管道污染;环境空气污染;操作污染及加药污染。针对以上污染环节,根据临床输液微粒污染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防止微粒的污染。  相似文献   

5.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的主要任务是为临床科室提供合格的成品输液,开展PIVAS对保障静脉输液质量和调配人员的职业防护有重要意义。在保障静脉输液质量工作中,输液微粒污染是其主要的风险因素。静脉输液微粒污染不仅损害成品输液质量,更是患者健康的巨大威胁,输液微粒会造成多种输液反应。为确保成品输液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笔者根据我院PIVAS的实际经验,对输液微粒污染的来源进行分析,并对我院PIVAS采取的预防措施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6.
张先桃 《北方药学》2014,(5):188-189
目的:分析静脉输液微粒污染的原因,探讨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通过查阅文献,结合临床工作经验,分析导致静脉输液污染的因素,并提出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导致静脉输液出现微粒污染的原因主要有药物、输液容器、穿刺瓶塞、配伍及联用、环境、护理等。结论:总结分析导致静脉输液微粒污染的原因,有利于临床制定有效的干预对策,降低污染率,确保输液安全。  相似文献   

7.
输液是临床治疗疾病的主要措施,但输液中不容性微粒污染较为严重,并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为了减少静脉输液微粒的产生,笔者研究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产生输液微粒的原因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努力为患者提供安全、高品质的静脉输液。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有效地减少和防止输液药液中的微粒污染,达到用药安全。方法归纳总结近10多年来大量有关药液中的微粒污染预防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的心得体会。结果常见的微粒污染途径有药物生产过程、临床使用操作过程、输液器具污染等方面。针对药物生产环节、规范输液操作过程.改善输液环境和避免滥用输液治疗,能有效减少和防止输液药液的微粒污染。结论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用药更安全,保护病人健康更有效。  相似文献   

9.
输液反应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引起输液反应的相关因素,探讨预防对策。方法综合近年来各类文献报道的输液反应,结合本院情况,考察各种影响输液反应的因素。结果输液反应的类型主要有热原和热原样反应、菌污染反应、过敏反应、肺水肿等,引起输液反应的原因主要有药物因素、人员因素、输液器具、患者自身等。结论应加强这些方面的监控管理。  相似文献   

10.
张慧琴 《哈尔滨医药》2014,34(2):167-168
目的 探究减少我院输液微粒的方法.方法 对我院在2012年发生的8例输液污染进行分析.结果 我院导致输液微粒污染的主要因素有橡胶微粒污染、输液破损污染、配伍污染.结论 为了减少输液污染,医务人员要采取科学的加药方法减少橡胶微粒的污染,药师在打包过程中要注意工作台的清洁减少输液的破损;尽可能采取单一用药,注意配伍禁忌.  相似文献   

11.
输液治疗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目前输液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治疗中;但输液可引起较多严重的不良反应,本文从热原反应、过敏反应,不溶性微粒引起的不良反应、输液器引起的不良反应、交叉感染等几个方面综述常见的输液引起的不良反应;并提出输液不良反应的一些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乔莉 《黑龙江医药》2014,27(5):1241-1243
目的:对输液发热反应进行分析,找出其发生原因并探讨预防措施以降低其发生率。方法:对我院门诊2006-2012年95例次门诊输液发热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2年门诊输液发热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往年。结论:输液发热反应呈下降趋势,由微粒污染和药物配伍不当引起发热反应的发生率有增加趋势,应注意防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出现液体污染产生不溶性微粒的原因。方法:对静脉输液应用过程中产生不溶性微粒进行检测并建立监控体系。结果:静脉输液在配置使用的过程中,由于药物配伍、环境、操作、输液器具等因素影响,不溶性微粒明显增多。结论:常规静脉输液的各环节均有可能致数量和大小不等的不溶性微粒污染,应加强输液操作各环节质量管理,尽量采用避免不溶性微粒污染的操作方式,建立静脉输液配置中心。  相似文献   

14.
卢玉兰  翁开敏 《现代医药卫生》2002,18(12):1137-1138
输液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在抢救危重病人及各种疾病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用之不当,会给病人带来严重危害。现就输液对病人可能造成的影响及预防措施探讨如下。1 临床输液风险1.1 输液中不溶性微粒对人体的影响:资料表明输液中的微粒可引起血管闭塞、组织缺血性水肿、血栓、静脉炎、肉芽肿、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静脉输液操作过程中可能造成不溶性微粒污染的各环节进行监测,探讨减少造成不溶性微粒污染的途径。方法进行输液器质量、进气方式、空气环境、配药环境、配药用具和加入各种针剂与不溶性微粒污染的相关性试验,利用注射液微粒分析仪测定各样品的不溶性微粒数。结果不同厂家输液器配制的输液所含不溶性微粒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进气方式、空气环境、配药环境、配药用具、以及加入各种针剂的不同,亦可引起不同程度的不溶性微粒污染(P<0.01)。结论常规静脉输液过程的各环节均有可能导致数量和大小不等的不溶性微粒污染,应加强输液操作各环节的质量管理,尽量采用能避免不溶性微粒污染的操作方式,尽快建立静脉输液配置中心。  相似文献   

16.
静脉输液微粒污染与临床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家兰  袁静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12):1640-1641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输液微粒是一种输入液体中存在的非代谢性颗粒杂质 ,其直径多在1~15um,少数可在50~300um[1],主要包括 :尘埃、碳墨、橡胶屑、玻璃颗粒、碎片、纤维、药物结晶等 ,进入人体可引起静脉炎、血管栓塞、肺部肉芽肿、癌反应、热原样反应等严重危害。因此 ,临床输液过程中的微粒污染问题 ,必须引起广大护理人员高度重视 ,做到有的放矢。1临床输液微粒的来源1.1药液的生产、贮存与微粒 :(1)药液生产 :存在空气、水、原材料、生产工艺等污染 ,药液中可混入异物和微粒。(2)药液贮存 :由于药物本身的理化性质 ,…  相似文献   

17.
微粒一般是指输液中肉眼看不见的50μm以下的微小颗粒杂质,它可形成血栓和静脉炎,引起肉芽肿,使血小板减少或直接闭塞血管,引起局部缺血和水肿,甚至引起循环障碍,过敏反应,热原反应等,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微粒主要来源于制备大输液的原辅料不纯、包装、材料质量差,制剂操作过程中的污染以及临床用药过程中的污染.中国药典对输液的不溶性微粒作了限度规定.本文讨论了微粒及其异物污染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赵晓风  吴友良  彭尧  张浩 《中国药师》2010,13(11):1681-1682
目的:探讨临床输液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方法:对本院2006~2009年临床发生的33例输液反应残留液、同批号原包装输液及空白输液器的热原及不溶性微粒监测资料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输液反应残留液的不溶性微粒不合格率为63.6%,热原不合格率为6.2%;同批号原装输液热原及不溶性微粒复查结果均符合规定;同批号空白输液器热原复查符合规定。结论:临床输液配伍后多种因素所致不溶性微粒超标而引起的输液热原样反应已成为我院输液反应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输液器对临床用药安全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琳  张恩娟  黄林清 《中国药房》2007,18(26):2073-2075
目的:探讨输液器影响临床用药安全性的因素及预防措施,确保临床安全用药。方法:查阅相关文献,模拟临床试验,分析输液器影响临床用药安全性的各种因素。结果:输液器主要从热原反应、微粒超标、对药物的吸附、输液器材质及毒性方面影响输液安全性。结论:输液器与临床用药安全关系密切,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静脉输液中微粒污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输液是临床治疗疾病的主要措施,但输液中不溶性微粒污染较为严重。可引起的微粒污染反应造成血管栓塞、静脉炎、肺肉芽肿、血小板减少、过敏反应、热原反应等,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近年来,随着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发展和患者对治疗手段纯净度要求的提高,加强对静脉注射中不溶性微粒控制及减少不溶性微粒对患者的危害愈来愈被医院和患者所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