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庆医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 arction,STEMI)患者5年生存率。方法对2002年8月至2010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庆医院就诊的691例STEMI患者进行5年随访,终点事件是全因死亡。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5年生存曲线,多因素Cox回归分析5年内死亡的预测因素。结果691例患者中442例(64.0%)未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249例(36.0%)接受直接PCI。未接受直接PCI和接受直接PCI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73.8%和93.6%。未接受直接PCI患者死亡的预测因素为女性、年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期间心功能Killip分级≥Ⅱ级、前壁心肌梗死和未接受择期PCI,而接受直接PCI患者死亡的预测因素是年龄和住院期间消化道出血。结论接受直接PCI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未接受直接PCI的患者。两组患者死亡的预测因素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住院期间预后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方法 连续入选2009年6月~2012年6月因初发STEMI接受急诊PCI治疗的患者307例,比较男性和女性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特征、病死率和联合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男性患者相比,女性患者平均年龄较大,既往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者较多,院前延迟时间较长,Killip分级≥Ⅱ级者多,有吸烟史者少,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肌酐、三酰甘油水平降低,且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高于男性患者,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不是影响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接受急诊PCI的STEMI患者中,女性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增加,但与男性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性别不是影响接受急诊PCI的STEMI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远期疗效。方法 563例STEMI患者分为直接PCI组157例、延迟PCI组124例、溶栓组131例和药物治疗组151例。平均随访(45±27)个月,观察心脏不良事件、心功能和心肌梗死面积变化。结果延迟PCI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3.8±9.7)d,显著少于溶栓组(20.7±9.1)d和药物组(19.8±8.9)d(P<0.05);与直接PCI组相近(P>0.05)。延迟PCI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少于溶栓和药物组(P<0.05)。随访期间,延迟PCI组心力衰竭及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溶栓组和药物组(P<0.05);延迟PCI组LVEF显著高于非PCI组(P<0.05);延迟PCI组的LAD和LVDd均显著小于非PCI组。延迟PCI组的心肌梗死面积回缩率(0.376±0.129)显著大于药物组(0.173±0.098)(P<0.05),而与直接PCI组(0.384±0.167)和溶栓组(0.289±0.181)相似。结论延迟PCI能缩短STEMI平均住院时间,减少心脏事件发生率,改善左室功能和使心肌梗死面积缩小及改善预后。但其效果不如直接PCI。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性别差异是否影响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预后。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因急性STEMI住院并接受急诊直接PCI治疗的患者578例。比较男性和女性在基线特征、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住院期间死亡率方面的差异。结果 578例患者中男性455例(78.7%),女性123例(21.3%)。女性的平均年龄较男性大[(68±10)岁比(61±12)岁,t=-6.817,P<0.01],高血压(75.6%比52.3%,χ2=21.484,P<0.01)和糖尿病(43.1%比27.7%,χ2=10.737,P<0.01)的患病率均高于男性;而男性的吸烟比例高于女性(63.5%比13.0%,χ2=99.108,P<0.01)。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性的住院期间死亡率高于男性(8.9%比4.4%,χ2=3.945,P=0.047),校正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和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使用后这种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036,95%CI:0.3393.169,P=0.95)。结论对接受急诊直接PCI治疗的STEMI患者而言,女性的住院期间死亡率高于男性,但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本研究样本人群女性年龄偏大、并存疾病更多所致。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右胸V_4R导联ST段抬高在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的临床价值。方法:入选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住院的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急性前壁STEMI的患者96例,其中男性82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56±11)岁。根据患者入院时心电图右胸V_4R导联抬高程度分V_4R ST段抬高≥1.0 mm与V_4R ST段抬高1.0 mm 2组,观察2组患者心脏超声、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主要不良事件(包括PCI术前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及住院期间心力衰竭及心血管死亡)的发生情况。结果:与V_4R ST段抬高1.0 mm组患者相比,V_4R ST段抬高≥1.0 mm患者收缩压及射血分数偏低,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lobal registry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GRACE)评分及心肌梗死溶栓(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评分较高,Killip分级1患者比例、心脏前间壁中段运动障碍比例及合并多血管病变比例较高(均P0.05)。V_4R ST段抬高≥1.0 mm组患者发生PCI术前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住院期间出现心力衰竭及复合事件的比例均高于V_4R ST段抬高1.0 mm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V_4R ST段抬高1.0 mm患者相比,V_4R ST段抬高≥1.0 mm患者PCI术前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增加2.76倍,住院期间心力衰竭增加3.29倍,复合事件增加5.88倍。结论:急性前壁STEMI患者右胸V_4R导联ST段抬高≥1.0 mm是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急诊室-导管室与急诊室-CCU(病房)-导管室这2种临床途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住院期和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12 h内接受直接PCI治疗的连续228例STE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及干预情况,记录手术成功率、平均住院日、院内死亡率及随访期间终点事件发生率,并多因素回归分析心血管事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急诊室-导管室组(甲组)与急诊室-CCU-导管室组(乙组)临床特征、冠状动脉病变、PCI成功率及平均住院日相似。与乙组相比,甲组的就诊-球囊时间延迟缩短(P<0.01),住院期和随访期(32.3个月)死亡率及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减低(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就诊-球囊时间(OR=1.01,P<0.05)和年龄(OR=1.06,P<0.05)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相关。结论:STEMI患者到达急诊室后,直接送导管室行PCI治疗可显著缩短就诊-球囊时间延迟,改善近期和远期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溶栓后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与直接PCI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差异.方法 纳入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在我中心行早期PCI及直接PCI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比较两组住院期间临床终点事件的发生率.采用多因素回归以及倾向积分法计算再灌注策略对临床终点事件的校正相对危险度(RR).结果 早期PCI组共纳入51例患者,直接PCI组共纳入159例患者.两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早期PCI组4.0%和直接PCI组5.7% (RR =0.647,95% CI:0.155 ~3.103).多因素回归校正RR为0.663(95% CI:0.131 ~3.351),倾向积分法校正RR为0.316(95% CI:0.026 ~3.879).安全性终点方面,两组TIMI出血发生率分别为早期PCI组4.0%和直接PCI组1.9%(RR=2.078,95% CI:0.357~12.095).多因素回归校正RR为2.122(95% CI:0.345~ 13.070),倾向积分法校正RR为0.302(95% CI:0.010 ~9.228).所有结果均未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直接PCI可能延迟的STEMI患者,溶栓后早期PCI治疗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替代再灌注策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三联抗血小板治疗(TAPT)对老年女性糖尿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PCI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8年12月入住郑州人民医院CCU行急诊PCI的老年女性糖尿病STEMI患者162例,依据CRUSADE评分分为2组:CRUSADE评分≥31分患者69例[女性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组],给予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治疗;CRUSADE评分30分患者93例(女性TAPT组),给予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替罗非班治疗;选择同期住院行急诊PCI的老年男性糖尿病STEMI患者97例(男性TAPT组),CRUSADE评分30分,用药同女性TAPT组。对3组临床资料、冠状动脉病变特征、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男性TAPT组梗死前心绞痛发生率显著高于女性DAPT组和女性TAPT组(19.6%vs 2.9%、4.3%,P0.05)。女性DAPT组术后住院时间、梗死后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TAPT组和女性TAPT组,住院择期二次PCI、住院再梗死、支架内血栓和30d病死率显著高于男性TAPT组(P0.05)。女性TAPT组总出血和中度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TAPT组和女性DAPT组(21.5%vs 7.2%、8.7%,8.6%vs 1.0%、1.4%,P0.05)。结论老年女性糖尿病STEMI患者PCI术后TAPT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女性DAPT患者,但是出血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女性DAPT和男性TAPT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联合血栓抽吸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疗效。方法行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324例为研究对象,将血栓抽吸后直接植入支架的173例为观察组,将球囊预扩张后植入支架的151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栓抽吸后即刻及支架植入后TIMI血流分级情况、住院期间及随访12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支架植入后观察组TIMI血流≥Ⅱ级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支架植入2 h后,两组植入支架数、植入支架长度及支架直径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肌钙蛋白(c Tn)T峰值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ST段回落>50%的比例及术后10 d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MACE和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MACE和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栓抽吸后直接行PCI治疗STEMI可显著改善患者心肌再灌注,改善短期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HDL-C水平对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住院期间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52例接受急诊PCI的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空腹HDL-C水平分成HDL-C降低组(HDL-C<1.04mmol/L,125例)和HDL-C正常组(HDL-C≥1.04mmol/L,227例)。比较2组住院期间病死率和联合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与HDL-C正常组比较,HDL-C降低组的Killip分级≥Ⅱ级比例和既往糖尿病史比例增加,TC、LDL-C水平下降,TG水平增加(均P<0.05)。HDL-C降低组的住院期间病死率较HDL-C正常组增加(P<0.01),但2组联合心脏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DL-C是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对于接受急诊PCI的STEMI患者,HDL-C水平降低与住院期间病死率增加有关。HDL-C是接受急诊PCI的STEMI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经微导管注射尿激酶逆向溶栓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直接PCI术后1年临床随访。方法连续入选2014年1月~2015年3月确诊的急性STEMI并行直接PCI患者92例,随机分为冠状动脉内经微导管注射尿激酶逆向溶栓组(逆向溶栓组)46例和血栓抽吸组46例。主要终点为直接PCI术后1年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和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逆向溶栓组PCI术后1年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复合终点发生率显著低于血栓抽吸组(6.5%vs 21.7%,P=0.036),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血栓抽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4.2±6.5)%vs(50.6±8.0)%,P=0.027]。逆向溶栓组心源性死亡及严重心力衰竭发生率低于血栓抽吸组,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EMI患者直接PCI术中冠状动脉内经微导管逆向溶栓较血栓抽吸术可降低患者1年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新型炎症指标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许昌市中心医院接受PCI的STEMI患者,依据患者PCI术后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分为有MACE组和无MACE组,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SII与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评估SII对主要终点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研究符合标准的患者1 465例,其中失访患者78例,最终共有1 387例接受PCI的STEMI患者被纳入本研究中,其中MACE组97例,非MACE组1 290例。平均随访时间13.2个月后,共97例(7.0%)发生了主要终点事件。与非MACE...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修正休克指数(MSI)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PCI后发生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河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并接受直接PCI的急性STEMI患者113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急性STEMI患者PCI后是否发生院内MACE将其分为...  相似文献   

14.
谭静  华琦  李静 《心脏杂志》2010,22(6):913-915
目的:调查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住院病死率性别间有无显著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分析1993年~2006年我院心内科首次发作且发病24 h内入院的1 278例急性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女性患者年龄、并发高血压病、糖尿病、入院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高于男性,女性患者无发病诱因、症状不典型者多,发病至就诊时间延长,且住院期间接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以及冠脉介入治疗(PCI)的比例低于男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患者住院病死率显著高于男性的影响因素是年龄较大、并发高血压病、入院空腹血糖较高且较少接受ACEI、β-受体阻滞剂以及PCI治疗。结论:急性STEMI患者女性住院病死率较男性高,与其并发较多危险因素且未接受更积极的治疗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瑞替普酶溶栓成功后12h内经桡动脉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224例急性STEMI患者,应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溶栓成功后随机分为早期介入治疗(E—PCI)组和择期介入治疗(S-PCI)组(各112例)。E—PCI组于分组后12h内经桡动脉行PCI,S-PCI组于分组后1周经桡动脉行PCI。主要终点为住院期间复合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包括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再发心绞痛与充血性心力衰竭;次要终点为12个月随访期内的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再发心绞痛与再次血运重建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PCI组住院时间较S-PCI组明显缩短(P〈0.001)。E—PCI组与S-PCI组术后冠状动脉TIMI血流分布、无复流的发生率、梗死相关血管分布及对比剂用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E—PCI组患者应用替罗非班的比例明显偏高(30.3%比10.7%,P=0.001)。E—PCI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4.5%比14.3%,P=0.022),两组住院期间再发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及死亡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12个月随访期内累计的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及再发心绞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根据TIMI分级标准记录到的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STEMI患者,如不能及时行直接PCI,则应用瑞替普酶溶栓后早期经桡动脉行PCI可明显降低患者住院期间再发心绞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应用疏血通注射液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灌注和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80例行直接PCI的STEMI患者随机分为疏血通组(40例)和替罗非班组(40例),比较两组基础临床情况、介入治疗结果、术后30 min ST段回落情况、出血事件、住院期间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6个月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死亡、再次心肌梗死、靶血管的再次血运重建、严重心力衰竭)。结果 共有79例完成试验,两组术前血管开通率、术后TIMI血流、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CTFC)、术后30 min ST段回落>50%的获得率、出血事件、住院和随访期间MACE的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疏血通组和替罗非班组在住院期间各有1例死亡,在6个月随访期间疏血通组有1例死亡,1例复发心肌梗死,替罗非班组有1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STEMI直接PCI术在改善PCI术后的心肌灌注和患者的临床预后方面与替罗非班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复苏成功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2013年3月于宝鸡市中医医院就诊的240例STEMI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97例,女性43例,根据其PCI前是否发生心脏骤停及复苏是否成功分为未行心肺复苏组(195例)、复苏成功组(22例)和猝死组(23例)。复苏成功组和未行心肺复苏组患者均接受急诊PCI。收集入选患者病史、人口学资料、临床检查结果、标准12导联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以及PCI术中的急救情况。记录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包括心力衰竭、室颤、心源性休克以及死亡。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记录再住院、心力衰竭及死亡情况。结果与未行心肺复苏组比较,复苏成功组及猝死组年龄、合并脑梗死比例以及QT离散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未行心肺复苏组比较,复苏成功组合并高血脂比例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行心肺复苏组相比,复苏成功组除颤、使用升压药物以及应用抽吸导管比例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住院期间心力衰竭、室颤、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出院后随访6个月,未行心肺复苏组再住院、死亡比例与复苏成功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复苏成功组心力衰竭的发生率高于未行心肺复苏组,9.1%vs.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EMI患者发生心脏骤停与年龄、高血脂、脑梗死、QT离散度关系密切,STEMI心脏骤停复苏成功患者行急诊PCI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的预后。方法:连续行急诊PCI的75例AMI患者按性别分为男性组44例和女性组31例,分析两组患者一般临床特征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与男性组比较,女性组年龄偏大(P〈0.05),糖尿病、高脂血症更显著(P〈0.05);冠状动脉多支病变者更多(P〈0.05);Ⅲ级心力衰竭发生率均更高(P〈0.05);且住院期间复合终点事件及穿刺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更高(P〈0.05)。结论: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塞女性疗效不如男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高龄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治疗现状。方法62例急性STEMI患者分成两组(≥70岁和<70岁)并予梗死相关血管(IRA)给予直接PCI治疗。比较各组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结果≥70岁组与<70岁组血管再通率、术中及术后24h内死亡和恶性心律失常及心源性休克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及两组患者接受直接PCI治疗的比例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年龄≥70岁的STEMI患者可以安全接受直接PCI治疗,并且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心电图缺血分级(GI)已被证实可以预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溶栓患者的预后,但尚不清楚心电图缺血分级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PCI)的STEMI患者院内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本研究旨在探讨初始心电图缺血分级对已接受PPCI的STEMI患者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2008年7月至2011年8月在本中心诊断为STEMI并且接受PPCI的患者188例。患者按心电图表现分为两组:2级缺血组(GI2,ST段抬高不伴有QRS终末部分扭曲)和3级缺血组(GI3,在ST段≥2个相邻导联抬高伴有QRS终末部分扭曲)。观察终点为院内心血管事件(死亡、非致命性再次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恶性心律失常)。结果 GI3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力衰竭或者心源性休克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均高于GI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尽管已经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初始心电图3级缺血仍然是STEMI患者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