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静脉化疗为恶性肿瘤的主要给药途径。但在治疗中常因反复静脉穿刺及化疗药物刺激致静脉发红、疼痛、硬化成索状 ,导致给药困难 ,给患者带来痛苦 ,使化疗不能顺利进行。为了减轻和避免化疗对静脉的损害 ,自 2 0 0 0年 1月~2 0 0 2年 12月 ,对部分化疗患者静脉实施系统保护措施 ,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自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 ,共收治肿瘤化疗患者 86例次 ,其中直肠、结肠癌 38例 ,肝癌 18例、胃癌 16例、食管癌 4例、白血病 5例、骨肉瘤 2例、骨癌 2例、肺癌 1例。年龄 16~ 6 5岁。化疗 1~ 3疗程…  相似文献   

2.
临床上,静脉输液是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在美国20世纪40年代就已经广泛使用了无针密闭式输液系统,它是输液方式的一次革命。在肿瘤化疗中,由于化疗药物具有毒情,对血管有刺激,如果化疗药物外渗还容易造成皮肤完整性受损。现将我们近年来使用留置针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后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白青云  邹启云 《现代肿瘤医学》2005,13(5):i0012-i0013
目的 探讨防治锁骨下静脉穿刺置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ization,CVC)感染的方法。方法 对37例化疗患者CVC感染的发生情况和采用综合措施防治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7例化疗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平均27 d(16~57 d),仅1例于置管23d发生导管感染,导管插入口皮肤细菌培养见表皮葡萄球菌,且感染程度轻,预后良好。结论 无菌置管、全环境保护、精心护理、保持导管通畅等综合措施能有效防治CVC感染,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中心静脉导管断裂的血管内介入处置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断裂段抓取,解除血管内异物栓塞的方法.方法:用血管介入的方法,对5例导管体内断裂患者实施血管内异物抓取术.结果:5例手术均获成功,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未引起相关并发症或后遗症.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后断裂是深静脉导管留置的严重并发症,做到早发现、早处置,避免造成更大损伤.  相似文献   

5.
中心静脉与外周静脉置管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中心静脉与外周静脉置管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方法共136例恶性肿瘤化疗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8例,即中心静脉置管组(Ⅰ组)和外周静脉穿刺术置管组(Ⅱ组)。结果①Ⅰ,Ⅱ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5.58%和98.52%(P〉0.05);②Ⅰ,Ⅱ组发生药物渗漏和,或脉管炎者分别为0%,22.2%和0%,36.4%(P〈0.05);③Ⅰ,Ⅱ组留管中位时闻分别为78d和5d(P〈0.001);④穿刺置管与留管期间,病人有心理恐惧和,或焦虑的Ⅰ,Ⅱ组分别为42.1%和12.5%(P〈0.001);⑤两组均未发生置管感染和栓塞。结论中心静脉置管术安全、创伤小、留置时间长,静脉炎的发生率低,且能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恶性肿瘤的化疗和长期补液病人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通过颈外静脉留置针与前臂静脉穿刺在长春瑞宾应用中静脉炎发生情况。方法:对108例滴注长春瑞宾的乳腺癌、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68例为颈外静脉留置组(A组),40例前臂静脉组(B组)。观察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A组发生率为3%,B组发生率为57.5%,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有明显差异。结论:颈外静脉留置滴注长春瑞宾能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引导下完全埋入式静脉输液港(venous port access,VPA)颈内静脉植入术在地市级医院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018年02月至2020年02月期间渭南市第二医院需行静脉港植入术的肿瘤患者102例,根据颈内静脉穿刺方法分为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组(可视组,共51例)或传统盲法(盲穿组,共51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患者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差异。结果:可视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29.88±3.63)min,显著短于盲穿组的(36.16±6.64)min(P<0.05);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评估结果显示,可视组为98.04%(50/51),明显高于盲穿组84.31%(43/51);可视组和盲穿组的出血量分别为(6.25±1.64)mL和(10.00±3.4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视组动脉误穿率为0%(0/51),低于盲穿组的3.92%(2/51);可视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96%(1/51),显著低于盲穿组的15.69%(8/51)(P<0.05),可视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盲穿组。结论: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的静脉输液港植入手术,其一次穿刺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且操作简单、方便,值得地市级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和围术期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往认为无法手术的侵犯大血管的腹部肿瘤,在血管重建技术的加持下,使得手术切除肿瘤成为可能。联合血管切除手术的应用使肿瘤切除范围扩大,提高了肿瘤的R0切除率,延长了患者生存期。门静脉(portal vein,PV)/肠系膜上静脉(superior mesenteric vein,SMV)系统,对于包括胰腺癌在内的肝胆胰及十二指肠肿瘤的手术至关重要,是上述肿瘤常累及的主要血管结构。联合PV/SMV系统切除重建技术的安全应用,为这类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PV系统两端均为毛细血管网,血流速度慢,血液黏稠易凝,重建失败将严重影响肝脏血供,甚至引起肝功能衰竭。血管重建材料是影响手术效果和预后的重要因素,目前在静脉修复中,自体静脉、自体其他组织、同种异体静脉与人工材料均可作为供选择的修复材料,选择合适的材料对手术至关重要。本综述阐述了PV/SMV修复重建材料的研究进展,并说明了各种材料的特点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断裂段抓取,解除血管内异物栓塞的方法。方法:用血管介入的方法,对5例导管体内断裂患者实施血管内异物抓取术。结果:5例手术均获成功,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未引起相关并发症或后遗症。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后断裂是深静脉导管留置的严重并发症,做到早发现、早处置,避免造成更大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儿最合适的深静脉导管置管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412例长期深静脉置管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接受(totally 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TIVAP)患儿156例,男88例,女68例,为TIVAP组;接受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患儿256例,男157例,女99例,为PICC组。对比两组患儿年龄、置管费用、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及置管时间、置管操作中并发症发生率、留置时间、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提前拔管发生率。结果:TIVAP组患儿年龄明显低于PICC组(P<0.05),但费用却明显高于PICC组(P<0.05);TIVAP组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略低于PICC组(P<0.05),两组置管时间及置管操作中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TIVAP组留置时间明显长于PICC组(P<0.05);PICC组患儿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提前拔管发生率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P<0.05);TIVAP组患儿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也随着时间延长而增加(P<0.05),但提前拔管发生率增加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后的前六个月,TIVAP组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提前拔管发生率与PICC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置管六个月后,TIVAP组发生率则明显低于PICC组(P<0.05)。结论:TIVAP和PICC两种深静脉置管方式各有优缺点。对于低年龄儿童、化疗时间长于6月、患儿及家属依从性较差的的恶性肿瘤患儿,我们建议优先选择 TIVAP,但临床医生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为患儿选择个体化深静脉导管留置方式。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直肠癌静脉侵袭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作者利用54例直肠癌手术切除标本,采用FVⅡ因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提高了癌肿内静脉侵袭阳性检出率,使细静脉和淋巴管在光镜下得以鉴别,明确了诸临床病理学因素同静脉侵袭的关系,结果表明: 1)癌组织学类型及癌浸润肠壁深度同静脉侵袭无相关性。 2)淋巴管侵袭、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及三年期死亡率同静脉侵袭密切相关。 3)FVⅡ因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脉管侵袭的鉴别和判定方面是目前不可缺少的。 4)结果提示静脉侵袭为估计预后,预测肝转移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许梅曦  蒋艳波  王旭东  林文前 《癌症》2000,19(11):1053-1053
记忆合金支架植入术是治疗气管或支气管恶性狭窄的有效方法,我院从1997年开始应用异丙酚+芬太尼微量注射泵输注给药,配合表麻完成该项手术共10例,获得较好的镇静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化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新疆医科大学第三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12例肿瘤化疗患者,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6例。观察组患者根据PICC特点行针对性护理,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舒适度、疾病不确定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低于对照组的32.1%,护理满意度为91.1%,高于对照组的7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舒适度评分为(9.32±0.02)分,高于对照组的(7.34±0.44)分,其疾病不确定感为(63.07±9.72)分,低于对照组的(72.65±8.4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肿瘤患者PICC置管化疗,可有效控制不良反应发生,改善患者舒适度,减少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腋静脉为位于腋动脉前内侧的大静脉,在行腋窝淋巴结清扫、静脉穿刺、神经阻滞、动静脉造瘘时,腋静脉的解剖和变异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有关腋静脉变异,较少见文献报道。笔者在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时,发现腋静脉3支变异1例,为积累腋静脉变异资料,避免腋静脉损伤,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内或淋巴管内平滑肌瘤病是一种很少见的组织学形态良性的 ,但具明显侵入脉管内生长的平滑肌瘤。现将我们见到的2例报告如下 :例1 :女性 ,40岁,因月经过多 ,经期延长半年就诊。妇检发现子宫增大如孕3个月大小 ,表面尚平滑 ,B超提示宫体平滑肌瘤。病理检查 :次全子宫13cm×9cm×7cm ,表面平滑 ,切面宫壁厚4cm~5cm ,后壁见4cm×4cm圆形灰白色编织状肿块伴部分粘液变 ,境界清 ,其外周宫壁散见大小0 1cm~1cm的灰白色圆形结节 ,呈膨胀性生长外观 ,质较硬 ,部分结节可自宫壁分离或脱落 ,并残留一内壁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配合一次性微量输液泵的应用和护理。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3月间收治并确诊为食道癌、胃癌等消化道肿瘤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时静脉注射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PICC配合一次性微量输液泵,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外周静脉穿刺进行置管同时配备一次性微量输液泵。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注射过程中疼痛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注射后两组患者消化道症状和白细胞变化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配合一次性微量输液泵在治疗消化道肿瘤时可以减少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作用,降低输液过程中患者的不适感及不良反应,其效果明显好于传统普通外周静脉输液方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相似文献   

19.
<正>选取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我院收治的166例老年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经颈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老年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总结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为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提供可靠依据。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取166例老年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92例,女性74例;年龄6089岁,平均年龄(74.23±2.31)岁;病程189岁,平均年龄(74.23±2.31)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2.34±0.91)年。胃癌21例,肺癌56例,直肠癌17例,结肠癌8例,肝癌28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肿瘤患者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预防和减少化疗所致的静脉炎。方法:采用PICC对48例患者进行置管给药。结果:应用PICC48例,顺利完成了化疗,留置时间35d-365d,平均146d。结论:PICC为肿瘤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