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侧胸入路完全无管化三孔胸腔镜(totally no tube three-port thoracoscopic surgery,TNTT)胸腺肿瘤手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胸外科2021年11月—2022年5月收治的胸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TNTT组和传统单操作孔胸腔镜(single utility port 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SVATS)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纳入111例患者,其中TNTT组44例,男20例、女24例,平均年龄(60.11±8.64)岁;SVATS组67例,男30例、女37例,平均年龄(62.40±7.92)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TT组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住院时间更短,但SVATS组患者术后疼痛更轻(P<0.05)。结论 TNTT有良好的手术安全性,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在加速康复外科方面有明显优势,但SVATS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比较达芬奇机器人与胸腔镜经剑突下入路治疗前纵隔肿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2年4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同一医疗组收治的经剑突下入路接受前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手术(robot-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RATS)组和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资料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共纳入79例患者,其中RATS组41例,男13例、女28例,平均年龄(45.61±14.99)岁;VATS组38例,男14例、女24例,平均年龄(47.84±15.05)岁。全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RATS组住院费用、手术时间高于或长于VAT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TS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进食水时间,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术后第1 d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视觉模拟评分,术后第3 d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镇痛泵使用时间,自主按压镇痛泵次数,纵隔...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在达芬奇机器人食管癌McKeown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2021年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行达芬奇机器人食管癌McKeown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模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应用胸外科常规围术期治疗模式,ERAS组应用ERAS治疗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住院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共纳入128例患者,其中男106例、女22例,平均年龄61.91岁。常规组71例、ERAS组57例。ERAS组术后疼痛指数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且ERAS组术后使用镇痛泵时间短于常规组[(2.39±0.49)d vs.(3.13±0.63)d,P<0.001]。两组术后相关并发症(胃食管反流、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瘘、心律失常、喉返神经损伤、乳糜胸、吻合口炎、切口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ERAS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28%vs.26.76%,P=0.043),且术后胸腔积液量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单孔与三孔剑突下胸腔镜(subxiphoid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XVATS)全胸腺切除术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连续开展的60例XVATS全胸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9例、女31例,年龄53.1(27.0~76.0)岁。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单孔XVATS组(30例)与三孔XVATS组(30例)。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肿瘤长径、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胸腔引流量与术后住院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中转开胸、血栓或纵隔感染病例。单孔XVATS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长于三孔XVAT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7.5±19.0)min vs.(75.8±15.7)min,P=0.012];此外,单孔组术后3~14 d疼痛评分显著低于三孔XVATS组(P=0.001)。结论单孔XVATS全胸腺切除术是可行的,患者术后疼痛较三孔组患者轻,但开展初期手术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3 mm胸腔镜联合针型电凝钩胸交感神经离断术在无管化条件下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21年7月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行手术治疗的77例原发性手汗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0例、女27例,平均年龄(23.60±5.60)岁.36例患者行无管化条件下3 mm胸腔镜联合针型电凝钩胸...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经剑突下胸腔镜(subxiphoid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XVATS)与经肋间VATS(conventional intercostal VATS,CVATS)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21年10月徐州市中心医院胸外科行胸腺扩大切除术MG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有疗效随访评价的病例,依据手术方式分为XVATS组与CVATS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及临床效果。结果 共纳入患者84例,其中男43例、女41例,平均年龄52.3岁。XVATS组41例,CVATS组43例。全组患者无死亡、心肺血栓、肺漏气或纵隔内感染。CVATS组5例(11.6%)中转开胸、1例(2.3%)术后MG危象、1例(2.3%)胸腔内出血、1例(2.3%)乳糜胸。两组在手术时间[(127.4±50.4)min vs.(122.9±38.6)min]、术中出血量[46.9(25.7,79.2)mL vs. 45.7(21.9,92.1)mL]、手术并发症发生率[0 v...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经剑突下与经肋间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后的急慢性疼痛情况。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0年7月—2022年6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患者150例,其中30例行经剑突下胸腔镜手术(经剑突下组),120例行经肋间胸腔镜手术(经肋间组)。采用倾向性评分法对两组患者进行配对。采用数字评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NRS)评估术后疼痛。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资料及术后疼痛发生率。结果 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最终入组60例患者,两组各30例,男30例、女30例,平均年龄(50.78±12.13)岁。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带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第1 d、2 d、3 d、7 d、3个月及6个月疼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及术后第14 d N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方式和术后第14 d NRS评分是术后3个月、6个月慢性疼痛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经剑突下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在术后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腺微创手术有关技术问题。方法 2006年11月~2012年6月我院开展微创机器人和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66例,其中电视胸腔镜手术30例,达芬奇机器人手术36例。66例患者中胸腺瘤18例,其中合并重症肌无力11例;胸腺囊肿3例,其中合并重症肌无力1例;单纯重症肌无力45例。重症肌无力者中31例为延髓型,有呼吸困难或吞咽问题。所有患者均经术前准备后,采用双腔气管插管,单肺通气,吸入与静脉复合全麻实施麻醉。结果 66例患者中,术中出现通气不足6例,术侧肺加用高频通气后改善;2例(3.03%)胸腔镜手术患者中转开胸手术,其余6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腔镜或机器人手术。本组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出血4例(6.06%),其中机器人手术1例,胸腔镜手术3例。发生肺不张及肺部感染5例(7.58%)。所有病例均无永久性膈神经损伤。本组失访4例,余62例患者平均随访22.6月(1~65月)。1例胸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死于胸腺癌复发,1例胸腺瘤胸腔镜手术患者和另1例胸腺癌机器人手术患者手术后有肿瘤残留,带瘤生存2年以上,其余目前均存活良好。重症肌无力患者中症状消失或改善49例,占89.09%。结论不论采用胸腔镜还是机器人手术,均能完成胸腺切除术。术中通气不足,可于术侧肺加用高频通气呼吸机;遇有特殊情况,要及时中转开胸手术;术中应注意避免膈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达芬奇机器人和开腹手术治疗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8年6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7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达芬奇机器人手术26例(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组),开腹手术31例(开腹手术组),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情况。 结果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组术中出血量(16.85±16.0)ml,明显少于开腹手术组(55.8±44.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64,P<0.000);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组术后住院时间(3.15±1.7)d,少于开腹手术组术后住院时间(4.61±1.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27,P=0.004);但开腹手术组住院费用(33 825±8 432)元,显著低于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组住院费用(53 712±6 424)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58,P< 0.000);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组的手术时间(156.15±62.9)min、开腹手术的手术时间(144.39±41)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18,P=0.418);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08%、0.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2,P=0.837)。 结论虽然住院费用较高,达芬奇机器人治疗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仍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机器人辅助胸外科手术(robot-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RATS)与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T1N0M0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近远期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2019年北部战区总医院396例RATS或VATS治疗T1N0M0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09例、女187例,平均年龄(61.58±8.67)岁。依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RATS组(n=157)与VATS组(n=239)。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差异,同时研究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RATS组术中出血量[(48±42)mL vs.(182±231)mL,P<0.001]及术后24 h引流量[(250±119)mL vs.(324±208)mL,P<0.001]少于VATS组。RATS组的淋巴结清扫组数[(5±2)组vs.(3±2)组,P<0.001]与清扫枚数[(17±9)枚vs.(11±8)枚,P<0....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无管化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PCNL)治疗肾结石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5月至2018年1月的肾结石患者资料,无管组58例结石大小(3.1±1.6)(2.2~4.8)cm。建立16 F经皮肾通道,8/9.8 F输尿管镜下碎石,清理结石无残留后,留置安全导丝至输尿管,退鞘无明显活动性出血,拔除撕开鞘,完成无管化微创MPCNL。留管组50例结石大小(3.2±1.5)(2.1~5.0)cm,手术方法与无管组相同,术后留置肾盂造瘘管。结果两组资料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结石患者均成功接受PCNL,手术时间无管组(72±21)(40~98)min,留管组(74±21)(46~100)min。术后次日复查血常规,两组患者均无需输血。结石清除率为98.3%(57/58)和98%(49/50),术后住院时间无管组(2.2±0.2)d,留管组(4.3±0.8)d。并发症中无管组21例患者患者术后出现38.5℃以上发热,其中6例(10.3%)退热治疗改善,15例(25.9%)抗生素治疗后改善;1例患者术后因尿外渗引起腹胀。留管组中出现18例患者38.5℃以上发热,其中5例(10%)退热治疗改善,13例(26%)抗生素治疗后改善;其余患者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无管化MPCNL治疗肾结石安全有效,并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本中心微创纵隔肿瘤切除术的经验,比较达芬奇机器人与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的优劣。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连续性纳入2014年9月至2019年11月我科单个医疗组行微创前纵隔肿瘤切除术的102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机器人组(n=47,男23例、女24例,平均年龄52岁)和胸腔镜组(n=55,男29例、女26例,平均年龄53岁)。比较分析各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胸腔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术期死亡等严重并发症,顺利康复出院。机器人组4例患有重症肌无力;胸腔镜组中5例患有重症肌无力。肿瘤大小:机器人组2.5(0.8~8.7)cm,胸腔镜组3.0(0.8~7.7)cm;手术时间:机器人组62(30~132)min,胸腔镜组60(29~118)min;术中出血量:机器人组20(2~50)mL,胸腔镜组20(5~100)mL;术后胸腔引流量:机器人组240(20~14 130)mL,胸腔镜组295(20~1 070)mL;术后胸腔引流时间:机器人组2(1~15)d,胸腔镜组2(1~5)d;以上指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机器人组3(2~18)d,胸腔镜组4(2~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住院费用:机器人组为67 489(26 486~89 570)元,胸腔镜组27 917(16 817~67 603)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与电视胸腔镜手术在治疗前纵隔肿瘤上,疗效和安全性相当,住院时间更短,但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系统评价机器人辅助与胸腔镜辅助胸腺切除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万方、维普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搜索建库至2022年2月公开发表的比较机器人辅助与胸腔镜辅助胸腺切除术疗效及安全性的相关文献。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对纳入的队列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对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6篇文献,均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共计1 793例患者,其中机器人辅助胸腺切除术组874例,胸腔镜辅助胸腺切除术组919例。纳入文献NOS评分均≥7分。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胸腔镜辅助胸腺切除术相比,机器人辅助胸腺切除术术中出血量更少[MD=-22.45,95%CI(-34.16,-10.73),P<0.001]、术后胸腔引流量更少[MD=-80.29,95%CI(-144.86,-15.72),P=0.010]、术后引流时间更短[MD=-0.69,95%CI(-1.08,-0.30),P<0...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机器人辅助胸外科手术(robot-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RATS)与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应用于左肺上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2021年10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胸外科使用RATS或VATS完成左肺上叶切除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RATS组和VATS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以及围术期结果。结果 共纳入145例患者,其中男78例、女67例,平均年龄59.9岁。RATS组63例患者,VATS组82例患者。两组患者均无术后30 d内死亡。RATS组术后第2 d引流量[(233.49±83.94)mL vs.(284.88±120.21)mL,P=0.003]、总手术时间[(126.94±29.50)min vs.(181.59±61.51)min,P=0.000]、术中切除左肺上叶时间[(76.48±27.52)min vs.(107.23±47.84)min,P=0.000]、术中出血量[50(30...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比达芬奇机器人手术(RATS)与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对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为寻求更有效的手术方式提供临床支撑.方法 纳入2019年6~11月于我院接受肺癌根治术的90例患者,其中男49例、女41例,平均年龄62.67 (37~ 84)岁.患者中50例采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RATS组),40例采用电视胸...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与胸骨劈开扩大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6月扩大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70例,其中VATS组43例,其中全麻双腔气管插管30例,单腔气管插管支气管封堵13例,左侧卧30。,右侧3个5—10mm操作孔,切除双侧膈神经中间的胸腺及脂肪组织;胸骨劈开组胸骨劈开27例,全麻单腔气管插管,仰卧位,正中胸骨劈开,切除胸腺及纵隔脂肪组织。比较2组术中、术后情况及疗效。结果VATS组术中出血量中位数100ml(20—600m1),明显少于胸骨劈开组中位数200ml(50~2000m1)(Z=-3.978,P=0.000);VATS组引流管留置时间中位数2d(0.5—5d),明显短于胸骨劈开组中位数3d(1~20d)(Z=-4.462,P=0.000);VATS组ICU时间中位数1d(1~15d),明显短于胸骨劈开组中位数3d(1~75d)(Z=-3.358,P=0.001);VATS组术后住院时间中位数12d(5—100d)明显短于胸骨劈开组中位数23d(11—95d)(Z=-4.715,P=0.000);VATS组住院费用(25897.8±12743.2)元,明显低于胸骨劈开组(45568.8±29413.5)元(t=-3.858,P=0.000)。2组术后随访16—66个月,中位数28个月,术后12个月2组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Z=-0.593,P=0.553)。结论VATS扩大胸腺切除术可行,较胸骨劈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对2000年10月至2009年12月应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和传统脊柱前路手术治疗的4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胸腔镜辅助组2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19~76岁,平均41.4岁。传统手术组21例,男14例,女7例;年龄20~74岁,平均39.3岁。两组患者均行伤椎椎管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前路内固定术。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6~3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伤椎椎管侵占率的下降值、Cobb角矫正度、Cobb角丢失度、ASIA评分改善情况的差异。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椎椎管侵占率的下降值、Cobb角的矫正度、Cobb角的丢失度、ASIA评分改善级数传统手术组分别为:(150.0±19.4)min、(970.0±72.0)ml、(35.5±6.4)%、(25.1±4.8)°、(1.0±0.7)°、(1.8±0.9)级;胸腔镜辅助组分别为(170.0±20.8)min、(650.0±65.4)ml、(33.2±8.0)%、(23.6±5.4)°、(1.1±0.8)°、(2.0±1.1)级。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术后伤椎椎管侵占率的下降值、Cobb角的矫正度、Cobb角的丢失度、ASIA评分改善级数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年两组融合率均为100%。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与传统脊柱前路手术相比,切口小,术中出血少,手术创伤小,疗效相似,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行纵隔支气管源性囊肿切除手术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7月~2013年9月25例手术治疗并经术后病理证实为支气管源性囊肿的临床资料,其中应用电视胸腔镜手术切除9例(2011年3月前),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切除16例(2011年3月后),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进行比较。结果胸腔镜组1例术中见囊肿与右主支气管形成瘘口,行瘘口修补,术后发生脓胸,再次行脓胸清除术后恢复良好;机器人组1例术中见囊肿与食管关系密切,在胃镜辅助下行囊肿大部切除。其余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机器人组(84.1±37.6)min,胸腔镜组(128.8±73.4)min,t=-2.031,P=0.054],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机器人组均小于胸腔镜组[出血量:中位数5 ml(0~50 ml)vs.20 ml(0~600 ml),Z=-2.169,P=0.030;术后引流时间:2 d(1~8 d)vs.5 d(1~12 d),Z=-2.285,P=0.022);术后住院时间:(5.8±2.4)d vs.(11.0±6.3)d,t=-3.003,P=0.006]。术后随访机器人组1~20个月[(12.1±6.8)月],胸腔镜组24~51个月[(36.1±9.5)月],均恢复良好,无复发。结论与胸腔镜手术相比,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治疗纵隔支气管源性囊肿,具有安全、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短等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胸腔镜剑突肋缘下及纵劈胸骨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2021年12月在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胸外科同一诊疗组行手术治疗的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入路分为胸腔镜剑突肋缘下胸腺扩大切除术组(胸腔镜组)和纵劈胸骨胸腺扩大切除术组(纵劈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纳入456例患者,其中纵劈组51例,男30例、女21例,年龄23~66(49.5±11.8)岁;胸腔镜组405患者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纳入51例患者,男28例、女23例,年龄26~70(47.2±12.2)岁。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胸腔镜组无术中转开胸。胸腔镜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评分、疼痛评分、并发症方面优于纵劈组(P<0.05)。两组在术中淋巴结清扫站数、术中淋巴结清扫枚数、术后肌无力缓解情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患者,胸腔镜剑突肋缘下胸腺扩大切除术的手术彻底性、安全性不亚于纵劈胸骨术式,但其更加微创化,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