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麻虽是最为常见的毒品之一,但也不可否认其具有强大的医疗潜力。大麻素为大麻的主要活性成分,现代研究发现大麻素具有镇痛、抗炎、抗抑郁、调节免疫、抗肿瘤等丰富的药理活性,可用于缓解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减轻癌症相关的病理性疼痛,治疗癫痫、帕金森、多发性硬化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多种疾病。本文主要从大麻及大麻素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角度出发,对其近五年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梳理,以期为大麻药用价值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也为其合理开发与利用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
李俊  朱雪雯  万会花  米要磊  王思凡  孟祥霄  杜伟  苏畅  孙伟  杨维 《中草药》2020,51(24):6414-6425
大麻Cannabis sativa又名线麻、白麻、胡麻、野麻和火麻,为大麻科大麻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传统经济作物,应用涉及医药、食品和化妆品等多个领域。大麻素类成分是大麻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镇痛、抗炎、抗氧化、镇静、抗呕吐等功效。根据化合物结构特点,对大麻中已报道的121个大麻素类成分进行了总结归纳,并在此基础上按分离技术对大麻素类成分的常用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大麻资源的质量控制以及大麻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汉麻Cannabis sativa是典型的一年生且雌雄异株的开花植物,是大麻素的主要来源,具有多种精神活性和药理作用,由于对人类疾病的治疗潜力而被广泛关注.除了具有精神活性的主要成分四氢大麻酚(tetrahydrocannabinol,THC)外,还含有非精神活性的酚类化合物如大麻二酚(cannabidiol,CBD)...  相似文献   

4.
火麻仁为桑科植物大麻Cannabis sativa L.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悠久的用药历史,为临床常用药,主产于甘肃、云南等地。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木脂素酰胺类、生物碱类、黄酮类、甾体和萜类、大麻素类、脂肪酸、其酯类等,并具有诸多药理作用,并在治疗功能性便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肠道内微环境、神经递质、离子通道、Cajal间质细胞,影响肠道AQP蛋白表达,从而发挥抗便秘作用。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对近年国内外有关火麻仁化学成分及治疗便秘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火麻仁治疗便秘活性成分、作用机制的研究以及火麻仁新药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辽宁中医杂志》2015,(12):2468-2470
探索大麻素系统在针刺起效中的作用及机制,检索近年来大麻素系统与针灸的相关文献,分析相关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发现针刺作用可通过激发生物体内源性大麻素系统,调节炎性介质、激活细胞通路等多水平、多途径发挥针刺镇痛及器官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皂术茵陈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的药理效应及对内源性大麻素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造模12周期间,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和治疗组给予高脂饲料以复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从第7周开始,治疗组给予皂术茵陈方灌胃治疗6周。检测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肝组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肝组织的病理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检测肝组织2-花生四烯酸甘油(2-AG)含量;通过Real-time PCR法检测大鼠肝组织脂肪酰胺水解酶(FAAH)和单酰基甘油酯酶(MGL)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内出现明显脂肪沉积和炎症损伤,血清ALT、AST活性明显升高(P<0.01),肝组织TG、TC含量升高(P<0.01);肝组织大麻素2-AG含量显著升高(P<0.01),FAAH、MGL mRNA表达降低(P<0.01)。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治疗6周后血清ALT、AST活性、肝组织TG、TC、大麻素2-AG含量明显降低(P<0.05),FAAH、MGL mRNA表达升高(P<0.01)。结论皂术茵陈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内源性大麻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成亮  孔德云 《中草药》2008,39(5):783-787
大麻作为一种古老的栽培植物,很早就有相关的记载.药理研究表明,大麻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大麻素类化合物(cannabinoids),目前已知天然大麻素有70种,其中四氢大麻酚(THC)、大麻二酚(CBD)是大麻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虽然THC被认为是其最重要的活性成分,具有神经活性,可用于治疗癌症引起的呕吐,但THC具有致幻作用,这也成为许多国家禁种大麻的唯一原因.与THC不同的是,CBD是大麻中的非成瘾性成分,能阻碍THC对人体神经系统影响,并具有抗痉挛、抗风湿性关节炎、抗焦虑等药理活性.近年来,人们对大麻二酚类化合物以及其与大麻受体CB1和CB2相互作用的研究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为此,就CBD及其类似物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UPLC-QQQ-MS/MS)技术的工业大麻中6种大麻素类成分的定量分析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9个火麻仁基原植物工业大麻植株3个不同部位(雌花、苞片、叶)中的大麻素类成分含量进行研究,为合理合法开发利用工业大麻,甄选商业化品种以及选育符合我国法规的高大麻二酚(cannab...  相似文献   

9.
大麻是一种传统的经济作物,有着数千年的使用历史,可作药用,也可用于食品和纺织领域。随着药用活性成分的研究深入,大麻引起了国内外医药界广泛关注。目前全球已有55个国家将医用大麻合法化,我国云南和黑龙江两省可以合法种植和加工工业大麻。但工业大麻的大麻二酚(CBD)含量低,不利于后续开发与研究。笔者以陈士林团队定义的药用大麻[四氢大麻酚(THC)质量分数<0.3%,CBD含量高,主要用于提取CBD的大麻]作为研究对象,从药用大麻的活性成分、CBD分离纯化技术、大麻素类相关产品开发与应用、育种方法 4个方面展开综述。通过梳理,建议后续研究应重视挖掘CBD合成基因,通过基因编辑技术进化大麻的分子育种,开发绿色提取工艺,发现更多活性成分,并通过合成生物学与无细胞体系高产CBD,以期为药用大麻在国内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非精神活性药用大麻的应用及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精神活性药用大麻即四氢大麻酚(THC)质量分数0. 3%且大麻二酚(CBD)含量高(原则上应 2. 0%),主要用于药用的大麻植物。大麻的药用性历史悠久,笔者基于大麻的本草考证以及国际药用历史,阐述了大麻素类化合物特别是CBD在开发抗癫痫药品、精神疾病药品、镇痛抗炎药品及抗肿瘤药品上的应用,并对其在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情况进行总结。基于目前高CBD含量药用大麻的新品种匮乏、基础研究薄弱等问题,建议应加强CBD等有效成分的基础研究,推动药用大麻五类新药及保健品等的开发,通过挖掘药用大麻遗传信息,建立其综合鉴定体系并加快高CBD含量新品种选育,保障药用大麻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促进药用大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过度和持续性炎症反应是一种潜在的病理状态,会导致神经、呼吸道、消化、循环和内分泌等多种系统的疾病。大麻素2型受体(CB2R)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广泛分布在免疫细胞、外周组织和中枢神经系统中,参与多种病理条件下的炎症反应,CB2R活性下调是炎症的重要标志,且CB2R调节剂也被证实具有抗炎作用。该文通过探讨CB2R与炎症反应的关系,挖掘其在炎症性疾病中的调控机制,总结大麻以外的植物提取物和化合物来源的CB2R调节剂发挥抗炎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炎症性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戴佳锟  冉淦侨  李燕  任平  常帆 《河南中医》2013,33(8):1366-1368
脂联素具有调节脂肪代谢、糖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炎症等多种生理学功能.影响其浓度的生理因素为脂肪细胞的调控、翻译后修饰调控、自身的反馈抑制;药理学因素有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PPARs)的调节、食用脂肪酸的作用、ACE抑制剂及AT1R拮抗剂的影响、大麻素系统的作用、大麻素系统的作用及环境因素、饮食习惯等.  相似文献   

13.
张苗苗  于江珊  施江  杨雨  孟雪  孙伟  万会花  薛建平 《中草药》2021,52(5):1423-1433
目的GRAS转录因子在植物响应逆境胁迫和调控次生代谢方面起重要作用。为了研究GRAS转录因子在大麻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潜在功能,对大麻Cannabis sativa基因组中的GRAS基因进行全基因组鉴定、表达模式和功能分析。方法使用NCBI、PlantTFDB、ExPASy等在线网站以及TBtools、MEGA、DNAMAN等软件对CsGRAS基因进行鉴定、可视化分析和功能预测。结果在大麻基因组中共鉴定出44个GRAS基因,在10条染色体上不均匀分布,基因之间存在串联重复现象;CsGRAS基因编码氨基酸数目为436~757,等电点介于4.77~7.24,相对分子质量为49164.54~85748.52;亚细胞定位分析显示CsGRAS主要定位在细胞核中;系统发育分析将CsGRAS分为10个亚家族;CsGRAS基因启动子区含有光响应元件、GA响应元件和MeJA响应元件等;CsGRAS在不同品种不同组织中表达量差异显著,其中CsGRAS4、CsGRAS13、CsGRAS15、CsGRAS17和CsGRAS44在花中特异性高表达,推测其可能调控大麻素生物合成。结论全面分析了大麻基因组中的GRAS家族,有助于更好地挖掘GRAS基因在大麻的大麻素生物合成调控和响应逆境胁迫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全基因组层面对大麻(Cannabis sativa)TIFY基因家族进行鉴定与功能分析,为解析大麻TIFY家族基因功能及其对大麻素等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的调控机理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已有大麻基因组数据,通过NCBI,PlantTFDB,MEME及TBtools等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鉴定大麻中的TIFY家族基因,并对其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系统进化、基因结构、染色体定位及组织差异表达模式等进行分析和可视化作图。结果:该研究共鉴定到大麻TIFY家族基因成员14个(CsTIFY1~CsTIFY14),分属于TIFY,JAZ,ZML和PPD共4个亚家族,其核酸序列长度为365~1 369 bp,编码氨基酸长度为118~442 aa,等电点为4.64~9.96。14个CsTIFYs不均匀的分布在8条染色体上,亚细胞定位预测其蛋白均定位细胞核中。CsTIFYs基因的启动子区具有多种非生物胁迫响应的顺式作用元件,可参与植物的不同生长发育和非生物胁迫调控。转录组表达热图分析表明,CsTIFYs在不同大麻品种的雌花及同一品种的花、苞片、茎、叶中均存在表达差异。结论:该研究从全基因组水平鉴定到大麻CsTIFY家族转录因子14个,并对其结构特点和表达模式进行研究,预测大麻CsTIFYs可能在大麻的JA信号转导通路、非生物胁迫及大麻素生物合成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将对大麻中TIFY家族的基因功能研究以及大麻优质品种选育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的大麻素系统FAAH(大麻素受体1)及行为学指标的影响,探讨电针抗抑郁的作用机理。方法:将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经1周环境适应及1周的蔗糖水训练后,将所有动物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电针组。采用孤养结合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的应激(CUMS)方法造模。针刺选取百会、内关、阳陵泉等穴。空白组正常喂养21 d;模型组:建立CUMS抑郁症大鼠模型,共经历21 d;电针组:于造模的第1天起,于每日上午进行应激前1 h给予电针治疗,共治疗21 d。治疗结束后,观察各组大鼠的蔗糖水摄入量、旷场试验空间移动量,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大麻素系统的FAAH的表达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三组大鼠蔗糖水摄入量、旷场试验空间移动量比较,模型组均明显低于空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组又均高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鼠脑组织中FAAH表达结果比较,模型组明显低于空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组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具有明显的抗抑郁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大鼠脑中内源性大麻素水解酶FAAH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除极少数抗抑郁药外,对大麻素(canna-binoid)的成瘾性和依赖性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作者研究了粉色西番莲 Passiflora in-carnata L.的苯并黄酮提取部位对小鼠大麻素(△~9-THC)依赖性的作用。Swiss 小鼠分为4组,每组10只。第1组为对照组,给以赋形剂;第2组给以10mg/  相似文献   

17.
安慰剂效应是指由安慰剂引起的,对疾病或症状起到缓解作用的心理生理效应。安慰剂效应与药物性质,临床应用背景,患者的个体差异及接触到的信息等多种因素相关,其中个体的基因差异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安慰剂效应。介导安慰剂效应的神经递质通路有多巴胺通路、阿片受体信号通路、内源性大麻素及血清素等信号通路。疾病的精准治疗,有赖于对发病机制和药物作用机制的透彻了解,安慰剂效应作为药物效应的一个方面,对其深入研究有助于精准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大麻素WIN55,212—2对体外培养的牛眼小梁细胞前列腺素E2(PGE2)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其降眼压机制。方法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对牛眼小梁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取传3代的细胞运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不同浓度大麻素WIN55,212—2作用后细胞上清液中PGE2水平的变化;运用RT—PCR方法检测不同浓度大麻素WIN55,212—2作用后PGE2mRNA在小梁细胞内的表达水平。结果细胞上清液中的PGE2水平与细胞内PGE2mRNA水平随大麻素浓度变化呈剂量依赖性升高。结论一定剂量的大麻素可以促进小梁细胞分泌PGE2,从而达到降低眼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大麻二酚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莎  唐双奇  陆阳 《中草药》2014,45(3):432-436
大麻Cannabis sativa是一种古老的具有药用开发利用价值的栽培植物。大麻素是大麻中特有的萜类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复杂的生物活性,目前已分离得到70多种大麻素,其中主要活性成分为四氢大麻酚(THC)和大麻二酚(CBD)。THC与CBD均具有神经保护作用。THC因具有强致幻性其应用受限,CBD无成瘾性且具有抗痉挛、抗风湿关节炎及抗焦虑作用。近年来,CBD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成为研究热点,对CBD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作为维持和平衡人体各项机能的重要生物网络,参与疼痛、情绪、学习记忆等多项生理功能,其中内源性大麻素受体(包括Ⅰ型、Ⅱ型)在疼痛的调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成为针刺镇痛机制研究中的重要靶点。在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中,针刺可以分别激活大麻素Ⅰ型受体和Ⅱ型受体,参与到中枢痛觉信号和相关递质的传导以及外周与疼痛相关的炎性反应中,进而缓解模型动物的痛觉超敏。本文系统总结了上述机制在不同类型动物模型中的作用,以期为针刺镇痛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