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脑卒中患者社区护理需求情况以及影响因素,为提高社区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于2013年6~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次整群抽样调查方法 ,对浙江省丽水市30个社区22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日常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对社区护理的需求情况等,分析影响社区护理需求的因素。结果在社区护理需求的各维度中,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最高,分值为(32.1±3.6)分,其次为提高自强我护理能力的护理需求,分值为(19.1±4.2)分。患者对社会支持的需求最低,分值为(10.2±3.1)分。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arthel指数、工作状态、职业、经济收入、脑卒中类型是患者对社区护理的影响因素(P<0.05或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社区护理需求较强,其中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最强。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工作状态、职业、经济收入、脑卒中类型是患者对社区护理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成都市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社会支持网,为系统构建和完善城市社区慢性病老人养老体系提供参考.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取方便抽样法对成都市234例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中1种、2种、3种及以上慢性病患病率分别为56.84%、27.78%、15.38%.老年慢性病患者经济、照料和精神支持需求分别为66.70%、50.00% 和78.20%,文化程度、固定月收入、月均疾病费用、患慢性病种数及患慢性病时间影响社会支持需求.经济、照料、精神支持程度得分分别为(3.72 ± 1.37)、(3.90 ± 1.19)、(3.64 ± 1.08)分,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固定收入、患病时间、疾病费用影响社会支持程度.经济和照料支持主要来自配偶和子女;精神支持除来自家庭内,部分来自家庭外.结论 构建完善的社区、家庭等多种途径的社会支持网,有利于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对延续性护理服务的需求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量表》对2014年9月-2017年9月在罗定市红十字会医院和罗定市船步镇卫生院就诊住院的184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需求调查,并应用Likert 5级评分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评价。结果:(1)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情况分析显示: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服务的总需求率均在70%以上,其各维度得分:生活护理(3.57±0.48)分、康复指导护理(3.82±0.62)分、心理护理(3.26±0.33)分、健康教育护理(3.42±0.44)分、专业护理(3.46±0.59)分、并发症预防护理(3.12±0.25)分及自我护理(3.39±0.47)分。(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及月收入情况是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罗定地区脑卒中患者对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需求较高,且也非常迫切。基层医院或社区医院应提供多渠道的社会支持,以满足脑卒中患者对延续性护理需求,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福州市老年慢性病患者居家护理需求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病患者居家护理需求状况及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居家护理需求问卷,对212例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横断面凋查研究. 结果 (1)老年慢性病患者对居家护理服务的总体需求率为93.4%.(2)16项居家护理需求项目中.需求率排在前6位的是:定期测量生命征82.1%,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79.2%,指导正确服药、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75.9%,生活方式指导70.3%,提供社会交往的机会56.1%,给予心理支持48.6%.(3)影响患者居家护理需求的主要因素是家庭收入、文化程度和疾病数量(P<0.05). 结论 老年慢性病患者居家护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生命征的测量、健康教育、为患者提供社会交往的机会及给予心理支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社区护理需求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300例老年慢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慢性疾病患者社区护理需求调查表》评估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社区护理需求现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社区护理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 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社区护理需求评分总分为16.72±3.62,健康教育维度、健康促进维度、护理技术支持维度、心理社会支持维度、疾病管理维度的得分分别为3.90±0.02、3.40±0.47、3.25±0.63、3.12±0.65、3.01±0.8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有无配偶、患慢性疾病数量、文化程度、病程与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社区护理需求度有关(P<0.05),性别、居住方式、医疗保障形式、个人月收入与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社区护理需求度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患慢性疾病数量、文化程度、病程是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社区护理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对社区护理需求较高,年龄、患慢性疾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观察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8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就诊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行基础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行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FMA评分、ADL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不同护理干预后,实验组43例患者的生活质量(思维反应、社会健康、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及FMA和ADL评分分别为(75.39±10.12)分、(79.62±12.47)分、(79.25±14.65)分、(80.62±13.12)分、(67.31±9.81)分、(75.85±11.62)分,远高于对照组的(61.15±9.61)分、(65.12±11.26)分、(66.19±12.36)、(67.29±12.32)分、(38.45±9.68)分、(51.59±11.38)分。且其护理满意度为97.68%,远高于对照组的6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对患者生活能力的改善程度也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失能老年人居家照顾者对医养结合服务需求调查及影响因素。方法:于2021年10月~2021年12月采取便利抽样法对北京市东城区496例失能老年人居家照顾者进行上门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居家照顾者的一般资料和医养结合服务需求,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居家照顾者CBI评分为(31.09±8.74),SSRS评分为(30.36±6.63)分,SDS评分为(46.24±6.12)分;496例居家照顾者中,146例有医养结合服务需求,需求率为29.44%。其中99例(67.81%)有医疗护理需求,90例(61.64%)有健康体检需求,51例(34.93%)有健康教育需求,66例(45.21%)有生活照料需求,32例(21.92%)有精神慰藉需求,38例(26.03%)有社会参与需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家庭月收入≥5000元、照顾时间≥3年、失能老人Barthel指数<60分、失能老人慢性病数≥2个、CBI评分≥40分、SSRS评分<33分、SDS评分≥50分均为影响失能老年人居家照顾者对医养结合服务需求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家庭月收入≥5...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社区家庭康复模式对脑卒中后居家患者干预效果。方法运用随机数表分组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居家患者100例,将其分组为甲组(n=51例)和乙组(n=49例),其中对乙组使用常规护理措施,而甲组则使用社区家庭康复模式进行护理,并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存质量进行对比。结果甲组经过护理后生存质量评分(91.45±3.88)分显著高于乙组经过护理后生存质量评分(82.44±2.69)分,(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居家患者实施社区家庭康复模式进行护理,患者经过护理后生存质量有了显著的提升,具备良好的社会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9.
探讨分析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2月至2012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2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对比干预前后这些患者的遵医率、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评分、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生活质量量表(QOL)评分,并将对比的结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的遵医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各项指标的评分均明显优于干预前,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能大幅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老年慢性病康复及保健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宋玲玲 《求医问药》2014,(15):84-85
目的:评价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连云港市中医院收治的8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路径组,每组各41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路径组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相关护理指标。结果:路径组患者入院第2个月的ADL评分为(42.9±4.4)分,发病后4个月的ADL评分为(48.2±3.1)分,对照组患者第2个月的ADL评分为(35.4±6.0)分,发病后4个月的ADL评分为(40.1±7.2)分。路径组患者入院第2个月的ADL评分和发病后4个月的ADL评分均优于对照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路径组患者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路径组患者的基础护理次数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过程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促进其肢体功能的恢复,降低其住院费用,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谢峥华 《大家健康》2016,(3):243-244
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社区护理要求调查及其影响因素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选取五个社区共1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分析他们对护理要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经过调查统计后得出,100例脑卒中患者在健康教育需求维度得分为(88.5±3.8)分,心理需求维度得分为(71.4±4.2分,社会支持维度得分为(61.3±2.5)分,提高自我护理能力维度得分为(85.3±2.6)分.患者对于健康教育得分最高,其次是提高自我护理能力,结果表明对于健康教育的需求最大.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的脑卒中患者对于护理的要求较高,尤其是在健康教育方面.经济、职业、脑卒中类型以及年龄等因素都会对护理要求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患者恢复期抑郁障碍社区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脑卒中患者恢复期抑郁障碍的社区干预效果.方法 利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筛查出38例56岁以上脑卒中恢复期抑郁障碍患者,进行6个月的社区干预(心理干预和常规干预)后分析干预效果.结果 社区干预前,38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老年抑郁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分分别为(13.26±2.71)、(16.55±2.44)、(21.45±3.36)分,干预后评分为(8.26±1.67)、(10.79±1.96)、(28.11±2.38)分,干预前后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过社区干预后脑卒中恢复期抑郁障碍患者抑郁症状缓解,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社区慢性病患者自我效能状况,探讨影响自我效能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对社区234例慢性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分析。结果:社区慢性病患者自我效能感总量表均分为6.68±2.30,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文化程度与家庭人均月收入(均P〈0.05)。结论:社区慢性病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水平较高,社区医务人员在工作中需更加关注低自我效能患者,提高他们对自身和疾病的控制主导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9):160-163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训练护理模式在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从2017年1~12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1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综合康复训练护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血糖指标、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ADL)、倾斜量表评分(BLS)、吞咽障碍评分(VFSS)。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78.00%)(P0.05);研究组护理前的空腹血糖(9.50±1.45)mmol/L、餐后2 h血糖(12.30±1.26)mmol/L、NIHSS评分(13.15±2.05)分、ADL评分(16.75±4.31)分、BLS评分(5.70±0.80)分、VFSS评分(3.60±0.70)分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空腹血糖(7.10±1.55)mmol/L、餐后2 h血糖(9.20±1.60)mmol/L、NIHSS评分(5.56±1.88)分、BLS评分(1.30±0.50)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ADL评分(51.45±5.10)分、VFSS评分(6.20±1.15)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中应用综合康复训练护理模式的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9):150-154
目的评价太极"云手"运动结合Orem自理护理对脑卒中康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脑卒中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太极"云手"运动结合Orem自理护理方案。评价两组的肢体功能、BI指数、BBS评分、FMA上肢及下肢评分、WHOQOL-BREF量表等,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BI指数[(81.76±11.44)分vs (64.38±14.71)分]、BBS评分[(47.11±2.59)分vs (41.53±5.66)分]、FMA上肢评分[(45.62±6.77)分vs (38.01±8.42)分]及下肢评分[(27.84±5.43)分vs (23.15±6.69)分]、WHOQOLBREF量表生理领域[(14.4±1.9)分vs (12.1±2.1)分]、心理领域[(17.1±2.5)分vs (13.5±2.4)分]、社会关系领域[(13.7±1.4)分vs (11.1±1.5)分]、环境领域[(19.1±2.4)分vs (16.4±2.6)分]等各领域评分和生活质量总分[(71.2±6.1)分vs (59.8±6.6)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太极"云手"运动结合Orem自理护理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及平衡功能,有利于ADL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乌鲁木齐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以SF-36生活质量量表(中文版)作为调查工具,对乌鲁木齐市12家养老机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生活质量总分为(102.82±17.76)分,其中生理机能得分为(61.17±27.96)分,影响因素为年龄、民族和慢性病;生理职能得分为(54.50±44.65)分,影响因素为年龄和慢性病;躯体疼痛得分为(61.55±17.56)分,影响因素为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和经济收入;一般健康状况得分为(47.25±17.68)分,影响因素为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和慢性病;精力得分为(58.35±17.57)分,影响因素为年龄、文化程度和经济收入;社会功能得分为(70.26±23.65)分,影响因素为年龄、文化程度和经济收入;情感职能得分为(60.51±45.94)分,影响因素为民族和经济收入;精神健康得分为(62.42±16.99)分,影响因素为民族、文化程度及经济收入;结论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处于中等水平,影响因素为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慢性病及经济收入。提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老年人生活质量,为创造高水平生活质量提供支持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并平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各60例。采用Fugl-Meyer评定法评估两组患者肢体功能,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生活能力。结果护理前后,实验组Fugl-Meyer评分分别为(6.41±1.58)、(24.78±3.27)分,对照组Fugl-Meyer评分分别为(6.39±1.47)、(15.29±3.23)分;实验组ADL评分分别为(36.21±6.87)、(66.14±8.92)分;对照组ADL评分分别为(36.72±7.48)、(51.16±8.25)分。护理干预后,实验组肢体功能和生活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有利于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生活能力,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存活后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8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急救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存活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8个月后NIHSS评分为(3.68±1.07)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价优良患者为77.6%(38/49),日常生活评价指数(BI)为(73.5±6.7)分,脑卒中影响量表(SIS)为(392.6±8.4)分,对照组8个月后NIHSS评分为(5.16±1.79)分,ADL评价优良患者为53.6%(15/28),BI为(51.4±8.3)分,SIS为(311.2±7.5)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救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脑出血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马淑洁 《当代医学》2014,(11):122-123
目的探索持续式个体化护理模式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沈阳市苏家屯区中医医院外二病区住院治疗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利用随机求余数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50)。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注重个体化差异针对不同体质、心理、病因等开展院内外护理指导,观察2组患者当日及出院1、3个月ADL评分变化情况。结果2组患者在入院前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5个月后ADL评分观察组为(82.6±15.6)分,显著优于对照组(73.3±14.9)分(P〈0.01)。结论利用养生方法针对不同患者开展院内外持续个体化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Orem自理理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7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Orem自理理论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社会支持水平[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定]、焦虑程度[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日常生活指数(ADL)及住院时间。结果采用Orem自理理论进行护理相对于常规护理可以更明显地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P<0.05);2种护理方式均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和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 Orem自理理论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护理可以增强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明显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