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Ross手术治疗主动脉瓣病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Ross手术主动脉根部置换技术 ,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1994年 10月至 2 0 0 2年5月为 7例主动脉瓣病变者行Ross手术。右室流出道重建均采用同种异体肺动脉。其中男 4例 ,女 3例 ;年龄 11~ 44岁 ,平均 ( 2 8± 10 )岁。 7例均有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伴有中度狭窄 2例 ,二瓣畸形和房、室间隔缺损各 1例 ;7例肺动脉瓣均正常。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 3~ 78个月 ,1例 3年后因感染性心内膜炎二次手术死亡 ;其余 6例超声心动图显示主动脉瓣无反流 ,肺动脉瓣功能正常 ,左心室舒张末径明显缩小 ,心功能正常。结论 尽管Ross手术技术有一定的难度 ,但其恢复瓣膜性能和远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2.
Ross手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报告 6例Ross手术的临床经验和手术结果。方法 自 1998年 3月至 1999年 10月 ,6例主动脉瓣瓣膜疾病病人中男 3例 ,女 3例 ;年龄 4~ 38岁 ,平均 (14± 12 )岁。诊断为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伴狭窄 3例 ,其中 1例伴有室间隔缺损 ;主动脉瓣脱垂 2例 ;单纯主动脉瓣狭窄 1例。均接受了Ross手术。结果 无手术死亡 ,全部治愈出院 ,随访效果满意。结论 Ross手术安全、效果好 ,可适于某些主动脉瓣瓣膜病变 ,尤其适合于小儿及年轻病人  相似文献   

3.
Ross手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总结主动脉瓣疾病患者行 Ross手术的临床应用经验。 方法 自 2 0 0 2年 1月至 2 0 0 2年 8月 ,对12例主动脉瓣疾病患者行 Ross手术 ,其中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瓣病变 11例 ,老年退行性主动脉瓣狭窄 1例。术前所有患者均经超声心动图 (UCG)检查示主动脉瓣狭窄和 /或关闭不全 (中重度 ) ,均在全身麻醉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行 Ross手术。结果 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 ,无并发症 ;术后主动脉瓣跨瓣压差在正常范围 ,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 VEDD)明显缩小 (P<0 .0 0 1) ,左心室射血分数 (L VEF) 0 .5 5± 0 .14 ,心功能 (NYHA) 级。所有患者均接受随访 ,随访 7天~ 8个月 ,心功能 ~ 级 ,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功能良好。 结论 Ross手术是一种临床疗效较好的治疗主动脉瓣病变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1967年,Ross首先报道了以自体肺动脉瓣置换主动脉瓣的手术,这种手术后来被称作Ross手术。由于手术复杂,且对一些问题认识不足,因此,未能得到及时推广。随着对机械瓣、同种异体瓣及其它生物瓣缺陷的认识增加,近年来,Ross手术逐渐得到重视。现将Ross手术的研究及应用情况综述如下。一、手术方式Ross手术的基本原则是:以自体肺动脉瓣替代主动脉瓣。手术分三步进行:(1)采取自体肺动脉瓣;(2)主动脉瓣置换;(3)重建右室流出道。由于右室流出道的重建包含了肺动脉瓣置换过程,因此,Ross手术实质上…  相似文献   

5.
Ross 手术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瓣膜疾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总结 Ross手术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瓣膜疾病的临床经验和手术结果。 方法 自 1998年 3月至2 0 0 2年 7月 ,16例主动脉瓣膜疾病患者 (平均年龄 14 .0± 9.9岁 )接受 Ross手术 ,即自体肺动脉瓣移植术。诊断为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 ,主动脉瓣狭窄 9例 ,主动脉瓣发育不良呈穹隆状狭窄 2例 ;主动脉瓣脱垂 5例 ,其中合并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各 1例。 结果 无手术死亡 ,全部患者治愈出院。随访 1~ 4 8个月 ,平均 30± 13个月 ,无远期死亡 ,无瓣膜相关并发症。所有患者心功能 级。超声心动图提示主动脉瓣及同种肺动脉瓣功能良好 ,仅 1例患者主动脉瓣有极少量反流 ;所有患者主动脉瓣跨瓣压差 2 .1± 0 .8mm Hg(1k Pa=7.5 mm Hg) ,左心室流出道及主动脉瓣环随着年龄的生长而增长 ,平均瓣环直径较术后增加 4 .0± 2 .1mm。 结论  Ross手术治疗主动脉瓣膜疾病安全 ,效果好 ,随机体发育而生长 ,可适于某些主动脉瓣瓣膜疾病 ,尤其适于小儿及年轻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主动脉缩窄合并主动脉弓发育不良新生儿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3—2020年于广东省人民医院小儿心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主动脉缩窄合并弓发育不良新生儿,分析患儿术后并发症、远期生存率、免于主动脉再梗阻等情况。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3组:扩大端端组(行扩大端端吻合术),扩大端侧组(行扩大端侧吻合术),补片扩大组(行肺动脉补片扩大术)。结果 纳入患者44例,其中男37例、女7例,年龄5.00~30.00(19.34±7.61)d,体重2.00~4.50(3.30±0.60)kg。扩大端端吻合术19例,扩大端侧吻合术19例,肺动脉补片扩大术6例。主动脉近弓、远弓、峡部管径Z值的平均值分别为–2.91±1.52、–3.40±1.30、–4.04±1.98。平均随访(45.6±3.7)个月。早期死亡2例,无随访期内死亡。3例进行再手术干预,8例出现主动脉再梗阻,5年免于再梗阻率为78.8%。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远期再梗阻相关因素为术前主动脉近弓管径Z值[HR=0.152,95%CI(0.038,0.601),P=0.007]、术后早期左主支气管受压[HR=15.261,...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Ross手术治疗儿童主动脉瓣病变的早期效果及经验总结。方法:共16例患儿于2018年5月到2019年12月在我院行Ross手术,年龄(6.6±3.4)岁(1.8~12.2岁),主动脉瓣狭窄3例,主动脉瓣狭窄伴反流8例,主动脉瓣反流5例,其中2例合并心内膜炎。9例患儿有手术史:球囊扩张术7例,主动脉瓣交界...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机器人辅助胸外科手术(robot-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RATS)与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应用于左肺上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2021年10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胸外科使用RATS或VATS完成左肺上叶切除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RATS组和VATS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以及围术期结果。结果 共纳入145例患者,其中男78例、女67例,平均年龄59.9岁。RATS组63例患者,VATS组82例患者。两组患者均无术后30 d内死亡。RATS组术后第2 d引流量[(233.49±83.94)mL vs.(284.88±120.21)mL,P=0.003]、总手术时间[(126.94±29.50)min vs.(181.59±61.51)min,P=0.000]、术中切除左肺上叶时间[(76.48±27.52)min vs.(107.23±47.84)min,P=0.000]、术中出血量[50(30...  相似文献   

9.
Ross手术自1967年应用于临床以来,已被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主动脉瓣狭窄、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和二尖瓣病变。Ross手术经历了诸如根部置换、圆筒形包埋技术、瓣环缩小技术、Ross—Konno手术和自体肺动脉瓣二尖瓣置换术(Ross—Kabbani手术或RossⅡ手术)。由于自体肺动脉瓣有不需抗凝、大小适宜、能存活、生长和长期耐久的特性,并具有良好的血流动力学表现和对细菌性心内膜炎有抵抗力的优点,尤其适用于妊娠期妇女、儿童和青少年。现就Ross手术的外科技术、手术指征、选择标准、外科处理主动脉瓣狭窄、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和二尖瓣病变的临床应用进展和效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经剑突下胸腔镜(subxiphoid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XVATS)与经肋间VATS(conventional intercostal VATS,CVATS)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21年10月徐州市中心医院胸外科行胸腺扩大切除术MG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有疗效随访评价的病例,依据手术方式分为XVATS组与CVATS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及临床效果。结果 共纳入患者84例,其中男43例、女41例,平均年龄52.3岁。XVATS组41例,CVATS组43例。全组患者无死亡、心肺血栓、肺漏气或纵隔内感染。CVATS组5例(11.6%)中转开胸、1例(2.3%)术后MG危象、1例(2.3%)胸腔内出血、1例(2.3%)乳糜胸。两组在手术时间[(127.4±50.4)min vs.(122.9±38.6)min]、术中出血量[46.9(25.7,79.2)mL vs. 45.7(21.9,92.1)mL]、手术并发症发生率[0 v...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双侧腔镜下乳房重建与开放乳房重建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1月在华西医院乳腺外科住院行双侧乳房移植物重建28例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腔镜组12例,年龄(41.3±8.9)岁,开放组16例,年龄(41.6±8.8)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患者人口学、肿瘤学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植入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两组患者手术时间[(298.2±108.6)min vs.(326.5±95.8)min,P=0.480]和麻醉时间[(373.4±91.2)min vs.(400.3±97.1)min,P=0.4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开放组较腔镜组总并发症(P=0.035)及主要并发症(P=0.024)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乳房满意度、社会心理健康及性健康方面,腔镜组术后6个月和1年的评分高于开放组(P<0.05)。结论 腔镜重建手术安全有效,在对乳房满意度、生活质量的满意度方面较高,比传统开放手术更优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再次肝移植的临床经验,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3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行再次肝移植的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不同移植间隔时间患者的生存率,并比较围手术期死亡组和围手术期存活组患者的术前检查结果。结果 62例再次肝移植患者的1、2和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7.7%、59.7%及56.4%,其中早期再次肝移植患者为38.5%、38.5%及30.8%,远期再次肝移植患者为75.5%、65.3%及63.3%。术后死亡28例,其中围手术期死亡20例(71.4%),感染是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占65.0%(13/20);余因多脏器衰竭死亡4例(20.0%);因肝动脉并发症死亡2例(10.0%);因门静脉并发症死亡1例(5.0%)。围手术期后死亡8例(28.6%),均因肿瘤复发而死亡。围手术期死亡组患者的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26.95±9.28)分比(14.23±9.06)分〕、血肌酐(Cr)〔(157.3±88.0)μmol/L比(69.8±35.9)μmol/L〕、国际标准化比率(INR)〔1.676±0.744比1.124±0.286〕及总胆红素(TBiL)〔431.8μmol/L比248.2μmol/L〕均高于围手术期存活组(P〈0.05);前者有12例(60.0%,12/20)患者的Cr值增高,后者有3例(7.1%,3/42)。生存的34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04个月,平均49个月。随访期间,其生存状况均良好,肝功能正常,无肿瘤复发。结论再次肝移植是治疗移植肝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制定合理的免疫抑制方案以降低围手术期感染率,均有利于提高再次肝移植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法洛四联症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法洛四联症矫治术72例,均采用右室流出道纵切口跨瓣环补片修补。结果心肺转流时间平均(88.5±18.3)min,主动脉阻断时间平均(43.6±15.5)min。术后出现低心排综合征2例(2.8%),灌注肺4例(5.6%),胸腔积液4例(5.6%),肺不张7例(9.7%),真菌感染2例(2.8%),二次开胸止血2例(2.8%)。死亡5例,包括:低心排2例,灌注肺1例,心衰2例。术后平均随访(22.3±14.6)个月,患儿紫绀消失,生长发育良好。结论法洛四联症患儿应尽早手术治疗。满意的右室流出道疏通,严密的术后监护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同种带瓣大动脉重建右心室流出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应用自行采集和冷冻保存的同种带瓣大动脉(VHC)完成先天性心脏病右心室流出道的重建,并观察其疗效及存在的问题。方法:用VHC材料治疗先天性心脏病95例,90例手术根治,5例行VHC右心室流出道与肺动脉连接姑息手术。结果:院内死亡13例,术后随访68例,死亡2例,均为感染,66例长期生存者中25例胸部X线片示VHC有钙化,多淡主动脉材料,仅5例有轻中度压力阶差(35-60mmHg)。结论:VHC可广泛用于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程序降温,超低温保存和两步化冻是VHC使用质量的保证,VHC的长期通畅比合成管道好,随植入时间延长钙化率增加,肺动脉VHC优于主动脉,有肺动脉高压者宜尽早手术,为了预防VHC植入后感染,应重视,改善其收集和保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胸腔镜下微创心脏手术的单中心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22年2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外科行胸腔镜微创心脏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纳入患者453例,其中男150例、女303例,平均年龄(42.2±14.6)岁。主要病种包括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314例,部分型房室间隔缺损26例,心脏肿瘤105例。全组患者无围术期死亡,平均手术时间(3.9±0.8)h,体外循环时间(101.2±34.0)min,主动脉阻断时间(42.1±25.1)min,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11.6±9.4)h,术后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22.6±13.9)h,术后住院时间(6.0±1.7)d。全组18例(4.0%)患者发生并发症,包括中转开胸2例,术中扩大切口3例,术后胸腔镜下二次止血3例,再次手术1例,切口感染4例,呼吸功能不全及脑血管意外各2例,心室颤动1例。术后随访(22.6±15.4)个月,随访期间死亡1例,出现中度二尖瓣关闭不全4例,轻中度二尖瓣关闭不全及中度三尖瓣关闭不全各1例。结论 胸腔镜下微创心脏手术安全有效,手术创伤小及并发症少,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影响Ross手术后中、远期主动脉瓣反流的危险因素.方法 自1998年3月至2007年7月,47例主动脉瓣瓣膜疾病病人接受Ross手术,其中男25例,女22例;平均年龄(13.31±5.79)岁.术前诊断风湿性心脏病6例,先天性心脏病41例.病人均采用经胸超声评价主动脉瓣反流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主动脉瓣反流危险因素.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36.15±22.1)个月,均生存.主动脉窦径及主动脉瓣环直径均较术前明显增加,新主动脉瓣免于轻度以上反流率为82.9%.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前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术前主动脉瓣环扩大及病人年龄大于14岁为术后主动脉瓣反流的危险因素.结论 Ross手术治疗主动脉瓣膜疾病安全、有效,主动脉瓣可随机体发育而生长,其中、远期效果满意.年龄大于14岁、术前主动脉瓣环扩大及术前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是增加Ross手术后主动脉瓣反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同种异体带瓣管道重建右室流出道的耐久性随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深低温保存的同种异体带瓣管道(valved homograft conduit,VHC)在重建小儿右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RVOT)中耐久性情况,及影响其耐久性的危险因素。方法1989年11月至2003年7月用VHC重建RVOT,随访65例次临床情况、心电图、X线胸片、心脏超声和心脏MRI。借此了解病儿体内VHC钙化、梗阻和反流情况。用现代统计方法分析影响VHC耐久性的危险因素。结果65例次中VHC中位生存时间10.9年,管道生存最长时间12.8年。结论小年龄(≤4岁)、低体重(≤10kg)和主动脉VHC是影响VHC耐久性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联合门静脉切除重建在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0月至2019年12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肝胆胰外科行肝门部胆管癌切除的104例患者资料, 其中男性63例, 女性41例, 年龄(64.4±10.4)岁。单纯行肝门部胆管癌切除的7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 联合保留侧门静脉切除重建的肝门部胆管癌切除29例患者纳入联合组。分析门静脉切除重建情况。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再手术、死亡情况。随访生存情况。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 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门静脉楔形切除侧侧吻合2例, 节段切除端端吻合27例。门静脉切除重建时间(12.7±2.9)(时间范围8~18)min, 门静脉切除长度(20.7±7.3)(长度范围8~38)mm。联合组术中出血量[M(Q1, Q3)]800.0(600.0, 1 500.0)ml、淋巴结转移58.6%(17/29), 高于对照组的[M(Q1, Q3)]600.0(500.0, 1 000.0)ml、32.0%(24/7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Clavie...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发生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及近中期预后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9年5月于青岛市市立医院心脏中心行外科手术治疗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出院患者均进行电话或门诊随访,根据术后是否发生AKI将患者分为AKI组和非AKI组。分析术后AKI对近中期预后的影响,并通过多因素Cox风险回归分析患者近中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192例患者,其中男139例、女53例,年龄(53.3±11.4)岁。43例患者发生AKI,发生率为22.4%。出院患者平均随访时间(23.4±2.4)个月,失访率5.1%。AKI组患者出院后2年生存率为88.2%,非AKI组为97.2%,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55,log-rank P=0.021)。Cox风险回归分析显示:年龄[HR=1.070,95%CI(1.026,1.116),P=0.002]、术中体外...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围透析期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的生存状态,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围透析期CKD患者生存率提供研究思路。方法 收集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国药葛洲坝中心医院肾内科所有围透析期CKD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随访期内生存结局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比较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原发病相关信息、合并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死亡危险因素。结果 纳入研究的围透析期CKD患者共168例,随访期死亡26例,其中未进入透析期死亡3例。两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年龄[(66.4±13.1)岁比(57.2±14.3)岁]、纳入CKD管理(15.4%比36.6%)、日常生活能力评分(65.8±9.1比72.4±10.2);合并心血管疾病(50.0%比24.6%)、症状群个数超过3个占比(61.5%比4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实验室检查比较,24 h尿量[(818.2±155.3)mL比(1206.1±197.8)mL]、血红蛋白[(76.5±16.5)g/L比(84.7±17.2)g/L]、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