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在双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血管成像上的形态学特点,并评估具有指导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价值的形态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证实为CTO病变患者的术前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CTA)影像资料。评估并记录CCTA上所显示的各形态学指标,包括病变位置、闭塞血管长度、闭塞段血管近端呈钝形、闭塞段血管出现钙化;与CAG结果相比较,分析两者间显示的差异。结果 80例患者(82个CTO病变)CCTA结果显示82支血管闭塞,CCTA诊断CTO病变的敏感度为95.12%,特异度为97.14%;冠状动脉CTO病变45例(54.88%)位于右冠状动脉,CCTA测量闭塞段长度显著小于CAG测量所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8.29±14.15)mm vs.(38.90±23.48)mm,P0.001]。CCTA显示闭塞段血管近端呈钝形19例(23.17%),与CAG对照一致。CCTA显示58个(70.73%)CTO病变闭塞段血管内可见点状、结节状、条片状钙化灶,而CAG显示闭塞段血管存在钙化55个(67.07%),两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诊断冠状动脉CTO病变有较高敏感度及特异度,且可以显示闭塞段长度,近端形态及闭塞段钙化等有利于指导PCI治疗的形态学特征。  相似文献   

2.
3.
<正>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是指,闭塞时间>3个月的病变。CTO病变约占全部冠状动脉造影的30%以上,目前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者<8%,仅占全部PCI病例的10%~20%,与非闭塞冠状动脉病变相比,[1-2]  相似文献   

4.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严重,冠状动脉内斑块负荷重,导致冠状动脉完全或几乎完全闭塞的病变。冠状动脉闭塞的时间通常难以确定,但CTO病变一般是指冠状动脉闭塞至少3个月以上的病变[1]。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Fielder XT导丝在功能性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介入治疗中的使用体会和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1年1月~2012年10月住院使用过Fielder XT导丝行介入治疗的CTO病变患者的影像资料。根据CTO病变的影像特点将患者分为绝对性CTO病变组和功能性CTO病变组,分别统计上述两组的CTO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成功率,统计两组的Fielder XT导丝的CTO病变通过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功能性CTO病变组和绝对性CTO病变组CTO病变的成功率分别为89%、60%(40/45、22/37,P0.01);两组Fielder XT导丝的通过率分别为:71%、24%(32/45、9/37,P0.01)。结论:Fielder XT在功能性CTO病变中有较高的导丝通过率。  相似文献   

6.
过去十年中,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已成为冠状动脉狭窄诊断和介入治疗临床决策的金标准。然而,CAG有一定局限性,例如有创、肉眼评估误差以及弥漫性、中重度病变程度评估的差异。近年来,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TA)愈加成熟,技术进展使扫描速度更快、覆盖范围更广、空间分辨率更高,在冠状动脉病变评估和治疗指导中的价值日益增加。  相似文献   

7.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是临床常见的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目前发现越来越多的糖尿病患者合并冠状动脉CTO病变。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技术的发展,CTO-PCI策略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冠状动脉CTO病变合并糖尿病的治疗。该文介绍冠状动脉CTO病变合并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糖尿病与侧支循环的关系及CTO-PCI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对残端模糊的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介入手术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湘潭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诊断的84例残端模糊的CTO病变患者。根据是否使用IVUS指导导丝穿刺CTO病变近端纤维帽,将患者分为IVUS组(n=48)和造影组(n=36)。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CTO病变特点、PCI手术疗效及手术特点。结果:IVUS组的总体手术成功率(93.75%对66.67%)、导丝直接正向通过CTO病变成功率(60.42%对36.11%)均明显高于造影组(P均0.05)。导丝直接正向成功通过CTO病变的患者中,IVUS组使用的导丝数量明显少于造影组[(1.57±0.51)条对(2.54±0.66)条,P0.05]。所有术后患者住院期间均未发生靶病变血管重建、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严重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等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结论:IVUS指导导丝穿刺残端模糊的CTO病变能提高手术总体成功率及导丝直接正向通过CTO病变成功率,减少导丝在直接正向通过CTO病变中的使用数量。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51岁,因"反复胸前区疼痛2年,加重1周"入院。既往有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史,无糖尿病病史。入院查体:血压135/70 mmHg(1 mmHg=0.133 kPa),脉搏75次/min。神志清楚,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75次/min,律齐,无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入院诊断"不稳定型心绞痛"。入院后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心肌酶、肌钙蛋白T均正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排计算机断层扫描造影技术(CTA)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5例进行过CTA检查的CTO患者.其中,介入治疗前进行CTA检查者11例;其余14例患者介入治疗前未进行CTA检查,在术后3d内完成CTA检查.结果:11例介入治疗前进行CTA检查的患者中,有8例(73%)介入手术成功.14例介入治疗前未进行CTA检查的患者PCI均失败.介入治疗成功者CTO病变局部平均CT密度值是324±58Hu,平均PCI操作时间是73±31min,介入治疗失败者CTO病变局部平均CT密度值是560±131Hu(P<0.01).平均PCI操作时间是120±41min(P<0.01).结论:CTO病变局部CT密度值有助于预测介入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合并钙化病变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合并钙化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经验和住院期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1995年6月至2007年2月CTO合并钙化病变接受PCI的患者726例,其中仅经冠状动脉造影检出624例,经血管内超声(IVUS)检出102例.分析比较两种方法 检出CTO合并钙化病变患者的临床、病变特征和PCI结果 .结果 共处理冠状动脉造影检出624例的728支靶血管和732处靶病变.病例成功率80.6%(503/624),病变成功率80.2%(587/732),失败的121例中87例因导丝通过失败,21例球囊失败,8例发生并发症,5例术后TIMI血流2级,住院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包括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再次血管重建)发生率1.1%(7/624).共处理IVUS检出102例的120支靶血管和127处靶病变,病例和病变成功率分别为89.2%(91/102)和88.2%(112/127),均高于经冠状动脉造影检出的患者(P<0.05),失败的11例中7例因导丝通过失败,2例球囊通过失败,发生并发症和术后TIMI血流2级各1例,住院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1.0%(1/102).结论 CTO合并钙化病变的PCI可通过正确采用介入治疗器械和技术而获得较高的成功率和较理想的近期疗效,IVUS检测有助于提高PCI开通率.  相似文献   

12.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疗效。方法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患者65例,回顾其临床资料、病变特征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疗效。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靶血管共65支,平均闭塞时间为(10±5)个月,均按标准方法行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术。结果75%(49/65)的患者成功完成了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共植入金属支架58枚。随闭塞时间的延长,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成功率显著降低(P=0.001),真性完全闭塞、残端形态圆钝形或刀切样改变、闭塞长度超过15mm都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低成功率的相关因素(P〈0.05)。所有病例住院期间均未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结论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技术难度较大,术前选择适当的病例和病变、正确选择和应用器械有利于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中国人与澳大利亚人冠状动脉造影三支血管病变及完全闭塞病变规律差异.方法 中国南京入选冠心病患者3 021例(男性2 067例,68.42%),澳大利亚悉尼入选冠心病患者3 230例(男性2 195例,67.9%),分别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定量冠状动脉造影分析.结果 (1)澳大利亚人组三支血管病变、完全闭塞病变及总的Gensini积分均显著高于中国人组(P<0.01);(2)中国人组男性三支血管病变、完全闭塞病变率及总的Gensini积分均显著高于女性患者,澳大利亚人组男性三支血管病变、完全闭塞病变率及总的Gensini积分均显著高于女性患者(P<0.01);(3)澳大利亚人组男性及女性三支血管病变、完全闭塞病变率及总的Gensini积分,均分别显著高于中国人同性别组(P<0.01).结论 澳大利亚人组三支血管病变及完全闭塞病变率较中国人高;两组男性三支血管病变及完全闭塞病变率均比女性高;澳大利亚人组男性及女性的三支血管病变及完全闭塞病变率均比中国人组同性别患者高.  相似文献   

14.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疗效.方法 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患者65例,回顾其临床资料、病变特征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疗效.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靶血管共65支,平均闭塞时间为(10±5)个月,均按标准方法行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术.结果 75%(49/65)的患者成功完成了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共植入金属支架58枚.随闭塞时间的延长,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成功率显著降低(P=0.001).真性完全闭塞、残端形态圆钝形或刀切样改变、闭塞长度超过15 mm都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低成功率的相关因素(P<0.05).所有病例住院期间均未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结论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技术难度较大,术前选择适当的病例和病变、正确选择和应用器械有利于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本研究分别基于冠状动脉(冠脉)计算机断层血管成像(CTA)成像及冠脉造影对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的斑块成分及病变特点分析,分析临床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吸烟)与斑块成分及病理特点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9月至2019年9月于北京安贞医院及北京友谊医院住院行冠脉造影证实存在单支CTO病变,且在住院前2个月内完成冠脉CTA的195例患者。应用冠脉CTA对CTO病变进行斑块成分分析,应用冠脉造影分析CTO病变特点。结果 基于冠脉CTA分析,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坏死脂核容积[55.88(26.40~98.96) vs. 62.41(31.62~117.91)]、纤维脂肪斑块容积[25.08(9.93~50.18) vs. 29.57(13.62~56.31)]、纤维斑块容积[17.39(3.31~45.52) vs. 12.53(3.34-33.83)]、钙化斑块容积[0.85(0.00~6.44) vs. 0.11(0.00~7.84)]、纤维钙化斑块容积[18.96(3.31~52.83) vs. 15.42(3.34-44.34)]等方面差异无统...  相似文献   

16.
本文回顾了我科应用三维冠脉CT血管造影(CTA)与冠状动脉造影(CAG)图像实时融合技术指导右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介入治疗的患者1例。该患者因"不稳定型心绞痛"入院,CAG示:前降支中段狭窄95%、前降支远端70%、回旋支近中段50%~90%,右冠近段弥漫狭窄最重85%,右冠中段闭塞。患者冠脉CTA明确右冠脉慢性闭塞病变特征,并预测慢性闭塞病变开通难易程度。同时,我们采用三维CTA与CAG图像融合技术,实时指导慢性闭塞开通,并且帮助明确球囊及支架的位置。同时运用微导管、对侧造影验证三维CTA与CAG图像融合指导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2005年1月~2006年7月,我们对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QT离散度(QTd)变化进行了观察,以探讨PCI对CTO患者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影响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结局的患者临床特点与冠状动脉造影(CAG)图像特征,对比日本多中心CTO注册中心(J-CTO)评分、临床-病变相关(CL)评分对PCI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CAG检查确诊CTO病变并尝试进行PCI的157例患者共162处病变。根据病变行PCI是否全部成功分为PCI成功患者组(121例)以及PCI失败患者组(36例),根据病变最终是否成功开通分为PCI成功组(125处)以及PCI失败组(37处)。收集患者临床及CAG病变特征资料,分析影响CTO-PCI成功的因素,采用CL评分及J-CTO评分分别对病变进行评价,比较预测价值差异。结果157例患者中男性130例(82.8%),平均年龄(60.0±9.7)岁,最终PCI成功开通CTO病变125处(77.2%)。PCI失败患者组既往CTO病变PCI失败(33.3%比16.5%,P=0.028)、既往PCI(47.2%比28.1%,P=0.035)比例显著大于PCI成功患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CI失败组近端钝形纤维帽(56.8%比32.0%,P=0.006)、病变长度≥20 mm(67.6%比22.4%,P<0.001)、病变迂曲>45°(45.9%比16.0%,P<0.001)以及侧支循环Rentrop 0~1级比例(27.0%比9.6%,P=0.007),J-CTO评分[(2.24±1.01)分比(1.05±0.94)分,P<0.001]、CL评分[(3.01±1.22)分比(1.80±1.26)分,P<0.001]均高于PCI成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病变长度≥20 mm(OR 0.216,95%CI 0.082~0.569,P=0.002)、近端钝形纤维帽(OR 0.232,95%CI 0.091~0.590,P=0.002)以及侧支循环Rentrop 0~1级(OR 0.299,95%CI 0.094~0.949,P=0.040)为PCI成功开通CTO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CL评分及J-CTO评分预测PCI结局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9(95%CI 0.675~0.814)和0.794(95%CI 0.723~0.853),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0)。结论病变长度≥20 mm、近端钝形纤维帽以及侧支循环Rentrop 0~1级为PCI成功开通CTO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在预测CTO-PCI结局方面,CL评分与J-CTO评分预测价值相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回顾性分析长闭塞时间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6年1月~2007年6月入院行冠脉造影检查发现有CTO病变并行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的358例患者。分组标准:病变闭塞时间≤12个月组(135例),病变闭塞时间>12个月组(223例)。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PCI结果以及围术期并发症和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与病变闭塞时间≤12个月比较,闭塞时间>12个月组的CTO患者老年患者(≥60岁)、糖尿病患者比例高(P<0.01),女性患者、高血压患者比例也高于闭塞时间≤12个月组(P<0.05)。闭塞时间>12个月组的CTO病变绝对性闭塞比例高(P<0.01),刀切状病变、长度≥15 mm或并发桥状侧支循环形成的CTO比例也均高于闭塞时间≤12个月组(均P<0.05)。两组病变和病例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91% vs 95%, 93% vs 97%)。两组术中无死亡病例,术后住院期间无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无患者进行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MACE发生率1年随访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PCI治疗闭塞时间较长的CTO病变也可获得较高的成功率和较好的近期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老年冠状动脉(冠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支架置入术后再闭塞病变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选择2005年1月至2019年12月老年冠脉慢性完全闭塞支架术后再闭塞患者229例。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40~49岁组60例、50~59岁组58例、60~69岁组55例和70~80岁组56例,分析各组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再闭塞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