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研究康莱特注射液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发生率。方法采用医院集中监测法在同一时间段内,监测30家医院的5000例应用康特莱注射液的患者,观察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康莱特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为0.46%,属A型不良反应;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和静脉炎。结论康莱特注射液不良反应属偶见,安全性相对较高,医院集中监测法是开展中药注射剂上市后安全性再评价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医院使用的参芪扶正注射液开展集中监测工作,整理分析其临床使用情况及临床不良反应、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方法课题采取回顾性研究和现行病例跟踪调查的方法,工作包括监测工作和质控工作。结果监测样本232例。各科室样本之间均具有一定差异。妇科样本数最高,达75.44%。共发现不良反应10例,与药品相关1例。结论监测工作和质控工作完成良好,方式合理,基本掌握参芪扶正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情况、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医院消癌平注射液的临床使用情况,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17~2019年使用消癌平注射液的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出院诊断、用法用量、疗程及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分析,评价消癌平注射液使用的合理性。结果:合理使用有221例,合理率为73.67%。应用该药的科室共6个,使用最多的为肿瘤科,共143例;其次为肝病科,79例。2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皮疹1例,恶心欲吐1例。结论:消癌平注射液的使用存在超说明书适应证、溶媒不适宜、疗程使用过长等现象,应引起重视,及时干预,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本院开展临床药师工作的实践与体会,探讨本院药师参与临床合理用药的工作模式。方法通过结合实际工作开展情况,临床药师查房,病例讨论,药品信息咨询,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教学与药物信息编辑等论述临床药师在合理用药中所发挥的作用。结果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工作在促进药物合理使用,提供用药咨询,避免药物相互作用,监测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等方面的作用已逐渐被医护患认可,为患者的用药安全、合理有效提供了保障。结论开展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形成一定的药学服务模式,促进本院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医院门诊药房开展合理用药咨询的效果。方法:2017年7~12月未开展合理用药咨询在医院门诊取药的4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对照组;2018年1~6月医院门诊药房开展合理用药咨询在医院门诊取药的4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观察组,调查两组患者药品知识掌握情况、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药品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诊药房开展合理用药咨询,能够加强患者对药品相关知识的掌握,降低患者用药风险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曲阳  马玄静  李清华  李和林  赵晓晨  孙兴华  张淼  陈宏 《中草药》2023,54(10):3253-3260
目的 通过安全性医院集中监测研究,探索舒血宁注射液在真实世界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及其影响因素,并发现未知或罕见的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药品安全性医院集中监测方法,观察2016年8月—2020年10月注册登记的39家医疗机构所有使用舒血宁注射液9735例患者,用药期间不良事件/反应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方法分析舒血宁注射液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9735例患者在使用舒血宁注射液过程中共有256例发生不良事件,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63%,其中23例患者发生的36例次不良反应经三级专家判定与舒血宁注射液有关,舒血宁注射液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0.236%,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属于偶见范围。所有不良反应均为一般不良反应,无严重不良反应及非预期不良反应发生。36例次不良反应按照系统分类依次为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8例次、胃肠系统损伤7例次、各类神经系统损害6例次、心血管系统疾病6例次、皮肤及皮下组织类疾病5例次,咳嗽、咳痰、肢体疼痛、静脉炎各1例次。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用药3~5 d和6 d及以上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分别较用药3 d以下降低86%、99...  相似文献   

7.
为获得杏雪~舒血宁注射液的不良反应特征及发生率等安全性信息,采用多中心、大样本医院集中监测的设计方法,在全国27家医疗机构中,以使用舒血宁注射液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用药周期的全程监测。监测主要内容为患者的一般信息、诊断信息、用药信息、不良事件信息。结果共纳入使用舒血宁注射液的患者30 209例,发生不良反应3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0.113%,属于偶见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特征为头痛、头晕、皮肤瘙痒、心悸、恶心等。基于以上结果,说明杏雪舒血宁注射液的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康莱特注射液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特点、影响因素、临床转归,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检索词"康莱特"和"致"或"引起"或"过敏"或"不良反应"组合搭配,检索1979年1月1日-2018年9月30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康莱特注射液导致的不良反应病例,分析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合并用药、日剂量及滴速、发生不良反应时的用药时间、累及器官/系统及主要临床表现和转归。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涉及患者20例。70岁以上患者7例,为发生不良反应的高危人群;男性(14例)高于女性(6例);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可能是不良反应的高危因素;康莱特注射液与合并用药间的相互作用可能是不良反应的诱因;首次输注康莱特注射液2d内为发生危险期,发生不良反应14例;不良反应累及器官包括皮肤损害、全身损害、神经系统损害、心血管系统损害、肝胆系统损害等,主要表现为皮疹、过敏性反应、静脉炎,少见胸闷、胸痛、心悸、头晕。结论使用康莱特注射液应严格把握适应证,注重老年患者使用情况,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应慎用,并应加强用药教育,用药2 d内密切监护患者,避免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真实世界中老年患者应用痰热清注射液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大样本、双向队列、注册登记临床监测方法,在全国83家二级以上医院纳入2014年1月—2015年5月连续处方使用痰热清注射液的13 061例年龄≥60岁的住院、急诊老年患者。主要评价指标为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此外,对不良反应/事件的临床表现、严重程度以及转归进行描述。对不良反应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老年患者痰热清注射液药品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1.06■(275例,包含严重不良事件19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5■(32例),其中一般不良反应19例、新的不良反应12例。除1例严重过敏反应外,不良反应的程度均以轻中度为主,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75.00%(24例)的不良反应在用药后0.5~24 h内出现。转归均为痊愈或好转。有药物过敏史、采用非规范的输注速度、合并使用抗菌药物、未使用糖或盐作为间隔液的同组输注患者,其痰热清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增加(P0.05)。结论偶见老年患者使用痰热清注射液时发生药品不良反应。识别高危人群,并对给药方法进行规范,或能够保障痰热情注射液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痰热清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类型、严重程度、表现形式、易感人群及影响因素,对痰热清注射液临床合理用药、联合用药进行评价,完善药品说明书。方法采用注册登记式医院集中监测方法,监测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使用痰热清注射液的住院患者,对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临床特征及用药情况进行详细记录。结果66例临床使用痰热清注射液的患者中出现ADR有4例,约占0.9%。4例ADR属一般不良反应,主要以心悸、血压高、头晕、恶心、呕吐、皮肤瘙痒、斑丘疹为主。多发生于老年人,均合并应用抗炎药。建议严格按照痰热清说明书用药,尽量不联合抗炎药,进一步完善说明书。结论痰热清注射液ADR发生率较低,属A型偶见不良反应,其原因可能与临床用药不规范及合并用药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11.
赵瑛  史琛  黄璞 《中国中药杂志》2016,41(4):743-747
医院集中监测是药物临床安全性评价中主动监测的方法之一。喜炎平注射液至今已上市30余年,用于支气管炎、扁桃体炎、细菌性痢疾等,但其上市后的安全性、有效性监测研究报道较少。笔者对喜炎平注射液上市后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规范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完善使用说明书和使用方案提供依据。该研究采用医院集中监测的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入院并使用喜炎平注射液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的基本情况、药品使用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共观察病例848份,其中用药目的不符的占39.9%;成人和儿童用法用量不合理的占比分别为1.72%,6.62%;溶媒选择不当的占3.18%;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或雾化给药均为合理;同瓶混用药物的占2.24%;有1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12%。研究表明该院喜炎平注射液临床应用欠规范,应加强其使用的规范化管理,对主要科室进行针对性的用药指导;研究同时发现说明书中成人用法用量项信息不全,建议生产厂家进行相关临床研究,完善药品说明书"用法用量"项下信息,以提高喜炎平注射液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呼吸系统原发疾病治疗中出现的严重药物不良事件,为临床安全使用此类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提供的2008年度呼吸系统原发疾病治疗中出现的141例严重药物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发生严重不良事件药物,抗感染药物占第1位,其次是解热镇痛药物和中药注射剂。141例中,18例死亡,相关性评价为待评价。药物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多集中在用药后的第1天,以注射剂为主。结论应继续加强药物不良事件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同时加强对医师、药剂师、护理等人员的药物不良反应知识的培训,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录入评价等工作进行标准化也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引发医药行业人士对医院药师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所发挥作用的关注和重视。方法医院药师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宣传教育,深入临床发现和干预不良反应发生,并定期整理和及时上报药品不良反应信息。结论在医院今后的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中,应充分发挥药师的服务功能,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疏血通注射液的不良反应特征、发生率等安全性信息,该研究采用多中心、大样本医院集中监测的设计方法,在全国54家医疗机构中,以使用疏血通的住院患者为监测对象,进行用药周期的全程监测。监测内容为患者的一般信息、诊断信息、用药信息、不良反应/事件信息等。共纳入32 546例病例,发生不良反应6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197%,发生特征主要是皮肤瘙痒、皮疹、感冒状、呼吸困难、心悸、头痛、胸闷等过敏反应;发生不良反应患者以中老年人为主,用药特征基本符合说明书。以上结果说明,疏血通注射液在临床应用中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
张平  张江兰 《中国药学杂志》1998,33(10):628-629
我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已有多年,临床药师担任的主要工作有:深入病房与医生一起查房、讨论病案、指导合理用药、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监测药品不良反应、血药浓度监测、指导护士对用药的监护、将临床科室意见反馈给药剂科主任、监督药品质量、收集整理大量信息资料等,在...  相似文献   

16.
172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与原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医院患者因使用中药注射剂所致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并分析其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集的172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72例不良反应中,60岁以上患者96例,占55.81%。痰热清注射液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占首位,其次为脉络宁注射液、生脉注射液等。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系统损害(占34.04%)。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主要由药物自身因素、患者因素以及临床使用不当等原因造成。结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危害大,应引起高度重视。应加强基础研究,规范临床合理使用,同时完善安全性再评价,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生产和临床使用的监管力度,才能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我院常用静脉用中药注射液的安全性,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通过查看药库管理系统,统计我院2010~2014年静脉用中药注射剂的用量和销售金额,汇总年度用量排名前十静脉用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情况和我院上报的不良反应事件。结果:连续5年用量排名前十的静脉用中药注射剂共6个品种,分别为醒脑静、血栓通、疏血通、痰热清、参芪扶正和葛根素。5年内这些品种都或多或少出现过药品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皮疹、瘙痒、呕吐、过敏反应等,但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发应或死亡情况。结论:我院用量较大的静脉用中药注射液都属于临床常用药品,使用过程中并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情况,基本保证了患者的用药安全性。今后应该继续加强中药注射剂的管理力度,提高用药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掌握其安全用药规律,为临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向江门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申请,收集从2015年5月1日-2018年7月31日使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出现不良反应的报告表共32例,对此报告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2例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药品引起的ADR报告中,男22例,占68.75%;女10例,占31.25%;60岁以上患者13例(占40.63%),其次是50~60岁患者7例(占21.88%);用药5~30 min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例13例(占比40.63%);累及系统的情况,循环系统损害为主,12例次,主要表现为静脉炎、心悸;其次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共11例次,临床以皮疹、瘙痒等表现;全身性损害4例次,临床主要表现为过敏性反应等;消化系统损害(1例次)、神经系统损害(2例次),主要临床表现分别是腹部不适、头晕、胸闷;从本组研究数据看出,其主要用于脑血管疾病,具体用于脑梗死及其后遗症、头晕、脑伤、脑出血、脑萎缩、紧张性头疼、脑供血不足,跟适应症相符合。结论:临床应合理使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保证临床合理用药安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临床使用血栓通注射液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 R)的一般规律与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5~2014年有关血栓通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报道原文,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原患疾病、药物过敏史、联合用药、用法与用量、发生不良反应的时间、临床表现等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例血栓通注射液所致的不良反应与年龄、原发疾病、联合用药有关,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可发生于用药后各个时间段,累及多个器官和(或)系统,临床表现多样,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其次是全身系统损害、呼吸系统损害。结论:临床应重视血栓通注射液的合理使用,加强不良反应的监测,减少患者的用药风险。  相似文献   

20.
《陕西中医》2014,(7):921-922
目的:探讨血塞通注射液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及相关因素,掌握临床安全用药规律,以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水平。方法:收集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07年3月2012年11月使用血塞通注射液出现不良反应事件的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与年龄分布、发生时间、既往过敏史、原患疾病、不良反应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整理分析。结果:30例血塞通药品引起的不良反应报告中,男性10名,女性20名,年龄在252012年11月使用血塞通注射液出现不良反应事件的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与年龄分布、发生时间、既往过敏史、原患疾病、不良反应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整理分析。结果:30例血塞通药品引起的不良反应报告中,男性10名,女性20名,年龄在2571岁之间,平均52±13.2岁,有4例发生在用药1d以内,本次血塞通引发的不良反应都较轻,但累及机体多个系统。结论:通过提高临床医师、药师重视血塞通药品的不良反应对用药过程进行监护等措施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