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食管全周浅表癌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后长期保留胃管对食管狭窄预防及治疗的影响,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ESD的食管全周浅表癌患者,术后置入胃管患者15例(胃管置入组),无胃管置入患者23例(无胃管置入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础情况、病变位置、病理分期、术后并发症、食管狭窄程度(进水情况)、疼痛情况、住院次数及医疗费用等资料。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变位置及术后病理分期的构成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胃管置入组相比,胃管置入组患者可进水率较高(11/15比6/23,P<0.05),发生疼痛次数较少[(7.3±3.1)次比(10.7±3.6)次,t=3.00,P<0.05],ESD后至食管支架置入前及置入后的住院次数和医疗总费用均明显低于无胃管置入组(P<0.05)。ESD后迟发性出血率、穿孔率以及首次狭窄出现时间,两组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研究结果初步表明食管全周病变患者行ESD后长期保留胃管可减轻食管狭窄程度,具有较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并研究曲安奈德局部浸泡联合短疗程口服甲泼尼龙预防大面积食管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后食管狭窄的短期(≤3个月)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21年6月—2022年9月期间在江苏省中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就诊的14例大面积早期食管病变患者(共15处病变), 内镜下评估后患者均接受了食管ESD治疗。术后采用定期曲安奈德局部浸泡联合7周甲泼尼龙口服治疗, 直至创面被再生鳞状上皮完全覆盖(>95%);若出现狭窄, 则进行内镜下探条扩张术。主要观察食管狭窄率、首次内镜扩张距ESD完成的间隔时间、激素浸泡次数、ESD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再生鳞状上皮生长速度及生长方式等;次要观察ESD术后出血、穿孔等不良事件及激素使用的相关不良事件。结果 14例患者ESD术后无不良反应, 均使用激素浸泡联合口服方案预防性治疗, 有1例患者出现食管狭窄, 狭窄发生率为7.1%(1/14);首次扩张距ESD完成的时间间隔为39 d, 且只扩张1次。13例患者完成无狭窄鳞状上皮再生, 且无相关激素并发症。中位激素浸泡次数6.5次(4.0~14....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和外科手术治疗环周浅表食管鳞状细胞肿瘤的疗效。方法对2013年11月—2021年10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ESD或外科手术治疗的153例病变累及食管环周的浅表食管鳞状细胞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ESD组116例, 外科手术组37例, 分析比较病变整块切除率、完整切除率、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生活质量、术后无疾病复发生存率及总生存率等。结果 ESD组的整块切除率为100.0%(116/116), 完整切除率为96.6%(112/116), 病变长径与并发症和完整切除率无明显相关性(P>0.05)。ESD组手术时间短于外科手术组[(175.1±52.2)min比(266.7±88.2)min, t=-5.991, P<0.001]。两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2%(6/116)比8.1%(3/37), P=0.452]。根据EORTC-QLQ-C30量表功能及EORTC-QLQ-OES18量表评分, ESD组的情绪功能(P=0.008)、认知功... 相似文献
4.
近十几年, 内镜切除技术不断发展普及, 在消化道癌前病变与早期癌变的治疗中应用广泛。内镜切除技术主要包括息肉切除术、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scosal resection, 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其中ESD及多数EMR术中都需要黏膜下注射这一重要操作, 通过该操作使病灶与肌层分离, 这对黏膜的完整切除及预防出血穿孔等都非常重要, 同时也促进了内镜技术的推广应用。如何选择合适的黏膜下注射液值得关注, 本文就目前黏膜下注射液的研究现况进行阐述, 并展望了未来黏膜下注射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改良多隧道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multi?tunnel dissection,ESMTD)治疗轴向长度>8 cm食管全周浅表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2021年12月治疗的79例病变长度>8 cm的食管全周浅表癌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改良ESMTD组(32例)和外科手术组(47例),对比分析两组的整块切除率、完全切除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改良ESMTD组和外科手术组的整块切除率均为100.0%(χ2=0.000,P=1.000),完全切除率分别为96.9%(31/32)和97.9%(46/47)(χ2=0.000,P=1.000);改良ESMTD组手术时间短于外科手术组[(150.5±17.2)min比(185.8±15.2)min,t=9.527,P<0.001],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3.1%(1/32)比10.6%(5/47),χ2=0.648,P=0.421]、迟发性穿孔[3.1%(1/32)比4.3%(2/47),χ2=0.000,P=1.000]发生率与外科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C反应蛋白[(64.3±6.9)mg/L比(89.2±7.4)mg/L,t=15.634,P<0.001]、中性粒细胞水平[(10.1±1.4)×109/L比(13.1±1.2)×109/L,t=15.083,P<0.001]低于外科手术组。改良ESMTD组住院时间短于外科手术组[(9.2±1.2)d比(11.5±1.2)d,t=8.363,P<0.001],医疗费用少于外科手术组[(3.2±0.3)万元比(5.9±0.6)万元,t=26.384,P<0.001]。结论 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改良ESMTD治疗轴向长度>8 cm的全周食管浅表癌疗效确切,安全性好,且住院时间短,医疗费用少,保留了食管的完整性,提高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较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评价止血夹预防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后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6月—2020年8月就诊于北京友谊医院确诊为早期胃癌行ESD患者资料459例, 将其分为病变切除后使用止血夹预防性夹闭创面的A组162例、病变切除后未使用止血夹夹闭创面的B组297例, 观察术后2周患者是否发生出血。对患者进行单因素及亚组分析, 分析每组患者的术后出血发生率及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A组术后出血发生率3.1%(5/162), B组术后出血发生率8.1%(24/29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8, P=0.036)。A组与B组进行亚组比较, 肿瘤长径>20 mm时, 两组术后出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2/57)比15.3%(13/85), χ2=5.016, P=0.025];肿瘤位于胃下部时, 两组术后出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1/97)比10.4%(20/192), χ2=8.425, P=0.004];肿瘤浸润深度为M/SM1时, 两组术后出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5/15...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对比残胃异时性早期癌(metachronous early gastric cancer, MEGC)的组织病理特征及不同治疗方式的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鼓楼医院的残胃MEGC患者资料66例, 按治疗方案分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组38例和外科手术组28例, 分析比较2组的基线特征、病理特征、治疗效果及费用差异。结果 66例残胃MEGC患者年龄(69.7±8.5)岁, 多为男性, 残胃时间平均6年。肿瘤位置, ESD组以胃体(31.6%)为主, 外科手术组以贲门为主(53.6%),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1.070, P=0.028)。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禁食时间以及合计医疗费, ESD组分别为80.0 min、6.0 d、1.5 d、19 436元, 外科手术组分别为215.0 min、19.0 d、6.5 d、68 665元, 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生存率, ESD组76.3%, 外科手术组71.4%,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相似文献
9.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治疗食管黏膜良恶性病变的常用手段,已成为食管癌前病变和早期食管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早期食管癌ESD术后5年生存率>95%,但术后食管狭窄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食管非环周病变切除后狭窄的发生率为56%~76%,环周病变切除后狭窄率更是高达100%.目前局部注射类固醇激素和口服类固醇激素是预防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激素预防食管早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食管狭窄的效果。
方法检索截止2017年11月发表在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有关激素预防食管早癌ESD术后食管狭窄效果的相关研究,采用RevMan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
结果共有12项研究535例患者纳入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局部注射激素可降低食管早癌ESD术后食管狭窄发生率(RR=0.41,95%CI:0.27~0.63,P<0.0001),口服激素可降低非全环周ESD术后食管狭窄发生率(RR=0.25,95%CI:0.11~0.54,P=0.000 4),而对于降低全环周ESD术后食管狭窄发生率无明显效果(RR=0.54,95%CI:0.16~1.84,P=0.33)。口服激素(RR=-10.73,95% CI:-15.47~-5.98,P<0.0001)和局部注射激素(RR=-3.22,95% CI:-5.11~-1.34,P=0.0008)均可减少食管狭窄后EBD扩张次数。
结论激素对于预防食管早癌ESD术后的食管狭窄是安全有效的;口服激素可以降低非全环周ESD术后食管狭窄的发生率,但对于预防全环周ESD术后食管狭窄无明显效果;口服激素和局部注射激素均可以减少ESD术后食管狭窄的EBD扩张次数,并且口服激素减少的效果优于局部注射激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激素对食管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后狭窄预防的疗效,同时评估激素的治疗方案,并确定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2年8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因早期食管癌接受ESD治疗的56例患者,其食管黏膜周长缺损大于50%,但不累及全周。患者分为四组,包括单纯ESD组(n=13)、口服激素组(n=28)、激素注射组(n=10)和激素联合治疗组(n=5)。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以评估食管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纯ESD组、口服激素组、激素注射组和激素联合治疗组的狭窄率分别为53.8%、17.9%、30.0%和20.0%。使用激素治疗患者的狭窄率明显低于单纯ESD组(20.9%vs 53.8%,P=0.035)。此外,口服激素组的狭窄率显著低于单纯ESD组(P=0.029)。多因素分析显示,食管黏膜周长缺损的程度是ESD后狭窄的重要危险因素(OR=20.67,95%CI:2.35~182.00,P=0.006)。使用激素(OR=0.14,95%CI:0.03~0.67,P=0.014)... 相似文献
12.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已成为食管早期肿瘤的标准治疗方法之一。随着治疗器械和操作技术的不断发展,ESD导致的出血及穿孔并发症也逐渐减少,但术后出现狭窄的概率仍较高。因此有必要分析ESD术后出现狭窄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措施,以此扩大食管ESD 的适应证,使大面积的食管浅表肿瘤能在内镜下被切除,且不引起食管狭窄。此文就目前各种预防ESD术后食管狭窄方法的机制及其优缺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体外磁牵引辅助内镜黏膜下剥离术(magnetic anchor-guided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MAG-ESD)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2020年3月—2022年10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MAG-ESD的不同部位消化道肿瘤患者36例。观察分析牵引成功率、病变完整切除率、牵引时间、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36例患者中, 胃部病变9例, 十二指肠病变2例, 盲肠6例, 结直肠19例。35例(97.2%)成功进行磁牵引及病变完整切除, 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磁牵引用时4.0(2.0~9.5)min, 手术用时36(16~82)min。结论 MAG-ESD治疗不同部位消化道肿瘤牵引成功率及完整切除率高, 可缩短手术时间, 是一种有效、可行的磁牵引辅助内镜下治疗技术, 对于黏膜下剥离困难的病变可采用MAG-ESD。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选取巴拿马小型猪进行体内实验,比较3.3%羧甲基淀粉钠(SCMS)溶液和上市产品Eleview?对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影响。结果显示黏膜下注射3.3% SCMS溶液所形成的黏膜抬举高度和维持效果优于Eleview?。3.3% SCMS注射组中,ESD所需注射液总量、黏膜切除时间均低于Eleview?组,且整块切除率更高,出血情况更轻。两组的成功切除率、穿孔、创面愈合、注射液残留、病理分析等均未见明显差异,表明3.3% SCMS溶液是一种较为有效、安全的黏膜下注射液。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食管早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狭窄的高危因素。[方法]选择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老年食管早癌患者239例,观察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狭窄发生情况。对患者性别、年龄、病变分型、操作时间、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吸烟史、饮酒史、病灶部位、病变直径、病变形态、浸润深度、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术后狭窄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39例中术后狭窄37例(狭窄组),发生率为15.48%;202例属无狭窄组。经单因素分析表明,狭窄组与无狭窄组性别、年龄、病变分型、操作时间、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吸烟史、饮酒史、病灶部位和浸润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狭窄组与无狭窄组病变直径、病变深度、PLR和NL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变直径>5 cm、病变深度m3+sm、高PLR和高NLR为影响术后狭窄高危因素。[结论]食管早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狭窄发生率较高,其中病变直径>5 cm、病变深度m3+sm、高PLR和高NLR为其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6.
<正>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能够对≥2cm消化道黏膜早癌进行整块切除,并获得准确的病理分期,目前已成为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的首选治疗方法。但对大面积食管黏膜早癌进行ESD可能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其中食管管腔狭窄是其中之一[1-2]。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口服醋酸泼尼松和口服醋酸泼尼松联合局部注射曲安奈德预防食管早期癌及癌前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术后食管狭窄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9年2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就诊的52例食管早期癌或癌前病变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对照组20例(ESD术后未采取任何预防狭窄的措施),口服组17例,口服联合局部注射组15例。主要观察:狭窄率、难治性狭窄率、ESD术后内镜下扩张次数、ESD术后首次内镜下扩张距ESD完成的间隔时间;以及是否有手术和糖皮质激素相关不良事件,是否有内镜下扩张的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口服组和口服联合局部注射组ESD术后狭窄率分别为85.0%(17/20)、47.1%(8/17)和46.7%(7/15),ESD术后难治性狭窄率分别为75.0%(15/20)、23.5%(4/17)和20.0%(3/15),内镜下扩张次数分别为3.50(2.25,6.00)次,0.00(0.00,2.50)次和0.00(0.00,2.00)次,ESD术后首次内镜下扩张距ESD完成的间隔时间分别为(27.7±9.4)d、(110.1±46.0)d和(147.4±9.4)d,上述四个指标口服组和口服联合局部注射组均明显低于或少于对照组(P<0.05),并且口服组与口服联合局部注射组比较,ESD术后狭窄率、难治性狭窄率和内镜下扩张次数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ESD术后首次内镜下扩张距ESD完成的间隔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仅对照组有2例发生穿孔,其余患者均未发生ESD、糖皮质激素、内镜下扩张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口服泼尼松或者口服泼尼松联合局部注射曲安奈德均可有效且安全地预防食管ESD术后的狭窄,且口服联合局部注射激素可延长ESD术后首次内镜下扩张距ESD完成的间隔时间,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心理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19.
内镜下切除术是目前早期食管癌的一线治疗手段, 而食管狭窄是其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之一。近年来, 术后狭窄的防治方法不断被开发、创新和优化, 主要有物理扩张、糖皮质激素、自体组织移植、抗炎或抗纤维化药物和再生医学等方法, 但其中多数仍在探索和研究阶段, 尚未形成统一的治疗标准。本文通过文献检索, 对相关防治技术及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总结。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根除H.pylori对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异时性胃癌(MGC)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6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ESD治疗的早期胃癌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至2020年1月20日。运用卡方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阴性组、根除组和持续感染组的MGC发生率,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ESD术后MGC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87例患者(阴性组91例,根除组50例,持续感染组46例),中位随访时间为43个月。随访期间17例患者发生MGC,总体发生率为9.1%(17/187)。阴性组、根除组和持续感染组MGC发生率分别为5.5%(5/91)、6.0%(3/50)和19.6%(9/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22,P=0.030);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持续感染组MGC发生率高于阴性组和根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149、4.031,P=0.023、0.04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危险比(HR)=1.078,95%CI 1.015~1.146,P=0.015]、黏膜下层浸润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