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目的:通过研究《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用药规律,探究《伤寒杂病论》的证治思想,为临床应用提供直观的数据支持和参考。方法:收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所载的方剂,利用"中医药传承辅助平台(V2.5)"建立"经方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录入平台的270首经方进行分析,用药频次在10次以上有25味中药,前10的中药分别是甘草、桂枝、生姜、大枣、芍药(半夏、干姜并列)、人参、茯苓、附子(麻黄、白术并列);四气方面以温性药使用频次最多,五味方面以甘味药使用频次最多,归经方面以脾经使用频次最多;药物组合方面,生姜、甘草、大枣组合使用最多;处方中药物数量方面,9味药以下的处方占总处方的97%;剂型方面,内治法和外治法共包含了11种剂型。结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用药善用甘温之品,善于顾护阳气,调和营卫,同时不忘保胃气、存津液。在疾病治疗上常从脾、肺、胃经论治,治法上八法齐备,处方小而严谨,剂型多样,疗效卓著。  相似文献   

2.
基于"识毒-用毒-防毒-解毒"的中药警戒思想,梳理明代代表性本草著作中警戒信息,分析明代药物警戒思想的特点,为现代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以《本草品汇精要》《本草纲目》《炮炙大法》《本草乘雅半偈》《本草蒙筌》为蓝本,以书中中药为研究对象,从识毒、用毒、防毒、解毒4个方面提取文本信息,归纳药物警戒思想。结果发现明代药物警戒认识较为系统,在识毒方面毒性分级明确并纠正前人谬误,在用毒、防毒方面用毒突出、注重毒药的配伍和炮制,在解毒方面中毒解救方法、机制明确。提示明代已初步形成"识毒-用毒-防毒-解毒"的警戒思想理论框架,为现代的药物警戒理念提供了理论支撑,并对现代临床合理用药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经方中桂枝的配伍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进 《中医杂志》2007,48(11):1043-1044
桂枝是一味十分重要的药物,其在经方中的使用频率仅次于甘草。该药与不同的药物配伍,用于治疗多种病证,具有良好的疗效。经方中运用桂枝的经验十分丰富,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探讨该药的配伍规律,对于深入理解和运用经方颇有现实意义。1桂枝与甘草桂枝为温中之品,甘草甘缓补中,二药是仲景用药频次最高的两味药。《伤寒论》中用到甘草70次,桂枝41次;《金匮要略》中用到甘草76次,桂枝48次。从二药同用的情况来看,《伤寒论》、《金匮要略》共有57方。用桂枝时,桂、草同用的情况,《金匮要略》至少在六成以上,《伤寒论》更是高达九成以上。甘…  相似文献   

4.
石晗  杨卫彬 《新中医》2021,53(5):23-26
正中医药传承至今,经历了朝代的更迭和社会的变迁,历代医家创立和保留下无数遣方用药经验,其中成就最高的当属《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经方的组方应用一直以来都是中医人学习的典范,随着现代生物信息技术的发展,经方的运用并没有受其冲击被取代,反而因卓越的疗效历久弥新。但如今的用药环境与经方产生之初相比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很多时候单独运用经方无法适应现代疾病谱系的复杂情况。杨卫彬教授从事临床、  相似文献   

5.
少谦  阿明 《光明中医》2008,23(5):658-658
长治中医集团在继2006年11月-2007年5月《伤寒论》高级研修班之后,《金匮要略》高级研修班在日前召开了开班典礼。长治市副市长李国隆、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文渊参加了开班典礼。在长治市中医研究所举办了《伤寒论》研修班之后,大家通过学经典、传薪火、用经方,取得了良好效果后,应大家要求举办此次《金匮要略》研修班。大家认识到,掌握经典精髓,拓展临床思维,是提高临床诊疗的捷径!  相似文献   

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遣方用药思维。认为在方证相对原则的基础上,通过经方的拆合、药物组成的加减、药量和炮制、煎煮方法的改变以适应病证的变化,为仲景临床遣方用药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7.
刘洋  于峥  刘慧杰 《中医杂志》2007,48(4):377-378
处方中药物用量是中医临床颇具技术含量的内容。处方一经组成,每味药物的用量直接关系方剂的功效,故素有“不传之秘在药量”的说法。世尊张仲景为医圣,其《伤寒论》、《金匮要略》不仅开创了中医临床治疗学辨证论治系统的先河,经方的药物组成、用量、加减、炮制、制剂、服法等精确清晰,基本涵盖了整个中医临床用药过程,其规式作用,也是被后世尊为医方之祖的原因之一。但经方药量欹重,动辄数两,甚至半斤、1斤、2斤。后世畏其药重,尚轻剂而用之。对经方的药量考据,一直是历代聚讼之一。对经方药量的把握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经方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从“识毒-用毒-防毒-解毒”实践的中药药物警戒角度对藏医经典《塔尔布医典》进行研究,挖掘整理其中蕴含的藏药药物警戒思想和实践经验,借用中药警戒思想的研究方法,以《塔尔布医典》作为切入点总结归纳其与用毒警戒相关的内容。《塔尔布医典》中记载了大量有关藏药药物警戒、藏药用药安全、藏药不良反应等药物警戒思想及用药安全方面的实践内容,《塔尔布医典》的药物警戒思想主要体现在药物的储藏、饮食、炮制方面,其内容与《四部医典·后续部》第十二章所记载的药物警戒思想相近,奠定了藏药药物警戒思想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中药药物警戒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融合中医传统安全用药知识与现代药物警戒的方法论,是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服务行为指南,有力地保障了临床的安全用药,极大地促进了中医药行业的发展。主要分析论证中药临床药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药物风险和安全评价以及中药临床药师所应遵循的实践指南之间的关系,进而阐释中药临床药师与药物警戒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临床合理用药、处方合理性的审核、临床用药的监护以及用药与科普宣教之间的紧密性、必要性、重要性及实践性。由此论证开展药物警戒工作,对促进中药药物警戒研究,提升一线医务工作者的中药临床药学安全观与合理用药,进而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及有效具有重要的前瞻性作用及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刘德山 《河北中医》2005,27(5):325-326
经方是古人经验和反复实践传承下来的,是历经临床验证疗效可靠之方。狭义的经方是指《伤寒论》、《金匮要略》方,但其并非经方之始,《汉书·艺文志》就有经方类,共录书11部,其中“汤液经法三十二卷”所录方也应该是经方类。西汉初年淳于意《二十五诊籍》中,已有“苦参汤、半夏丸”等经方。张继东老师系全国500名老中医药专家、山东省著名中医药专家、山东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30多年来,张老师精心钻研《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及经方在临床诊疗疾病的过程中,多用经方,善用经方。他使用经方并不是生搬硬套,而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陈思茵  温玉  马晓峰 《河南中医》2016,(12):2047-2050
《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中解表药的运用具有以下特点:1《伤寒论》在用药上以发散风寒为主,有少量发散风热药的运用,主要治疗外感风寒表证,用药主张辛温发汗解表。2与《伤寒论》相比,《金匮要略》亦重视使用桂枝、生姜、麻黄等药,又增加了防风、菊花、大豆黄卷的使用;扩大了解表药的运用范围,用于治+疗各种内伤杂病。3《温病条辨》沿用《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对麻黄、生姜等药的运用,但《温病条辨》更善于辛凉解表,共运用9种发散风热药。《温病条辨》在辛温解表药中增加了香薷与荆芥的运用。《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中清热药的运用具有以下特点:1《伤寒论》以清热泻火药、清热燥湿药为主。其中用以治疗里热实证的药较多见。2与《伤寒论》相比,《金匮要略》除以上药物运用外,还增强了清热解毒药、清热凉血药以及清虚热药的运用,以治疗各种内伤杂病。3《温病条辨》中延续了《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清热泻火药和清热燥湿药的运用,还加重了清热解毒药、清热凉血药的比重。《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中补虚药的运用具有以下特点:1《伤寒论》以补气药为主,兼用少量补血药。2《金匮要略》补气药的运用与《伤寒论》基本相似,增加了黄芪的应用,并且加重了丸剂的应用,重视使用蜂蜜。妇科病独立三篇,重用补血药,增加了补阳的紫石英及补阴的麦冬、百合等药的运用,增加了补虚药的运用种类。3《温病条辨》用药延续了《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补气、补血、补阳药的运用,增加了杜仲、菟丝子等补阳药。此外,丰富了补阴药的运用,如沙参、麦冬等。温热邪气易伤阴液,故增加了滋阴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清代著名医家莫枚士所撰《经方例释》中采用中医药治疗疾病的用药配伍规律.方法:将《经方例释》治疗疾病的中医内服方药录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整理中药复方295首,涉及166味中药,总用药次数1 334次.结论:临床治疗核心单味药依次为甘草、桂枝、生姜、大枣、白芍、干姜、半夏、人参等;药类以补虚药、解表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温里药等为主.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中药对的应用颇为广泛,为后世医家遣方用药提供了新思路。对《伤寒论》中桂枝-甘草药对的药物性能、方药使用情况、量效特点进行整理、分析,得出《伤寒论》中共有35首经方用到桂枝-甘草药对,主要有3∶2、2∶1、1∶1 3个比例。分析不同比例发现,桂枝-甘草药对可以起到调和营卫、外解风邪,辛甘化阳、温补阳气,舒畅气机、调和气血,健脾益、以化寒饮,温通经脉、散寒止痛的功效。两者配伍严谨,构建合理,临床使用广泛。  相似文献   

14.
论《金匮要略》中的相反用药山东250014山东中医学院93级研究生王占奎,孙晋营主题词《金匮要略方论》,中药配伍相反用药是指两味或两味以上,四气五味,升降浮沉作用完全相反的药物在方剂中的配伍应用。经方中的用药配伍,多以相须为用,但相反用药亦不少见。今...  相似文献   

15.
辛智科 《陕西中医》2006,27(5):620-623
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是第一部中医临证医学的经典,它包括现今流传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从它问世以来,深深影响着中医临床的各个学科,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医学人。对仲景著作的整理,既往研究多注重文字的搜集整理、考证、校勘、注释和医案的汇编。本课题利用现代数据化信息研究技术,以《伤寒论》方剂为纲,从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入手,对《伤寒论》进行初步分类研究。《伤寒论》全书共30989字。398条。113方,用药83味。为便于了解熟悉《伤寒论》的治法用方以及药物运用,探寻其辨证施治规律,领悟其用药思路,进而掌握其方法,现就其方剂及药物进行分类归纳研究。对临床医家提供可供学习继承和借鉴的有益资料及经验。  相似文献   

16.
《中药药理与临床》2022,(1):195-201
目的:探析《金匮要略》治疗妇人腹痛的遣方用药规律,总结张仲景治疗妇人腹痛的学术思想,为深入学习经方、运用经方、提高临床治疗妇人腹痛疗效提供借鉴思路。方法:将《金匮要略》妇人病三篇中治疗妇人腹痛的方剂录入Microsoft Excel 2019建立数据库,对单味药物进行频次、功效、四气五味、脏腑归经的统计。使用Clementine 12.0、IBM SPSS Statistics 25软件对高频中药进行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多角度探析治疗妇人腹痛的用药规律与特征。结果:共纳入处方13首,涉及中药30味,单味药中芍药、当归、桂枝使用频率最高,药味以甘、苦、辛为主,药物归经主归于脾经、肝经和心经,药物功效主要为补血、补气、活血等。药物关联分析显示常用药对为:芍药-桂枝、川芎-当归-芍药。聚类分析得到三组聚类方,其药性符合仲景学术思想。结论:本研究从多角度探析《金匮要略》治妇人腹痛的用药规律,总结张仲景治疗妇人腹痛的学术思想,即根据气血失和、肝脾不调的总病机,制定调和气血、肝脾同治的总治则,同时不忘顾护胃气。其治法以补法和消法为主,融补消于一炉;其遣方多立足于气血,重在调理气和血的关系;其用药寒温并行,温药通经散寒,寒药通利散结;其剂型灵活多变,不拘常法。同时,挖掘符合仲景学术思想的新组方,为妇人腹痛病的临床用药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有五十多方以不同的方式使用了酒、蜜、醋、浆水、胆汁、童便、姜汁等液药物。这些液体药物,大多在后世被作为辅料广泛用于炮制药材,构成了中药炮制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经方中液体药物的应用原意、方法特点作了初步归纳分析,以期对用液体辅料炮制药材的整理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药物煎煮时间与煎煮方法对于药效的发挥至关重要。通过查阅比较《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同方的不同煎煮方法发现:《金匮要略》中葛根汤的煎煮时间较《伤寒论》中更短,如此处理能使药性更加峻猛,迅速祛除邪气;《伤寒论》中茵陈蒿汤煎煮时间较《金匮要略》中更长,如此处理能缓和药性,防止药物损伤津液;《金匮要略》中吴茱萸汤煎煮时间较《伤寒论》中更短,药物轻煎可使药性轻清偏上,振奋胸阳;《伤寒论》中大黄黄连泻心汤采用麻沸汤浸渍的煎煮方法与《金匮要略》中采用水煎的煎煮法有所不同,如此处理可使药性清扬偏上,达于上焦。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金匮要略》中治疗水气病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水气病选方和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并筛选《中华医典》中治疗水气病的方剂,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采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改进的互信息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对药物配伍规律进行挖掘。结果:共筛选治疗水气病处方101首,涉及107味中药,其中使用频次最高的三位药物为甘草、茯苓、桂枝;选择相关度为7、惩罚度为2,应用复杂系统熵聚类的层次聚类分析演化出3-4味药的核心组合12个,新处方6首。结论:《金匮要略》中治疗水气病以宣肺发汗,健脾利水,温阳散寒为主,反映了“发汗利水、温阳健脾”的祛邪与扶正兼顾之治则治法。  相似文献   

20.
经方指的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所栽方剂,其不仅能治疗慢性病,对于各种危急重症亦收显效。笔者在临床中总结出用经方治疗危急重症经验:善抓主症,果断遣方;药简力专,重点突破;坚持原则,水到渠成;合方化载,随机应变;古方新用,与时俱进;中西结合,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