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同步微波消融(MWA)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合并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价值。方法 纳入16例接受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同步MWA治疗的IPF合并Ⅰ期NSCLC患者,观察其技术成功率、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有效率及患者生存期,评价穿刺活检同步MWA治疗的效果。结果 穿刺活检同步MWA治疗Ⅰ期NSCLC技术成功率100%。术后6个月治疗有效率81.25%(13/16),术后12个月治疗有效率56.25%(9/16)。10例发生治疗相关并发症,包括气胸5例、咯血3例、肺部感染2例、胸腔积液2例及皮下气肿1例;13例出现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其中疼痛10例、低热3例。随访5~3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5.5个月;患者中位生存期23个月。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同步MWA治疗IPF合并Ⅰ期NSCLC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微波消融(MWA)治疗肺恶性肿瘤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单中心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采用MWA治疗的31例肺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14例,年龄(63.4±10.4)岁。详细记录病灶特征、技术成功率、技术有效率、局部进展率、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共39个靶病灶,平均直径(20.2±10.6)mm,共完成36次MWA。初始技术成功率84.6%(33/39),技术有效率92.3%(36/39)。术后中位住院时间2.0(2.0,3.0)d。12.9%(4/31)的患者出现局部进展,局部控制率为87.1%。不良反应主要为疼痛(12/36,33.3%)、咳嗽(6/36,16.7%)、消融后综合征(6/36,16.7%)和胸腔积液(3/36,8.3%)。主要并发症为气胸(11/36,30.6%)、出血(8/36,22.2%)、空洞(2/36,5.6%)和肺部感染(1/36,2.8%)。中位随访时间13.0(8.0,18.0)个月,随访期间无患者死亡。结论 MWA治疗肺恶性肿瘤安全有效,并发症可控。后续需要大样本、中长期随访研究探讨联合治疗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及减少并发症发生的胸腔引流方法。方法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对200例食管癌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按手术后放置胸腔引流管的数量不同分为两组,双胸腔引流管组(双引流管组):2008年8月至2009年8月收治的100例食管癌患者(男80例,女20例;年龄61.8±11.4岁),术后行双胸腔引流管引流;单胸腔引流管组(单引流管组):2006年1月至2008年7月收治的100例食管癌患者(男76例,女24例;年龄57.5±9.3岁)作为对照,术后均行单胸腔引流管引流。术后观察两组患者胸腔引流时间、胸腔引流总量、气胸或肺不张发生情况、术后拔管后胸腔穿刺或再次胸腔引流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双引流管组患者术后胸腔引流时间明显短于单引流管组(50.8±7.3hvs.75.6±9.4h,P〈0.05),术后气胸或肺不张发生率明显低于单引流管组(2%vs.12%,P〈0.05)。双引流管组患者术后拔管后仅有2例因术侧胸腔内有残余积液需行胸腔穿刺,无须行再次胸腔引流;单引流管组拔管后有10例因胸腔内有积液或气胸需行胸腔穿刺,有6例需行再次胸腔引流,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手术后放置双胸腔引流管引流更有利于肺充分复张,缩短胸腔引流时间,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方法,总结其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宝鸡市中心医院37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1例、女16例,年龄43~75岁。其中肺癌15例,乳腺癌7例,食管癌7例,胃癌4例,胸膜间皮瘤3例,卵巢癌1例;均为单侧胸腔积液,其中左侧胸腔积液22例,右侧胸腔积液15例。所有患者均行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或VATS辅助小切口完成手术,在电视胸腔镜下行胸膜剥脱术,并喷洒滑石粉固定胸膜。结果围术期无死亡,7例(18.9%)延长切口,手术时间(40.32±19.06)min,术中出血量(90.09±41.03)ml,术后(7.31±2.08)d拔除胸腔引流管,术后住院时间(9.02±3.11)d。手术有效率100%,其中完全缓解19例(51.4%)。术后出现轻度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持续性漏气和切口感染等,经对症处理治愈。结论电视胸腔镜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是一种微创、有效、实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同步联合微波消融(MWA)与TACE序贯联合MWA治疗肝细胞癌(HCC)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单中心2016年2月至2021年3月间行TACE同步或序贯联合MWA治疗的HCC患者临床资料。主要观察指标为无进展生存(PFS)时间和3、6及12个月总体生存(OS)率,次要观察指标为消融针次、消融时间、肿瘤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共63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同步组29例,序贯联合组34例。两组患者的PFS时间[同步组(7.4±2.4)个月 vs序贯组(6.2±3.6)个月],3、6、12个月OS率(同步组100%、100%、96.6% vs 序贯组100%、97.1%、91.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组平均消融针次[(1.5±0.5)次]及消融时间[(9.9±3.9)min]均低于序贯组([ 2.1±0.7)次、(14.6±4.5)min],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肿瘤客观反应率(同步组79.4% vs 序贯组73.5%)和肿瘤控制率(同步组89.7% vs 序贯组88.2%)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本研究初步结果显示TACE同步联合或序贯联合MWA两种方式均能有效控制HCC肿瘤进展,在近期疗效方面无差异。与序贯联合相比,TACE同步联合MWA治疗能减少消融针次及消融时间,且未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3.0T闭合式MR仪引导微波消融治疗肝转移瘤的可行性。方法采用3.0T闭合式MR仪引导,对14例肝转移瘤(23个病灶)行微波消融术,记录技术成功率、消融参数、手术时间及并发症,术后1个月评价局部疗效。结果技术成功率100%,术中消融功率(65.65±4.11)W,单病灶消融时间(13.92±6.36)min,总手术时间(68.48±19.50)min。2例(2/14,14.29%)发生少量胸腔积液;未见肝脓肿、膈肌穿孔及黄疸等严重并发症。术后1个月肝转移瘤完全消融率91.30%(21/23)。结论 3.0T闭合式MR仪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肝转移瘤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喉罩全麻通气下闭合式MRI引导微波消融治疗膈下肝恶性肿瘤的可行性。方法对36例膈下肝恶性肿瘤(肝转移瘤21例、肝癌15例)患者于喉罩全麻下行3.0T闭合式MRI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记录消融效果、不良反应及预后等指标。结果36例均操作成功,技术成功率100%;全麻效果评级均为Ⅰ级,平均图像质量评分(2.91±0.22)分,平均麻醉清醒时间(9.35±1.33)min,平均手术时间(51.52±10.66)min。术中1例发生气胸(肺压缩10%);术后2例发生反应性右侧胸腔积液、4例发热,未见膈穿孔、肝脓肿、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术后2个月肿瘤完全消融率97.22%(35/36),肝肾功能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中位随访时间9.2个月,局部复发率2.78%(1/36)。结论喉罩全麻通气下闭合式MRI引导微波消融治疗膈下肝恶性肿瘤疗效较好,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MWA)治疗特殊部位原发性小肝癌(PHC)的远近期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62例PH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两组,各31例。对照组腹腔镜手术切除治疗,观察组以MWA治疗。术后1个月比较治疗效果、复发率,记录患者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白蛋白(ALB)]、住院时间,并统计患者无瘤生存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肿瘤完全消除率及复发率分别为90.32%、16.13%,对照组分别为100.00%、12.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肝功能指标ALT、AST的水平分别为[(144.98±21.87) IU/L、(178.34±20.94) IU/L]低于对照组[(317.37±22.01) IU/L、(301.64±21.23) IU/L],而观察组的ALB水平为[(36.01±4.93) g/L]高于对照组[(30.16±5.01) g/L],住院时间为[(6.18±1.27) d]短于对照组[(15.96±1.32) 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完全电视胸腔镜(VATS)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近期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连续138例早期肺癌施行肺叶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完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组 (VATS组) 71例,男39例,女32例 ;年龄 (57.9±10.6) 岁;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组 (开胸组) 67例,男36例,女31例;年龄 (60.3±8.2) 岁。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组数及个数、带胸腔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第1 d、3 d、30 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ision analogue score,VAS)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VATS组患者术中出血量 [(147±113) ml vs. (146±91) ml]、清扫淋巴结个数 [(9.9±3.6) 枚 vs. (10.0±3.6) 枚] 及组数 [(3.1±1.3) 组 vs. (3.4±1.3) 组]、术后第1 d、第3 d VAS评分与开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TS组手术时间 [(119±27) min vs. (135±29) min]、术后带胸腔引流管时间 [(3.0±0.9) d vs. (3.8±1.2) d]、术后住院时间 [(8.0±2.1) d vs. (10.2±5.4) d]、术后第30 d VAS评分 [(2.6±0.7)分vs. (3.2±1.1) 分] 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短于或少于开胸组(P<0.05)。VATS组术后随访59例,开胸组术后随访58例,随访时间2~18个月,两组均无死亡,其中脑转移1例,肝转移1例,骨转移2例。 结论对于早期肺癌的治疗,采用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安全可行,它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慢性胸痛轻微等优势。同时能够达到与常规开胸手术相同的规范化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CT引导下穿刺活检联合相同针道微波消融治疗肺癌术后同侧单发恶性倾向肺结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56例(56枚结节)肺癌术后同侧单发恶性倾向肺结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观察组于CT引导下穿刺活检后经同轴套管同针道行微波消融,对照组于CT引导下穿刺活检后经异穿刺点交叉针道行微波消融,对比2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2组穿刺活检和微波消融操作成功率、总有效率及局部控制率均为100%。术后24 h内,观察组气胸、咯血及胸腔积液发生率分别为17.86%(5/28)、7.14%(2/28)和7.14%(2/28),对照组分别为21.43%(6/28)、7.14%(2/28)和10.71%(3/28),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访6个月,2组均未见针道种植转移、肺栓塞及支气管胸膜瘘等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穿刺活检联合相同针道微波消融治疗肺癌术后同侧单发恶性倾向肺结节效果确切,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对肺恶性肿瘤合并气胸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 2002年4月~2008年5月,19例术前胸部CT提示单侧周围型肺肿瘤合并气胸,术前均无明确病理诊断,行VATS手术探查,术中取肺肿瘤组织快速冰冻切片,根据病理结果和病人情况决定手术方式,同时处理肺脏漏气部位。结果全胸腔镜肺肿瘤楔形切除10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9例(其中原发肺癌根治4例,肺肿瘤射频消融5例)。14例肺转移瘤均行胸膜摩擦固定。均手术顺利,均明确病理诊断。手术时间45~90 min(平均51.4 min),术中出血量50~280 ml(平均150 ml),胸管引流时间3~8 d(平均4.5 d)。术后2例轻度漏气,无特殊处理自愈,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所有患者肺复张良好。19例术后随访2~49个月,平均23个月,仅1例气胸复发,行胸腔闭式引流治愈。结论 VATS对明确周围型肺肿瘤病理诊断有重要作用,同时及时有效治疗气胸和肺恶性肿瘤,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实性肿瘤的疗效、适应证和并发症。方法 对102例肿瘤患者共157个实质性肿块行冷循环射频治疗。肿块直径1~20cm,平均4.03cm。结果 肿块直径小于5cm的完全消融(complete ablation,CA)率为83.5%(91/109),大于5cm为35.4%(17/48)。射频后多数肺癌患者症状明显改善。胰腺癌组中40%(4/10)的患者术后疼痛消失或减轻。经皮穿刺组无中转手术,无皮肤烧伤,无气胸。肝脏射频术中有13.4%(11/82)出现疼痛和6.1%(5/82)出现恶心;术后9.7%(8/82)出现黄疸;23.2%(19/82)出现发热;3.7%(3/82)出现胸腔积液;1.2%(1/82)出现胆漏。肺癌射频术中14.3%(1/7)出现疼痛,术后14.3%(1/7)出现皮下气肿。胰腺射频20%(2/10)并发胰漏;70%(7/10)出现血淀粉酶升高;20%(2/10)出现消化道出血。结论 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实质肿瘤有效、适应证广且安全,但胰腺射频应慎重进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比腹腔镜开窗引流术与B超引导下穿刺硬化术治疗肝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肝囊肿患者168例,按治疗方式分为腹腔镜开窗引流组(n=82)和B超引导下穿刺硬化组(n=86)。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 B超引导下穿刺硬化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更早[(3.12±0.26)dvs(4.2±1.2)d,P<0.05]。术后12个月腹腔镜开窗引流组患者治愈率(囊肿完全消失)明显高于B超引导下穿刺硬化组[79.27%(65/82)vs 65.12%(56/86),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总治疗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开窗引流术和B超引导下穿刺硬化术对肝囊肿均安全有效;腹腔镜开窗术患者治愈率更高,而B超穿刺硬化术患者术后能更早下床活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CT引导硬化剂与体表定位联合单孔胸腔镜下解剖性肺部分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NSCLC患者202例,根据患者住院病历号末尾奇偶数分为观察组(n=110)和对照组(n=92)。两组患者均给予单孔胸腔镜下解剖性楔形切除术,其中观察组应用CT引导硬化剂与体表定位。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以及手术前后肺功能、肿瘤标志物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分别为(154.31±34.45)min、(270.50±40.06)mL和(410.50±91.14)mL,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胸腔置管引流时间为(5.60±1.09)d,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一次性定位成功率为98.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04%(P <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最大通气量(MVV)、峰值呼气流速(PEF)、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分别为(77.79±8.16)L、(58.87±6.03)L/min、(1.81±0.4...  相似文献   

15.
TACE联合C臂CT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特殊部位原发性肝癌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观察TACE联合C臂CT引导下微波消融(MWA)治疗特殊部位原发性肝癌(PHC)的效果。方法对46例特殊部位PHC患者均行TACE联合C臂CT引导下MWA治疗。术后1个月复查肝脏CT或MRI,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46例均手术成功,共消融治疗51次,37例治疗1次,2次4例,3次2例,平均1.4次;消融时间3~5 min,平均4 min。术后21例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给予对症处理后均缓解,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术后1个月复查肝脏CT或MRI,44例治疗有效(病灶完全坏死40例,4例体积缩小≥10%),2例稳定,无进展病例。所有患者随访至今,均健在。结论 TACE联合C臂CT引导下MWA治疗特殊部位PHC效果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剑突下入路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6年1月间剑突下入路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16~28(20.5±5.2)岁。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胸,无术后出血、漏气等并发症。手术时间(30.5±12.4)min,术中出血量(20.0±10.0)ml,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1.5±0.8)d,术后住院时间(3.5±0.5)d。术后随访1个月,无复发、感染等其他并发症。结论剑突下入路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骨科机器人辅助下经椎弓根外入路穿刺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2年3月单侧椎弓根外入路穿刺PKP治疗OVCF的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18例采用机器人辅助导航穿刺(机器人组),25例采用传统透视引导穿刺(透视组)。对比分析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学资料。[结果]机器人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透视组[(43.5±5.2) min vs (26.2±4.9) min, P<0.001],但是,机器人组术中透视次数显著少于透视组[(3.3±0.8)次vs (8.8±3.3)次, P<0.001]。两组穿刺成功率、骨水泥渗漏率、下地行走时间、住院天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9.8±5.7)个月,两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VAS、ODI评分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分析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与开胸手术治疗复发性自发性气胸的疗效,以提高近、远期治疗效果。方法将124例复发性自发性气胸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VATS组(n=73):采用VATS治疗;对照组(n=51):采用常规开胸手术。比较两种术式的复发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胸痛等。结果两组均无手术死亡。VATS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97.26%(71/73),其中1例因胸腔严重粘连,1例因术中出血转为开胸手术。VATS组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22% vs.5.88%;χ^2=0.034,P〉0.05);VATS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41.13±12.60min vs.88.09±41.13min;5.96±1.21d vs.8.25±1.48d,u=13.30,9.16;P〈0.05);慢性切口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74% vs.15.69%;χ^2=4.93,P〈0.05)。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54个月。VATS组术后5个月内复发6例,行开胸手术治疗4例,VATS 2例;对照组术后3个月复发3例,经再次手术治疗治愈。结论VATS治疗复发性自发性气胸复发率与开胸手术相近,但住院时间短、美观、微创,近、远期疗效均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经皮射频消融术(RFA)治疗复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4年3月期间79例行经皮RFA治疗的肝癌复发患者临床资料,79例患者复发病灶共106个,病灶大小0.8~5.0cm,平均(2.8±1.0)cm。
  结果:消融治疗成功率为98.1%,肿瘤完全消融率94.2%。术后常见不良反应为发热(72.7%)、肝区疼痛(90.9%)、胃肠道症状(20.8%)、黄疸(6.5%),无肝功能衰竭、胆瘘、感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住院时间1~5d,平均(2.2±1.0)d。术后随访7~64个月,平均(38±14)个月,54例出现复发,复发率70.1%。术后1、3年生存率分别为89.6%、66.2%。
  结论:经皮RFA治疗复发性小肝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可优先考虑作为该病治疗的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02—2018-04间在罗山县人民医院接受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术治疗的61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1例患者消融时间为(18.4±1.2)min、住院时间为(1.5±0.3)d。未发生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损伤等并发症。全部患者术后获6个月随访,患者均对美容效果满意。末次随访行彩超扫查,51例(83.61%)结节完全消失,7例(11.46%)结节直径缩小50%,3例(4.92%)结节直径缩小50%(后经再次消融后结节消失)。结论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效果肯定,且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