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肺血栓栓塞症是猝死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肺动脉内的栓子通常来源于深静脉血栓,静脉血栓的预防与诊治是目前临床管理的重点之一。肺血栓栓塞症的不良预后不仅与心肺功能受损有关,也与炎症反应有关联。目前发现炎症反应在深静脉血栓发生及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感染与非感染相关的炎症是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患有炎症相关疾病的患者静脉血栓更易形...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原发性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合并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特征。方法对近期北京医院收治的1例原发性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合并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进行分析,并复习32例国内外文献发表的原发性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合并肺血栓栓塞症病例。结果33例患者中,男18例,女15例,主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胸痛、咯血和下肢疼痛等,其中合并呼吸困难、胸痛、咯血三联征的比例为42.4%,双下肢静脉血栓占38.7%,双侧肺动脉栓塞占87.1%,右房和/或右室增大者占56.3%,合并肺动脉高压者占75.0%。部分患者合并血小板减少,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明显延长。及时诊断和治疗能取得良好的疗效。结论原发性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合并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合并三联征(胸痛、咯血、呼吸困难)的比例高,血栓范围广泛,常合并右房和/或右室扩大、血小板和凝血机制异常,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合并胸腔积液的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影响肺血栓栓塞症引起胸腔积液的因素及肺血栓栓塞症患者预后因素。方法收集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参与肺血栓栓塞症全国多中心注册登记研究数据库150例确诊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分为2组:肺血栓栓塞症合并胸腔积液组和无胸腔积液组。回顾性比较两组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基础疾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 150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其中合并胸腔积液患者48例,占32%。与未合并胸腔积液组相比,肺血栓栓塞症合并胸腔积液组更多见于手术或外伤病史后(22%vs. 8%),胸痛(54%vs. 22%)、呼吸困难(65%vs.39%)及发热(8%vs. 1%)的发生率更高,白细胞计数(10.75×109/L vs. 8.56×109/L)、C-反应蛋白(67.45 mg/dL vs.17.21mg/dL)、凝血酶原时间(13.75s vs. 12.20s)均增高明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反应蛋白、胸痛及呼吸困难是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合并胸腔积液的独立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1.011、2.922、2.308,P均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合并胸腔积液患者的预后不良。多因素Cox风险回归分析得出胸腔积液是肺血栓栓塞症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肺血栓栓塞症合并胸腔积液的发病率较高尤其是术后或外伤后;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患者,若出现胸痛及呼吸困难,同时C-反应蛋白升高,应高度怀疑肺血栓栓塞症可能,必要时行计算机断层摄影肺动脉造影以明确诊断。胸腔积液为肺血栓栓塞症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并发症的临床特征,并分析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肺外并发症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确诊,有肺炎支原体IgM阳性或肺炎支原体DNA阳性。并与同期确诊肺炎支原体感染无肺外并发症患者90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肺外并发症组患儿发热时间更长,与无并发症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并发症在临床较为常见,患者预后较好,但仍需要医生引起重视,防止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5.
陈黎  陈泓  蔡敏  钱建美 《国际呼吸杂志》2014,34(12):942-945
目的 提高临床医师对“临床不典型”及“来源不明”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的诊断意识.方法 对1例肝硬化脾切除术后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合并PTE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等方面进行病例分析及文献复习.结果 肝硬化脾肿大患者脾切除术后易合并栓塞,如门静脉血栓、肠系膜静脉血栓、PTE等,因虑及肝硬化、肝功能不全,凝血功能异常,并发血栓栓塞时抗凝治疗需严密监测.结论 肝硬化患者脾切除术后,免疫功能低下,除易并发感染外,PTE也易发生,尤其在临床征象不典型时,易漏诊和误诊,除原位血栓外,发生“来源不明”的PTE,需注意排查肠系膜静脉血栓.  相似文献   

6.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以各种栓子堵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包括肺血栓栓塞、脂肪栓塞、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 embolism,PTE)是指来源于静脉系统或右心血栓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1-2]。美国肺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发生例数每年超过90万,其中有约29.64万例死亡,我国每年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以提高其诊断率和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基础疾病、危险因素。结果1例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5例患者病情恶化自动出院;25例患者治疗后临床表现好转。结论肺血栓栓塞症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早期诊断至关重要,及时溶栓和抗凝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肺血栓栓塞症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之一,规范、足量的抗凝治疗是溶解肺动脉血栓、改善患者症状、降低死亡风险的重要手段。而对于同时合并血小板减少的肺血栓栓塞症患者,查找病因并明确诊断、预防出血与抗凝治疗仍是诊治难点。本文报道1例以肺血栓栓塞症为首发表现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诊治经过,以期提高临床工作者对该类疾病的认识。分析表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较高,综合平衡抗凝获益及其出血风险、强化医患沟通是做出合理临床决策及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患者急性肾损伤(AKI)、感染及血栓栓塞的发生率,探讨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观察70例经临床及肾脏病理确诊的特发性FSGS患者的AKI、感染及血栓栓塞的发生率,分析并发症的临床特征及高危因素。结果:(1)70例特发性FSGS中,34例(48.6%)并发AKI、14例(20.0%)合并感染、11例(15.7%)出现血栓栓塞。(2)AKI以男性多见,其尿蛋白水平较高,血白蛋白水平较低,小管间质损伤更重,小管急性损伤的程度与AKI的分期有关;随访过程中AKI患者完全缓解率及有效率显著低于未合并AKI者。(3)感染以呼吸道感染多见,院内感染占50%;与非感染组相比,感染组患者的尿蛋白水平更高,血白蛋白、球蛋白、IgG水平则较低;随住院时间延长,感染发生率升高,院内感染所占比例增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蛋白低于20g/L和住院时间延长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4)血栓栓塞包括颅内静脉窦血栓2例、颈内静脉血栓1例、右肾静脉血栓1例、股静脉血栓2例、腘静脉血栓2例和肺栓塞3例;血栓栓塞患者的循环内皮细胞计数(CECs)、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高于未合并血栓栓塞者,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ECs和血红蛋白水平升高与血栓栓塞独立相关。结论:FSGS患者肾小管损伤、低白蛋白血症和住院时间延长、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血液浓缩分别在AKI、感染、血栓栓塞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深静脉血栓(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TE).因PTE为肺栓塞(PE)最常见类型,占PE的绝大多数,故通常所称PE即指PTE.  相似文献   

11.
窦建明  雷茂禄 《山东医药》2001,41(20):56-57
肺栓塞 (PE)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 ,包括肺血栓栓塞症、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肺血栓栓塞症 (PTE)为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 ,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 PTE为 PE的最常见类型 ,占 PE中的绝大多数 ,通常所称 PE即指 PTE。目前 ,PTE已被认定为常见病、多发病、高病死率疾病。1  PE的病因引起 PE的血栓主要来源于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 ,P为 DVT的并发症。 PE与 DVT共属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 ,为 VTE…  相似文献   

12.
老年肿瘤患者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认识。方法对2003年至2006年住院的67例老年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年住院的5871例肿瘤患者中,诊断静脉血栓者67人,占1.1%,其中尸检病理确诊肺栓塞(PTE)19例,占PTE患者的36.5%(19/52)。以肺腺癌并发静脉血栓最多见,占28.4%(19/67),其次为结直肠癌、前列腺癌和胰腺癌。除高龄和肿瘤外,本组静脉血栓患者的其它危险因素以高血压、肺内感染、化疗、冠心病、卧床居前5位。有10例(17.9%)在病程中反复再发静脉血栓,皆为晚期肿瘤患者。本组患者仅有5例采取预防措施;共7例溶栓,未见出血;44例常规用低分子肝素和华法令抗凝,其中5例发生少量出血。16例患者直接因静脉血栓死亡。结论老年肿瘤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率较高,常被临床漏诊,预防和治疗力度尚不足,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肺栓塞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梅 《内科》2007,2(2):265-268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包括肺血栓栓塞症(VIE)、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VIE为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其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PIE为PE的最常见类型,占PE中的绝大多数,通常所称PE即指VIE。肺动脉发生栓塞后,若其支配区的肺组织因血流受阻或中断而发生坏死,称为肺梗死(PI)。引起VIE的血栓主要来源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PTE常为DVT的并发症。FIE与DVT共属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为VTE的二种类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子宫腺肌病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特征,提高医生对子宫腺肌病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子宫腺肌病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以“子宫腺肌病,肺血栓栓塞症,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静脉血栓栓塞症”为中文检索词在万方数据库、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以“adenomyosis、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ulmonary embolism、deep vein thrombosis、venous thromboembolism”为英文检索词在PubMed进行检索。结果:患者女性,55岁,因活动后胸闷、憋气10余天入院。既往诊断子宫腺肌病6年,近1个月因子宫出血口服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D-Dimer1 904μg/L。心电图:V1~V5导联轻微ST段异常和T波倒置。UCG:肺动脉收缩压77mmHg (1 mmHg=0.133kPa),右心增大,三尖瓣反流峰值流速4.12m/s,肺动脉主干及分支增宽。肺动脉CTA示多发肺栓塞,累及双侧肺动脉分支。下肢静脉超声示右侧股总静脉血栓形成,双侧胫后静脉及小腿肌间静脉血栓...  相似文献   

15.
肺血栓栓塞症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肺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与发病的关系,提高对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对1993年元月~2002年12月确诊的18例肺血栓栓塞患者的易患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方法进行临床回顾分析。结果: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容易误诊,本组误诊率达52.9%,本组有11例死亡,病死率61.1%,6例患者经手术、溶栓及抗凝治疗后存活,1例自动出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本组肺血栓栓塞症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肺血栓栓塞症的发病率与易患因素密切相关,综合医院临床医师应提高对肺血栓栓塞的警惕性,仔细查找病因,常规X线、动脉血气分析、心电图、血管超声等均有助于其诊断,但肺灌注显像及螺旋CT更方便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肺动脉血栓栓塞症之间的关系。方法 病例选择为1997年 9月~ 2 0 0 1年 5月临床诊断高度怀疑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患者 140例 (男 79例 ,女 6 1例 ) ,平均年龄为 39± 18岁。所有患者均行肺灌注、肺通气显像及下肢深静脉显像。其中 2 6例患者同时进行肺动脉造影 ,11例行X线下肢静脉造影检查 ,36例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 ,18例行下肢容积血流阻抗图检查。结果  140例肺血栓栓塞患者中有下肢静脉病变者为 12 0例 ,占 85 7%。近端病变 113例(80 0 % )。下肢深静脉显像与X线下肢静脉造影、下肢容积阻抗图及下肢血管超声检查符合率分别为 90 9% ,72 2 % ,80 0 %。结论 研究证实下肢静脉病变和血栓形成是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主要致病因素 ,栓子主要来源于近端静脉血栓。放射性核素肺灌注 /肺通气、下肢静脉显像是诊断肺血栓栓塞症和下肢深静脉病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ACE基因插入/缺失多态与国人肺血栓栓塞症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是否与肺血栓栓塞症存在关联,D等位基因是否增加国人肺血栓栓塞的危险。方法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和(或)超高速CT检查并结合临床资料确诊的肺血栓栓塞症患者72例及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者72名。调查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相关危险因素。酚-氯仿法提取基因组DNA,聚合酶链反应(PCR)鉴定ACE基因I/D多态点基因型。结果(1)病例组外伤、手术史及下肢静脉炎、静脉曲张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肺血栓栓塞家族史、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口服避孕药、吸烟及饮酒史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2)健康对照组I、D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66%和34%,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Ⅱ、ID和DD基因型及I、D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和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3)进一步分别按显性、隐性和加性作用方式探讨ACE基因I/D多态与肺血栓栓塞症的关系,发现DD基因型个体肺栓塞危险显著增加(OR=2.51,P<0.05),提示D等位基因为隐性作用方式。(4)将肺血栓栓塞患者按有无明确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环境诱因分组,结果显示无明确环境诱因组DD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7.1%vs14.3%;OR=2.64,P<0.05),而有明确环境诱因组与对照组相比DD基因型频率差异无显著性。将肺血栓栓塞患者按是否合并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分组,结果显示肺栓塞合并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组DD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32.4%vs14.3%;OR=3.36,P<0.05),单纯肺栓塞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ACE基因I/D多态与国人肺血栓栓塞有关,D等位基因为隐性作用方式。DD基因型显著增加无明确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环境诱因个体肺栓塞危险;有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病史的DD基因型个体肺栓塞危险亦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8.
<正>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是一种多因素疾病,主要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其危险因素包括遗传性和获得性两方面。易栓症指存在抗凝蛋白、凝血因子、纤溶蛋白等遗传性或获得性缺陷,或者存在获得性危险因素而具有高血栓栓塞倾向~([1])。易栓症检测实用性的讨论是静脉血栓领域的  相似文献   

19.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一种严重的、潜在致死性疾病,包括肺血栓栓塞症和深静脉血栓形成。这一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目前临床上仍缺乏有效的手段来早期评估血栓和栓塞的风险及预后。我们通过对静脉血栓栓塞症病人的血清脂蛋白(a)[Lp(a)]水平和纤维蛋白原[Fg]浓度的检测,以探讨Lp(a)和Fg这一危重疾病的关系。临床资料1.对象:选择2002~2005年急性肺血栓栓塞住院病人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30~82岁,平均年龄60岁±12岁,设为肺血栓栓塞症组。所有病人经肺螺旋CT或MRI确诊。另选同期经下肢血管超声明确诊断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70岁以上老年肺血栓栓塞症患者100例作为肺血栓栓塞症组,70岁以上老年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肺血栓栓塞症组患者根据是否合并肺动脉高压分为肺动脉高压组(59例)和非肺动脉高压组(41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平均动脉压(MAP)、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CO)、每搏指数、心率、胸腔静脉血压、体血管阻力、肺血管阻力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肺血栓栓塞症组MAP、CI、CO、每搏指数明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肺血栓栓塞症组心率、胸腔静脉血压、体血管阻力、肺血管阻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肺动脉高压组年龄明显高于非肺动脉高压组,血小板计数低于非肺动脉高压组,女性、晕厥、V1~3 T波倒置比例明显高于非肺动脉高压组;肺动脉高压组吸烟、高血压、脑卒中、癌症、外伤或手术、呼吸困难、胸膜炎性胸痛、咯血、胸闷、心悸、咳嗽、D-二聚体、右束支传导阻滞、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比例与非肺动脉高压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和年龄是肺血栓栓塞症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存在血流动力学改变,性别和年龄是老年肺血栓栓塞症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