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自制简易П型支架预置手术床在眼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在本科室手术室行局部麻醉手术患者258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162例及96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的方法实施消毒铺巾,在手术中不应用简易的П型支架。观察组在消毒过后,患者的头部用消毒巾包裹好,并且由手术巡回护士把简易П型支架放在患者的颈部外侧方的手术床上,再将消毒巾铺在简易П型支架上,遮住患者口鼻。比较两组术中患者氧饱和度情况及感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血氧饱和度及主观感觉情况。结果观察组6例主观感觉不适,对照组64例主观感觉不适,两组比较有极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术中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制简易П型支架在眼科手术中给患者带来了良好的通气效果及感受,明显改善术中眼科患者的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自制口鼻面罩下无创正压通气辅助支气管镜吸痰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11 年10 月- 2012 年10 月我院呼吸科监护病房使用无创机械通气排痰困难患者33 例,随机分为口鼻面罩组15 例和对照组18 例。口鼻面罩组采用经自制口鼻面罩下无创正压通气辅助支气管镜吸痰;对照组采取传统吸痰方式,即直接摘下面罩吸痰。记录两组患者在吸痰前、进镜过程中、吸痰中、吸痰结束时、吸痰结束后10 min 的心率、呼吸频率、平均血压、脉氧饱和度。同时在吸痰前和吸痰结束时检测患者动脉血气水平。 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 Ⅱ )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口鼻面罩组在吸痰过程中各个时间点心率和呼吸频率始终低于对照组,脉氧饱和度始终高于对照组(P < 0.05)。吸痰结束时,口鼻面罩组的pH、PaO 2 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 2 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经自制的改良口鼻面罩下无创正压通气辅助支气管镜吸痰能够使患者呼吸频率、脉氧饱和度和动脉血气保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安全性高、应用价值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盐酸右旋美托咪定注射液在腹股沟斜疝手术中的镇静、镇痛效果。方法将124例受术者随机分成为右旋美托咪定组(治疗组)73例,局部麻醉组(对照组)51例,局部麻醉组常规局部神经阻滞麻醉下行腹股沟斜疝手术。右旋美托咪定组在局部神经阻滞麻醉的基础上,切开皮肤前给予盐酸右旋美托咪定注射液以1μg/kg剂量4μg/ml浓度,用微量静脉注射泵缓慢静10min,继以维持剂量0.2~0.7μ g/(k g?h)的输注速度持续静脉注射。观察两组受术者的术中镇痛效果,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和呼吸频率变化,药物不良反应。结果镇痛评定标准按照VAS评分法。局部麻醉组51例,Ⅱ级11例(21.6%),Ⅲ级33例(64.7%),Ⅳ级7例(13.7%),术前、术中、术后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均无明显改变。右旋美托咪定组73例,Ⅰ级58例(79.5%),Ⅱ级15例(20.5%),术中、术后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与术前比较有轻微改变,但均稳定在正常范围,与局麻组比较术中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差异(P>0.05),但术中应激反应与局部麻醉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术后药物反应也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局部神经阻滞麻醉联合盐酸右旋美托咪定注射液行腹股沟斜疝手术,术中发挥了右旋美托咪定的药理生物效应,在镇静睡眠的状况下,消除了患者的紧张、焦虑、拒怕心理压力,加强了局麻药物的镇痛作用,减轻了术中应激反应、术后疼痛和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血氧饱和度(SaO_2)和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的变化。方法:选择22例湿肺肺叶切除患儿,随机分为单、双肺通气两组,分别测定麻醉前、手术后60min、吸痰时、拔管前的血氧饱和度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结果:单肺通气(Ⅰ组)与双肺通气(Ⅱ组)SaO2比较,均高于Ⅰ组(P<0.01),而PETCO2Ⅱ组均低于Ⅰ组(P<0.01)。结论:在小儿湿肺手术中,应首先选用双肺通气,以维持围术期的正常生理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5.
黄家侯  张锋 《中外医疗》2012,31(16):87-88
目的观察2%丁卡因在骶管(腰俞穴)麻醉下行PPH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具有适合PPH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2%丁卡因表面麻醉结合骶管(腰俞穴)麻醉的麻醉方法,对照组采用单纯骶管(腰俞穴)麻醉的麻醉方法,观察比较两组病例在术中舒适度及血压、心率、呼吸、脉搏及血氧饱和度改变。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中,患者舒适度明显好于对照组,对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脉搏及血氧饱和度改变小;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在行PPH术中,2%丁卡因表面麻醉结合骶管(腰俞穴)麻醉具有见效快、术中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低氧血症的患者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进行干预的时机.方法 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在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低氧血症的患者46例,使用面罩供氧后,脉搏血氧饱和度仍然持续下降至≤90%时,给予经口鼻面罩进行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Level)治疗,观察机械通气前和通气2 h后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气分析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4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低氧血症的患者,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2 h后,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均有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缓解明显.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低氧血症的患者,在使用面罩供氧后,脉搏血氧饱和度仍然持续下降至≤90%,出现呼吸衰竭时,开始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能够安全、迅速地纠正低氧血症和呼吸衰竭.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静脉麻醉在经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份76例行TIPS术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术中应用麻醉方法不同分为A组:A1组(静脉全麻联合喉罩机械通气组,即联合喉罩组)、A2组(静脉全麻联合气管导管机械通气组,即联合导管组)和A3组(静脉全麻自主通气组)及B组(局部麻醉组)。记录四组术前、术中、术后患者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及患者对TIPS术中反应情况;记录四组手术操作时间及机械辅助通气的并发症的情况;观察四组术中DSA图像质量。结果:76例TIPS术成功76例;联合喉罩、联合导管、自主通气三组患者术中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较局部麻醉组平稳(P>0.05);联合喉罩、联合导管、自主通气三组患者术中、后疼痛均较局部麻醉组减轻( P<0.05);联合喉罩、联合导管、自主通气三组患者术中时间均少于局部麻醉组(P<0.05);联合喉罩组置入通气管发生并发症的例数较联合导管组少( P<0.05);联合喉罩、联合导管组患者术中运动伪影及DSA图像总体质量优于自主通气、局部麻醉组( P<0.05)。结论:TIPS中应用静脉全身麻醉能够更好监测并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减少患者术中疼苦,减少手术操作时间,提高术中DSA图像质量,创造了一个舒适、安全的手术环境。其中应用静脉全身麻醉联合喉罩机械通气是TIPS术的较好麻醉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在高龄肺功能低下食管癌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6例术前肺功能(MVV≤50%和FEV1/FVC〉45%)低下的食管癌患者,年龄(72.3±4.1)岁。其中术后行呼吸机辅助呼吸的37例为A组;术后常规治疗,未行呼吸机辅助呼吸的19例为B组。观察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心律失常、动脉血气以及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无死亡病例。A组中脉搏血氧饱和度(97.6±1.4)%,心律失常发生率29.7%(11/37),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33.2±5.4)h,术后住院时间(7.6±2.3)d;B组中脉搏血氧饱和度(92.4±1.2)%,心律失常发生率47.4%(9/19),术后住院时间(10.1±3.1)d,其中2例因血氧饱和度降至80%,立刻行呼吸机辅助呼吸;两组术后血气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肺功能低下的食管癌手术患者,应用机械通气辅助呼吸可扩大手术适应证,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平面手术治疗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重度OSAH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采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观察组采用多平面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睡眠呼吸暂停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氧减指数(ODI)、Epworth嗜睡评分(ESS)。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6.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7%,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HI、LSaO2、ODI和ESS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多平面手术治疗重度OSAHS可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沈敏  万俐佳  刘辉 《重庆医学》2015,(7):970-972
目的:观察比较2种等离子射频消融手术方式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疗效,明确2种等离子射频消融手术的优劣。方法将48例 OSAHS 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26例,全身麻醉下行等离子刀打孔消融术合并腭咽成形术;对照组22例,局部麻醉下行等离子刀射频打孔消融术,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近期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研究组远期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术后6、12个月,两组患者魁北克睡眠问卷(QSQ)5个维度分值和总分分值、Epworth 嗜睡量表(ESS)评分、呼吸暂停低通气(AHI)指数及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LSaO2)均较术前改善,但研究组改善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异,全身麻醉下等离子刀打孔消融术加改良腭咽成形术远期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局部麻醉下行等离子刀射频打孔消融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血氧饱和度(SaO2)和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变化。方法:选择22例湿肺肺叶切除患儿,随机分为单、双肺通气两组,分别测定麻醉前、手术后60min、吸痰时、拔管前的血氧饱和度呼吸术二氧化碳分压。结果:单肺通气与双肺通气SaO2比较,均高于1组,而PETCo2Ⅱ组均低于1组。结论:在小儿湿肺手术中,应首先选用双肺选气,以维持围术期的正常生理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骨科老年患者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骨科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取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患者采取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压、脉搏、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血浆NE、E浓度、局麻用药量、药物起效时间、阻滞平面比例以及病人对麻醉效果的满意程度。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的血压、脉搏、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血浆 NE、E浓度、局麻用药量、药物起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阻滞平面比例以及对麻醉效果的满意程度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在骨科老年患者麻醉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任永伦 《中外医疗》2012,31(15):1-3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复合全身麻醉下行无痛纤支镜检查和治疗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48例行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雾化吸入表面麻醉+全麻组(观察组)和喷雾表面麻醉+全麻组(对照组),观察组术前使用2%利多卡因超声雾化吸入,对照组术前使用2%利多卡因上呼吸道喷雾,两组患者检查时均复合丙泊酚及芬太尼静脉注射全身麻醉。观察术中呛咳情况,脉搏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等的变化,记录检查中丙泊酚用量,纤支镜操作者对麻醉效果的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纤支镜检查时剧烈呛咳病例数、脉搏血氧饱和度降低、血压及心率升高低于对照组(P≤0.05),丙泊酚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纤支镜操作者对麻醉效果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无痛性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治疗前,雾化吸入利多卡因表面麻醉,配合全身麻醉,可更好地维持检查过程中心血管系统和血氧饱和度相对稳定、减少静脉麻醉药用量,提高纤支镜操作者的满意度,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芬太尼,利多卡因联合应用于剖宫产术麻醉对新生儿脉搏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 将4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芬太尼组(n=20)采用芬太尼、利多卡因联合硬膜外腔麻醉,常规组(n=20)采用单纯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记录手术开始及胎儿娩出的时间,术前及术毕麻醉平面、麻醉效果、新生儿娩出后1.5min时Apgar评分,新生儿的脉搏血氧饱和度及心率。结果 芬太尼组麻醉效果较完善(P〈0.01),两组手术过程及麻醉平面,新生儿娩出后1.5min时Apgar评分、脉搏血氧饱和度及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芬太尼、利多卡因联合硬膜外阻滞能够提高镇痛时效,对新生儿脉搏氧饱和度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泌尿外科阴茎手术面罩下静吸复合全麻合并骶管阻滞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择期行泌尿外科阴茎部位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选择传统的静脉复合麻醉联合低位硬膜外麻醉,B组选择面罩下静吸复合麻醉联合骶管阻滞。入麻醉恢复室每10 min进行儿童麻醉后躁动(PAED)评分和婴幼儿麻醉后疼痛评分(CHIPPS),观察两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及入手术室时(T1)、切皮时(T2)、切皮后5 min(T3)、切皮后15 min(T4)、术毕时(T5)心率(HR)、收缩压(S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并观察阴茎根部手术操作及膀胱造瘘时是否需要辅助全麻镇痛药、两组是否存在恶心呕吐、喉痉挛等麻醉不良事件的发生、及B组需要置入口咽通气道的例数。[结果]B组手术开始后各时点 H R均高于A组,B组术中各时点RR均低于A组。A组有76.6%(23/30)患儿在阴茎根部手术操作时需要辅助全麻镇痛药,两组均无苏醒期躁动病例(PAED评分均小于10分)及术后疼痛病例(CHIPPS评分均小于3分),无恶心呕吐、喉痉挛等不良事件发生。B组有23.3%(7/30)患儿需要置入口咽通气道。[结论]面罩下静吸复合全麻合并骶管阻滞能安全有效地用于小儿泌尿外科阴茎部位手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麻结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胸部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6月入住该院的胸部手术患者12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60例,观察组采取全麻结合硬膜外麻醉的手术方法治疗,对照组采取气管插管全麻的手术方法治疗,在术前35 min、术中15 min、术后15 min 分别监测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等指标的变化情况;且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手术不同时间段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 <0.05),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胸部手术各项功能指标稳定,极大的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程鹏 《四川医学》2011,32(3):356-358
目的观察喉罩(LMA)通气技术在支气管肿瘤治疗中对手术时间、患者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肺通气交换功能以及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失去手术时机自愿接受在纤维支气管镜下行氩气刀治疗的肿瘤患者48例,随机分为LMA组和对照组(气管插管)。分别监测术前、术中和完全清醒后的动脉血气以及连续监测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对术毕清醒后喉罩或气管导管拔除时间以及术后发生呼吸道并发症进行统计。结果两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和通气功能变化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LMA在术毕清醒后拔除喉罩的时间要比气管插管组短(P〈0.05),并且喉罩组术后发生咽喉不适、疼痛明显比对照组少以及未发生喉头水肿、声音嘶哑等气管插管并发症。结论在支气管肿瘤治疗中应用喉罩通气道技术对手术时间、对患者血氧饱和度、肺通气交换功能以及安全性方面没有明显的影响,并且术毕清醒后拔除喉罩的时间比对照组缩短、术后并发症明显比对照组少;可以用喉罩(LMA)通气技术替代气管插管技术在气道肿瘤行氩气刀治疗手术中运用。  相似文献   

18.
张孝彬  廖秀清 《重庆医学》2006,35(8):683-685
目的 探讨静脉麻醉下行无痛性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时,常规加用局部表面麻醉,能否进一步改善麻醉效果、提高安全性。方法 67例拟行无痛性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单用异丙酚静脉麻醉组(Ⅰ组)、异丙酚静脉麻醉加利多卡因局部表面麻醉组(Ⅱ组),观察、记录术中剧烈呛咳次数、一般咳嗽次数、短暂呼吸抑制次数、异丙酚用量和血氧饱和度、血压、脉搏、呼吸变化,以及患者苏醒后感觉的主观评价。结果 Ⅱ组剧烈呛咳次数、血氧饱和度的波动非常显著地低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Ⅱ组咽喉不适、胸部不适、胸痛发生率、短暂呼吸抑制次数、异丙酚用量均显著低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乏力头昏、一般咳嗽次数、血压脉搏和呼吸频率变化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无痛性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治疗应用异丙酚静脉麻醉时,常规加用利多卡因局部表面麻醉,可进一步改善麻醉效果、减少静脉麻醉药用量、提高安全性和舒适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微量镇痛泵止痛预防开胸手术后呼吸系并发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将304例开胸术后的患者分为观察、对照两组,观察对比术后3天内的体温(T)、呼吸频率(R)、脉搏(P)、血压(BP)、血氧分压(PO2)、血氧饱和度(SaO2)以及治疗期间呼吸系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开胸术后接受PCA技术镇痛的患者,其术后的R、P、BP较对照组平稳;PO2、SaO2较对照组为高;术后发生呼吸系并发症的例次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微泵镇痛预防开胸术后呼吸系并发症较传统止痛方法具有明确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4):127-130
目的?探讨自制鼻咽通气道联合呼吸机在全凭静脉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 例我院2017 年5~10 月妇科行门诊行无痛宫腔镜手术患者分为自制组,传统组和对照组,各30 例。自制组(A 组)使用自制鼻咽通气道联合呼吸机供氧;传统组(B 组)使用普通鼻咽通气道供氧,对照组(C 组)使用单纯普通鼻导管通气。记录三组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5 min(T1)、患者苏醒时(T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频率(RR)、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记录各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0,T2 时点三组PaO2、SaO2、SpO2、PaCO2、RR、HR 及MAP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 时点PaO2、SaO2及SpO2:A 组>B 组>C 组,PaCO2:A 组<B 组<C 组,三组患者麻醉诱导后T1 时点RR、HR、MAP下降程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呼吸抑制发生率A、B 组<C 组,苏醒时间:A 组<B 组<C 组。结论采用自制鼻咽通气道联合呼吸机用于全凭静脉麻醉在解除患者上呼吸道梗阻,改善通气方面,实时、有效,可以替代传统一次性鼻咽通气道使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