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联合局部注射及踝泵运动锻炼治疗跗骨窦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跗骨窦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4例。联合组采用中药熏洗配合局部注射及踝泵运动锻炼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局部注射配合踝泵运动锻炼治疗。治疗3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的变化。结果:联合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89,P 0.01)。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后VAS评分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后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后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后2组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药熏洗配合局部注射及踝泵运动锻炼对减轻跗骨窦综合征患者疼痛、踝-后足功能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臭氧水穴位注射治疗跗骨窦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6例跗骨窦综合征患者,给予丘墟穴注射浓度为23 mg/L臭氧水,治疗24 h后进行踝关节康复运动训练,7 d治疗1次,共治疗不超过3次,于治疗72 h后判定疗效,随访6个月。结果:治疗后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和VA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臭氧水穴注治疗跗骨窦综合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梅花针刺血拔罐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后关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恢复的效果。方法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6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2例(予梅花针刺血拔罐治疗)和对照组35例(予RICE原则治疗)。分别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3 d、1周、2周比较患踝周长、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AOFAS踝-后足评分的平均值,治疗后2周的愈显率。结果治疗组在踝关节周长、VAS评分、AOFAS踝-足功能评分的改善在3 d、1周时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2周后关节的周长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VAS评分、AOFAS踝-足功能评分在3 d、1周、2周以及治疗2周后的愈显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梅花针刺血拔罐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较西医RICE原则处理急性踝关节扭伤疼痛、肿胀缓解快速,关节功能恢复更好、愈显率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刀治疗对新兵军训致跗骨窦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试验病例随机分为2组,针刀组(治疗组)采用单纯的针刀治疗,神经阻滞组(对照组)使用局部封闭治疗。15天后观察2组患者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和VAS评分的改变情况,评价针刀疗效。并在疗程结束后6个月进行随访。结果:本次试验共纳入患者60例。治疗后组间患者比较,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和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和随访期间的VAS评分比较,针刀组明显优于神经阻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治疗能有效改善新兵参加军事训练后引起的跗骨窦综合征的临床症状,操作安全简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郑氏舒活酒联合冰敷对急性踝关节扭伤早期肿痛症状干预效果。方法:将108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早期患者随机分成郑氏舒活酒联合冰敷治疗组(试验组)和单纯冰敷治疗组(对照组)各54例。两组患者均治疗6次,每组分别对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踝部肿胀度评分进行评分,按公认的评价表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和踝部肿胀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试验组以上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3%,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P<0.05)。结论:郑氏舒活酒联合冰敷对急性踝关节扭伤早期肿痛症状改善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消肿止痛,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温针结合中药熏洗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陈旧性踝关节扭伤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踝关节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针结合中药熏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疗效、视觉模拟评分(VAS)、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及AOFAS踝与足功能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均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降低程度更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AOFAS踝与足功能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及AOFAS踝与足功能评价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结合中药熏洗可有效缓解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分析浮针治疗对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阳市骨科医院 2020 年 8 月至 2021 年 6 月期间收治的 74 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浮针组与针刺组,各 37 例。 针刺组进行传统针刺治疗,浮针组患者进行浮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 7 d 后的疗效及踝关节功能,治疗前及治疗 7 d 后的临床症状评分、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浮针组患者的总 有效率为 97.30 %,高于针刺组的 78.3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7 d 后浮针组患者的身体摆动幅 度小于针刺组,稳定时间长于针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的足跟抬高角度、足跟离地高度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7 d 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VAS 评分低于治疗前,AOFAS 评 分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浮针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VAS 评分低于针刺组,AOFAS 评分高于针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使用浮针对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进行治疗后,患者踝关 节恢复速度提高,临床症状及疼痛感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踝三针"联合超激光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陈旧性踝关节扭伤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治疗组患者采用"踝三针"联合超激光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超激光疗法治疗,治疗2周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踝与后足功能评分量表(AOFAS评分)、踝关节功能评分(Kofoed评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VAS评分低于治疗前,Kofoed评分及AOFAS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Kofoed评分及AOFA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踝三针"联合超激光疗法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可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花蕊石汤配合玉红膏治疗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及康复护理指导,对照组给予活血止痛胶囊配合消痛贴膏治疗,治疗组给予花蕊石汤配合玉红膏治疗,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AOFAS踝-后足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AOFAS踝-后足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花蕊石汤配合玉红膏治疗可明显减轻踝关节扭伤患者踝关节疼痛症状,改善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动气针法针刺董氏奇穴治疗急性踝关节内翻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踝关节内翻扭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上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采用动气针法针刺董氏奇穴。两组疗程均为7 d。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肿胀周径、美国足踝骨科学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及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优良率为93.3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3.33%(P <0.05)。两组疼痛VAS评分、肿胀周径、AOFAS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0.05),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 <0.05)。结论基于动气针法针刺董氏奇穴治疗急性踝关节内翻扭伤,可明显改善踝关节疼痛、肿胀及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杨晶  马德元 《光明中医》2016,(14):2082-2083
目的观察养老穴针刺结合刺络法与常规针刺治疗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156例踝关节扭伤患者分为综合组(80例)和针刺组(76例),综合组采用刺络配合养老穴针刺治疗;针刺组选用解溪、昆仑、申脉等穴进行常规针刺,每天1次,治疗5次。两组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综合组VAS评分低于针刺组P0.05。综合组治愈31例,显效42例,无效7例;针刺组分别为22例、40例、14例,综合组总体疗效优于针刺组。结论养老穴针刺结合刺络法治疗踝关节扭伤可明显缓解症状,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双柏散冷敷配合功能锻炼对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二乙胺凝胶外涂,观察组给予双柏散冷敷配合踝关节趾屈、背伸、内外旋等功能锻炼。两组均予常规抬高、制动、休息、包扎等对症处理,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踝关节总体(AOFAS)评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前VAS评分、AOF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AOFAS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增高,且治疗组AOFA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柏散冷敷配合功能锻炼能显著缓解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踝关节疼痛,改善局部红肿及行走困难步态,临床疗效优于双氯芬酸二乙胺凝胶外涂治疗。  相似文献   

13.
郝金林  徐芳华 《新中医》2018,50(2):119-122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联合针刺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本院治疗110例的陈旧性踝关节扭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熏蒸疗法,2组均连续治疗3疗程。治疗后对2组患者患侧踝关节疼痛、肿胀及踝关节功能的改善情况及治疗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9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6.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踝-后足评分系统(AOFAS)评分及关节活动度(ROM)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AOFAS及ROM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AOFAS及RO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91%(6/5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5%(3/5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联合针刺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临床疗效显著,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改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且治疗安全性好,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踝关节扭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10月收治的120例踝关节扭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患者同意以随机抽签法作为分组依据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针灸治疗,观察组给予针灸联合推拿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AOFAS(踝-后足评分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AOFAS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踝关节扭伤对于促进踝关节恢复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复元活血汤联合弃杖膏外敷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门诊治疗的60例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行弹力绷带8字固定,对照组患者加压包扎治疗并给予内服复元活血汤治疗,在受损初期(24h内)常规采用冰敷,观察组内服复元活血汤联合弃杖膏外敷。两组患者治疗疗程均为2周。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踝与后足评分量表(AOFAS)、踝关节扭伤疗效分级评定标准等,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进行比较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间踝关节损伤、VAS评分及AOF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周,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AOFA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治疗后第2周,观察组VAS评分及AOF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元活血汤联合弃杖膏外敷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效果显著,有助于及时减轻患者疼痛及促进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林氏踝关节整复手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推拿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推拿组采用林氏踝关节整复手法治疗,对照组给予西乐葆口服+超激光治疗。参考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系统中的疼痛评分、功能评分进行积分对比及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AOFAS疼痛评分、功能评分都有显著改善,但推拿组治疗后AOFAS疼痛评分、功能评分均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 0. 05),且推拿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两组治疗方法均能改善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的AOFAS疼痛评分及功能评分,但推拿组治疗后AOFAS疼痛评分及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且推拿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损伤膏外贴对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结合损伤膏外贴组(治疗组)和单纯损伤膏外贴组(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针刺踝三针(解溪、太溪、昆仑)后,于患处贴损伤膏1片。对照组单纯于患处贴损伤膏1片。治疗1周后评价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肿胀体积及关节活动度。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治疗后VAS评分、肿胀体积、足背屈角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损伤膏外贴对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石氏针刺结合复方紫荆消伤膏外用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早期症状改善特点,评价石氏针刺结合外用膏药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弹力绷带固定治疗和功能锻炼治疗的优效性。方法:对上海市浦东新区6家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300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结合治疗组、弹力绷带固定组和功能锻炼组,三组受试者分别予石氏针刺结合膏药外用治疗,弹力绷带固定结合膏药治疗和功能锻炼处方结合膏药治疗。在入组时(入组)、第7天(第1周、访视一)、第28天(第4周、访视二)和第42天(第6周、访视三)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踝后足评分量表、VAS疼痛评分进行优效性评价。结果:三种治疗方法对急性踝关节扭伤均有疗效(P0.05)。在第7天,针药结合组AOFAS评分与绷带固定组和功能锻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结合组AOFAS评分高于绷带固定组和功能锻炼组评分。在第7天、第28天针药结合组VAS疼痛评分变化与绷带固定组和功能锻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结合组VAS疼痛评分改善大于弹力绷带固定组和功能锻炼组。针药结合组AOFAS疗效评定痊愈率和VAS疼痛疗效评定痊愈率高于绷带固定组和功能锻炼组(P0.05)。结论:石氏针药结合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临床疗效明确,对损伤早期的疼痛改善和功能恢复疗效优于弹力绷带固定治疗和功能锻炼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浮针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招募的70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浮针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治疗,各治疗1周。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24 h后及治疗1周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踝与后足功能评分量表(AOFAS评分)的得分情况,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1%,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24 h及治疗1周后,治疗组的VAS评分及AOF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24 h及治疗1周后的VAS评分及AOF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在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时,通过其特殊的针体及行针手法作用于皮下疏松结缔组织,使阻滞的组织通道贯通,使紧张的血管、肌肉舒张,恢复组织液、血液的运行与代谢,从而达到止痛和促进关节功能恢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中药熏洗联合功能锻炼治疗成人踝关节术后关节强直的临床疗效及炎性因子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20年12月太和县中医院收治的踝关节术后关节强直患者10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熏洗,连续治疗6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踝关节功能评分(AOFAS踝-后足评分)、踝关节主动活动度(跖屈背伸角度)及炎性因子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的VAS评分比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AOFAS踝-后足评分和踝关节跖屈背伸角度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升高趋势更显著(P<0.05);炎性因子CRP、ESR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治疗踝关节术后患者关节强直临床效果显著,有效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