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是中医骨伤科的优势病种之一,推拿疗法是KOA相关指南中强推荐的疗法,其理论基础是“筋出槽,骨错缝”理论。由于学者们对“筋出槽,骨错缝”理论的理解存在差异,治疗KOA的方法各不相同。本文概述了筋和骨的概念及“筋出槽,骨错缝”理论,对“筋出槽,骨错缝”理论在推拿治疗KOA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脊柱为“骨错缝、筋出槽”的好发部位。近年来,对脊柱“骨错缝、筋出槽”的研究多集中于分析其解剖学内涵、生物力学变化。然而脊柱“骨错缝、筋出槽”的研究仍存在以下问题:(1)缺乏统一的疾病诊断标准;(2)“骨错缝”研究广泛开展,“筋出槽”研究却相对滞后;(3)学界重“骨错缝”,轻“筋出槽”,重脊柱解剖结构位置的恢复,轻筋的功能训练;(4)重手法治标,轻中药内服治本,忽视功法治疗。针对现存问题,本文基于中医整体观念从整体功能的角度进行思考,试图认清脊柱“骨错缝,筋出槽”的内在本质,提出制定统一的疾病诊断标准、重视“筋出槽”的理论研究、强调治疗动静结合、筋骨并重,中药内服治本、手法治疗治标、配合中医功法、实现标本兼治,为脊柱退变性疾病的理论研究及临床实践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骨错缝,筋出槽"既是中医骨伤科疾病诊疗的特色理论,又是对中医骨伤科部分疾病病机的高度概括。"骨错缝,筋出槽"多见于脊柱,是脊柱退行性疾病发病的关键病机。目前,随着学者们对"骨错缝,筋出槽"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对"骨错缝,筋出槽"的认识也存在不同的观点,关于"骨错缝,筋出槽"的诊断也从单纯的"结构异常"发展到"结构异常"与"功能异常"两方面的结合。本文从中医学对"骨错缝,筋出槽"的认识、"骨错缝,筋出槽"与脊柱疾病的关系、"骨错缝,筋出槽"理论指导下的脊柱手法治疗及"骨错缝,筋出槽"理论的相关基础研究4个方面对脊柱"骨错缝,筋出槽"理论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筋出槽、骨错缝是中国手法医学的核心理论,也是手法治疗的关键指征。触诊作为“筋骨评估”的重要环节,其检查结果是诊断脊柱筋出槽、骨错缝疾病不可或缺的标准之一。本文探讨了触诊在脊柱筋出槽、骨错缝疾病临床评估中的价值和脊柱筋出槽、骨错缝疾病的触诊操作方法,以期业内形成统一、规范、完善、客观、可复制的脊柱触诊方法,从而更好地指导脊柱筋出槽、骨错缝疾病的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5.
“骨错缝、筋出槽”理论梳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以往“骨错缝、筋出槽”理论渊源的梳理,同时参照国外按脊手法医学“半脱位”概念涵义,结合脊柱“骨错缝、筋出槽”临床推拿应用,对脊椎“骨错缝、筋出槽”的临床特性作出了较完善的诠释:除了以往文献认识的“关节结构异常”之外,还应包括“关节功能异常”方面。  相似文献   

6.
“筋骨平衡”理论认为筋与骨相互为用,共同维持人体的动静态稳定结构,保证人体筋骨健康。“筋骨平衡”是腰椎的生理状态,“筋骨失衡”即“筋出槽”和“骨错缝”是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基本病机。“筋骨失衡,以筋为先”是指导推拿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原则。对于以腰部周围软组织劳损、痉挛、疼痛以及活动受限等为主要病理表现的“筋出槽”和以腰椎曲度改变、椎间关节失稳、椎体发生位移等为主要病理表现的“骨错缝”,通过运用理筋类手法和调整类手法可以重构腰椎“筋骨平衡”的状态。因此临床在退行性腰椎滑脱症诊疗中应树立“筋骨平衡”的理念。  相似文献   

7.
试述“筋出槽,骨错缝”理论及其伤科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筋出槽、骨错缝”是中医伤科学中所特有的病名,亦是对骨关节、肌筋膜损伤的高度概括。随着我国软伤科学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对“筋出槽、骨错缝”这两种损伤的理论已得到诸多骨伤科专家及学者的确认与研究,我们通过多年骨伤科临床实践,也体会到这两种病理改变是客观存在的。 “筋出槽”是指机体受伤后部分肌腱、筋膜、韧带、滑膜等软组织发生滑脱或解剖位置的异常变化,从而影响机能活动,甚则出现较剧烈的疼痛,影响正常工作与生活。“骨错缝”是指机体受到外来损伤或其它致病因素的影响,致使骨关节正常解剖关系发生病理性改变,并产生微小的错动,因不能自行复位,而引起局部肿胀、疼痛,重者骨缝间发生参差不齐或半脱  相似文献   

8.
《河北中医》2021,43(7)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MPS)是因肌肉、筋膜等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引发的一系列以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中医推拿重视筋与骨的关系,从手法和功法应用角度,基于“筋出槽”和“骨错缝”理论综述推拿治疗MPS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正"骨错缝,筋出槽"理论渊源久远,是中医骨伤科经典理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与《医宗金鉴》等古籍已阐述"骨错缝,筋出槽"的病因、分类与表现~([1])。"骨错缝、筋出槽"可发于任何关节,脊柱因其特殊结构与位置,是"一身之要也,屈伸俯仰,无不由之"~([2]),所以感受风寒或经受跌打,更易"骨缝必错,则成伛偻之",或"骨缝开错,气血瘀滞,为肿为痛",或"仆伤面仰头不能垂,或筋长骨错,或筋聚,或筋强者"~([3])。古籍记载表  相似文献   

10.
"骨错缝、筋出槽"是中医脊柱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核心理论和关键靶点。基于"骨错缝、筋出槽"理论及其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理实质的相关性分析,归纳总结林氏正骨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操作要领及核心技术规范,以利于林氏正骨推拿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相似文献   

11.
中医推拿在颈椎病的临床治疗中被广泛应用。基于“筋出槽,骨错缝”的发病机理,阐述“筋骨平衡”对维持颈椎“筋柔骨正”生理功能的重要作用。通过探讨颈椎筋骨系统的“骨张筋,筋束骨”作用受限和颈椎经筋软组织及骨骼生物力学异常改变的情况,综合分析推拿治疗颈椎病在“理筋”“微调骨”的调衡作用下恢复颈椎内源性稳定和外源性稳定、重塑筋骨平衡,以期为颈椎病的临床治疗和方案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骨错缝筋出槽"是脊柱退变性疾病发病的关键病机与重要临床表现,是手法治疗的理论基础~([1,2])。手法治疗脊柱"骨错缝筋出槽"可消除或改善患者症状,恢复脊柱运动功能。中医伤科素来强调"动静结合"与"筋骨并重",倡导功能锻炼~([3])。单纯手法治疗脊柱"骨错缝筋出槽"症状仍可复发,而辅以功能锻炼可明显降低复发率,因此  相似文献   

13.
骶髂关节错缝被认为是引起急、慢性下腰痛的重要原因,"筋出槽、骨错缝"是中医骨伤科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两者之间存在必然联系.而今,随着骶髂关节源性下腰痛发病率的逐年上升,该疾病也不断受到医学界重视.临床上对骶髂关节错缝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因其病变特性,手法治疗仍然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而"筋出槽、骨错缝"理论不仅是基本病机...  相似文献   

14.
中医筋骨理论是脊柱推拿的理论基石,"骨错缝筋出槽"是脊柱病病理改变的核心要素,是脊柱临床推拿实施的重要靶点。基于手法治疗颈椎病具有疗效确切且容易推广等特色和优势,结合"石氏伤科"百年传承创新的临床实践经验,进一步阐述"石氏伤科"关于颈椎"骨错缝筋出槽"手法矫正技术要领及操作规范。  相似文献   

15.
孙琴爱  祝木星 《中医康复》2023,14(12):56-59
腰肌筋膜炎是临床常见病,“骨筋肉并重”是防治慢性筋骨病的重要理论,基于“骨筋肉并重”相关理论分析腰肌筋膜 炎的病因为“骨错缝”、“筋出槽”、“肉不坚”,内在病机为气滞血瘀,其核心是骨筋肉失衡和肝脾肾亏虚,推拿治以松肌理筋正骨 以及补肾调肝健脾,获效良好。附验案一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6.
"筋出槽、骨错缝"是中医骨伤科疾病诊疗的特色理论,尤其在手法治疗脊柱源性疾病过程中具重大指导意义。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神经根型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骶髂关节损伤、非特异性下腰痛效果显著,已经成为临床重要且不可或缺的手段。"筋出槽、骨错缝"研究也在理论渊源、盘源性颈腰痛、诊疗评价等等诸方面不断进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骨错缝、筋出槽病因出发,以肝脾肾-筋肉骨理论为指导,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探讨其作用机理,为临床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米新 《陕西中医》1998,19(2):62-62
根据“筋出槽”复其原,“骨错缝”复其位的治则,采用手法治疗骶髂关节半脱位50例,总有效率为98%。提示本方法具有整复脱位,消除疼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肩关节周围炎(以下简称肩周炎)是由于肩关节周围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炎症,引起的以肩关节周围疼痛、活动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疾患。是一种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冬春两季为多发季节,高发年龄,多在50岁左右,故又称“五十肩”。针灸治疗肩周炎具有疗效好、患者乐于接受及无毒性和不良反应等优点,近年来,笔者采用苍龟探穴针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屈转旋提"手法治疗颈椎失稳"筋出槽""骨错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颈椎失稳"筋出槽""骨错缝"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屈转旋提"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仰卧位颌枕带牵引治疗;2周为一疗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一周,治疗后,观察颈部疼痛、颈椎活动度、眩晕及视听障碍情况,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均获疗效,治疗前后比较,疼痛、颈椎活动度、眩晕及视听障碍积分情况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显愈率93.3%,对照组显愈率80%,结论 "屈转旋提"手法治疗颈椎失稳"筋出槽""骨错缝"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