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智能化急诊预检分诊系统对急诊预检分诊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1日~2020年6月30日418例急诊就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6月1日~12月31日就诊的209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预见分诊流程;将2020年1月1日~6月30日就诊的209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智能化急诊预检分诊系统进行急诊分诊。比较两组分诊质量、患者等候时间及患者或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分诊时间、期望分诊时间、与期望分诊时间差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危重患者分诊检出率、分诊准确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候诊意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或家属急诊就诊次序、信息沟通、就诊优先性、分诊准确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门诊预检分诊采用智能化急诊预检分诊系统管理,有助于提高分诊准确率,缩短患者等待时间,预防候诊意外发生,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诊预检分诊信息系统对急诊预检分诊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7年1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60例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将2018年5月以前收治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急诊预检分诊方式对患者进行预检分诊;将2018年5月及以后收治的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急诊预检分诊信息系统对患者进行预检分诊。记录并比较两组的分诊评估用时、分诊挂号用时、分诊准确率及危重患者检出率、危重患者等候时间、危重患者候诊意外发生率,设计满意度调查问卷分别对急诊患者或家属满意度及急诊医护人员满意度进行评价并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分诊评估用时、分诊挂号用时均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的危重患者等候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的分诊准确率、危重患者分诊检出率分别为96.67%、100.00%,高于对照组的86.67%、50.00%,候诊意外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16.67%),但以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或家属对急诊候诊环境、就诊次序、等候时间、预检服务、信息沟通等各项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急诊预检分诊信息系统实施后,急诊医护人员对急诊分诊正确性、候诊有序性、就诊优先性、患者依从性、使用方便性等各项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急诊预检分诊信息系统能够显著提高急诊预检分诊质量,并提高患者的就诊满意度以及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CQI)模式在门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门诊部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接诊的2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接诊的2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每组各配置20名护理人员。对照组给予常规门诊预检分诊,观察组给予CQI模式门诊预检分诊。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分诊评估时间、分诊挂号时间及危重患者等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分诊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对患者依从性、候诊有序性、分诊正确性、就诊优先性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候诊环境、预检服务、等候时间、就诊次序、信息沟通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QI模式应用于门诊预检分诊中,可有效缩短患者耗时,提高分诊准确率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董兰  胡娟娟 《上海护理》2020,20(12):58-60
目的:探讨系统化预检分诊模式对急诊分诊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我院急诊就诊的72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四级分诊模式,2017年1月至2017年9月,3641例)和观察组(系统化预检分诊模式,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3641例),观察和比较两组分诊准确率,抢救成功率、死亡率、候诊意外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分诊准确率明显增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显著提高,死亡率及候诊意外发生率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大幅改善(P<0.05)。结论:系统化预检分诊模式应用于急诊分诊过程后,分诊护士借助急诊预检快速分诊评估单,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估患者病情并正确分级分诊,缩短预检分诊护士的分诊时间,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基于流程分散策略的二次分诊结合改良预警评分对急诊诊疗效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择取2019年9月至2020年11月我院接收的108例急诊患者,根据管理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急诊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施基于流程分散策略的二次分诊结合改良预警评分护理管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预检评估时间、转运时间、接诊时间、多科会诊等候时间、急诊救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流程分散策略的二次分诊结合改良预警评分可提高急诊患者的诊疗效率及护理质量,同时还能提升其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郑娟娟  周悦  邱园丽 《全科护理》2022,20(15):2102-2104
目的:探究智能化管理系统在儿童医院急诊预检分诊质量提升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急诊2020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患儿20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预检分诊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智能化管理系统,比较两组预检分诊质量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预检分诊准确率为99%,高于对照组的89%,观察组候诊时间为(11.03±3.28)min,短于对照组的(13.63±4.72)min(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问卷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智能化管理系统在儿童医院急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能改进预检分诊质量,有助于提升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预检分诊管理制度对急腹症患者分诊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选取180例急腹症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组,对照组90例患者接受常规分诊,观察组90例患者接受预检分诊干预,对比2组患者相关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分诊准确率及抢救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候诊时间、确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急腹症患者实施预检分诊管理,可显著提高分诊准确率及抢救成功率,并缩短患者就诊时间,有利于提升患者对服务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智能护理信息系统的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在急诊胸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1日~2021年7月1日收治的50例急诊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预检分诊,观察组实施智能护理信息系统的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比较两组抢救指标(包括开放静脉通路时间、预检分诊时间、口服给药时间、首份心电图时间、床边POCT+检验报告时间)、临床消化[包括首次医疗接触到PCI介入手术球囊扩张时间(FMC-to-B)、从送到医院到接受正规治疗总时间(D-to-B)、肌钙蛋白I获得时间]、急诊工作效率[包括进门至球囊扩张(D2B)时间、入门至出院(DIDO)时间、急诊处置时间、候诊时间]、预检分诊准确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开放静脉通路时间、预检分诊时间、口服给药时间、首份心电图时间、FMC-to-B、D-to-B、D2B、DIDO、床边POCT+检验报告时间、肌钙蛋白I获得时间、急诊处置时间、候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及主动脉夹层诊断正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  相似文献   

9.
张豪杰  方静文 《全科护理》2020,18(11):1366-1368
[目的]探讨PQRST联合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对急诊患儿预检分诊效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600例急诊患儿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13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预检分诊模式,观察组采用PQRST联合儿童早期预警评分,比较两组预检分诊效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预检分诊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分诊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1);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PQRST联合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应用于急诊患儿预检分诊中能提高预检分诊效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孟雅  吴晓青 《妇幼护理》2022,2(4):953-955
目的 探讨急诊预检分诊护理流程在预防急诊高热患儿并发热性惊厥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 我院的 88 例急诊高热患儿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4 例)实施常规的急诊预检分诊流程,观察组(44 例) 实施急诊预检分诊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指标、热性惊厥发生及护理满意度状况。结果 对照组等待时间、确诊时间、 退热时间均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热性惊厥发生率(20.45%)高于观察组(4.55%)(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率(86.36%) 低于观察组(100.00%)(P<0.05)。结论 急诊预检分诊护理流程可以优化急诊高热患儿的就诊流程,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热 性惊厥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刘艳辉  范小娟 《妇幼护理》2023,3(22):5481-5482+5485
目的 探讨快速准确分诊急救护理流程在急诊胸痛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21年9月至2022年10月我院急诊科收治胸痛患者80例,采取随机抽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快速准确分诊急救护理流程.比较两组的分诊效果,候诊时间和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分诊效果,候诊时间和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快速准确分诊急救护理流程能够改善分诊效果,候诊时间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系统化预检分诊模式对儿科急诊分诊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儿科急诊就诊患儿80例,根据临床分诊模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预检分诊模式,观察组进行系统化预检分诊模式。比较两组患儿候诊意外发生、纠纷发生、死亡发生率及抢救成功情况,比较两组就诊满意率情况。结果观察组候诊意外发生、纠纷发生、死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急诊分诊中,系统化预检分诊模式的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二次分诊模式对急诊患者候诊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 350例普通候诊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就诊预检分诊模式。选取该院急诊科2018年1~2月收治的1 140例普通候诊患者为观察组,采用二次分诊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候诊质量(候诊不良事件、漏诊率等),调查两组患者的候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候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漏诊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在候诊环境、人文关怀、候诊服务方面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二次分诊模式能够提高急诊患者的候诊管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评分与简化急性生理评分(SAPS)Ⅱ评分在急诊预检分诊的效果。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0月1日-2019年10月31日期间的1、8、15号的患者为对照组,2、9、16号的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700人,观察组700人。观察组采用MEWS评分预检分诊,对照组采用SAPSⅡ评分预检分诊,比较两组患者就诊等候时间、候诊患者分诊正确率、危重患者分诊检出率、患者或家属及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候诊患者分诊正确率及危重患者就诊等候时间均明显缩短,危重患者分诊检出率、患者或家属满意度明显提高,P均0.05。结论:MEWS评分能提高分诊正确率、缩短危重患者等候时间,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在急诊科日常工作中采用急诊患者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对于预检分诊质量及准确率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在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医院收治急诊患者中选取11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预检分诊管理模式进行分诊,研究组采用分级分区管理模式进行分诊,对两组患者的分诊质量与准确率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在分诊准确率方面,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在分诊质量方面,研究组就诊至处置用时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医患纠纷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候诊意外率低于对照组(P<0.05);在患者满意度方面,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科日常工作中,与传统预检分诊模式相比,通过分级分区管理模式的合理应用,有利于实现患者分诊综合质量的提升与改善,对于患者诊疗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积极价值,值得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诊预检分诊系统优化就医流程的有效性.方法 按急诊预检分诊系统上线前后来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3例.监测记录2组分诊分区准确率、就诊等候时间、直接护理时间占总护理时间比例.结果 观察组分诊分区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1);就诊等候时间低于对照组(P<0.01);直接护理时间占总护理时间比例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急诊预检分诊系统能迅速准确地甄别急危重症患者,提高分诊分区准确率;缩短危重患者的等候时间,减少意外发生;增加急诊护士直接护理时间.使急诊预检分诊更为规范化、流程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医院急诊预检分诊现状及持续质量改进措施。方法:将2012年5月~2013年4月就诊的急诊患儿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分科诊治预检模式;选择2013年5月~2014年4月收治的急诊患儿500例为观察组,采用五级预检分诊模式,比较两组患儿分诊准确率、候诊时间与患儿家长对分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分诊准确率与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候诊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予以儿童医院急诊预检分诊的持续性质量改进措施,可有效提高分诊准确率和患儿家长对分诊满意度,该法深具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系统对急诊胸痛患者预检以及分诊效果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2月采用MEWS的381例急诊胸痛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取2016年1—7月应用常规检查、评分的381例急诊胸痛患者设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候诊时间、预检分诊准确率、病死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候诊时间为(9.28±2.39)min,短于对照组的(22.37±5.48)min(P0.05);2组急性心肌梗死(STEMI)、主动脉夹层以及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AM)患者例数差异较小,其中观察组STEMI、主动脉夹层以及NSTEAM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3.13%、90.70%以及95.45%,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TEMI、主动脉夹层以及NSTEAM的病死率分别为2.36%、0.52%以及0,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对急诊胸痛患者的预检分诊效果较常规检查的诊断效果明显,能有效减少候诊时间,降低病死率,适合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急诊预检分诊系统对急诊患者进行预检分诊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2012年1、4、8月每月100名共计300名来我院急诊就诊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样方法抽取2013年1、4、8月间来我院急诊就诊的30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实验组采用急诊预检分诊系统对患者进行预检分诊。对两组危重症患者的等候时间、意外发生率、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危重患者就诊等候时间明显缩短,急诊患者或家属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危重患者在候诊期间无一发生意外;医护人员对急诊预检分诊系统满意度较高。结论:采用急诊预检分诊系统能改善急诊就诊环境,缩短危重患者等候时间,降低危重患者在候诊过程中的意外发生率,使急诊就诊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急诊医护人员对此系统也有较高的评价,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将FOCUS-PDCA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门诊预检分诊, 探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预检分诊持续质量改进FOCUS-PDCA模式开展前(2020年9月1日至2021年2月28日)及开展后(2021年3月1日至9月1日)分别5 430例、5 6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分别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 并将研究期间14名门诊预检分诊护理人员纳入研究。比较两组的分诊质量、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分诊护理人员、患方、疾病原因引起的分诊失误占比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预检分诊时间、分诊挂号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预检分诊失误率较对照组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门诊预检分诊质量考核标准表7方面评分与总分、预检分诊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5方面评分与总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门诊预检分诊管理中应用FOCUS-PDCA持续质量改进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提升分诊质量和门诊护理质量, 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