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影响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08年6月至2012年12月间223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住院患者,记录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根据住院期间是否死亡分为两组:死亡组和存活组,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AMI合并CS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223例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中107例死亡,116例存活.与生存组相比,死亡组中年龄≥70岁、糖尿病、陈旧性心梗史、慢性肾功能不全、前壁心肌梗死、未置入IABP、室间隔穿孔、消化道出血比例及入院时心率、左室射血分数、肾小球滤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年龄≥70岁、糖尿病、前壁心肌梗死、心率快、左室射血分数低、室间隔穿孔、消化道出血为AMI合并CS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年龄≥70岁、糖尿病、前壁心肌梗死、心率快、左室射血分数低、室间隔穿孔、消化道出血为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入院即刻血肌钙蛋白I(cTnI)水平对直接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PCI治疗的AMI患者200例,根据入院即刻血cTnI四分位水平分为4组,即A组:cTnI<1.5ng/mL、B组:1.5ng/mL≤cTnI<5.5ng/mL、C组:5.5ng/mL≤cTnI<10.5ng/mL和D组:cTnI≥10.5ng/mL。收集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并随访5年,记录发生全因死亡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相关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组患者发生全因死亡和MACE的独立预测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4组生存率和无MACE生存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cTnI预测全因死亡和MACE的诊断价值。结果:4组患者全因死亡率和MACE发生率随cTnI水平升高而增加(P均<0.05),在全因死亡中,4组患者心源性死亡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发生MACE中,4组患者心肌梗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D组生存率明显低于A组和B组(P均<0.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左室射血分数(LVEF)、cTnI水平及Gensini评分 是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年龄、LDL-C、LVEF、cTnI、NYHA心功能分级及Gensini评分是发生MACE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血cTnI水平与直接PCI治疗的AMI患者远期预后有关,具有潜在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郭静  张珏  沈佳丽 《临床内科杂志》2019,36(11):736-738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脓毒症患者住院30天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特点及全因死亡的发生风险。方法 共纳入720例脓毒症患者,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合并糖尿病组252例和无糖尿病组468例,比较两组患者MACE及全因死亡的发生情况及住院第1~15天(D15)和第16~30天(D30)MACE发生特点。结果 合并糖尿病组患者的MACE发生率为36.5%,明显高于无糖尿病组的22.2%(P<0.05),但两组患者急性脑血管意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糖尿病组患者的全因死亡发生率为25.0%,明显高于无糖尿病组的15.6%(P<0.05)。两组患者D15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死亡发生率分别高于比同组D30(P<0.05),但两组D15和D30的急性脑血管意外发生率同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是脓毒症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 合并糖尿病的脓毒症患者住院30天期间MACE和全因死亡的发生率明显升高,有效控制血糖可能减少合并糖尿病的脓毒症患者MACE和全因死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糖尿病作为原发病和伴发病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并分析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于大连市中心医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60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随访至2021年12月31日。根据疾病状况分为原发性糖尿病肾病(DKD)组(257例),糖尿病作为伴发疾病(DCM)组(61例)及无糖尿病(NDM)组(284例)。按年龄≤60岁(324例)及>60岁(278例)进行亚组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3组患者的生存率差异,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讨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中位时间62个月,全因死亡共329例。三组患者第2~5年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NDM组患者生存率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KD组和DCM组患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2)。多因素Cox回归结果显示,开始透析时年龄(HR 1.01,95%CI 1.01~1.02,P=0.002)、脑卒中(HR 1.44,95%CI 1.08~1.92,P=0.0...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影响肾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治疗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纳入192例行肾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的肾动脉狭窄患者,随访血压、血肌酐变化及全因死亡情况,筛选肾功能恶化和死亡的预测指标。结果随访期间患者的血压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血肌酐水平升高(P〈0.05)。所纳入病例的全因死亡率为1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比值比(OR)=1.11]和术前肌酐水平偏高(OR=1.007)是全因死亡的预测因素;高龄(OR=2.32)、糖尿病(OR=1.45)、术前肌酐水平偏高(OR=7.1)是肾动脉支架术后肾功能恶化的预测因素。结论肾动脉狭窄支架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疗效和安全性良好,高龄、术前肌酐水平偏高和合并糖尿病是肾动脉支架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激性高血糖(SHG)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近、远期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10-02至2016-03首次患AMI于我院心内科接受PCI的患者65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SHG组(空腹血糖≥7.0 mmol/L,67例)、无SHG组(空腹血糖7.0 mmol/L,320例)和糖尿病组(既往或此次入院后明确诊断,268例)患者住院期间及发病1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结果:三组患者GRACE评分比较,SHG组糖尿病组无SHG组,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组患者Gensini积分比较,糖尿病组SHG组无SHG组,糖尿病组与无SHG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HG组患者住院期间全因死亡、心力衰竭及恶性心律失常比例高于无SHG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SHG、GRACE评分及Gensini积分是患者住院期间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SHG是最强的危险因素(OR=4.455,95%CI:1.805~10.997,P=0.001)。SHG组发病1年全因死亡及心力衰竭患者比例高于无SHG组(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空腹血糖、入院Killip心功能分级Ⅱ~Ⅳ级及Gensini评分是患者发病1年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入院Killip心功能分级Ⅱ~Ⅳ级是最强的危险因素(OR=6.901,95%CI:2.812~16.940,P0.001),其他依次是空腹血糖、年龄和Gensini积分。结论:SHG会影响接受PCI的AMI患者近期及远期预后,和其他危险因素相比,SHG是接受PCI的AMI患者住院期间全因死亡的一项较强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入院血氯水平对老年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发表在PhysioNet的中国成人住院心衰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血氯三分位数将患者分为T1组(Cl≤100.2 mmol/L,n=604)、T2组(100.3104.8 mmol/L,n=609)。主要终点为90 d全因死亡和心衰再住院复合终点。采用Kaplan-Meier曲线评估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建立Cox回归模型分析终点事件的风险预测因子。结果 Kaplan-Meier分析显示,三组全因死亡和心衰再住院复合风险显著不同(P=0.010);组间心衰再住院风险存在显著差异(P=0.021),但全因死亡风险无显著差异(P=0.470)。多因素调整的Cox模型显示,入院血氯水平与全因死亡和心衰再入院复合终点风险负相关(HR=0.96,95%CI:0.94~0.99,P=0.012)。与T2组相比,T1组的全因死亡或心衰再住院风险显著增高(HR=1.29,95%CI:1.16~1.77,P<0.001);T3组与T2组之间比较...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不同实验室指标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评价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访出院后2年的全因死亡情况并分为生存组69例、死亡组18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进而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HF患者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实验室指标对CHF患者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 死亡组患者的美国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Ⅳ级比例及入院当天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C反应蛋白(CRP)与白蛋白(Alb)比值、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均高于生存组;经Logistic回归分析,NLR、CRP/Alb、Hcy是CHF患者发生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OR(95%CI)=2.922(1.327~6.430)、313.403(2.452~40 051.011)、1.395(1.073~1.812),P <0.05];经ROC曲线分析,NLR、CRP/Alb、Hc...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游离甲状腺激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比值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院内全因死亡风险的临床预测价值。 [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22年12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病史资料完整且发生住院期间死亡的患者共63例,选取同期住院未发生住院期间死亡的AMI患者180例作为对照。 [结果]院内死亡组年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比例、肾功能不全比例、心房颤动比例、心率、KillipⅢ/Ⅳ级比例、多支病变比例、心肌肌钙蛋白I、脑钠肽(BNP)均要高于生存组,射血分数(EF)低于生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院内死亡组FT4、FT4/FT3比值高于生存组,FT3低于生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T4/FT3比值与AMI患者院内全因死亡风险正相关(OR=1.844,95%CI:1.193~2.850,P<0.05),除此之外,年龄、心率、KillipⅢ/Ⅳ级、STEMI、肾功能不全、低EF也与AMI患者院内全因死亡风险正相关(OR=1.084、1.031、2.847、2.508、4.085、4.407,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FT4/FT3比值预测住院期间全因死亡风险的能力(AUC=0.774,95%CI:0.708~0.839,P<0.001)优于FT4(AUC=0.640,95%CI:0.561~0.719,P=0.001)或FT3(AUC=0.719,95%CI:0.647~0.790,P<0.001)单独预测,ROC曲线下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和P=0.042)。 [结论]FT4/FT3比值与AMI患者院内全因死亡风险相关,可预测AMI患者院内全因死亡风险;与单独的FT3或FT4相比,FT4/FT3比值对AMI患者院内全因死亡具有更好的临床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AIS)患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2月—2014年1月航空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住院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IS合并AMI的危险因素;并观察合并AMI组与单纯AIS组临床相关指标变化。结果与单纯AIS组比较,合并AMI组患者年龄、吸烟、心房颤动、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受损、糖尿病、收缩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心房颤动、糖尿病、收缩压、HDL-C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合并AMI组在住院天数、日平均住院费用、心力衰竭发生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等指标显著高于单纯AIS组(P〈0.05)。结论高龄急性脑梗死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较多,预后差,院前加强危险因素的控制措施,住院后采取积极治疗措施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持续性低氯血症对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患者出院1年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福建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科出院的HFpEF患者329例,根据患者住院期间平均血氯四分位水平,将患者分为Q1组(平均血氯<98.0 mmol/L)、Q2组(98.0 mmol/L≤平均血氯<101.5 mmol/L)、Q3组(101.5 mmol/L≤平均血氯<104.5 mmol/L)和Q4组(平均血氯≥104.5 mmol/L)。出院后定期门诊或电话随访。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各组患者出院1年生存率的差异,Cox回归分析HFpEF患者出院1年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ROC曲线评估住院期间平均血氯和入院时血氯对HFpEF患者1年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Q1、Q2、Q3、Q4组患者出院后1年全因死亡率分别为11.0%、4.9%、3.7%、1.2%(P=0.034)。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持续性低氯血症患者出院1年生存率低于一过性低氯血症患者(P=0.02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平均血氯是HFp...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老年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不良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老年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831例,根据RDW最佳截断值分为低RDW组596例(RDW14.39%),高RDW组235例(RDW≥14.39%)。平均电话随访(2.25±0.64)个月,观察并记录主要终点事件发生情况,包括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和因心力衰竭再入院。结果随访期间,2组因心力衰竭再入院比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RDW组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比例明显高于低RDW组(27.2%vs 8.1%,19.1%vs 5.2%,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RDW水平与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发生风险呈正相关(HR=1.634,95%CI:1.267~1.979,P0.01;HR=1.323,95%CI:1.173~1.672,P0.01)。结论升高的RDW与老年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是其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白蛋白比值(NPAR)对急性心力衰竭(AHF合并心包积液(PE)患者住院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安贞医院住院的同时患有AHF和PE的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计算NPAR并根据NPAR的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四组:组1(0.88≤NPAR≤1.59)、组2(1.60≤NPAR≤1.84),组3(1.85≤NPAR≤2.21),组4(2.22≤NPAR≤4.33)。主要终点为住院期间的全因死亡。比较组间基线资料及住院死亡的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探索NPAR是否为住院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NPAR对住院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共纳入患者192例,32例(17.9%)患者出现住院死亡。高NPAR组肺炎、急性肾损伤发病率升高且更多接受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药物治疗(P均<0.05)。高NPAR组住院死亡明显升高(P<0.001)。单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的结果(模型1)显示NPAR与住院死亡风险升高密切相关(组4vs.组1:OR=32.571, 95%CI:4.13...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12导联心电图对扩张型心肌病致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前瞻性、多中心随访787例扩张型心肌病致慢性心衰患者。通过门诊随诊或电话、信件随访慢性心衰患者的终点事件。用Cox风险比例回归分析确定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对QRS时限是否大于120 ms等心电图指标用Kaplan-Meier曲线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结果:随访过程中203例死亡。经Cox回归分析发现心房颤动与全因死亡有关[风险比(HR)=2.064;95%可信区间(CI):1.102~3.864,P0.05];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与全因死亡有关[HR=3.887;95%CI:1.554~9.724,P0.05];QRS时限与全因死亡有关[HR=1.010;95%CI:1.002~1.018,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以QRS时限分层,不同水平的QRS时限其生存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扩张型心肌病致慢性心衰患者生存率有影响的心电图指标是心房颤动、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和QRS时限;不同水平QRS时限与生存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不同分期慢性HBV感染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预后,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的住院生存时间,通过Logistic回归与Cox回归分析不同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Kaplan-Meier显示不同分期ACLF患者累积生存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早期、中期、晚期ACLF患者住院期间生存期逐渐缩短(P〈0.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显示,有无结肠灌肠、是否并发肝性脑病和/或肝肾综合征、PTA、TBil及Alb水平是影响ACLF患者生存与否的独立因素(P〈0.05或P〈0.01);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有无结肠灌肠、是否并发肝性脑病、疾病分期、WBC及CHE水平为ACLF住院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或P〈0.01)。结论早期ACLF患者较中晚期ACLF患者预后好,基线WBC、TBil、CHE及Alb水平为ACLF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肠灌肠可能对提高生存率延长生存期有积极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当代中国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3年01月至2014年09月中国急性心肌梗死(CAMI)注册登记研究的AMI患者23417例[其中5795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和17622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1504例患者在住院期间死亡,为死亡组,余住院期间生存的21913例患者为生存组。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院内结局等临床资料,以住院期间死亡为主要终点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AM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6.42%(1504/23417)的AMI患者在住院期间死亡。与生存组比较,死亡组患者年龄更大,女性患者更多,体重指数更低,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的比例更高,Killip心功能分级更高,并发症更多,并且更易出现心脏骤停(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收缩压、心率、血肌酐水平、白细胞计数、血清钾浓度、血清钠浓度、STEMI、前壁心肌梗死、心脏骤停、Killip心功能分级、高血压、高脂血症及吸烟史是预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发现16个当代中国AM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助于临床医师早期识别高危患者并选择最佳诊疗策略。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成年破伤风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为破伤风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69例成年破伤风患者,根据临床结局分为存活组55例及死亡组14例,比较两组预后相关指标[年龄、性别、职业、Ablett分级、发病期、潜伏期、合并基础疾病、并发症、是否使用破伤风抗毒素(TAT)、是否使用免疫球蛋白(TIG)、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是否行气管切开、损伤部位、破伤风分型等],采用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破伤风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破伤风Ablett分级高、发病期短、住院时间长、机械通气及并发症比例高(X2分别为37.104、11.471、5.449、11.152、5.983;P均<0.05)。破伤风Ablett分级高和住院时间长是成年破伤风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成年破伤风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为破伤风Ablett分级高、住院时间长。成年破伤风患者在入院后应尽早进行破伤风Ablett分级、评估病情进展,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Li L  Guo YH  Gao W  Guo LJ 《中华内科杂志》2007,46(1):25-2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糖水平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干预后住院期间心脏不良事件的相关性。方法入选312例初发AMI患者于入院即刻测定静脉血糖,并于发病24h内行急诊PCI。根据入院即刻血糖水平分为高血糖组(血糖〉11mmol/L,44例)和血糖正常组(血糖≤11mmol/L,268例);按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81例)和非糖尿病组(231例)。随访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及术后180d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无论是否合并糖尿病,高血糖组住院期间病死率及PCI术后180d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18.2%比3.0%,P〈0.001;25%比12.7%,P=0.047),多因素分析显示入院即刻血糖为死亡及心脏不良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OR5.15,95%CI 1.74~15.28,P=0.003及OR 2.84,95%CI 1.18~6.83,P=0.019),而是否合并糖尿病对上述终点无明显影响。结论无论是否合并糖尿病,入院即刻高血糖是AMI患者PCI术后住院期间病死率和180d心脏不良事件的相对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王昊  石岩  刘凯 《山东医药》2023,(34):73-76
目的 探讨血浆C/EBP同源蛋白(CHOP)、N-乙酰神经氨酸(Neu5Ac)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146例AMI患者为AMI组,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另选取同期5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CHOP、Neu5Ac。建立AMI患者PCI后预后不良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绘制血浆CHOP、Neu5Ac水平预测AMI患者PCI后预后不良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MI组血浆CHOP、Neu5Ac水平升高(P均<0.05)。随访1年,146例AMI患者预后不良发生率为25.34%(37/14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MI患者PCI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为KILLIP分级≥Ⅲ级和CHOP、Neu5Ac(P均<0.05),独立保护因素为左心室射血分数高(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浆CHOP、Neu5Ac和CHOP联合Neu5Ac预测AMI患者PCI后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7、0.781、0.85...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cell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RDW)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长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连续入选我院2012年12月1日至2014年10月31日行介入治疗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79例 [病例来源时间],基于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的最佳阈值将患者分为低RDW组(n=482,RDW≤14.28)和高RDW组(n=397,RDW>14.28)。采用 Kaplan-Meier法评估两组患者的无心血管事件生存率并采用 Log-rank 检验进行比较,通过Cox回归分析研究RDW对此类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结果 高RDW组的全因死亡率及心源性死亡率均显著高于低RDW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ox回归分析显示,RDW是此类患者全因死亡及心源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部分应列举主要数据,并修改英文摘要]。 结论 RDW可作为一项简单有效预测此类患者长期预后的临床指标,RDW>14.28的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