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2 毫秒
1.
目的探讨左束支起搏对症状性心动过缓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心电学影响。 方法连续纳入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因症状性心动过缓合并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并在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拟行左束支起搏的患者,记录标准12导联体表心电图。比较左束支起搏术前与术后V1导联QRS波形态、QRS时限、右心室延迟激动时间(dRVAT)、左心室达峰时间(LVAT)及心室间延迟时间(IVD)的差异。 结果共入选53例患者,年龄(72.15±9.39)岁,男34例。其中46例(86.79%,46/53)成功完成左束支起搏。术前V1导联以rsR’型为主38例(38/46,83%),术后QRS形态以Qr型为主29例(29/46,63%)。左束支起搏可以显著缩短QRS时限[(149.09±12.81)ms对(112.46±9.64)ms,P<0.001)],其中35例(76.08%,35/46)患者的QRS时限完全纠正,10例(21.73%,10/46)部分纠正,1例(2.17%,1/46)未纠正;IVD显著缩短[(58.28±12.54)ms对(34.34±8.87)ms,P<0.001];但在dRVAT方面左束支起搏术前与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47±12.40)ms对(100.86±10.57)ms,P=0.955]。与术前相比,左束支起搏延长LVAT[(42.46±6.95)ms对(66.53±10.83)ms,P<0.001]。 结论左束支起搏可显著缩短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QRS时限,并改善其心室间电学同步性,产生以Qr型为主的起搏后QRS波形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左束支起搏(LBBP)与右室间隔部起搏(RVSP)对电-机械同步性、起搏参数、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在河南省胸科医院行永久双腔起搏器的患者,根据起搏部位分为LBBP组和RVSP组。比较两组起搏前后QRS波时限变化,起搏术前/术中、术后1及6个月、1年起搏参数(阈值、阻抗)及心脏结构及功能[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共入选136例,其中LBBP组74例,RVSP组62例。LBBP组QRS波时限术前、术后无差异[(112.7±20.8)ms vs (114.9±10.9)ms,P>0.05],RVSP组术后QRS波明显延长[(142.0±14.9)ms vs (111.1±22.3)ms,P<0.01],术后RVSP组较LBBP组时限明显延长(P<0.01)。两组的阈值、阻抗在术后1个月较术中明显下降(P<0.01),后达到稳定,且两组相比无差异(P>0.05)。LBBP组术后6个月及1年LVEDD、LAD较术前降低,LVEF较术前升...  相似文献   

3.
QRS时限对心脏再同步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QRS时限(QRSd)对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患者心功能Ⅲ~Ⅳ级(NYHA分级)、在心室射血分数≤0.35、超声心动图提示心室不同步患者行CRT治疗。植入术前、术后当天及术后6个月行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治疗6个月后左心室收缩末容积较术前减小的百分数(△LVESV%)≥15%作为治疗有效的标准,分析术前QRSd、术后QRSd及QRS时限缩短值(△QRSd=术前QRSd-术后QRSd)对CRT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1)共入选40例患者,随访期间1例死亡,2例失访,余37例进入分析。其中,7例为窄QRS波(〈120ms),30例为宽QRS波(≥120ms)。窄QRS波的CRT的有效率较宽QRS波,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8.57%vs66.67%,P=0.079);(2)宽QRS波组中,治疗有效者与无效者比,术前的左心室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QRSd、男女比例、心律、室内阻滞情况及△QRSd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宽QRS波组中,治疗有效者术后QRSd缩短[(151.0±23.2)ms vs(167.0±25.2)ms,P〈0.05],而无效者无变化[(166.0±19.0)msvs(168.0±42.1)ms,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术前QRSd和△QRSd均不能预测CRT的疗效(P〉0.05);△QRSd与△LVESV%无相关性(P〉0.05)。结论窄QRS波的CRT疗效可能较宽QRS波差。虽然QRSd缩短仅见于CRT有效,但术前QRSd和△QRSd均不足以预测宽QRS波的CRT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左心室射血分数轻度下降的慢性心力衰竭(心衰)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中行左束支起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连续入选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因慢性心衰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行左束支起搏的患者, 进行前瞻性观察性研究。入选标准:①窦性心律、左束支传导阻滞、QRS时限≥150 ms;②经优化药物治疗>3个月后仍有慢性心衰的症状、体征且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在36%~50%;③同意植入双腔起搏器行左束支起搏。随访6个月, 比较术前与术后QRS时限、起搏参数、临床心功能、超声心动图参数的变化。结果共入选11例患者, 其中男7例(63.63%, 7/11), 年龄(64.27±12.85)岁。11例患者左束支起搏均成功, 成功率100%。QRS时限从术前的(167.09±9.69)ms缩窄为(114.91±15.16)ms,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中和术后6个月相比, 起搏阈值、感知参数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阻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99.09±119.70) Ω对(588.82±84.99) Ω, P<...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行左束支区域起搏(LBBAP)的心电图特点、心室同步性改变及可行性。方法:入选7例因慢性心力衰竭且具有心脏再同步化(CRT)治疗指征,行左心室电极置入失败后改行LBBAP的患者。对其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及起搏器程控随访并对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7例患者均试行LBBAP成功。术后心电图提示患者QRS波间期(QRSd)及左心室达峰时间(LVAT)均较术前缩短[QRSd:(165.23±9.13)vs.(125.19±6.03)ms;LVAT:(77.6±6.50)vs.(50.58±6.64)ms]。术后常规超声提示5例患者LVEF、LVIDd、NYHA心功能分级较前提升。6例患者双室间同步性较前好转,7例患者左心室内同步性均较前提升。结论:LBBAP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具有可行性,可作为常规CRT左心室电极置入失败后的备选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伴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疗效欠佳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 209例接受CRT的患者,根据其术前QRS波形态分为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与RBBB组,比较两组基线临床特征和CRT术后6个月临床心功能、QRS波时限(QRS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心脏超声指标的差异。剔除缺血性心肌病、重度肺动脉高压和QRSd150 ms的病例后,再次比较两组间CRT疗效差异。结果与LBBB组比较,RBBB组缺血性心肌病占比较高(26.0%vs 11.3%),肺动脉收缩压亦高[(50.14±17.10)mmHg vs(44.27±15.16)mmHg],QRSd则较窄[(152.36±26.84)ms vs(162.92±29.67)ms](P0.05)。CRT术后6个月,LBBB组临床心功能改善、LVEF的提高均显著优于RBBB组(P0.05)。而将缺血性心肌病、重度肺动脉高压和QRSd150ms的病例剔除后,CRT术后两组间各项指标均无差异。结论缺血性心肌病、重度肺动脉高压、相对较窄的QRS波可能是RBBB者CRT疗效欠佳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右室高位室间隔(HRVS)与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行永久性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54例完全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根据心室起搏电极植入部位的不同,随机分为HRVS起搏组(28例)和RVA起搏组(26例)。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和术后36个月,对患者的一般临床状况、QRS波群时限(QR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NT-proBNP(N末端B 型利钠肽原)进行随访,并对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进行对比研究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一般临床特征及术前各项观察指标均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6个月时,HRVS起搏组QRSd和NT-proBNP明显小于RVA起搏组(147.9±12.1ms比155.2±12.7ms;252.7±95.4ng/ml比313.2±121.4ng/ml,P<0.05),LVEF两组间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36个月时,两组间比较,HRVS起搏组的QRSd、NT-proBNP明显小于RVA起搏组(149.1±13.1ms比158.6±12.9ms;281.9±102.2ng/ml比372.4±136.6ng/ml,P<0.05),并且随起搏时间的延长差别越明显,LVEF明显高于RVA起搏组(52.6±7.0%比48.8±6.7%,P<0.05)。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6个月时NT-proBNP的变化值(△NT-proBNP)与相应时间的QRSd的变化值(△QRSd)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73,P<0.05)。结论:HRVS起搏对心脏电活动和心功能的不良影响明显小于RVA起搏,并且这种优势随着起搏时间的延长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左束支起搏(LBBP)在需要行心脏再同步治疗心力衰竭(心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入选2017-12-2019-11有心脏再同步起搏器(CRT)植入适应证的患者12例,因CS电极植入失败或有备用插孔,所有患者均植入左束支电极。术后心室为单纯LBBP起搏。观察植入时LBBP和RV起搏参数,包括阈值、阻抗、感知,评价LBBP和RV的起搏参数;比较植入时LBBP、自身QRS、RV和BIV起搏的QRS时限。术前、术后检查心脏彩超,观察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结果:植入时LBBP与RV的起搏参数相当,LBBP起搏的QRS时限明显短于BIV(P0.05);LBBP纠正6例患者完全性左束传导阻滞。LVEDD较术前明显缩小[(6.1±0.26) cm∶(5.7±0.25) cm,P0.05]。LVEF较术前明显提高[(38±3.0)%∶(44±2.8)%,P0.05],随访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LBBP安全有效,可以改善心衰患者心功能,为传统CRT治疗无效患者提供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S)起搏和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血流动力学、心功能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评价RVOTS起搏的中远期疗效。方法: 具备起搏器植入指征的慢性房颤患者68例,随机分配至RVOTS部起搏组(n=34)和RVA部起搏组(n=34),均采用心室抑制型按需起搏模式(VVI),随访(27±10)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起搏时心电图QRS时限,血流动力学、心功能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RVOTS组起搏心电图的QRS时限较RVA组显著缩短[(146±16) ms vs.(155±13) ms,P<0.05]。随访结束时,RVA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术前显著降低(0.58±0.10 vs. 0.64±0.12,P<0.05),左房内经(LAD)较术前显著扩大[(47±10) mm vs.(44±10) mm,P<0.05),在RVOTS组虽有类似的变化趋势[LVEF:0.59±0.08 vs. 0.63±0.11;LAD:(47±7) mm vs. (45±7) mm],但均未达统计学差异,随访结束时两组间比较未达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随访结束时血浆脑钠尿肽(BNP)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增高[RVA组:(292±168) ng/L vs. (200±70) ng/L,P<0.01;RVOTS组:(225±88) ng/L vs.(192±69) ng/L,P<0.05],RVA组增高更明显,且较同期RVOT组显著增高(P<0.05);随访结束时,RVA组的平均NYHA心功能分级较术前显著增高(1.7±0.6 vs. 1.4±0.5,P<0.01) ; RVOTS组有类似的变化趋势(1.5±0.7 vs. 1.3±0.5),但未达统计学差异,两组间实验后比较差异亦未达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因心衰住院率、脑梗死及因心血管死亡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RVOTS起搏的电和机械同步性比RVA起搏相对较好,其心功能损害及心脏重构也相对较轻,较RVA起搏接近生理。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62岁,因“间断胸闷1年”入院,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窦性心动过缓、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对患者行左束支区域起搏,术后心电图表现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QRS波时限为120 ms。通过程控起搏器感知/起搏的AV间期使右束支传导和左束支起搏融合,QRS波形态近乎正常化,时限为108 ms。患者术后症状明显改善,射血分数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右心室起搏导线位置对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效果的影响.方法 71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CRT手术,53例左心室导线植入侧壁或侧后壁,18例植入前壁或下壁(非侧后壁);48例右心室导线植入心尖部,23例植入流出道间隔部.术前记录受试者心功能(NYHA分级)、QRS时限(QR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术后6个月对上述参数进行随访,比较不同右心室起搏部位对CRT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 术后6个月,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LVEF高于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组[(0.44±0.07)对(0.40±0.07),P=0.048],余心功能、QRSd、LVEDD、LVESD等各项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左心室起搏部位进一步分为侧壁或侧后壁与非侧后壁两组,就侧壁或侧后壁组,右心室心尖部起搏较间隔部起搏可更好地提高心输出量LVEF[(0.45±0.07)对(0.40±0.08),P=0.027],改善心功能[(2.59±0.59)对(3.00±0.68),P=0.038],对于非侧后壁组,比较右心室心尖部与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各项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若无视左心室起搏部位,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略优于流出道间隔部起搏;而对于左心室侧壁和/或侧后壁起搏者,应尽量将右心室导线置于心尖部,以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符合新诊断标准的左束支阻滞(LBBB)(真性LBBB)能否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中更能获益。方法:研究入选2005-06至2013-05接受CRT的19例患者,依据术前体表心电图QRS波的形态,符合新诊断标准即为真性LBBB组(n=13),符合传统诊断标准即为假性LBBB组(n=6);比较所有入选患者CRT术前与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QRS波时限(QRSd)及心室间机械延迟时间(IVMD);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LVEF、LVEDD、QRSd、IVMD、16节段达最小收缩末容积时间标准差(Tmsv16-SD)及16节段达最小收缩末容积时间的最大差值(Tmsv16-Dif)有无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CRT术后的LVEF、LVEDD、IVMD及QRSd均较术前有明显的改善;而且与假性LBBB组比,真性LBBB组的LVEDD[(5.95±0.72)mm vs(7.13±0.78)mm,P0.01]、IVMD[(22.45±8.00)ms vs(27.63±13.09)ms,P0.01]及QRSd[(140.38±5.80)ms vs(153.68±14.38)ms,P0.01]改善更明显;术后两组患者的Tmsv16-SD、Tmsv16-Dif及LVEF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合并真性LBBB和假性LBBB的心力衰竭患者均能从CRT中获益,合并真性LBBB的心力衰竭患者获益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右室心尖部起搏患者V1导联呈现右束支阻滞图形的特点、出现的可能机制以及鉴别诊断方法。方法选取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5—2007年于右室心尖部植入起搏电极的患者,分析患者完全右室起搏时V1导联呈右束支阻滞图形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等资料,并与同期V1导联呈左束支阻滞图形变化的右室起搏患者以及植入左室心外膜电极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体表心电图特点进行对比。结果共有9例患者术后完全心室起搏时V1导联呈右束支阻滞图形,术后超声心动图以及胸部X线检查证实起搏电极均位于右心室,QRS波平均电轴为-61.7±15.6,与随机选取50例术后体表心电图呈左束支阻滞的右室电极植入患者心电图相比,QRS波电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7例行左室心外膜起搏者QRS波电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呈右束支阻滞者其肢体导联I、aVL导联QRS波均直立,与呈左束支阻滞患者相同,而左室心外膜起搏者其I、aVL导联QRS波为负向。结论当患者V1导联呈右束支阻滞形态时可通过I、aVL导联QRS波形态和QRS波电轴可以判断是否为右室起搏。  相似文献   

14.
周宁  陈曼华  罗洪波  王琳 《心脏杂志》2008,20(1):80-82,86
目的评估右室间隔部起搏和右室心尖部起搏对起搏参数和双心室电同步性的影响。方法将20例植入DDD型起搏器患者随机为分2组(每组10例):一组患者行间隔部起搏,一组行心尖部起搏;分析两组有效起搏时及1、3个月随访时各起搏参数差异;对比术中心室电极到位所需X射线曝光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比较术前自身心律心电图、术后起博心电图的QRS波宽度、形态。结果有效起搏时心尖部和间隔部起搏电压阈值、电极阻抗、R波高度无显著差异。电极植入后第1、3个月随访,两组起搏参数之间无显著差异,且动态变化相似;心室电极到位所需X线曝光时间:心尖部为(203±127)s,间隔部为(581±124)s(P<0.01)。电极植入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术前和术后心电图Ⅱ导联QRS宽度:心尖部起搏组分别为(0.11±0.03)s、(0.19±0.02)s(P<0.05);间隔部起搏组分别为(0.10±0.02)s、(0.12±0.02)s,术后QRS形态与术前心电图相似。术后间隔部起搏和心尖部起搏心电图的QRS波宽度对比,前者明显窄于后者(P<0.01)。结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同样安全、有效,而且更符合生理性心室激动顺序,有利于双心室电激动的同步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左室舒张末容积校正的QRS持续时间(QRSd)对心脏同步化治疗的预测作用。方法 选择接受CRT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9例,在手术前1个月内和术后1年分别进行了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QRSd和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对上述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CRT应答组患者的QRSd/LVEDV显著高于CRT无应答组(0.73±0.27ms/ml vs 0.58±0.21 ms/ml,P=0.043);而两组患者的QRSd和LVEDV无统计学差异。合并LBBB的患者,QRSd/LVEDV与心功能变化显著相关(R=0.469,P=0.032),而在非LBBB患者中,目的 探究左室舒张末容积校正的QRS持续时间(QRSd)对心脏同步化治疗的预测作用。方法 选择接受CRT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9例,在手术前1个月内和术后1年分别进行了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QRSd和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对上述资料进行统计。结果 CRT应答组患者的QRSd/LVEDV显著高于CRT无应答组(0.73±0.27ms/ml vs 0.58±0.21 ms/ml,P=0.043);而两组患者的QRSd和LVEDV无统计学差异。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的患者,QRSd/LVEDV与心功能变化显著相关(R=0.469,P=0.032),而在非LBBB患者中,QRSd/LVEDV与心功能变化无显著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QRSd/LVEDV是CRT应答的重要预测因子(AUC = 0.79; P = 0.006);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QRSd/LVEDV、LBBB和非缺血性心肌病是CRT应答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校正左室舒张末容积后的QRSd(QRSd/LVEDV)是心衰患者CRT术后应答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前50例希浦系统起搏病例,为初期开展此项技术提供临床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12月本中心同一术者团队行希浦系统起搏操作的前50例患者资料及手术和随访情况。按起搏部位分为希氏束起搏(HBP)组、左束支区域起搏(LBBP)组、室间隔内起搏(IVSP)组,比较各组间的手术操作、起搏结果和参数随访情况。结果按患者手术先后顺序每10例患者一组,共分为5组。随着手术例数的增加,希浦系统起搏的成功率从前10例的50%上升至最后10例的90%,而手术时间显著缩短[(152.7±55.1)min比(89.8±37.7)min,P=0.037],完成20例手术后,成功率稳定在80%以上较好的水平。按照最终起搏的结果,IVSP组15例、HBP组10例、LBBP组25例。左心室激动时间(LVAT),HBP组[(79.4±8.2)ms比(96.0±19.2)ms,P=0.012]和LBBP组[(81.5±13.5)ms比(96.0±19.2)ms,P=0.013]均显著短于IVS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HBP组和LBBP组[(79.4±8.2)ms比(81.5±13.5)ms,P=0.92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起搏QRS波时限,HBP组[(106.4±19.9)ms比(138.8±18.9)ms,P<0.001]和LBBP组[(118.9±12.3)ms比(138.8±18.9)ms,P<0.001]均显著短于IVS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BBP组较HBP组延长[(118.9±12.3)ms比(106.4±19.9)ms,P=0.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HBP组的起搏阈值显著高于IVSP组[(1.4±0.5)V比(0.6±0.3)V,P<0.001]和LBBP组[(1.4±0.5)V比(0.7±0.2)V,P=0.0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感知R波则HBP组显著低于IVSP组[(5.7±2.1)mV比(10.2±5.3)mV,P=0.009]和LBBP组[(5.7±2.1)mV比(9.6±2.2)mV,P<0.001]。而LBBP组和IVSP组各项起搏参数均无差异。各组随访期间,起搏阈值和感知R波均无明显变化。手术操作中我们采用了影像法辅助希氏束及左束支区域的解剖定位。结论本中心回顾分析显示,第20~50例的手术操作,可以较熟练掌握希浦系统起搏技术。LBBP可作为初期开展希浦系统起搏的首选。影像解剖定位法可简化手术流程,避免对希氏束和传导束的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研究观察左束支起搏(LBBP)的心脏电学和机械同步性以及中远期导线参数稳定性,旨在评估其生理性以及可靠性。方法:连续入选2018年1月25日至2019年1月25日就诊我院符合起搏适应证并成功施行LBBP的患者96例,详细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术中导线单、双极参数。于术后3天、1个月、3个月、6个月以及12个月随访,测试导线单、双极参数并记录随访期内并发症。筛选其中诊断病窦综合征(SSS)伴基线QRS时限正常的患者36例进行心室同步性分析。起搏器程控分为两种状态:(1)AAI模式:起搏器工作方式为心房起搏-心室感知,保证激动沿自身传导束下传心室;(2)DDD模式且房室间期相似文献   

18.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血流动力学观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右室流出道间隔部(RVS)与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具备起搏器植入指征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RVA组与RVS组,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SV)、左室短轴缩短率(FS)、心脏指数(CI),对比观察术前、术后3,6个月差异。并比较术前与术后心电图QRS波宽度。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QRS波时限均较自身心律时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VA组起搏QRS时限显著长于RVS组[(158±15)msvs(132±15)ms,P<0.01];RVA组术后3个月随访LVEF,SV,FS,CI较术前均显著降低,均有统计学意义[(59±3)%vs(51±3)%,(79±15)mlvs(71±16)ml,(0.36±0.11)vs(0.31±0.09),(2.5±0.4)L/(min·m2)vs(2.1±0.4)L/(min.m2),均P<0.05];RVS组术后3,6个月随访LVEF,SV,FS,CI与术前无显著性差异,RVS组3,6个月随访LVEF,SV,FS,CI均显著高于同期RVA组,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RVS起搏尽可能的保证了心室激动和收缩同步性,实现了比RVA起搏较为良好的血流动力学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右心房、左心室起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衰)伴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短期疗效.方法:选择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Ⅲ级~Ⅳ级、左心室射血分数≤0.35、体表心电图QRS时限≥120 ms、窦性心律的心衰患者26例,成功植入三腔起搏器后,以右心房、左心室起搏模式治疗7天,以起搏器植入术前及术后第7天的6分钟步行距离、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QRS波时限、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室间隔部与侧壁基底段收缩期达峰时间差值、N末端脑钠肽为疗效评价指标,观察右心房、左心室起搏治疗慢性心衰的短期疗效.结果:右心房、左心室起搏治疗术后第7天较术前比较,6分钟步行距离由术前的( 279±46)m提高至(312±37)m;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由术前的(28±7)下降至(22±5);体表心电图QRS波时限由术前的(167±22)ms缩短至(132±8)ms;左心室射血分数由术前的(0.29±0.07)提高至(0.33±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由术前的(75±8)mm减小至(69±7)mm;左心室室间隔部与侧壁基底段收缩期达峰时间差值由术前的(105±29)ms下降至(62±8)ms;N末端脑钠肽由术前的(3 086±1 265)pg/ml下降至(1 976±760)pg/ml;患者的各疗效评价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窦性心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慢性心衰患者右心房、左心室起搏的短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通用钢丝支撑的导线(Solia S60)在三维引导鞘支撑下行左束支区域起搏(LBBaP)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 15例患者入选,在三维引导鞘支撑下应用Solia S60电极行LBBaP,记录术中电极导线的参数,QRS波形态及时限,LBBaP时V5导联左室达峰时间、透视时间及术中并发症等,比较术后随访中起搏参数、QRS时限等变化。结果 15例中12例(80%)成功应用Solia S60完成LBBaP,手术时间(87.73±24) min;术后QRS波时限与术前相比无差异[(120.17±9.3)ms和(119.25±26.5)ms,P>0.05],术后随访电极阻抗相对稳定[单极(418.4±92.0)Ω,双极(642.3±103.9)Ω]。失败3例,1例为巨大右房,1例为复杂解剖异常,此2例改为普通起搏;另1例为术中出现停搏之后心室颤动,改为间隔起搏。结论 钢丝支撑的导线在特殊鞘支撑下行LBBaP是可行且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